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自闭症儿童特征性表现形成过程的猜想

2015-02-02 02:48魏轶兵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江苏南京210039
文教资料 2015年28期
关键词:特征性自闭症感官

魏轶兵(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江苏南京210039)

对自闭症儿童特征性表现形成过程的猜想

魏轶兵
(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江苏南京210039)

自闭症儿童有很多特征性表现,揭示这些特征性表现的形成过程对帮助自闭症儿童走出自闭有重要意义,目前这方面的研究鲜有报道。本文对自闭症儿童的特征性表现的形成过程进行理论推演,希望能对教育自闭症儿童有所启发。

自闭症儿童特征表现形成过程

1.问题的提出

教育是目前促进自闭症儿童康复的最有效方法,帮助自闭症儿童走出自闭世界是这类儿童康复的重要目标。认识自闭症儿童处于自闭状态的成因,了解特征性表现的形成过程,对引导这类儿童走出自闭状态,提高这类儿童的教育质量有重要意义。当前自闭症的诊断处于症状学诊断水平[1],当到了可以被诊断的时候,其他的特征性表现已经十分明显,因此揭示这个过程形成的过程研究不易进行。但是推演自闭特征性表现的形成过程,对提高自闭症教育质量意义重大,笔者对此进行理论假设、症状推演,希望对提高自闭症儿童的康复质量有所启发。

2.自闭症儿童特征性表现的发生原点

任何事物的发生都是从无到有,从少到多,这是一个基本的客观规律。因此自闭症即使各种表现纷繁复杂,这个症候群的产生也应该有一个发生的原始点。那么什么可能是这个原始点呢?感觉是儿童认识世界的开端,儿童最初都是依赖自身的感觉认识世界的。普通儿童一出生就对周围的世界充满好奇,喜欢探索这个世界,环境中的各种信息对普通儿童来说是有趣的,人们不需要额外做什么,孩子们自然地对周围发生环境产生兴趣与关注等。然而自闭症儿童在感知这个世界过程中,选择逃避这个世界。因此笔者假设环境中的信息,让自闭症儿童有不良体验,只有进入自闭世界,才会获得他们认为的安全。有研究显示自闭症儿童的感觉系统通常存在异常[2],因此笔者首先假设异常感官功能状态引发的这种自闭,是自闭症特征性症状群的发生起点。那么自闭状态又是如何具体形成的呢?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

2.1异常的感官功能状态让自闭症儿童逃离外部世界

异常的感官功能状态让自闭症儿童对环境信息有不一样的体验,普通的声音、图像可能会让自闭症儿童感觉刺耳、恐怖甚至怪异,总之因为环境信息是适合普通儿童的,所以就一定会让自闭症儿童感到不适应。在现实生活中,环境中的信息不仅多,而且是无规律地变化,比如即使在一个小聚会上,也会充斥人们的谈话声、笑声、偶尔的触碰,突然出现的某些物品、声音等。这些信息冲击着自闭症儿童的鼓膜、眼睛、触觉等,因此外界环境不仅让自闭症儿童有不良体验,而且让这类儿童无法预测和掌控。自闭症儿童不知道下一秒将会发生什么,不良体验将会以什么样的形式出现、怎样出现、何时出现。因此长期暴露在这些信息中,自闭症儿童会缺乏安全感,产生各种焦虑、烦躁,甚至恐慌。相对狭窄的世界就会显得美好得多,是自闭症儿童能够掌控的,可以获得安全。因此,逃离这个世界,进入自闭状态,是自闭症儿童保护自己的必然选择。

2.2独特的感官偏好使自闭症儿童沉迷在自我世界

由于自闭症儿童感官功能状态是异常,因此常人觉得好的,他们可能觉得不好;常人觉得不好的,他们可能会觉得好。独特的感官偏好让自闭症儿童喜欢反复寻找一些特殊的感官刺激[3],比如有的孩子喜欢反复闻某种气味、长时间旋转身体、反复摆弄某些固定的物体,等等,让自闭症儿童感到快乐,恰恰是说明这点的最好证明。自闭症这种独特的感官偏好,无需借助别人帮助,更不需要他人的参与,可以自行独立完成,因此这种独特的感官偏好会把自闭症儿童与人群隔离开来,它就像自闭症孩子体内里的一块磁铁,深深地把自闭症儿童吸引在他们自我的世界中。

2.3与人沟通的困惑体验让自闭症儿童退缩在自闭的世界

自闭症的一大特点是对人不敏感,通常对别人视而不见,充耳不闻,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呢?人作为信息载体不仅有生物学的特征,比如身高、体重、容貌等,而且会以表情、声音、动作的方式传递信息,这些信息是动态变化的,设想如果自闭症孩子没有能力解读这些信息,他们不知道人为什么会那样善变,一会儿哭了,一会儿笑了,一会儿有声音、一会又没声音等,他们不可理解这些信息的意义,也不知道这些信息为什么会这样变化,这都让自闭症孩子感到很困惑、烦躁,久而久之他们必然会放弃对人的关注。笔者认为不是自闭症一开始就对人不敏感,是人的存在方式让自闭症儿童困惑,所以自闭症孩子才会对人失去敏感。

