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校长领导力状况调查与分析

2015-02-02 03:28闫拓时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14年11期
关键词:领导力校长

闫拓时

摘 要:以大学校长和大学教师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的形式获取这两个群体在大学校长领导方式上的认知倾向,依此分析影响大学校长领导力的主要因素,并针对如何提升大学校长领导力等问题提出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校长;领导力;领导方式

大学校长领导力调查问卷设计

(一)问卷调查的目的

大学校长领导力是大学校长通过权力和非权力双重因素作用于被领导对象以实现大学发展目标的能力。本问卷调查的目的在于获取大学校长和大学教师关于校长领导方式上的认知倾向信息,通过调查来确认影响大学校长领导力的关键因素,提出提升大学校长领导力的建议。问卷的设计以大学校长领导方式为主题,以求更加接近大学校长领导力的真实状态,通过实证分析进一步解释和验证所提出的大学校长领导力模型是问卷调查的目的。

(二)问卷设计

1.问卷调查的对象与内容

问卷的调查对象是大学校长和大学教师,是熟悉大学校长的群体,很大程度上属于同行评价,因此在不确定因素可控的情况下,调查结果具有较高的权威性;问卷调查的内容是被调查者对大学校长领导力和大学校长领导方式的认知。

2.问卷结构

本文把大学校长的领导方式区分为权力性领导方式和非权力性领导方式,其中前者是大学校长运用大学组织和学校制度所赋予的职权的领导方式,后者是大学校长运用由自身的品质、思想、道德、知识、才能、感情、行为等因素而产生领导力的方式。根据研究的需要,本文把权力性领导方式分为奖励惩罚和监督控制;把非权力性领导方式分为榜样愿景、民主合作、关心支持、理性劝说、激励鼓舞、指导启发。调查问卷区分为大学校长问卷和教师问卷,因为大学校长的领导行为是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互动,领导力的产生一方面有赖于校长的努力,另一方面还受到其领导对象的制约,如果没有被领导者的配合与行动,再好的领导方式都不可能产生领导力。因此,了解大学教师关于校长领导方式的期许,对于提升大学校长的领导力非常必要。

大学校长领导力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问卷调查分别对校长和教师发放了“大学校长领导力”调查问卷,回收的有效问卷中,校长样本为25个,教师样本为116个。部分结果具体分析如下:

(一) 大学校长领导力与领导方式特征分析

校长问卷和教师问卷均采用利克特5点量表的形式,根据被调查者的赞同程度,赋予从“1—非常不同意到5—非常同意”,分值越高代表赞同程度越高。本调查把影响大学校长领导力的领导方式,从总体上分为权力性领导方式和非权力性领导方式。

1.大学校长对领导方式倾向的总体特征

大学校长对于这两种领导方式在选择倾向上存在差异,如表1所示:校长对非权力性领导方式倾向值为4.0245,对权力性领导方式的倾向值为3.2589。对两者进行T检验(T检验是用T分布理论来推论差异发生的概率,从而比较两个平均数的差异是否显著。T值是计算T分布的统计量,P值是反映观察的两个平均数差异显著有效的可能犯错概率,称为显著性水平。在许多研究领域,0.05的P值通常被认为是可接受错误的边界水平),从表2中可以看出:两者差异达到显著性水平(p<0.05)。这样的结果说明大学校长在实现领导力的领导方式的选择上,更倾向运用借由自身的品质、思想、道德、知识、才能、感情、行为等因素而产生领导力的非权力性领导方式,不太倾向运用大学组织和学校制度所赋予职权的权力性领导方式。

表1 校长领导方式选择的比较

均值 标准差

非权力性领导方式 4.0245 0.30137

权力性领导方式 3.2589 0.22627

表2 校长领导方式选择的差异显著性检验 T值 自由度 显著性水平(双尾)

