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气活血法防治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观察*

2015-02-01 13:18刘伟明冯宗权邹勇根卢申童
中国医学创新 2015年36期
关键词:置换术髋关节人工

刘伟明 冯宗权 邹勇根 卢申童

行气活血法防治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观察*

刘伟明①冯宗权①邹勇根①卢申童①

目的:探讨行气活血法防治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40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0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行气活血中药汤剂治疗。对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试验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5.0%(10/200)低于对照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20.0%(40/2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气活血法能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进行有效防治,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价值和应用价值。

行气活血法;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下肢深静脉血栓; 临床效果

人工髋关节置换是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强刺激因素,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因素包括血管内皮损伤、血液高凝状态以及静脉血流减慢,而上述3种因素均存在于关节置换的围手术期。大部分深静脉血栓形成特别是微血栓形成在临床中并没有显著的临床症状,如果没有继发致命性的肺栓塞,血栓形成后继发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症状也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慢慢出现,所以在关节置换的围手术期,临床医师并不能有效发现深静脉血栓形成,因此不能对其进行早期防治[1]。针对高危患者给予有效的预防性治疗,让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害有效减少,成为了当前临床医务工作者关注和重视的问题。临床相关统计数据表明,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和人工全髋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较高,发生致命性肺栓塞的患者大约为0.5%~2%,所以临床中采用合理的方法来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进行预防就显得尤为关键。我院利用益气活血法来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进行防治,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400例,均无脑血栓病史。髋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诊断标准根据《实用骨科学》,股骨颈骨折和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诊断标准则根据《骨科常用诊断方法和功能结果评定标准》评定。纳入标准:因为股骨颈骨折、股骨头坏死或者其他原因实施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无脑血栓病史;术前给予双下肢彩超检查,均无下肢血栓形成。排除血液系统疾病患者、正在进行抗凝治疗的患者以及有出血倾向的患者。将全部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0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123例,女77例;年龄54~67岁,平均(67.3±0.7)岁;术前检查股骨颈骨折患者75例,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患者73例,髋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52例;半髋73例,全髋127例。试验组患者中男114例,女86例;年龄51~76岁,平均(66.4±1.4)岁;术前检查发现股骨颈骨折患者78例,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患者65例,髋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57例;半髋84例,全髋116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全部患者均给予常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利用德国公司生产的Link生物型假体。术后给予常规抗生素预防感染,常规给予低分子肝素、利伐沙班抗凝治疗;如果患者合并有糖尿病、高血压则应对血糖、血压进行严格控制,术后1~2周患者应拄拐下地锻炼。试验组患者在以上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行气活血中药汤剂(本院协定处方骨一方)治疗,汤剂的中药组成成分包括木香、桃仁、红花、三七、盐杜仲、赤芍、牛膝、当归尾、醋五灵脂,加水400 mL煎煮,取汁150 mL,之后加水200 mL煎煮,去除药渣,取汁100 mL,将二煎混合,早晚各服用1次,1剂/d,内服2周。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 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2周的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5.0%(10/200),低于对照组的20.0%(40/2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0.2857,P<0.05)。

3 讨论

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是发生率较高的一种并发生,临床研究发现,如果在骨科手术后并没有给予预防措施,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高达40%~60%。由此也表明了下肢关节手术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部分血栓形成脱落之后,会对肺动脉造成堵塞,进而导致致死性肺血栓栓塞症。临床西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时常采用溶栓抗凝治疗,但是该治疗方法却存在切口渗血、感染发生率增加以及治疗费用高等缺点。在医学技术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临床医务工作者开始利用中医学来对下肢深静脉血栓进行防治,并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机制主要为凝血机制活化之后引起的静脉血流淤滞、血液高凝状态和静脉内膜损伤。临床研究发现围手术期的相关因素都会让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增加。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是常见的一种并发症,是因为髋部手术创伤后血流速度减缓、血液黏度增加以及静脉血管痉挛等导致的。老年患者是采用关节置换术治疗的主要群体,常常伴有心脑血管疾病,血液常常处在高凝状态,另外因为术前患者下肢活动受到限制、术后因为麻醉、伤口疼痛导致患者下肢血液处于滞缓状态,术前禁水、禁食、术中和术后体液丢失、失血、软组织渗出、心输出量降低等,都会增加血液黏稠度,最终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除此之外,输血、麻醉,术中应用止血带、暴力操作、不合理应用拉钩、安装假体、骨水泥热聚合反应等都可能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

