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脑实质室管膜瘤核磁共振成像表现

2015-02-01 11:46李宏宇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36期
关键词:室管膜实质脑室

李宏宇

颅内脑实质室管膜瘤核磁共振成像表现

李宏宇

目的 分析探讨颅内脑实质室管膜瘤核磁共振成像(MRI)的表现, 以提高脑实质室管膜瘤的诊断正确率。方法 60例颅内脑实质室管膜瘤患者, 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总结肿瘤的位置、大小、生长方式等。结果 第四脑室室管膜瘤32例, 侧脑室室管膜瘤11例, 颞、顶、枕交界处室管膜瘤17例;实质部分呈均匀增强的有32例, 呈环形增强的有28例;轻度水肿比较普遍。结论 颅内脑实质室管膜瘤采用MRI技术进行诊断具有良好的效果, MRI的应用价值高。

颅内脑实质室管膜瘤;核磁共振成像;诊断

室管膜瘤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儿童及青年人是多发人群。一般而言, 室管膜瘤主要发生于脑室系统, 而部分患者发生于脑实质。就成年患者而言, 室管膜瘤的病灶位置大多在侧脑室, 而只有小部分患者的病灶位于大脑半球;对儿童患者而言, 室管膜瘤的病灶位置多在脑室系统的第四脑室[1]。以上几种室管膜瘤类型的临床诊断均比较困难。脑实质室管膜瘤是一种特殊的颅内室管膜瘤, 且临床报道的发病率非常低, 患者的病灶多在幕上大脑半球, 临床中容易将其误诊为其他颅内肿瘤类型, 因此, 颅内脑实质室管膜瘤的诊断需要得到改善[2]。目前, 临床中诊断脑实质室管膜瘤主要采用头颅CT检查以及MRI进行诊断。本院为进一步明确MRI在诊断脑实质室管膜瘤中的效果, 特选取了相关病例6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进行专项研究,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于2013年4月~2014年5月收治的颅内脑实质室管膜瘤患者60例。其中男34例, 女26例;年龄3~60岁.18岁以下17例.18~30岁22例.30~40岁12例.40岁以上9例;病程1个月~5年, 平均病程(3.1±1.5)年。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为恶心、呕吐、肢体麻木无力、视物模糊、眼球震颤等。脑积水是多数患者的并发症。

1.2 检查方法 仪器选择:采用德国Siemens Harmon.1.0T MRI仪进行扫描。检查方法:患者取仰卧位, 使用头部专用线圈对头部进行检查, 扫描序列为SE、TSE, 呈矢轴面、冠轴面、轴位进行扫描。层厚5 mm, 层间隔1 mm, 矩阵254×254, 品均扫描2次成像1次。增强对病灶处的扫描,在病灶处使用扫描对比剂磁显葡胺(广州康臣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50272), 静脉注射。成人及2岁以上患儿, 按体重每次给药0.2 ml/kg(或0.1 mmol/kg), 最大用量0.4 ml/(kg·次)。必要时可在30 min内再次给药。注药之后再行T1WI扫描,并对患者的病灶仔细观察, 查看其内部结构、边缘特征、相邻周围结构关系等。

2 结果

所有患者均接受了MRI检查, 而检查结果表明, 室管膜瘤位置分布为:第四脑室室管膜瘤32例, 侧脑室室管膜瘤11例, 颞、顶、枕交界处室管膜瘤17例。幕上患者有45例,幕下患者有15例。56例患者有轻度水肿。脑实质病灶合并脑室病灶9例。肿瘤大小:直径3~5 cm, 平均直径4.1 cm。肿块含囊性成分和实性成分, 囊实性肿块共46例, 其中大囊大结节、大囊小结节、小囊大结节分别为22例、11例、13例, 长T1信号、长T2信号均比较均匀, 实性部分的长T1信号低, 长T2信号稍高。增强扫描结果显示, 囊实性肿块的实性部分强化不均匀, 实质部分呈均匀增强的有32例, 呈环形增强的有28例。实性肿块4例, 均表现为不均匀明显强化。

