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播音员到节目主持人随想

2015-01-30 16:37郭红岩
中国地市报人 2015年10期
关键词:话筒播音员广播电视

□郭红岩

(鄂尔多斯市广播电视台,内蒙古鄂尔多斯017000)

从播音员到节目主持人随想

□郭红岩

(鄂尔多斯市广播电视台,内蒙古鄂尔多斯017000)

近几年来,引入注目的各种形式的节目主持人出现在广播电视这片沃土上,给广播电视宣传增添了勃勃生机。一些广播电视系统内部的记者、编辑,走到话筒前播送现场报道,主持专题节目。广播电视系统之外的演员,社会知名人士也来到话筒荧屏前,主持各种节目。这一趋势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主持人队伍发展的大好形势,同时又给我们专业播音员带来探讨这一形式的新课题。如果,专业播音员仍抱着一个“播”字不放,那么,我们的业务领域就会越来越小。怎样才能适应广播电视节目的改革,使播音员在播音业务工作中全面发展迎接挑战呢?笔者拟谈以下几点看法。

播音员从事节目主持人的语言优势

目前,由播音员担任节目主持人的为数不少,并且有些播音员也不同程度参与了采编活动,创作范围逐渐扩大,已经突破了某些原有的界限。首先,播音员当节目主持人在语言上有优越条件。那就是,嗓音优美,口齿清晰,语言规范,有一定的语言基本功,有自己的播音理论

和实践,语态端庄大方,长于叙述,擅于议论,这些独特条件就为我们做好主持人打下了基础。其次,那就是播音员和主持人创作环境、创作手段相同。

(1)从心理状态上,播音或主持节目时,都处于“心中有情”的创作激情,都以有声语言为手段。

(2)认知和感情上,都表现出自己对涉及的事物的态度感情,以及对广大观(听)众的态度感情(即对稿件和主持的节目创作构思能力和有声语言在话筒前的表达功力)。因此,从播音员过渡到节目主持人,前景是广阔的。

节目主持人形象的树立

从播音员到节目主持人,绝非名义上的更换,而是一个质的变化。所谓质的变化,笔者认为有两个因素:

(1)主观上,播音员要加强自我训练,克服“播音腔”。要了解节目,熟悉节目,准确地把握节目的个性特征,如果能深刻理解和把握节目的个性,那样就可能在不违背节目形象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主动性、创造性,发挥自身的优势,努力展示自我个性。

主持人语言个性化是政治素质、文化修养,生活阅历、思考方法和审美情趣等诸多因素的综合体现,是主持人内在气质的流露。不同主持人,说话艺术、思维方式及播音风格都不尽相同,各有特色。对问题的精辟分析,深邃的思想,富有远见的洞察力,是构成主持人个性形象的重要因索。

(2)客观上,那就是宣传形式的改革配套。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抽出专门的播音员来主持节目,使节目主持人相对的稳定。如果今天我主持一个栏目,明天又在另一个节目中出现,后天又板起面孔播新闻、广告,成了“多面手”,这样七变八变,主持人的形象便瓦解了。节目主持人必须是真人,是现实生活中实实在在的某个人。如:中央台的《开心辞典》节目自开办以来,王小丫一直担任这个节目的主持人,她固定地出现在这个节目中,声音柔和甜美,用委婉动听的语言表达方式来主持节目,深得观众的喜爱。当然,这与她具有深厚的语言功底分不开,但更重要的是她能在观众心目中塑造起一个实实在在的“自我”。

播音员要挤进记者圈挤进现场

这里所说的记者,是限指专门担任采访报道任务的同行们。记者所具备的新闻敏感性,理论和政策水平,知识面和文字能力,播音员也应当具备,这也是播音员向节目主持人过渡所应该掌握的基本功。因为播音员在播音时,主要是转述记者采编的稿件内容,而节目主持人则是直接叙述自己的所见所闻,要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必须思维敏捷,掌握政策,必须有较高的采访和写作能力。所以,播音员要挤进记者圈,向有经验的记者学习。

记者是靠社会群体的力量来建立自己的“信息库”,播音员则应依靠记者这个群体,来建立自己向节目主持人过渡的“信息反馈”系统。所以,播音员应该与所有记者建立起密切的关系。与记者共同采访,共同编稿,配合默契。因此,播音员到节目主持人过渡也就面临现场主持这一新课题,这是播音员获得节目主持人资格的难关。挤进现场,是播音员闯过难关的有效途径。

节目主持人所处的报道现场或节目现场,是一个瞬息多变的环境。在这个环境中,播音员要改变过去照本宣科的播读方式,勇敢地面对话筒和镜头说话,要学会在错综复杂的现场环境中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处变不惊,要学会随机应变,要善于分析和总结现场各种带有规律性的问题,从而更好地适应和控制现场,为闯过现场主持这个难关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话筒播音员广播电视
把话筒传给鹏鹏特
小话筒
新闻播音员做好各类配音工作需要掌握的技巧
浅谈播音员主持人语言的纯洁性
简易无线话筒扩音系统设计及实现
周六广播电视
周日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
自制大话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