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拓展发展新空间,着力发展枢纽型经济
——学习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的一点体会

2015-01-31 18:50方辉振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经济区枢纽空间

方辉振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经济学教部 江苏 南京 210046)



努力拓展发展新空间,着力发展枢纽型经济
——学习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的一点体会

方辉振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经济学教部 江苏 南京 210046)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是贯穿“十三五”规划《建议》全篇的一条思想红线,也是《建议》谋篇布局的鲜明逻辑线索。以创新理念增强发展动力,最重要的是不断拓展发展新空间。认真学习并贯彻落实“用发展新空间培育发展新动力,用发展新动力开拓发展新空间” 这一建议精神 ,对于当下着力发展南京枢纽型经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拓展区域发展空间,推动三区重点协同发展;拓展产业发展空间,推动三区分工错位发展;拓展基础设施建设空间,推动三区互联互通发展;拓展网络经济空间,推动三区融合共享发展;拓展开放绿色经济空间,推动三区绿色开放新发展。

十三五规划建议;发展新空间;枢纽型经济

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有新突破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五大发展理念,是十八届五中全会关于“十三五”规划建议(以下简称《建议》)的最大思想亮点,是贯穿《建议》全篇的一条思想红线,也是《建议》谋篇布局的鲜明逻辑线索。可以预期,具有战略性、纲领性、引领性的五大发展理念,必将成为引领“十三五”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我国发展全局、更加有效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不断开拓我国发展新境界的根本思想保证。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以创新理念增强发展动力,最重要的是不断拓展发展新空间。《建议》在阐述“坚持创新发展,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一题时,着重从拓展区域发展空间、拓展产业发展空间、拓展基础设施建设空间、拓展网络经济空间和拓展蓝色经济空间五个方面阐明了“用发展新空间培育发展新动力,用发展新动力开拓发展新空间”丰富的创新驱动内涵。认真学习并贯彻落实这一建议精神,对于当下着力发展南京枢纽型经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拓展区域发展空间,推动三区规划重点协同发展

《建议》明确提出,拓展区域发展空间的一大举措就是要“推进重点地区一体发展,培育壮大若干重点经济区” 。目前,南京枢纽型经济相关的各个片区、各个港口都制定了不少空间规划、产业规划,都有了一定的规划基础,但发展重点不突出,发展规划不衔接、不融合的问题还比较突出。解决好这个问题,必须做好规划融合协同文章。要加强各类规划融合,推动空间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环境保护规划“四规合一”;加强片区规划协调,推动海港、空港、高铁枢纽经济区三区协同,努力实现有序发展、集约发展、联动发展。其中,空港枢纽经济区,要以打造省级经济开发区和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为目标,以江宁禄口片区和溧水柘塘片区为核心,推动禄口机场与两个片区深度融合发展。海港枢纽经济区,要以港口为依托,以龙潭、西坝、七坝、滨江等功能片区为重点,进一步强化枢纽功能、发展枢纽经济、提升枢纽服务,努力建设港、产、城联动融合发展的枢纽经济区。高铁枢纽经济区,要依托南京南站枢纽优势,抢抓红花机场搬迁机遇,统筹推进南站周边和红花机场区域的规划,打造交通便捷、环境优美、产业高端、宜居宜业的新城市片区。要抓好规划的实施。在总体规划的统领下,加快编制各类专项规划和实施计划,将规划目标、理念、思路、原则体现到具体的城市设计、项目建设上,使规划内容成为具有操作性的工作措施。牢固树立规划就是“法”理念,枢纽经济发展规划一旦确定,就要刚性执行。各部门要依据规划、规范开发,统筹兼顾、协调推进,坚持“一张图纸干到底”,保证规划执行的严肃性。

