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乳晕切口与传统放射状切口治疗乳腺良性肿块的临床疗效比较

2015-02-01 20:50蒋孜明肖年英庞义坚周宇珍李敏吴汉玲
中国医学创新 2015年9期
关键词:乳晕良性乳房

蒋孜明肖年英庞义坚周宇珍李 敏吴汉玲

环乳晕切口与传统放射状切口治疗乳腺良性肿块的临床疗效比较

蒋孜明①肖年英①庞义坚①周宇珍①李 敏①吴汉玲①

目的:比较环乳晕切口与传统放射状切口治疗乳腺良性肿块的临床疗效。总结环乳晕切口行乳腺良性肿块切除术的适应证、禁忌证,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满足女性保持乳房美观的要求。方法:将符合标准的160例乳房良性肿块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成观察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观察组使用环乳晕切口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传统放射状切口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分别为(30±5)min与(15±4)mL,与对照组的(24±4)min与(20±5)mL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乳房对称、瘢痕可接受分别为100%与9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7.5%与67.5%(P<0.05)。两组患者切口均1期愈合,术后乳头勃起均正常、乳头乳晕均感觉正常。结论:环乳晕切口不仅疗效好,同时能够最大限度地维持患者乳房的美观,并且能够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患者的满意度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乳房良性肿块; 环乳晕切口; 传统放射状切口

乳腺良性肿块是一种女性外科临床上的常见病。乳腺良性肿块需要及时切除,否则会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甚至有可能恶化[1]。乳腺良性肿块传统的治疗方法是采用乳房放射状切口切除肿块,但是这种治疗方法会在患者的乳房上留下手术瘢痕,容易造成患者两侧乳房不对称,影响患者的美观[2]。因此,在治疗乳腺良性肿块中,如何选择隐蔽的切口,保持患者乳房的外观,也是十分重要的一个问题[3]。环乳晕切口切除乳腺良性肿块后其瘢痕较为隐蔽,具有理想的美学效果,近年来已经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是目前存在的问题是该方法的适应证、禁忌证等目前争议较多,同时该方法容易出现一些并发症,如乳头勃起障碍、乳晕区感觉障碍等[4]。本研究比较了环乳晕切口与传统放射状切口治疗乳腺良性肿块的临床疗效,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0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乳腺良性肿块患者160例,年龄16~63岁,平均(44.7±7.2)岁。所有患者在进组前均经过体格检查、乳腺超声、乳腺磁共振等方法确诊为乳腺良性肿块,术后病理均确诊为良性病变。所有患者的肿块距离乳晕区均≤6 cm。将16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80例,年龄19~63岁,平均(43.6±7.0)岁,乳腺良性肿块直径0.8~5.0 cm,平均(2.04±1.20)cm,乳腺良性肿块距乳晕距离0.8~5.7 cm,平均(3.36±1.30)cm;对照组患者80例,年龄16~62岁,平均(45.2±7.5)岁,乳腺良性肿块直径1.1~5.0 cm,平均(2.21±1.30)cm,乳腺良性肿块距乳晕距离2.0~5.9 cm,平均(3.57±1.40)cm。两组患者在年龄、肿块至乳晕区距离、肿块大小等基本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观察组 患者在治疗前均使用B超对肿块的位置进行准确判断,并使用亚甲蓝对肿块的位置进行标注。患者在手术时选择仰卧位,常规消毒铺巾,使用局部浸润麻醉方法对患者进行麻醉。在患者麻醉后,根据患者肿块的位置,在乳晕外侧约5 mm处行弧形切口,随后在该切口处向下,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暴露肿块,随后使用血管钳将肿块从乳房腺体组织中分离出来,随后由助手使用手将已经分离的肿块缓慢地推向弧形切口处,且在推肿瘤的过程中逐步将肿块与腺体组织分离。当肿块完全暴露后,小心地将肿块完整切除。对于多发肿瘤,则其他肿瘤均使用该方法进行手术切除。在肿块切除后,彻底止血,用可吸收4-0号线先间断缝合表层腺体,接着将皮下脂肪和皮肤的真皮层同时间断缝合,最后皮内连续缝合。缝合完成后,对手术部位采用弹性加压包扎。在手术完成后一个月,对所有手术患者切口的愈合情况进行复查,同时采用超声对乳腺进行复查。所有患者随访2~6个月。

1.2.2 对照组 全部8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肿瘤表面放射状切口对乳房良性肿块进行切除,其术前检查、肿块定位、麻醉方法、切口缝合、术后处理以及复查等与观察组相同。