非权力性方式-权力性方式 14.806 24 0.000

2.大学教师对领导方式期待的总体特征

同校长一样,教师对校长在权力性领导方式和非权力性领导方式的选择期待上也存在不同的倾向,这可以从教师问卷的数据分析得出。教师对校长的非权力性领导方式期待倾向值为4.2345,对权力性领导方式的期待倾向值为3.4239。表3显示:教师在权力性和非权力性领导方式上的差异达到显著性水平(p<0.05)。由此看出,教师对大学校长的领导方式期待上也更倾向于非权力性的方式,不太倾向于权力性方式。

表3 教师对校长领导方式选择期待的差异显著性检验 T值 自由度 显著性水平(双尾)

非权力性领导方式-权力性领导方式 21.658 115 0.000

3.大学校长和教师对领导方式倾向的总体比较

把校长和教师对待这两种不同的领导方式的倾向性作比较,进行独立样本的T检验。对非权力性领导方式倾向的比较,表4显示:两者对非权力性领导方式的倾向上存在差异(P=0.019<0.05)。从倾向值上,教师的倾向值要大于校长的倾向值,即教师对于大学校长的非权力性领导方式期待要强于大学校长自身的选择欲望,为了提升自身的领导力,大学校长在非权力性领导方式的运用强度上还应加大。

表4 校长和教师对非权力性领导方式倾向比较 校长 教师 方差齐性检验 均值相等T检验

非权力性领导方式 均值 均值 F值 显著性水平 T值 自由度 显著性水平(双尾)

4.0245 4.2345 3.204 0.076 -2.369 139 0.019

对权力性领导方式的比较中,从表5中可见:校长和教师对权力性领导方式的倾向上也存在差异(p=0.007<0.05)。在倾向值上,教师的倾向值大于校长的倾向值,说明教师对于校长的权力性领导方式的期待要高于校长自身的欲望。不过同非权力性领导方式相比较,不论是校长还是教师,对权力性领导方式的倾向相对较弱。

表5  校长和教师对权力性领导方式倾向比较

校长 教师 方差齐性检验 均值相等T检验

权力性领导方式 均值 均值 F值 显著性水平 T值 自由度 显著性水平(双尾)

3.2589 3.4239 13.604 0.000 -2.791 63.240 0.007

(二)领导力与领导方式的组成要素特征分析

从总体上,影响大学校长领导力的领导方式可以分为权力性领导方式和非权力性领导方式。本文主要选取了典型的方式,把权力性领导方式区分为奖励惩罚和监督控制两种;把非权力性领导方式区分为榜样愿景、民主合作、关心支持、理性劝说、激励鼓舞、指导启发六种。认识大学校长和教师在这些具体方式上的倾向程度如何,对于确定大学校长具体的领导方式非常必要。

1.大学校长对具体领导方式的倾向性分析

大学校长对于两种权力性领导具体方式的倾向性:奖励惩罚的均值为2.5429,监督控制的均值为3.9750。对两者做差异性检验,如表6:大学校长对两者倾向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从两者均值的比较来看,奖励惩罚的分值较低,这说明校长在选择权力性领导方式上,不太倾向使用奖励惩罚的方式。

表6 校长对权力性领导两种具体方式倾向的差异显著性检验

平方和 自由度 均方 F值 显著性水平

组间 25.638 1 25.638 303.255 0.000

大学校长对于六种非权力性领导具体方式的倾向性,从具体的倾向值来看:榜样愿景(4.3378)、激励鼓舞(4.2000)、民主合作(3.9500)、理性劝说(3.9280)、指导启发(3.9133)、关心支持(3.8180)。对六者做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如表7:说明大学校长对这六种具体的非权力性领导方式倾向性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从具体的倾向值来看:榜样愿景和激励鼓舞是大学校长最为推崇的方式,民主合作、理性劝说、指导启发这三种方式居中,关心支持则相对不受青睐。

表7 校长对非权力性领导六种具体方式倾向的差异显著性检验

平方和 自由度 均方 F值 显著性水平

组间 4.970 5 0.994 4.841 0.000

2.大学教师对具体领导方式的期待倾向分析

大学教师对于两种权力性领导具体方式的倾向性:奖励惩罚的均值为2.9286,监督控制的均值为3.9192。对两者做差异性检验,结果如表8:大学教师对两者倾向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从两者均值的比较来看:奖励惩罚的分值较低,说明大学教师对校长在选择权力性领导方式的期待上,更倾向于监督控制方式。