发展枢纽型经济,涉及到三个枢纽港和枢纽经济区,涉及到各个区、各个板块,涉及到各类平台主体,必须理顺关系、实体运作,明确责任、形成合力。尤其是三大枢纽经济区要履行主体责任、整合各方资源、挑起发展重担,积极主动作为。其中,海港枢纽经济区的几个片区既要整体协调,又要竞相发展,既要纵向形成港口整体功能,又要横向服务好所依托的园区;空港枢纽经济区要整合好江宁、溧水两个片区的管理职能,处理好与机场的关系,努力形成合作开发、资源共享、风险共担、利益共存的互动体系;高铁枢纽经济区要加强与相关片区发展的协调,既相互融合,又突出重点、彰显特色。在建设发展上,三大枢纽经济区要既相互独立,又高度统一,不仅要探索建立相应的综合运输管理体系和协调机制,加快推进空港、高速铁路、城际轨道、城市轨道、公路客运、城市公交的有机融合、有效衔接,更要着眼三区互动、区城共建,推动区域之间、区城之间的设施融合、产业融合、功能融合,切实将综合枢纽优势转化为转型发展优势和产业竞争优势。市各有关部门、各单位,要自觉站在全局的高度,把发展枢纽型经济当做份内事,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同心协力提供优质服务。各有关区要充分认识到发展枢纽型经济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推动区内资源、项目、力量向枢纽经济区倾斜,共同把枢纽经济区建设好、发展好。

拓展区域发展空间,发展南京枢纽型经济,一是整体谋划要与重点突破相统筹,要与国家重大战略规划、全省全市“十三五”发展规划和相关区及开发区规划合理衔接,以提升枢纽设施功能和建设枢纽产业体系为重点,加快构建和完善现代化综合性的集疏运体系,大力推进枢纽设施、枢纽产业和城市功能融合发展;二是政府推动要与市场主导相统一,既要加强中央省市区之间政府协调联动,消除区域合作中的各种行政性保护和市场自身无法克服的障碍,又要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调动企业积极性,整合提升枢纽功能,促进枢纽企业的多元合作,积极推动枢纽设施、枢纽产业、枢纽城市的融合发展;三是三区共建与三区共享要相结合,做到机遇共同把握、资源共同利用、品牌共同打造、市场共同建设、产业共同发展、改革共同推进,把枢纽型经济打造成新时期南京加快发展的重要经济品牌;四是江南要与江北互动共推相融合,三大枢纽联结着主城与副城、新区与新城、江南与江北的互动融合发展。

二、拓展产业发展空间,推动三区产业分工错位发展

《建议》明确提出,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就要“支持节能环保、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智能制造、高端装备、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发展,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推广新型孵化模式,鼓励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空间。发展天使、创业、产业投资,深化创业板、新三板改革。”

从产业发展上看,南京枢纽经济涉及临港、临空、临高铁的许多上下游关联产业,包括现代交通运输、仓储物流等直接关联产业,依存发展的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先进制造业,衍生发展的金融保险、服务贸易、商务办公、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在推动产业发展向中高端水平迈进的过程中,南京具备做大做强枢纽产业的良好条件和独特优势,可以为整个城市经济的转型升级提供新的动能。

整合枢纽资源、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是枢纽经济区建设的核心任务。为此就要把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提升产业发展质量效益作为重中之重,在严把产业准入关口的前提下,加大新企业、新人才、新项目的培育、引进和服务力度,突出抓好大项目招商,突出抓好龙头企业培育,促进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努力把三大枢纽经济区打造成为全市创新型产业的新集聚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海港枢纽经济区,要以提升物流服务能力为切入点,积极依托南京江海中转主枢纽港,完善物流配送和集并体系,合理配套航运线网,提升多式联运能力,大力发展现代航运、港口物流等高附加值产业,带动服务贸易以及高端装备、精细化工等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加快推进国际化高端邮轮游客集散枢纽建设,打造重要的国际邮轮旅游目的地;空港枢纽经济区,要充分依托禄口机场、中国航空货物中心和快件集散中心的枢纽地位,大力发展航空运输、航空服务、航空物流、航空制造产业,建设临空高科技产业、临空型现代服务业、高端商贸业和特色现代农业聚集发展的现代临空产业高地;高铁枢纽经济区,要充分发挥高铁经济廊带的虹吸效应,以南京南站区域为中心,大力发展高品质的商务办公服务和区域总部经济,打造产业高端、辐射沿线、宜居宜业的智慧区域,在高起点上持续提升发展层级。

