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科建设项目中的廉政风险防控

2015-02-02 03:33黎红中马晴吴云峰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14年11期
关键词:廉政建设项目管理系统

黎红中+马晴+吴云峰

摘 要:以“985工程”项目管理的实践经验为基础,从构建学术与行政协调配合的权力结构、以信息化手段推进全过程管理的角度,对高校在学科建设项目中建立廉政风险防控长效机制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廉政风险防控;学科建设项目;“985工程”

在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迈向高等教育强国的进程中,以“211工程”“985工程”为代表的学科建设项目为我国高水平大学的建设注入了强大动力。与此同时,学科建设项目的管理也为高校廉政风险的防控提出了新的课题。高校腐败案件高发于招生录取、基建修缮、物资采购、财务管理、科研经费、校办企业、学术诚信七大领域[1]。所以科研经费的管理越来越受到各高校的重视,但与科研项目不同,从建设任务来看,学科建设项目面向学科基础条件和创新能力建设,涉及内容比科研项目更广泛;从责任主体来看,学科建设项目涉及到承建单位党政班子、学科带头人和教师,责任体系比科研项目更复杂;从管理权限来看,学科建设项目由学校根据办学方向和学科特色进行自主规划,因而学校拥有更大的自主权。因此,在借鉴科研项目管理经验基础上,针对学科建设项目的不同特点进行制度设计,是高校廉政风险防控面临的新课题。

理顺管理体制,推进权力结构的合理配置

合理配置管理权力是防范学科建设项目廉政风险的制度基础。具体到高校,则主要体现在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合理配置上[2]。“985工程”与一般的工程项目不同,它是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建设工程,是要通过建设一批世界前沿或满足国家重大需求的学科高地来带动大学整体水平的提升。因此,“985工程”兼具学术事务、行政事务双重特征。从研究方向的选择、研究团队的组建、研究成果的评估来看,属于学术事务;从办学方向的把握、重点资源的配置、支撑条件的保障等方面来看,则属于行政事务。基于这些特点,“985工程”建设项目采用“管理小组领导下的项目负责人负责制”,建立以学术力量为主导,行政力量监督、配合、服务的管理体制。其主要特征在于:一是强调学术主导。项目负责人由相关学科领域的学术负责人担任,主要职责是全面负责建设项目的实施,建立项目内部管理制度,保证项目进度和建设质量。为避免行政力量的干扰,还特别规定“校领导原则上不担任项目负责人”。二是管理小组监督与服务。管理小组由承建单位的党政负责人和部分学科带头人组成,主要职责是对建设方案、资金预算进行论证和审定,制定内部决策与管理机制,监管项目实施进展和资金使用情况,协调解决跨单位的问题。

一方面,“管理小组领导下的项目负责人负责制”防止了行政力量直接插手学术事务,成为“985工程”建设的主导力量;另一方面,也通过重大事项管理小组集体决议的方式,防止项目负责人一家独大。从实践来看,这一制度设计运行效果良好。

建设信息平台,完善按需分配的预算管理

合理的预算是防范学科建设项目廉政风险的源头。合理预算的核心在于财事结合,即通过制定详细的执行计划和精细的预算,确保经费预算与建设任务的匹配。在缺少信息管理平台的条件下,依靠传统的人工处理方式,很难对海量的信息进行处理,从而难以实现精细化的预算。为解决这一问题,在技术上,设计开发了“‘985工程执行方案网上申报系统”(以下简称“985”管理系统);在管理上,提出“按需分配”的预算编制原则,即由各平台或基地根据项目建设任务提出预算需求,学校根据项目的实际需求核定建设经费。

“按需分配”的挑战在于如何才能真正体现“实际需求”,需要从操作层面解决几类问题:一是“不合理需求”,即建设任务或具体活动不能支撑平台建设目标;二是“夸大需求”,即预算大大超出项目开展活动所需;三是“重复需求”,即主要体现在不同项目单位间大型设备的重复购置;四是无法体现真实需求,即无法把真实需求合理地体现在预算编制上。

