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脾手术治疗脾破裂的效果探析

2015-01-31 19:27王庆昕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10期
关键词:临床效果

王庆昕

保脾手术治疗脾破裂的效果探析

王庆昕

【摘要】目的 探析脾破裂应用保脾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4年收治的脾破裂患者41例,研究组施行保脾手术,对照组施行全脾切除手术,对比两组手术效果。结果 研究组术中出血、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与并发症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相对较长,两组手术效果,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脾破裂应用保脾手术治疗效果良好,并发症少,安全有效。

【关键词】脾破裂;保脾手术;临床效果

作者单位:161200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裕县人民医院

脾脏作为一种质脆而血供丰富的重要脏器,一旦遭受外界暴力极易发生破裂出血,如若未能得到正确治疗则会危及患者健康安全。长期以来,全脾切除术为治疗脾破裂的经典术式。但是,近年来大量研究发现,脾切除后患者的免疫功能显著降低,部分患者甚至并发OPSI,死亡率高[1]。因此,保脾手术逐渐成为治疗脾破裂的主要手段。为此,我院对2013年3月~2014年收治的41例脾破裂患者分别施行全脾切除术与保脾手术,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4年收治的脾破裂患者41例,分为研究组(22例)与对照组(19例)。研究组:男13例,女9例,平均年龄(35.71±2.08)岁,平均病程(2.44±0.36)h。对照组:男10例,女9例,平均年龄(34.13±4.11)岁,平均病程(2.95±0.28)h。程度分级:12例Ⅰ级;19例Ⅱ级;6例Ⅲ级;4例Ⅳ级。致伤原因:坠落伤12例;车祸伤15例;摔伤9例;刀刺伤5例。临床表现:左侧肋部或左上腹部有外伤史,体检可见腹膜刺激征,B超提示存在腹腔积血与脾破裂。两组病情、病程、年龄、致伤原因、临床表现等基本资料差异较小,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研究组施行保脾手术,经左肋缘下或右侧的经腹直肌切口进腹,针对患者身体状况与脾脏损伤情况制定手术方案。其中,7例行脾修补术;9例行部分脾切除术;3例行脾切除+自体脾组织移植术;3例行部分脾切除术+脾动脉结扎术。对照组施行全脾切除术,按照手术标准常规操作,术后于脾窝处置引流管。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对比两组肠梗阻、胰漏、出血、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对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 12.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所得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所得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效果

研究组术中出血、排气时间、住院时间(358±26)ml、(3.0±0.4)d、(6.0±1.1)d,少于对照组(439±51)ml、(4.7±0.9)d、(10.6±2.9)d,手术时间(94±23)min长于对照组(69±24)min,两组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并发症

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出现死亡病例。研究组1例患者发生出血,1例患者出现肠梗阻;对照组1例患者发生出血,2例患者出现肠梗阻,2例胰漏,1例静脉血栓。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9.09%)与对照组(31.57%)对比较低,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1952年,国外学者Sxhumacker与King在研究中首次报告了脾脏切除并非无害,全脾切除患者极易并发OPSI,危及生命。近年来,临床逐渐了解到脾脏具有强大的造血、储血、滤血功能与免疫功能,切脾患者普遍存在免疫力差的问题,成人切脾后发生IOSI的几率为1%,而青少年或婴幼儿IOSI的发生几率能够达到5%以上。大量研究证实,脾脏血管多呈段或叶分布,此种特点为行脾脏部分切除术创造了良好条件,保脾手术治疗脾破裂的可行性高[2]。临床认为,对于脾损伤Ⅰ级的患者,可选用脾修补术或生物胶进行凝固止血;对于脾损伤Ⅱ~Ⅲ级的患者,如脾破裂、脾上下极出现深大裂伤、脾门处某段血管轻度损伤,可采取编织网袋束缚止血术治疗;对于脾损伤Ⅳ级的患者,如脾蒂断裂、脾破裂严重,往往病情危重、出血量大,需要立即切除脾脏,及时选用自体脾组织移植术治疗。总之,脾破裂的临床治疗需要根据损伤程度、部位与血液动力学变化合理选择相应的缝合修补、部分切除、动脉结扎、生物止血等方法治疗[3]。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保脾术后极易出现多种并发症,直接影响治疗效果与早期恢复。脾脏出血是最为多见的一种并发症,通常与操作不当或手术决策失误有关。临床医生需要遵循保脾手术适应症,进行严格把关,切勿强行保脾,如此不仅会增加手术风险,而且可能危及患者健康安全。术中保证止血彻底、解剖清除明确无出血后关闭腹腔,在脾窝处置引流管即可有效避免术后出血。保脾术后极易出现肠梗阻,患者卧床时间相对较长,加上腹膜血肿、肠道挫伤等严重外伤,容易造成肠道功能受阻,发生肠梗阻。若行自体脾组织移植术,需将大网膜放于脾窝部位,并且放置透明质酸钠以防止粘连。此外,术后胰漏也非常多见,此种并发症多见于脾蒂离断时所致的胰尾损伤或存在胰腺外伤的患者,术中需要彻底探查胰腺,切勿遗漏,脾蒂离端期间术者应当尽可能的靠近脾脏,降低副损伤的发生可能。本研究中,施行保脾手术的研究组术中出血、排气时间、住院时间(358±26)ml、(3.0±0.4)d、(6.0±1.1)d 少于施行全脾切除术的对照组(439±51)ml、(4.7±0.9)d、(10.6±2.9)d,手术时间(94±23)min长于对照组(69±24)min,并发症发生率(9.09%)相对较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由此表明,脾破裂应用保脾手术治疗出血少、恢复快、痛苦少,耐受性好,目前已经成为外科发展的主要趋势。综上所述,脾破裂应用保脾手术治疗效果良好,并发症少,安全有效。

参考文献

[1]王学新,宋晓平,廖泉森,等.外伤性脾破裂保脾手术治疗体会[J].肝胆胰外科杂志,2011,23(6):512-513.

[2]白明辉,董玉宁,刘建洛,等.保脾手术治疗脾破裂35例临床体会[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0,13(8):660-661.

[3]王展福.外伤性脾破裂选择性行脾破裂保脾手术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2):151-152.

To Explore the Spleen-preserving Operation in Treatment of Spleen Rupture

Wang Qingxin Fuyu County People’s Hospital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Qiqihaer 1612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clinical effect of spleen-preserving operation in treatment of spleen rupture.Methods Selected 41 patients of spleen rupture from 2013 March to 2014 in hospital, divided them into study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given spleen-preserving operation and splenectomy operation respectively, observe and compare surgery treatment effects between two groups.Results patients’ operation bleeding loss and exhaust time, their hospitalization days and complication incidence in study group are much less than counterparts in control group, however, the operation time in study group is relatively longer 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P<0.05).Conclusion spleen-preserving operation is of efficacy and safety in treatment of spleen rupture with few complications.

[Key words]Spleen rupture, Spleen-preserving operation, Clinical effect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10.055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10-0063-02

【文献标识码】B

【中图分类号】R657.6

猜你喜欢
临床效果
紧急宫颈环扎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致宫颈扩张临床分析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中风后眩晕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临床效果初步评定
关于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病38例临床观察
早期应用大剂量美托洛尔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观察
白眉蛇毒血凝酶与泮托拉唑联合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评价
观察奥曲肽治疗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