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 型探索传统媒体的转

2015-01-30 16:37
中国地市报人 2015年10期
关键词:江城传统媒体公众

□ 刘 巍

(江城日报社,吉林 吉林 132002)

当今的中国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各传统行业都在研究如何转型升级,使自己的行业跟上时代的步伐以避免最终被淘汰。而传统媒体,尤其是纸媒,在以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冲击下越来越感到前所未有的威胁。广告客户也不再只有传统媒体一种选择,他们可以选择新媒体合作,也可以选择开发自己的微信公众号以自媒体形式传播商业信息,这就使得纸媒的广告收入不断滑坡。

那么在“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真的只能走向没落了吗?笔者认为,只要充分挖掘传统媒体的优势,再结合互联网思维,实现真正的传统媒体网络化转型,纸媒的明天依然光明。

首先,我们要分析纸媒是如何被新媒体抢走了“蛋糕”的。以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主要的特点就是“快、活、新”。

“快”就是时效性强。当火灾、车祸等重大突发事件发生,传统媒体的记者赶到现场拍照、采访后,回去还要写稿,经过一系列流程才能发表,而自媒体人只要拿一部手机现场录个视频就能网上直播,而且由于是第一时间的鲜活新闻,在微信上的传播速度是极快的。这一点,传统媒体应对起来的确有力不从心之感。

“活”就是新媒体从标题到内容都是以吸引眼球为目的,语不惊人死不休。和传统媒体相比他们没有那些新闻学的清规戒律,只要能引起关注,各种手段无所不用其极。最为典型的就是今年的“优衣库不雅视频”事件,尽管所使用的营销手段已经突破道德底线,但是客观上还是给优衣库做了最大推广,营销的目的达到了。

“新”就是利用新技术、新思维,最大限度地吸引消费者。新媒体为了吸引消费者,都以赠送礼物、发微信红包等手法吸引用户关注他们的公众号,一旦关注了他们的公众号,日后就会不断向用户推送公司的活动信息,做到实用而且可以互动,直至把偶然关注你的消费者变成真正的用户。由于能在衣食住行娱等方面为消费者提供实用而又便捷的信息,消费者渐渐对新媒体产生依赖感,从而真正成为你的用户乃至“粉丝”。这一点通过“美团”、“携程”的成功案例就可以证明。

面对新媒体的冲击,传统媒体就真的没有生存空间了吗?其实,传统媒体自身拥有的巨大社会资源远非新媒体可以比拟的,只要发掘利用好自身优势,在这场转型之战中依然可立于不败之地。

首先,应对新媒体的“快”,传统媒体可能在时效性上无法相比,但是应该突出传统媒体的准和深,因为,自媒体发布者毕竟不是专业记者,他们的发布有第一现场的优势,但是没法像媒体记者那样做到准确并深入地采访。因此,能不能做出比自媒体更有深度、更真实、更准确的新闻,是传统媒体新闻竞争力的关键。

其次,应对新媒体的“活”,就需要用新媒体的思维经营传统媒体的公众号、微信平台。目前,很多传统媒体经营自己的微信公众平台往往是把报纸上的文章原封不动地搬到公众平台上再发一遍,而没有运用互联网思维,按照互联网的规律去吸引用户。他们只做到了“传统媒体+互联网”而不是“互联网+”,因此,很多传统纸媒感受不到微信公众号给他们带来更大的影响力和市场反馈。

要应对新媒体的“活”,就需要打破传统媒体在纸媒上的那些条条框框。真正经营好一个互联网新媒体,不但标题、内容要重新包装,以适应网络媒体的阅读习惯,更关键的是树立以用户为中心的编辑思维,一切做到让用户爱读、读后还能享受链接服务。比如,读者阅读公众号内一篇声情并茂的旅游美文,读完后还能直接通过链接引导客户进入该景点的旅游微场景,并且直接报名参与,这样的阅读体验就能给用户以最直接的互动参与感,也是吸引忠实用户的重要手段。

在应用新技术,应对新媒体上,传统媒体并没有太多技术上的劣势,只是在思维转变上不够灵活,在如何把读者变为自己的忠实用户方面缺乏富有想象力的做法。一旦能够灵活地运用自身资源,把用户与商家实现有效的对接,就能起到全新的效果。

以吉林《江城日报》的微信营销创意大赛为例,《江城日报》作为地方传统媒体有自身的优势,那就是和吉林市政府各委办局、高校以及商业企业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但是,单纯以纸媒为传播载体已经满足不了商家的需求了,互联网时代需要新的传播理念,于是,《江城日报》以自身为平台和纽带,联系吉林市就业局和全市各大院校,在大学生当中开展“微信营销创意大赛”,同时吸引商家参与,以自身产品提供设计素材,并直接招聘大赛中表现突出的大学生。为此,大学生设计的作品在微信圈广泛传播。这种新颖的传播形式既为大学生创业就业起到了平台作用,又为商家提供了一种新的传播途径,收到了良好的市场反馈,也为传统媒体转型“互联网+”探索了一条新路。

总之,互联网营销的本质就是“连接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并且挖掘出用户存在已久并未被发现的需求,最终提供给他们一切可能的服务。”传统媒体本身具有巨大的政治资源、社会资源以及商业资源,还有数十万的读者,只要平面媒体把自身作为互联网的节点,连接好一切可利用的资源,为读者提供他们需要的信息,同时满足他们的各种需求,真正把读者变为用户,传统平面媒体的未来依然值得期待。

猜你喜欢
江城传统媒体公众
施江城 黔阳古城
公众号3月热榜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江城
大型原创黄梅戏《江城飞絮》
关于传统媒体能否打造“名公号”的思考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传统媒体商业模式坍塌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