3.自闭状态引起其他特征性表现的机制

自闭症儿童长期与社会环境脱轨,这会对孩子产生哪些影响呢?为什么引发其他特征表现呢?笔者从以下方面进行阐述。

3.1异常沟通方式和情绪行为问题的形成

自闭症孩子有的基本需求比如吃饭、睡觉等,是必须被满足的。儿童有了需求,就有了与人沟通的愿望和行为。因为自闭症儿童没有能力用正确的方式表达,于是异常的沟通方式就有了出现的机会。比如这个孩子有了某个需求以后,开始走路,这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有了需求,出现了哭闹自伤,这种方式可能会迅速获得人们的关注,需求也会因此而获得满足,异常的沟通方式被自闭症孩子认为是有效沟通的而被保留下来。情绪行为问题不是自闭症孩子必须出现的,而是能帮助自闭症儿童完成他们认为有意义的沟通,所以自闭症孩子情绪行为问题有产生的必然。

3.2对事物认识的碎片性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即使是一个单独的个体也是有完整性的。碎片性,就是指对单一事物不能形成整体性认识,更不能理解事物之间是彼此关联的。比如要让自闭症儿童理解水杯为什么会烫手,他既需要能听人讲解,又要积极思考。如果仅凭借自己的体验进行判断,则可能会认为这个水杯是不能碰的,或者这个位置的水杯是不能碰的,各种幼稚可笑的想法都可能会发生。而事实上孩子是否被烫与水杯无关,与水杯放置的位置也无关,水杯也会时凉时热……外部环境在自闭症儿童看来实在是太复杂,因此这类儿童对事物的认识很难能深入进行,不能从逻辑关系角度理解事物之间的联系,因此说自闭症儿童对事物的理解是碎片性的。

3.3社会功能发展受限

社会功能是适应环境的能力,需要多个脑区协调配合完成的,需要心智解读、非语言沟通、社会参照、情绪分享等多项能力共同参与。自闭症孩子的个体差异性很大,有的能力弱,有的相对好一些。这些能力强的孩子是否社会功能就会好一些呢?比如具备与人能正常沟通的社会功能,不仅要会讲话,还需要有察言观色、解读情景、围绕主题等多项能力配合。因此实际生活中能说话的孩子不会与人沟通,会认钱的孩子不会买东西等这类现象在自闭症群体中很常见。由于与外界社会环境隔离,学习机会大量丧失,导致自闭症儿童各领域能力和相互配合普遍落后,因此自闭症儿童的社会功能必然出现严重受损。

3.4狭窄兴趣的产生

由于自闭症儿童没有能力对人产生兴趣,只能在感官层面上体验快乐[4],比如可能会对图像、声音、速度、挤压等一些活动感兴趣,自闭症孩子就比较喜欢从事这样的活动。如反复旋转身体获得前庭满足,不停地晃动手指获得视觉刺激等。兴趣是儿童能力的体现,兴趣拓展的前提,是以儿童能力拓展为基础的。自闭症儿童由于长期处于自闭状态,他们探索的环境范围很有限,自身能力发展状况也会严重受阻碍,因此自闭症儿童没有能力对所从事活动,在种类、形式、深度方面进行扩展,在日常生活中自闭症常常会表现为反复地从事某些活动,兴趣范围表现得极狭窄。因此,如果儿童自闭状态长期得不到改善,则狭窄的兴趣是必然会发生的。

4.结语

儿童发育就像一棵正在成长的小树,要开枝散叶、果实累累。自闭症像一群没有发育能力的孩子,即使其中有些孩子在某一方面可以有超常的能力,如令人惊叹的钢琴、绘画才华,但是没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甚至连打招呼可能都不会,这就像这一棵矮小弯曲的树上却孤零零地长了一颗巨大的果实,而其他沟通、情感、认知等诸多能力都不能发展出来。从一个人全面发展的需求出发,不发展、不平衡的发展或者畸形的发展都是人们不愿意看到的。笔者对自闭症儿童处于自闭状态的原因进行分析,进而阐述自闭状态会在沟通、情绪、行为、兴趣、社会功能等方面,给孩子带来发展障碍的必然性。论述只要孩子处于了自闭状态,异常发展模式就不可避免。全面发展自闭症孩子是每一个特殊教育工作者的理想。自闭症儿童的全面发展要能有正常情绪功能的体验及发展,这需要与能与人建立起基本关系[5]。人们习惯性的沟通方式是无法让自闭症儿童与人建立关系的,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人们要率先调整自己的社交习惯,改变与自闭症儿童的沟通方式,使自闭症儿童有与人建立关系的可能。能否与人保持沟通关系,又是人们界定自闭症儿童是否走出自闭的标志,因此带自闭症孩子走出自闭不应该是教育的终点,而是教育的起点,或者说既不是教育的起点,又不是教育的终点,而是教育自闭症孩子的轨道。

[1]万国斌.孤独谱系障碍的临床诊断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5(9):897-899.

[2]张永盛,杨广学.自闭症谱系障碍患者异常感觉反应研究综述[J].中国特殊教育,2014(7):30-36.

[3]宁宁,张永盛,杨广学.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重复刻板行为研究综述[J].中国特殊教育,2015(2):46-52.

[4]罗杰斯·道森[美].孤独症婴幼儿早期介入丹佛模式[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7):5-8.

[5]佘丽,袁晓.地板时光在自闭症儿童家庭干预中的应用[J].现代特殊教育,2015(z7):37-39.

猜你喜欢
特征性自闭症感官
关爱自闭症群体应从消除误解开始
“基因剪刀”或可减轻自闭症症状
结节性筋膜炎的MRI特征性表现
感官训练纸模
祁连山南坡不同耕地类型土壤理化特征性分析
自闭症是个什么鬼?
感官并用,形象饱满
感官训练纸膜
自闭症孩子画作中国美术馆展出
深圳市龙岗区麻疹发病时间与节气特征性的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