1.3 评价标准 (1)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进行统计与研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情况。(2)对两组患者切口的愈合情况进行评价:甲级愈合,切口愈合良好;乙级愈合,切口愈合部位存在红肿、硬结等情况;丙级愈合,切口愈合部位出现感染、裂开等严重情况。(3)对两组患者术后乳房对称情况、乳头勃起情况、乳头乳晕感觉情况以及瘢痕可接受情况进行统计与研究,比较两组患者对手术情况的满意程度。(4)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主要包括局部血肿、切口感染、乳晕感觉异常以及术后复发情况进行统计与研究。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术中、术后情况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分别为(30±5)min与(15±4)mL,与对照组的(24±4)min、(20±5)mL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治疗后疗效情况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乳房对称、瘢痕可接受分别为100%与9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7.5%与67.5%(P<0.05)。两组患者术后乳头勃起均正常、乳头乳晕均感觉正常。

2.3 两组切口愈合程度、并发症发生情况的比较 两组患者的切口均1期愈合。观察组中,10例出现皮下隧道区硬块,基本在术后1~6个月软化。未出现切口感染、血肿及切口裂开的病例。术后6个月观察,该组患者的切口隐蔽,外观效果好,患者均表示满意。对照组中,未出现皮瓣相关并发症。其中,6例出现术口区硬块,术后6个月内软化。该组患者也未出现感染、血肿及切口裂开的病例。术后6个月观察,该组患者的切口瘢痕不宽,但较明显。

3 讨论

乳房良性肿块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常见于年轻女性。研究表明,乳房良性肿块的发生与患者的高雌激素水平相关[5]。目前,治疗乳腺良性肿块的最主要方法为手术切除。由于女性患者对于乳房的美观十分重视,因此使用手术治疗乳房良性肿块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维持患者乳房的美观。以往治疗乳房良性中快的手术方法为放射状切口,该手术方法治疗简单,疗效较好,但是其缺陷在于该手术方法会在患者乳房上留下较为明显的瘢痕,特别是多发性肿块,不仅会留下瘢痕,也有可能会导致患者乳房的不对称[6]。这些对于女性患者的心理创伤非常大。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在治疗乳房良性肿块的过程中,患者乳房的对称性以及美观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环乳晕切口作为一种新的手术治疗方法,已经逐渐应用到乳房良性肿块的治疗中[7]。由于该手术方法的切口位于乳晕边缘皮肤色差交界的弧线上,因此该切口较为隐蔽,且术后瘢痕不明显,维持了女性患者乳房的美观。同时,由于乳晕区的皮肤湘桂较薄,术后瘢痕组织不会太硬,对患者整个形体的影响较小,一般不会引起患者乳房不对称的情况[8]。另外,由于乳腺组织的活动性较大,因此即使患者出现多发性肿块,往往只需要一个切口就能将所有的肿块全部清除,因此患者对于该治疗方式较为满意。相关研究表明,使用环乳晕切口治疗乳房良性肿块不仅疗效较好,同时其对于保持女性患者乳房的美观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另外,该手术方式的并发症较少,因此更易被患者所接受。

但是并不是所有乳房良性肿块均可以使用环乳晕切口进行治疗。在术前检查时,需要对患者的实际临床情况进行判断已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环乳晕切口治疗乳房良性肿块的适应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患者的乳房肿块为良性肿块且不存在恶化可能;(2)患者的乳晕直径应≥3.0 cm,这样才能有利于肿块于环乳晕切口移除;(3)乳房良性肿块外缘距离最近乳晕边缘应≤6.0 cm,较小的距离减少了乳房良性肿块游离的距离;(4)肿块直径≤5 cm。环乳晕切口治疗乳房良性肿块的禁忌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乳房肿块为恶性或虽然为良性但是有恶化的可能;(2)患者的乳晕直径<3.0 cm;(3)乳房肿块外缘距离最近乳晕边缘>6.0 cm;(4)肿块直径>5 cm。

对于环乳晕切口治疗乳房良性肿块,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在治疗前需要对患者进行确诊,同时需要对患者肿块的位置进行判断,这样才能得到最佳的治疗效果;(2)若选择环乳晕切口手术方式,乳房肿块距离乳晕≤6 cm,因为若距离>6 cm,则使用该手术方式难以将肿块暴露出来,特别是一些位置较深的肿块,若采用该治疗方式反而会对患者造成较大的创伤,且术后瘢痕明显,影响患者乳房美观,也有可能造成更多的并发症[9];(3)在手术时,切口最好选择在乳晕外侧,以免白色瘢痕留在乳晕上而影响乳房的美观,同时切口不宜过长,以免影响患者乳晕的血供以及感觉;(4)在切除肿块时,需要多切5~10 mm,以免肿块可能的残留,同时在手术过程中应尽量使用钝性分离,以免对腺体造成损伤[10];(5)在手术过程中应当彻底止血,防止由于血肿的形成而影响患者乳房的美观[11-15]。

综上所述,采用环乳晕切口对乳房良性肿块进行治疗不仅疗效好,同时能够最大限度地维持患者乳房的美观,并且能够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患者的满意度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1]应荣培.环乳晕切口与传统放射状切口治疗乳腺纤维瘤的疗效比较[J].浙江创伤外科,2012,14(2):209-210.