3 讨论

3.1 室管膜概述 室管膜瘤是因胚胎异位的室管膜细胞在脑实质内形成玫瑰花结状结构而导致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或者是因脑室室管膜瘤向脑实质侵袭而发展成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从以上定义可以看出, 胚胎异位的室管膜细胞和脑室室管膜瘤是引发室管膜瘤的两个重要因素。从室管膜瘤的类型来看, 幕下室管膜瘤的发病率远高于幕上室管膜瘤,而二者的临床表现具有较大的差别。除了头晕、恶心、呕吐等所有室管膜瘤患者均存在的临床表现之外, 幕下室管膜瘤的临床表现为语言障碍、步态不稳等, 而幕上室管膜瘤的临床表现为偏瘫、腱反射亢进、视野异常、癫痫等。从室管膜瘤的发病人群来看, 儿童及青年人是好发人群, 且第四脑室是病灶的集中区域[3]。第四脑室室管膜瘤患者以呕吐为典型临床表现。

3.2 脑实质室管膜瘤MRI分析 本次研究中, 脑实质室管膜瘤患者病灶在幕上的有15例, 病灶在幕下的有45例。其中, 幕上脑实质室管膜瘤的囊性成分边界光整, 分界清晰;而实性成分则表现为边界不光整、不清晰;内部的长T1信号、长T2信号不均匀。幕下小脑半球室管膜瘤全部为实质性肿块, 边界不光整、不清晰。增强扫描结果显示, 实性肿块的强化明显不均匀, 而囊实性肿块则为不均匀实性强化以及囊壁环状强化[4]。

鉴于脑实质室管膜瘤的诊断容易与其他肿瘤相混淆, 所以临床中需对MRI的检查结果进行鉴别。首先是幕上脑实质室管膜瘤与相关肿瘤的鉴别:在瘤周水肿较轻的情况下, 囊性星形细胞瘤容易被误诊为幕上脑实质室管膜瘤[5]。对此,只要明确, 囊性星形细胞瘤在幕上比较少见, 且几乎没有钙化, 在增强扫描之后不发生强化或者发生轻微的强化。其次是幕下脑实质室管膜瘤与相关肿瘤的鉴别:当幕下脑实质室管膜瘤发生于小脑半球, 且蚓部脑实质以实性成分为主时,其容易与脑膜瘤相混淆。对此, 鉴别方式为, 脑膜瘤的长T1信号、长T2信号表现均匀, 增强扫描的情况下会出现硬膜尾征。

[1] 孙雁, 钱丽霞.脑实质室管膜瘤核磁共振成像征象分析.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5.14(1):109-110.

[2] 常东胜, 徐成, 刘志强, 等.室管膜瘤的磁共振成像表现.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13.25(2):124-125.

[3] 刘子华.脑实质室管膜瘤的MRI诊断分析.黑龙江医药科学.2013.17(4):57-58.

[4] 陈利军, 陈士新, 李维华.脑实质室管膜瘤MRI表现与病理的相关性研究.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3, 9(2):107-108.

[5] 刘希纯.脑实质室管膜瘤的MRI诊断价值.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3.20(5):804-805.

10.14163/j.cnki.11-5547/r.2015.36.042

2015-07-13]

125100 辽宁省复员军人康宁医院放射科

猜你喜欢
室管膜实质脑室
透过实质行动支持盘臂头阵营 Naim Audio推出NAIT XS 3/SUPERNAIT 3合并功放
脑室镜清除脓苔及术后脑室灌洗、引流在脑室感染中的应用
裂隙脑室综合征的诊断治疗新进展
整体护理预防脑室外引流术后颅内感染的作用分析
破产程序中关联企业的实质合并
不给他人“提篮子”——“提篮子”的实质是“谋私利”
鞍区巨大不典型室管膜瘤误诊垂体瘤1例
T2-MRI全域直方图鉴别儿童后颅窝星形细胞瘤和室管膜瘤的价值
室管膜瘤的临床治疗及分子病理学进展
“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期待实质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