表8 教师对权力性领导两种具体方式期待倾向的差异显著性检验

平方和 自由度 均方 F值 显著性水平

组间 56.916 1 56.916 215.709 0.000

大学教师对于六种非权力性领导具体方式的倾向性,从倾向值来看:榜样愿景(4.5230)、激励鼓舞(4.3039)、关心支持(4.2349)、理性劝说(4.2103)、民主合作(4.2026)、指导启发(3.9325)。对这六者做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如表9:说明大学教师对于校长在这六种具体非权力性领导方式期待倾向上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从具体的倾向值来看:榜样愿景和激励鼓舞是大学教师最为期待的方式,关心支持、理性劝说、民主合作这三种方式居中,指导启发则相对不受青睐。

表9  教师对非权力性领导六种具体方式期待倾向的差异显著性检验

平方和 自由度 均方 F值 显著性水平

组间 20.980 5 4.196 15.221 0.000

3.大学校长和教师对具体领导方式倾向的比较

首先,对权力性领导的两种具体方式的倾向,结果如表10。在对待大学校长对奖励惩罚方式的选择上,教师的倾向值(2.9286)要大于校长的倾向值(2.5429),另外从差异性检验来看,两者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说明教师要比校长更能接受奖励惩罚的领导方式。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教师还是校长在此项选择上的分值最低,也就是说两者不太倾向于此种领导方式,因此在校长的领导中应尽量避免此种方式的过度使用。在对待监督控制方式上,校长的倾向值(3.9750)要大于教师的倾向值(3.9192),值得注意的是,这是八项具体方式中唯一一项校长的倾向均值要大于教师的倾向均值的,但是两者的差别程度并不大,从差异性检验来看,两者的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说明在对待监督控制的具体方式上校长的倾向和教师的期待差别相当,但是与奖励惩罚的方式相比较,其分值要大,因此如果有必要采用权力性领导方式来实现领导力,监督控制的方式要优于奖励惩罚的方式。

表10  校长和教师对权力性领导的两种具体方式倾向比较

校长 教师 方差齐性检验 均值相等t检验

均值 均值 F值 显著性水平 T值 自由度 显著性水平(双尾)

奖励惩罚 2.5429 2.9286 9.783 0.002 -5.461 65.544 0.000

监督控制 3.9750 3.9192 9.618 0.002 0.702 58.252 0.486

其次,对于非权力性领导的六种具体方式的倾向上,结果如表11。从总体上来看:教师在诸项均值上都大于校长的选择均值,说明教师对于校长选择六种具体的非权力性领导方式的期待程度要大于校长自身选择的意愿。

在榜样愿景的具体方式上,教师和校长对此种方式倾向值最高,两者的倾向不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表明在诸项领导具体措施中,榜样愿景的方式对于领导力的达成效果最为明显。一方面,教师对此措施的期待程度较高,采用此措施将容易迎合教师的需要,从而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另一方面,校长自身对此项措施的认同度也较高,因而从行动上也较易采用此项措施。

在民主合作的具体方式上,教师的期待程度要高于校长的倾向,两者在差异程度上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因此为提升领导力,校长在实际工作中,要加大决策分权的程度,让教师更多参与到管理决策中,尽量避免独断专权的状况。

在关心支持的具体方式上,教师的期待程度也高于校长的倾向,两者在差异程度上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值得注意的是,对于非权力性领导的六种具体方式,教师和校长在对待三种方式上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分别是民主合作方式、关心支持方式和理性劝说方式。这三种方式中,两者对待关心支持方式的倾向差异最大,说明校长和教师对待关心支持态度上的差异,教师对其需求的程度要大于校长所愿意提供的程度,这表现在领导力实现中,便是校长所给予教师的精神或者是其他方面的关心和支持程度显得不够。其可能的原因是,由于大学纵向管理层级的存在使得大学校长与教师之间还存在着中间管理层级,校长一般容易认为对教师的关心与支持应该是与教师所直接面对的中间管理阶层的职责,因而容易从思想和行动上忽略对教师的关心支持。从教师的角度来说,他们对来自于校长的关心支持和期待程度非常高,从具体的倾向值上,仅次于榜样愿景和激励鼓舞。因此,为了提升领导力,大学校长在领导实际中,应对此种方式加以重视,并通过合理的手段来达到教师的期待。