南京发展枢纽型经济,就是要利用好综合枢纽的优势,发挥好枢纽港的功能,形成一批适宜在枢纽港周边发展的特色产业,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为此就要科学选择和发展特色产业。从全市来说,发展枢纽型经济,主要是依托三大枢纽经济区,加快发展以现代物流、航运服务、总部经济、商务商贸、金融、电子商务等与物流、人流密切相关的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有利于发挥水运和空运优势、南京又有一定基础的大型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以及航空关联产业等先进制造业。具体来说,空港枢纽经济区要加快打造以航空核心产业、航空关联产业、航空引致产业为主体的临空产业体系,重点集聚航空运输、航空制造、航空物流、临空高科技产业、临空型现代服务业等与空港关联度较高的产业门类;高铁枢纽经济区要以高端商务商贸、文化创意、信息技术咨询、健康服务、旅游服务为重点,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和楼宇经济,着力引进相关产业和企业总部、功能性机构集聚发展,构建现代化、智慧型的高铁枢纽经济产业体系;海港枢纽经济区要充分利用依江临港便于大进大出的有利条件,大力发展以物流贸易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与港口相关的先进制造业,加快打造海港枢纽经济区先进产业体系;下关长江国际航运物流集聚区,要大力发展航运总部、航运服务、航运信息、航运金融、航运交易等航运服务业,努力建设资源集聚、服务高效、功能完备的航运综合服务功能区。

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发展南京枢纽型产业,还必须建立健全枢纽产业分工协作机制,通过跨区域、跨行业企业“集团组建”、“创新联动”、“产业联盟”、“园区共建”、“市场一体化”等途径,错位分工和协调发展,合力建设在长三角乃至全国全球具有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一是建立企业对接重组机制;二是建立创新联动共享机制;三是建立园区共建共享机制;四建立促进市场一体化的协作机制。

三、拓展基础设施建设空间,推动三区交通互联互通发展

《建议》明确提出,拓展基础设施建设空间,就要“实施重大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工程”: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加快构建高速、移动、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加快完善水利、铁路、公路、水运、民航、通用航空、管道、邮政等基础设施网络;完善能源安全储备制度。加强城市公共交通、防洪防涝等设施建设;实施城市地下管网改造工程。加快开放电力、电信、交通、石油、天然气、市政公用等自然垄断行业的竞争性业务。

高效畅达、较强辐射力的现代交通网络及功能设施服务体系,是加快枢纽型经济发展的基础依托。为此就要进一步加强各枢纽经济区基础设施建设,扩大枢纽辐射范围,提升枢纽辐射能级,为拓展腹地发展空间奠定基础。海港枢纽经济区,要重点加强港口设施、集疏运及物流体系建设,增强岸线及港口资源利用效率和中转服务能力。以长江-12.5米深水航道疏浚延伸至南京为契机,依托南京江海中转主枢纽港,加快完成疏港公路、疏港铁路以及内河航道、深水航道等建设,完善现代化综合性的集疏运体系,更好地实现公铁水空等运输方式的无缝衔接;空港枢纽经济区,要重点加强机场内外区域交通的有机组合,持续提升承载和辐射能力。强化禄口国际机场的区域枢纽功能,在逐步加密通达国内主要机场航空快线的同时,加大国际客货航线开辟力度。按照共建共享、互联互通的原则,统筹推进滨淮大道西延、省道246南京段等工程建设,加快构建更加便捷、快速、畅达的空港经济区内部路网体系。加快推进邮路、市政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城市服务功能;高铁枢纽经济区,要重点加强综合功能提升,更好地满足多层次的商务及旅行需求。依托高铁南京南站,统筹规划建设换乘便捷、环境优美的城市综合功能空间。加快完成南京南站南、北广场及综合枢纽集疏运体系建设工程,有序推进宁和城际一期工程建设,适时启动地铁6号线建设,抓紧推进纬七路东进、大校场机场转场移交、红花—机场东南片改造、南部新城医疗中心等重点工程,充分发挥基础设施对枢纽经济区建设发展的支撑和带动作用。