[2] Margaret J,McGregor Marcy,Cohen Catherine-Rose,et al.Complaints in forprofit,non -profit and public nursing homes in two Canadian provinces[J].Open Med,2011,5(4):183-192.

[3]江玉娟.环乳晕切口治疗乳腺纤维瘤61例应用研究[J].中外医疗,2012,25(4):56-57.

[4]金岳伟.环乳晕切口与常规放射状切口治疗乳腺纤维腺瘤的疗效比较[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3,10(3):290-291.

[5]张柏.环乳晕切口与传统放射状切口治疗乳腺纤维瘤的疗效比较[J].中国医药指南,2013,12(3):135-136.

[6]吴伟标.环乳晕切口与传统切口治疗乳腺良性肿瘤临床比较[J].吉林医学,2013,21(11):4224-4225.

[7]张云锁.探讨环乳晕切口治疗乳腺纤维腺瘤的治疗效果[J].吉林医学,2014,26(15):5898.

[8] Evans N,Meaca A,Andrew E V,et al.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primary research on minority ethnic groups and end-of-life care from the United Kingdom[J].J Pain Symptom Manage,2012,43(2):261-286.

[9]仲妙春,郑雅娟,袁宏钧,等.沿乳晕切口皮瓣法分离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的临床疗效观察[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4,11(5):512-514.

[10]韩根林.环乳晕切口治疗乳腺纤维瘤的临床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3,33(6):193-194.

[11]高鸿,高叶.乳晕切口治疗乳腺良性肿块38例临床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4,14(8):1777-1778.

[12]任胜楠.乳晕弧形切口治疗乳腺纤维腺瘤的临床分析[D].郑州:郑州大学,2012.

[13]蓝林.环乳晕切口治疗乳腺纤维瘤临床疗效分析[J].临床医学工程,2011,12(3):406-407.

[14]陈茜.乳晕边缘切口治疗乳腺良性疾病的临床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3.

[15]黄志坚.乳晕缘切口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的临床疗效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14,19(5):214-216.

Comparison of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Loop Periareolar Incision and Traditional Radialincis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Benign Breast Mass.

J IANG Zi-ming,X IAO Nian-ying,PANG Y i-jian,et al.//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5,12(09):120-122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f loop periareolar incision and traditional radial incis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benign breast mass. Summary of loop periareolar incision for benign breast mass resection:indications, contraindications,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complications, also meet women keep breast appearance requirements. Method: 160 eligible patients with breast benign tumor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80 cases) and control group (80 cases), the observation group used loop periareolar incision for treatment,the control group used the traditional radial incision for treatment. Result: The operation time and bleeding volume in operation group were respectively (30±5) min and (15±4) mL, and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group (24±4) min and(20±5) mL,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The observation group patients after mastectomy scar symmetry and acceptability were 100% and 95%, 87.5% and 67.5%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The patients in the two groups were 1 incision healing, nipple erection were normal, the nipple areola were feeling normal after operation. Conclusion: Loop periareolar incision not only has good curative effect, at the same time to maximize the maintenance of the breast of the patient’s appearance, and can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complications of patients, patient satisfaction is high, it is worth using widely in clinic.

Breast benign tumor; Ring areola incision; Traditional radial incision

10.3969/j.issn.1674-4985.2015.09.040

2014-07-20) (本文编辑:蔡元元)

①广西梧州市妇幼保健院 广西 梧州 543002

蒋孜明

First-author’s address:Guangxi Wuzhou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Care Hospital, Wuzhou 543002,China

猜你喜欢
乳晕良性乳房
走出睡眠认知误区,建立良性睡眠条件反射
呼伦贝尔沙地实现良性逆转
关爱乳房健康 从认识乳痛做起
母乳喂养需要清洁乳房吗
如何防治母猪乳房炎
乳晕又大又黑能改善吗?
基层良性发展从何入手
乳晕变黑是病吗?
探讨腋窝乳晕入路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的护理方法及美学效果
环乳晕微切口治疗男性乳腺发育症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