在理性劝说的具体方式上,教师对此方式的期待程度也高于校长的倾向程度,两者差异达到显著性水平(p<0.05)。在六种具体的非权力性领导方式中,教师和校长对此方式的差异程度居于第二位,仅次于关心支持,说明校长对此方式的重视程度也不高。可能的原因是:校长对于自己所作的决策缺乏足够的耐心向教师加以解释,而教师对这些解释却是有需求的。因此,校长为提高自己的领导力,在作出决策之后,应该尽可能地向教师加以解释、说明,以争取他们认可决定。

在激励鼓舞的具体方式上,教师的期待程度略高于校长的倾向程度,两者之间的差异不明显(p>0.05)。在六种具体方式中,教师和校长对此方式的认可程度均居于第二位,仅次于榜样愿景。这表明激励鼓舞的领导方式对提升大学校长的领导力是非常有效的。大学校长应该多通过表扬、激励等方式,激发他们的信心、鼓舞他们的士气。

在指导启发的具体方式上,教师的期待程度和校长的倾向程度大体相当,其中前者略高,两者之间不具有差异(p>0.05)。值得注意的是:在六种非权力性领导力的具体方式中,教师和校长对于此种方式的倾向值都较低。可能的原因是:一方面,教师认为来自于校长的指导启发价值不大,另一方面,校长也不太愿意对教师进行过多的指导与启发。因此,大学校长对此项方式的运用应慎重,要避免空洞的说教,注重指导的实效性。

表11 校长和教师对非权力性领导的六种具体方式倾向比较

校长 教师 方差齐性检验 均值相等t检验

均值 均值 F值 显著性水平 T值 自由度 显著性水平(双尾)

榜样愿景 4.3378 4.5230 0.120 0.729 -1.893 139 0.060

民主合作 3.9500 4.2026 1.230 0.269 -2.198 139 0.030

关心支持 3.8180 4.2349 0.623 0.431 -3.419 139 0.001

理性劝说 3.9280 4.2103 0.053 0.818 -2.545 139 0.012

激励鼓舞 4.2000 4.3039 2.790 0.097 -0.926 139 0.356

指导启发 3.9133 3.9325 4.453 0.037 -0.203 48.827 0.840

结论与建议

(一)倾向于非权力性领导方式

对于权力性和非权力性领导方式,校长和教师在倾向性上较为统一,两者都更青睐非权力性的领导方式。因此,对校长来说,要提升自身的领导力,应把重心放在借由自身的品质、思想、道德、知识、才能、感情、行为等因素而产生领导力的方式上,而不应过多地借助于组织和制度所赋予的职权来达成领导力。

(二)教师群体对非权力性领导方式有更多期待

对于非权力性的领导方式,教师的期待值要高于校长自身的倾向值。说明:在领导实践中,校长对此领导方式的运用尚存在不足,与教师的需要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校长必须通过有效的行动来加强对非权力性领导方式的运用,并提升应用效果,以满足教师的需求,这样才能激发教师的工作动机,提升他们的工作积极性,进而更好实现大学组织的目标。

(三)教师对权力性领导方式的期望值同样高于校长

对于权力性领导方式,教师的期望值同样高于校长自身的倾向值。说明:大学校长在其领导的实践中往往趋于保守和中庸,避免犯错的行动导向意味较浓。对教师来说,其期望值大于校长倾向值也说明他们希望校长在领导方式的实行上要果断。对权力性领导方式来说,同非权力性领导方式相比较,尽管教师和校长对此的倾向程度都较低,但教师的期望值却高于校长的倾向值,说明教师对此领导方式的包容性是较强的,只要校长能够大胆合理地运用,同样能够起到很好的领导效果。