四、拓展网络经济空间,推动三区网络服务共享发展

《建议》明确提出,拓展网络经济空间,就要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发展物联网技术和应用,发展分享经济,促进互联网和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就要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推进数据资源开放共享;就要完善电信普遍服务机制,开展网络提速降费行动,超前布局下一代互联网;就要推进产业组织、商业模式、供应链、物流链创新,支持基于互联网的各类创新。

数据是推动产业创新体系的基本要素,将改变整个社会的创新体系,为创新提供了重要支撑。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推进数据资源开放共享。大数据是信息社会重要资源,实施大数据战略是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打造产业竞争新优势、抢占未来发展先机“弯道超车”的有效途径。当前,我国已成为全球网民最多的网络大国,然而依然面临网络基础设施各地区发展不均衡、传统产业与互联网融合度不够、缺乏数据资源开放共享长效机制、信息安全方面形势严峻、改革开放深化需要加强等诸多挑战,以适应信息生产力的发展。

在建设网络强国,拓展网络经济空间过程中,应继续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这是最重要的基础;关键是提倡和推进数据开放共享,释放大数据红利,把它作为生产的重要要素来发展和看待;方向是推动“互联网+”应用创新,用互联网思维改造传统产业,推动创新,并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在安全中求发展。

拓展网络经济空间,发展枢纽型经济,就要建立健全信息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机制。立足国家确定的区域信息基础设施发展战略,加强区域性信息基础设施的规划衔接及建设协调,积极推进信息基础设施互联共建和发展战略研究,尤其是长三角城市间云计算、数据中心的建设协作共享,超算中心开放共享、城市间数据互备共用,存贮中心、容灾备份系统等信息基础设施的共享共用,不断提高信息化水平。

拓展网络经济空间,发展枢纽型经济,既要靠硬功能,也要靠软环境。要把南京枢纽型经济做大做强,就必须在政策、制度、服务等方面实现新的提升。一要优化口岸服务。积极推进长三角区域大通关建设,整合港口和口岸资源,加强港口与海事、海关、检验检疫等部门的系统对接和信息共享,全面推进关检合作“三个一”模式,努力实现“属地申报、口岸验收”、“5+2”及24小时全天候通关,切实提高通关效率、降低通关成本。扎实推进电子口岸建设,着力提供更加完备、高效、优质的电子口岸服务。用好禄口机场全国首批进口冰鲜水产品检验检疫口岸、龙潭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监管中心、机场国际快件监管中心等一批特殊平台,强化口岸功能。实施好龙潭港起运港退税、航空口岸72小时过境免签等一批政策,打造口岸通关优势。加快推动南京综合保税区建设,整合区港联动资源,促进功能叠加,放大政策优势,努力将综保区打造成为带动海港枢纽经济区提速发展的动力龙头。二要给予政策支持。加大对三大枢纽经济区土地倾斜,保障用地需求。推动空港枢纽经济区申报空港综保区、省级开发区和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推进禄口国际机场航权开放,进一步完善综合保税、产业发展功能,努力打造现代化城市经济发展新引擎。推动海港枢纽经济区打造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争取国家在长江经济带建设规划编制、重大项目布局等方面给予支持,争取省在开辟近远洋航线、减免进出港口集装箱车辆道路通行费等方面给予支持。三要推动制度创新。在枢纽经济区有关载体中积极复制推广上海自贸区相关制度,实施产业发展负面清单管理制度试点,建立投资准入和社会信用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努力营造更加公平诚信的市场环境。加快放权赋能步伐,将空港枢纽经济区作为全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试点,赋予相关市级经济管理权限和监督执法权。推动投资方式创新,筹备设立产业投资基金,引导民间资本和社会资本共同参与枢纽型经济发展。争取保险资金投入,积极推广应用PPP模式,鼓励各类社会资本通过特许运营、政府购买服务、股权合作等多种方式,参与枢纽经济区建设。