中医学从气血经络理论方面进行分析,将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归属到“血瘀”、“肿胀”、“脉痹”、“股肿”等范畴[2]。中医认为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病因主要为寒、湿、气、血之邪失去平衡,对经脉造成阻滞、侵袭而最终引起下肢深静脉血栓。有学者认为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基本病机是瘀血阻碍经络;机体在受到创伤后,气血亏虚、水湿停聚、络伤血瘀等都是引起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主要因素。临床研究发现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具有较大的创伤,患者需要卧床制动,进而引起血栓形成的机制,耗伤气血,气虚则引起推动无力,导致血行缓慢,瘀血阻碍经络,流注下肢则肿。关节置换术患者因为手术创伤导致脉络受到损伤,血溢脉外,离经之血聚集成瘀,气血运行不顺畅,血脉阻痹,津液停聚而成湿,湿瘀凝结则血瘀阻络,气滞阻血,是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病机[3]。临床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时则应坚持通经活络、活血化瘀的原则。同时患者因为受到创伤,而且需要长时间卧床休息,气血耗损,气虚则引起推动无力,血行缓慢,水津外溢,瘀滞阻络,下肢肿痛,湿聚流注。所以如果临床中只是单一破瘀,则会引起血行更慢、气阴耗损、血瘀更阻,从而增加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4]。中医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防治主要是从瘀血阻络着手,治疗以化瘀通络、行气活血为主,必要时给予利湿和补阴之品,让脉道通利,气血顺畅[5]。

本研究中采用行气活血中药汤剂治疗,药方中的桃仁具有活血祛瘀的作用;红花具有散瘀止痛、活血通经的作用;木香具有行气、止痛和健脾的作用[6-11];三七具有消肿定痛、散瘀止血的作用;盐杜仲具有以补肝肾的作用;赤芍具有散瘀止痛、清热凉血的作用;牛膝具有活血通经的作用;当归尾具有活血祛瘀的作用;醋五灵脂具有炒炭止血、活血散瘀的作用。诸药合用具有活血、行气散瘀的作用。结果经过2周的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结果与相关临床研究报道结果一致[12-16]。

总之,行气活血法能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进行有效防治,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价值和应用价值。

[1] 郭飞,孙宗进,刘军,等.前外侧入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临床应用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32):116-118.

[2] 张开宝,刘日新,胡焕婵,等.综合方法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J].海南医学,2014,25(22):3319-3321.

[3] 李志友.中西药预防人工髋关节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13):61-63.

[4] 赵利民.中西药物预防人工髋关节假体置换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3,17(22):4130-4136.

[5] 刘茜,陈艳勤.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干预[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15(1):377-378.

[6] 赵艳丽,张丹妹,张卫平,等.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16):1822-1824.

[7] 林镇荣,周翠梅,吴杰,等.CRP及D-二聚体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前后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意义[J].河北医学,2014,20(6):884-887.

[8] 梁刚,李杰,张志强,等.Wagner SL翻修型股骨柄在人工髋关节翻修术中的疗效分析[J].实用骨科杂志,2014,20(1):17-21.

[9] 姜香云,吴佳倩,张亚珥,等.医护一体化管理降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实践[J].中国护理管理,2014,14(5):550-552.

[10] 张桂霞.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5,31(8):86-87.

[11] 张辉,冯国英,王心宽,等.陶瓷-陶瓷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疗效及临床体会[J].中国医刊 ,2014,49(7):73-74.

[12] 王明辉.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预防研究[J].陕西医学杂志,2014,16(7):898-899.

[13] 宋莉,吴秋萍,李萍,等.循证护理预防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18):2484,2499.

[14] 何龙,陈秀民,王在斌,等.补阳还五汤预防高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32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24):49-50.

[15] 宋肖舟,陈位,郑杰,等.高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药物预防的比较研究[J].浙江创伤外科,2014,19(3):356-358.

[16] 沈翠华,叶春萍,陈盈盈,等.追踪方法学用于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J].护理学杂志,2015,30(4):17-21.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Qi and Blood Circulation Method Prevention Deep Vein Thrombosis after Artificial Hip Replacement Surgery

LIU Wei-ming, FENG Zong-quan, ZOU Yong-gen,et al.//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5,12(36):109-111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Qi and Blood circulation prevention deep venous thrombosis after hip arthroplasty. Method: 400 cases of hip replacement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3 to January 2015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200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200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given Qi and Blood circulation decoction treatment based on the conventional Western medicine. The incidence of deep venous thrombosis of the two groups was analyzed. Result: The incidence of deep vein thrombosi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5.0% (10/200),it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20.0% (40/200)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Qi and Blood circulation method can for hip arthroplasty deep vein thrombosis for effectiv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with good clinical and practical value.

Qi and Blood circulation method; Hip arthroplasty; Deep vein thrombosis; Clinical effect

10.3969/j.issn.1674-4985.2015.36.036

2015-08-12) (本文编辑:蔡元元)

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课题项目(2013-08-02-014)

①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佛山市中医院 广东 佛山 528000

刘伟明

First-author’s address:Guangzho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Affiliated Foshan Hospital of TCM,Foshan 528000,China

猜你喜欢
置换术髋关节人工
人工3D脊髓能帮助瘫痪者重新行走?
半髋关节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创伤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
人工,天然,合成
人工“美颜”
冰球守门员髋关节损伤与治疗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成人型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分型与治疗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对血红蛋白下降和并发症的影响
新型多孔钽人工种植牙
反肩置换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