晚报都市类报纸如何传递正能量
——《保定晚报》报道侧重点初探

2015-01-30 16:26任奕葳
中国地市报人 2015年4期
关键词:晚报能量群众

□任奕葳 赵

(保定晚报,河北 保定 071000)

晚报都市类报纸如何传递正能量
——《保定晚报》报道侧重点初探

(保定晚报,河北 保定 071000)

自媒体时代,传统媒体的传播优势在削弱。在读者等于市场的今天,如何吸引读者关注,让报纸具有影响力,是报人都在思考的重中之重。而都市类报纸在注重服务性、贴近群众的同时,从报道中汲取正能量,向受众传递正能量,也是在竞争中制胜的法宝。

晚报都市生活类报纸如何向受众传递正能量,河北《保定晚报》做了以下尝试。

寻找中心工作与百姓利益的结合点,凝聚正能量

坚持党的领导、服务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围绕当地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使重大主题宣传成为舆论热点,社会亮点和群众焦点,是新闻媒体的根本职责,而读者更感兴趣的是关系自己切身利益的新政。因此,从中找到读者最感兴趣的切入点再放大,向受众传递正能量,成为媒体身负的重任。

2014年年初,河北保定市委、市政府着眼于民生大计,拟实施43件惠民实事,包括社会福利、扩大就业、教育惠民等方面。对此,《保定晚报》开辟“43件惠民实事看行动”专栏,实施的怎么样?有何成效?还有哪些没做到?如何做到?各路记者就政府相关部门承诺要办的各项惠民实事进度进行采访,了解事情的进展和成果,并公布监督电话。这样,既是对群众的一个交代,同时也是对相关部门的督促。

站在群众的角度,思群众之所难,办群众之所需,传达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的诉求,向群众传递正能量,《保定晚报》一直在努力。

深入基层,挖掘草根典型,放大正能量

很多默默无闻的人,他们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做着自己觉得微不足道的好事,在平凡的生活中体现了对真善美的追求,每每挖掘下去,其身上总能发现震撼人心的正能量。例如诚信,例如坚持……草根典型身上带着与生俱来的接近性、亲和力和感召力。他们的事迹,能更容易让人自发效仿,从而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一名很普通的做小生意的年轻人,凭自己的良心行事,炸油条坚决不用复炸油,在刘洪安看来是很小很小的事。河北《保定晚报》则从道德方面入手,在食品安全备受关注的大背景下,放大这一典型的影响力,用人性和道德来传递诚信这一正能量。“油条哥”系列报道,从一个舆论焦点呼吁催化成一场对食品安全领域的整治行动,从而提升了全市餐饮业的整体水平。“油条哥”这样一位草根人物身上的正能量就是这样得以放大。刘洪安连获“保定好人”、“河北省时代楷模”、“中国好人”、“全国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还登上了2015年的春晚舞台。由《保定晚报》首发的报道引起如此反响,是我们从草根人物身上挖掘正能量,扩大影响力的成功案例。

随后,《保定晚报》又发掘“诚实哥”这一典型,聚焦真善美,放大正能量。

“诚实哥”是一家企业的普通工人,他不小心将别人的车蹭了一下,因为当下找不到车主,就把自己的电话地址写在一张纸条上放在被蹭车的雨刷器下。被蹭车主联系他之后,他坚持将修车费用给了被蹭车主。事情乍一听不算大,可是这里面蕴含着人性的真善美,《保定晚报》将这一典型再次放大,开设《寻找身边的诚实哥》等专版,弘扬社会正气,向受众传递正能量。果然,“诚实哥”的事迹经《保定晚报》报道后,立刻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大家热议传统美德,认为做人就要诚实守信、勇于担当,社会风气才会焕然一新。

从突发新闻和负面新闻中吸取经验教训,寻找正能量

新闻媒体应客观如实地报道一些社会不良现象、突发事件等负面报道,从而引导公众正确、客观、理性地认识我们所处的这个社会,并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寻找积极的正能量。

比如,《保定晚报》对于一篇小区突然着火这一突发事件的报道,在报道了某小区失火这一现象之后,记者带领读者进行了深思:失火现象的背后,根源在哪?抓住问题的本质,进行揭露和质问,最终抓到了“消防通道被堵”这样一个新闻点,给人们以警示:停车不要仅仅考虑方便自己,一旦有危险,受到危害的却是大家。

另外,对于一些揭露社会不良现象的负面报道,对其大胆直接揭露,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并迅速消除不良因素,帮群众解决难题,弘扬正气,抵制不正之风,本身就是充满正能量的体现。

2014年3月,本地一个新建的小区门口,有人控制出入,要求业主必须定点购买装修所需的沙子,对于这种群众深恶痛绝的恶性行为,必须及时揭露和打击。于是,《保定晚报》在重要版面着重处理对这一现象的报道,很快得到相关部门的回应,开展了严打“沙霸”行动,成效显著。随后,《保定晚报》又发表相关评论,提醒相关部门对此应常抓不懈。揭露社会不良现象,帮群众解决难题,又督促了相关部门的行动,充分体现了媒体的社会责任。

加强与读者的互动,积极组织社会活动,释放正能量

随着社会的发展,受多元素价值观影响,很多传统美德在流失,在这个时候,匡扶正气,引导公众形成健康向上的社会心态,更加成为媒体的责任所在。所以,《保定晚报》尝试开门办报,与读者形成互动,积极参与社会管理,组织更多的人参与到爱心公益活动中来,直接释放正能量。

2012年,由《保定晚报》推出的“油条哥”,成为众多餐饮业效仿的榜样,对净化百姓餐桌起到了助推作用,众多餐饮行业加入到《保定晚报》组织的“良心餐饮”、“良心酒商”自律群。从一个舆论焦点呼吁催化成一场对食品安全领域的整治行动,提升全市餐饮业的整体水平,《保定晚报》积极参与社会管理的作用得以体现。

在信任危机愈来愈严重的今天,修复社会信任,一个人是办不到的,但如果有100个人、1000个人或者更多的人加入进来,伸出援手,那么乐善好施才会逐渐蔚然成风,参与善举也必将成为全社会的主流,这就是《保定晚报》一直在努力向社会、向公众传递正能量的初衷。

自2012年底成立的“保定晚报志愿者联盟”,至今已举行了60多次志愿活动,参加公益活动的晚报志愿者超过10000人次。山区的小学、福利院、贫困老人家里,都留下了志愿者们充满爱心和善意的足迹。2014年3月5日,《保定晚报》又开启“爱心书屋”活动,多家企业为易县、阜平等山区的中小学捐献书籍、文具、运动器材等,帮学校建书屋。目前,共建立“晚报爱心书屋”近30家,体现了媒体积极组织社会活动的责任感。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保定晚报》近年来不断探索,力求为读者提供更多的服务,得到读者恒定的支持。提高服务性,增强公信力,发挥正能量,《保定晚报》将不遗余力继续前行。

猜你喜欢
晚报能量群众
多让群众咧嘴笑
能量之源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圣诞夜》晚报
诗无邪传递正能量
开年就要正能量
凝聚办好家长学校的正能量
精耕本土新闻:地市晚报自强的法宝——《上饶晚报》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