五、拓展开放绿色经济空间,推动三区绿色开放新发展

开放绿色是枢纽型经济发展的本质要求。拓展开放绿色经济空间,就要牢固树立机遇意识、全球视野和开放理念,奋力抢抓国家战略机遇,推动南京枢纽型经济发展与国家、省对外开放战略的有机对接,与国内外关联区域、关联城市发展的有效互动;就要坚持集聚集约、绿色发展,把严控开发范围与提高投资强度统筹考虑,把严把产业准入关口与淘汰落后产能紧密结合,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努力走出一条绿色、生态、高效、可持续的枢纽型经济发展新路子。

拓展开放经济空间,必须以区域联动发展为路径,努力打造对内对外开放新平台。要注重区内、区外结合,统筹对内、对外开放,加强产业合作,促进要素流动,不断提高枢纽经济区开放合作水平。各枢纽经济区要切实加强与市内外其他开发园区的沟通交流和优势互补,共同探索园区建设、企业培育、国际化发展等方面的有效路径。要切实找准差异化优势,主动增进与上海、杭州等长三角城市发展的互动,主动促进宁镇扬、南京都市圈城市的深度融合,加快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强枢纽产业、科技、人才等方面的合作,促进区域枢纽型经济发展。要全面深化与长江中上游城市等中西部地区的多领域合作,持续增强辐射带动中西部发展的能力。要全面优化口岸服务,积极参与长三角区域“大通关”建设,扎实推进电子口岸建设,不断提升口岸综合服务保障能力。要围绕打造一流的国际化营商环境,大力引进高水平法律、会计、通关等专业服务机构,并在企业登记注册、投融资、投资者保护等方面,更好地实现与国际规则和国际惯例接轨。要积极创造条件,借鉴兄弟城市经验,大力推进综合保税区等建设,促进各枢纽经济区向贸易自由化、投资便利化和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方向发展,构建更具影响力和辐射带动力的对内对外开放合作平台。

拓展开放经济空间,还必须建立健全对内对外开放合作机制:一是深化与城市群间合作机制。深化与长三角、长江中游、成渝城市群的合作,以长江干线为主轴,以上海为龙头,建立沿线港口合作机制,促进长江港口联动发展。深化与珠三角的合作,鼓励联合协作开发机制,兴建“园中园”,促进资金和技术向长江中游城市群转移。深化与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合作,共同探索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为重点的体制机制创新。二是融入“一带一路”机制。全面对接融入“一带一路”战略,要扩大开放、强化合作、增创优势。扩大开放,关键是提升对外开放和向内开放水平;强化合作,关键是加快推动互联互通、区域合作和人文交流;增创优势,关键是全力增创发展优势、功能优势、门户优势。进一步畅通祖国内地与中亚、西亚的陆地通道,开展对中亚、西亚国家的经贸活动和资源开发活动。

(责任编辑:木 秦)

2015-11-19

方辉振(1958-),男,安徽歙县人,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南京市行政学院)经济学教授,研究方向为社会主义经济结构及三农问题。

F127

A

1672-1071(2015)06-0005-05

猜你喜欢
经济区枢纽空间
空间是什么?
枢纽的力量
创享空间
淮安的高铁枢纽梦
枢纽经济的“三维构建”
媒体在中原经济区发展中的功能与作用
为什么要建设一带一路经济区
QQ空间那点事
空间
善于抓枢纽的指挥艺术——析直罗镇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