(四)大学校长领导方式的运用与教师的期望存在差距

对于权力性和非权力性领导的具体方式来说,共有八种具体方式,其中有七种,教师的期待值要大于校长的倾向值,监督控制除外。说明:校长在这些具体领导方式的运用上同教师的期望之间还存在差距,应加强应用力度,并提升运用的效果。接下来针对这八种具体的领导方式作出总结,并提出运用的建议:

其一,对于榜样愿景的领导方式,教师的期望值和校长对此的倾向值均为诸方式中的最高,而且两者的倾向上达成统一,不存在差异。说明:榜样愿景是效果最好的方式,校长在具体领导方式的选择上应该把其放在首位。在领导实际中,校长必须要对自己从严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知识和能力水平以做好教师的榜样,同时要建立对学校发展的愿景,要取得教师的认可,并以此来激励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其二,对于激励鼓舞的领导方式,教师对此的期望值和校长的倾向值在诸方式中均居于第二位,仅次于榜样愿景,而且两者在倾向上达成了统一,不存在差异。说明:激励鼓舞的领导方式对于提升大学校长的领导力是非常有效的。大学校长应该通过表扬、激励等方式,使教师产生工作成就感,激发他们的成功信心,鼓舞他们的士气。

其三,对于关心支持的领导方式,教师的期望值和校长倾向值之间的差异是各差异显著的方式中,显著程度最高的,可以从具体的倾向均值中得到证明,教师对此的期待值在八项具体方式中居第三位,而校长的倾向值仅居第七位。说明:在校长的领导实际中,往往会忽视对教师的关心支持,对教师来说,他们眼中的校长是高高在上的。而关心支持在教师期待中的高名次,恰恰说明了教师对此的需要。因此,校长应尽可能地减少管理的层级,主动了解教师的需要,并及时有效地作出反应,使教师能够切实感受到来自校长的关心支持。

其四,对于理性劝说的领导方式,教师期望值和校长的倾向值之间的差异程度居于第二位,仅次于关心支持。说明:校长在领导过程中容易忽略此方式,对作出的决策,所做的解释、说服工作较少。因而在实行的时候,往往得不到教师的真正支持,决策的效果大打折扣,进而影响到领导力。为避免此种状况的发生,校长对所作出的决策,应该及时地向教师说明,并加以有效地劝说以取得他们的支持。

其五,对于民主合作的方式,教师的期望值和校长的倾向值之间的差异也达到了显著水平。这要求校长要加大决策分权的程度,让教师更多参与到管理决策中,尽量避免独断专权的状况。

其六,对于指导建议的领导方式,教师的期待值和校长的倾向值大体相当,两者之间不具有明显差异。但是,在六种非权力性领导力的具体方式中,教师和校长对于此种方式的倾向值都较低。因此,大学校长在领导实际中,对此项方式的运用应慎重,如果非要使用,则要注意运用的技巧和程度,让大学教师认知到指导的价值,并且要避免空洞的说教,注重指导的实效性。

其七,对于监督控制的领导方式,这是八项具体方式中,校长的倾向值唯一大于教师的期望值的方式,但是两者的差异并不明显。同时与非权力性领导的具体方式比较,其倾向值相对较低,接近于同意的程度,但要远远高于奖励惩罚的方式。因此,对于校长来说,如果必须要运用权力性的领导方式,此方式是一种相对较好的选择,但是运用也要慎重,特别是不要过度,以免超出教师的接受范围。

其八,对于奖励惩罚的领导方式,这是八项具体方式中,教师的期待值和校长的倾向值得分最低的一项,其接受程度在不同意的区间。因此,校长在领导方式的选择上,应尽量减少此方式的运用。

(作者系中国音乐学院党委书记)

[责任编辑:李艺英]

猜你喜欢
领导力校长
危机中如何展现领导力
《领导力21法则》
校长的圣诞节这花是你的吗?(一)
《领导力21法则》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领导力的名与实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