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当代大学生的消费习惯

2015-02-02 02:48陈一重苏州科技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苏州215009
文教资料 2015年28期
关键词:消费观群体习惯

陈一重(苏州科技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苏州215009)

浅析当代大学生的消费习惯

陈一重
(苏州科技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苏州215009)

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不断涌入的多元文化的冲击持续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大学生是一个庞大而特殊的消费群体,其消费的来源本身就是多渠道于多方面的,消费的自主性和消费习惯都是完全动态的变化,掌握大学生的消费习惯对于提高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成效十分必要。

当代大学生消费习惯学生管理

当代大学生是不断享受着改革开放卓越成果的一代人,享受着市场经济和科技发展带来的便捷,同时形成了这一群体特有的消费习惯和消费状况。大学生消费与社会未来发展息息相关,一直广受外界关注。只有正确认识当代大学生的消费状况与消费习惯,深入了解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和消费观,才能更好地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科学的消费观,实现消费模式的转型。

一、当代大学生的消费现状

现阶段大学生消费行为具体表现在成熟与冲动同在,热情与冷静兼有,人情消费渐增,攀比心理显著,同时受到朴素消费观、超前消费观和享受消费观的影响,分别形成了以生存型消费、发展型消费和享受型消费为主的消费结构[1]。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涌入的多元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大学生群体的消费状况,使得当代大学生的消费结构逐渐趋于多元化。总体说来当代大学生的消费状况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消费差异逐渐扩大

针对当代大学生群体,消费水平两极分化趋势明显,个体间消费差异日益显著。整体消费水平的两极分化现象,直接体现了家庭收入的贫富差距。而不同个体间,又存在由于所在年级、地区、性别等的不同,形成个体间消费差异[2]。

当前大学生消费状况与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2005年的调查结果的比较中显示,大学生的消费水平正在朝着两极分化的方向发展。来自经济发达地区的学生消费水平普遍较高,相比较而言,来自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大学生的消费水平则普遍偏低。这和学生所处的环境、家庭的影响、成长的背景有很大关系。随着社会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这种反映在大学生群体的消费差异不会消失,可能会进一步扩大[3]。

在探究大学生群体差异的同时,个体间的差异同样引人注意。在大学校园中,男生的生活消费和总消费显著高于女生,这主要是由男生的伙食和通讯交通费用多于女生造成的。但在装饰品方面,则有95%的消费来自女性群体[4]。

不同年级的大学生有不一样的消费,这主要取决于群体所面临的环境存在较大差异[5]。大四学生主要面临考研和就业的压力,在学习和交际方面的消费明显高于大一学生。大一学生刚步入大学校园,面对轻松的学习环境,在娱乐、恋爱和旅游等方面的消费更多。

2.消费结构逐渐转型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及网络信息的快速普及,当代大学生的消费结构正在不经意间慢慢转变。在饮食消费、学习消费和娱乐消费的基础上,逐渐兴起的数码消费、通讯消费、旅游消费、人情消费等慢慢占据了一席之地。以前的大学生消费领域主要是饮食和服装,属于生活消费,在学习方面主要是教材和考级消费,但现在休闲娱乐型消费所占开支越来越大,已经超过了学习型消费。这部分消费主要用于旅游、KTV、听演唱会等。当代大学生的自我支配时间较高中时期显著增多,旅游消费逐渐成为流行趋势。娱乐型消费的比重逐渐增大折射出当代大学生注重生活享受的特点。

人际交往消费支出偏高是消费结构中日益突出的问题。这不仅是当代大学生在经济支出方面的一笔不小的支出,更是对当代大学生社会价值观和消费观的巨大冲击。部分学生为加强人际交往,扩大人际圈,在总消费水平不变的前提之下,减少自己的生活消费和娱乐消费。以请客吃饭发展关系,交友模式越来越依赖于人情关系[6]。这样的思想在大学生群体中越来越普及,人情消费变成一种不可缺少的消费。样本显示,近八成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消费高于自我发展消费[2]。一些本不该在大学生身上存在的消费,或不该占据如此大比重的消费,在当代大学生的消费领域越来越明显。