“985”管理系统在设计上充分考虑了上述问题,有针对性地改进工作流程:一是确定“项目—任务—内容—预算”四级的预算申报体系,即建设项目要明确为具体的建设任务,建设任务要落实到具体的活动内容,预算直接支撑拟开展的活动,并细化为每一笔具体的开支。通过这一体系,强化从发展目标到末级预算之间的联系,确保建设资金的使用效益。这一体系依靠传统表格的方式几乎无法实现,而借助信息管理平台,则显得直观且逻辑清晰。二是利用统计功能,发现不合理需求。“985”管理系统提供了多维度的统计功能,可以根据需求实现按平台或基地、项目、预算科目的组合统计。一些从单个项目或单个任务中无法发现的预算问题,通过组合统计可以清晰地反映出来。例如:某一建设任务提出2台电脑的需求,无法判定其合理性,但如果对该承建单位所有任务的电脑需求进行统计,再与其项目承担人数进行比较,则很容易作出判断。三是多部门协同论证,避免重复购置。学校召开预算论证会,平台或基地需逐一进行答辩。学校学科、科技、实验室、设备、财经等相关管理部门参与论证。一些在平台或基地内部看似合理的设备购置,在学校层面可能完全可以通过共享来实现,从而避免大型贵重仪器的重复购置。四是做好预算及系统使用培训工作。实践中发现,一些预算编制上存在的问题往往是由于编制者不熟悉财经制度,不能把真实的需求落实到合理的预算上去。对此,学校在出台《“985工程”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基础上,编写《平台/基地执行方案预算编制说明》,以实例的形式帮助各项目学习预算的编制。同时,由于首次采用网上申报系统,就系统的使用也进行了专门的培训。通过信息平台建设和项目管理制度双管齐下,不仅大大优化了预算管理的流程,更营造了心态平稳、按需申报、合理预算的氛围。

建立信息公开机制,健全项目建设的过程管理

信息公开是防范学科建设项目廉政风险的重要手段。在没有“985”管理系统的情况下,执行方案和预算方案一旦完成,往往成为存档在“985工程”办公室的静态信息,不仅不方便信息向适当的人群公开,而且对于监控项目执行是否偏离预定计划、资金使用是否超出预算都造成不便。“985”管理系统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使 “985工程”成为公开透明运行的项目,大大规避廉政风险。

一是建立公示监督机制。在学校出台的“985工程”建设管理办法中规定,“建立公示监督机制,项目立项、论证和运行以公开方式进行,各项目建设任务书、运行经费、购置设备、建设成果等材料在学校重大项目管理系统中予以公布,以加强对各建设项目运行过程的监督。”“985”管理系统通过用户权限设置,使校领导、职能部门负责人、院系党政负责人可以实时查看项目建设任务、目标承诺、经费预算、进展情况。同时,平台或基地之间也可以通过系统相互查看项目申报与进展情况,从而增进沟通与理解,减少了猜忌与攀比。

二是加强执行过程的监督与服务。由于在执行方案论证与预算编制阶段深入、细致的工作,同时相关信息、数据全部记录在“985”管理系统中,这为后期的过程管理提供坚实的基础和便利条件。“985”项目预算方案与学校财务系统完全对接,超出预算方案的不合理支出将被系统自动识别而无法执行,仪器设备也需按照拟定的计划进行购买。由于平台或基地负责人可以通过系统随时查看申报的预算方案和经费支出情况,因此方案的执行效率大大增强。与此同时,学校“985工程”办公室定期将各项目执行情况反馈给项目负责人和管理小组组长,便于各项目把握建设进度。

在“985工程”建设过程中,建立有效防控廉政风险的长效机制,把学科建设经费用得合理、用出效益,是所有参建高校应尽的职责。从管理实践来看,信息平台的建设可以为学科建设项目廉政风险的防控提供技术支撑,而以此为基础的管理流程改造、管理体制完善则进一步提供制度保障。

参考文献:

[1]汪红.高校重点岗位负责人应轮岗[N].法制晚报,2014-07-21(A05).

[2]谢安邦,阎光才. 高校的权力结构与权力结构的调整——对我国高校管理体制改革方向的探索[J].高等教育研究,1998(2):20-24.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

[责任编辑:卜 珺]

猜你喜欢
廉政建设项目管理系统
基于单片机MCU的IPMI健康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廉政教育走“新”更走“心”
基于物联网的IT运维可视化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新形势下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对策
湘江鲲鹏计算产业软硬件生产线建设项目一期实现厂房交付
山西省高等职业教育骨干专业建设项目名单
廉洁文化新春行川城劲吹“廉洁”风
基于分布式数据库Cedar的高效工单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廉政领导力有助于提高廉政制度的执行力
哪些建设项目需进行安全生产条件论证和安全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