3.消费规划不完善

消费规划的欠缺具体表现在自我发展消费不足和金钱支配缺乏独立性。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行为更侧重于当前需求,往往与自己的人生规划无关,在对自身的发展及职业规划方面的消费意识极为欠缺。即使大学生是受过现代高等教育的群体,但仍缺乏对于消费的控制和计划。我们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大学生在月初过着很舒适的日子,但到了月末则极为拮据,更有学生形成了“没钱—借钱—还钱”的恶性循环。即使学生有闲置资金,也不知道如何处置,更倾向于存在卡上,以备不时之需。这从侧面反映出大学生对自己未来消费的不确定。当代大学生消费规划的欠缺,是造成“月光族”消费群体存在的重要原因[7]。

二、当代大学生的消费习惯

虽然消费差异一直存在,但当代大学生仍普遍具有以下三种消费习惯。

1.注重生活享受

现在大学生的消费早已不仅仅是满足生活的需要,更多的是追求感官上的享受。在吃穿不愁的当今社会,如何让生活变得更加多姿多彩成为当代大学生要考虑的问题之一。外出旅游是大学生选择较多的放松方式之一,即使是短短的三天假期也会吸引很大一部分大学生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同学之间的娱乐方式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增多,同学聚餐,再相约KTV,就算不出去逛街,也会一起逛淘宝,便捷的生活方式,使得当代大学生的消费习惯更趋向于享受型消费。

2.品牌倾向

“品牌”在当代大学生的心里就是保障的和炫耀的代名词,从生活必需品到休闲娱乐用品,大部分人更倾向于品牌产品。大学生随着心理和生理的渐趋成熟,对新事物的向往和媒体信息的普及使得他们开始关注流行,追逐时尚,崇尚个性,注重社交活动。更倾向于品牌的消费习惯是当代大学生鲜明的消费特点,大到衣服鞋子,小到袜子,无不要刻上品牌的标签。这些品牌无论从感官设计,还是销售方案,以及所选择的代言人,都彰显着青春与朝气,这也是广受大学生群体喜爱的原因之一[3]。

3.攀比心理严重

攀比心理是消费观不正导致的不良心理,不仅不利于个人消费,反而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当代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从小便拥有父母所能给予的最好的,一旦进入大学,发现别人有的更好,将会造成冲动消费和盲目消费。更有的大学生为追求品牌效应,完全不考虑自身经济状况,最终导致自己消费支出的不平衡。当代大学生将花费与贫穷挂钩,进行攀比消费以证明自己并非穷人。攀比心理的存在使得当代大学生存在高消费的奇怪现象。

三、结语

通过以上当代大学生的消费现状概括、养成的消费习惯和消费习惯的变化规律,能够看出当代大学生的消费习惯的养成离不开大学生的主体和客观环境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主观方面有来自自身家庭、生源地区经济发展情况、家庭经济条件对主题的意识形态影响等方面;在客观方面有来自家庭的教育理念、社会环境、教育背景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当代大学生是朝气蓬勃的新一代青年群体,乐于接受潮流,追求个性独立与张扬。这一类特殊群体的消费习惯、形成规律分析、成因剖析对于做好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意义十分重大。

[1]罗超良.当代大学生经济状况调查分析及建议[J].经济研究导刊,2012(3):304-306.

[2]李林娟.透视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J].商场现代化,2015(14):29.

[3]杨春红,吴楚明.当代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分析——以淮阴师范学院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5(15):84-87.

[4]荣梅生,明丽娟,马文静,纪小平,熊韵波.当代大学生消费行为调查与分析研究[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14(5):44-49.

[5]郝占辉,周洲.当代大学生消费状况及教育对策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2(7):54.

[6]陈璐笿.当代大学生消费现状研究———基于南京N高校的调查数据[J].当代经济,2015(21):116-117.

[7]滕雨汐,杨亮.我国大学生消费与理财现状及建议[J].对外经贸,2015(3):151-152.

猜你喜欢
消费观群体习惯
如何培养孩子正确的消费观
如何培养孩子正确的消费观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基于网络时代的大学生消费观
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
特殊群体要给予特殊的关爱
不同笔记本用户的鼠标消费观我的街头采访奇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