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素质模型文献综述

2015-02-03 00:30龙宁斐
商场现代化 2015年30期
关键词:素质大学生能力

一、创新创业能力的概念

1.基本概念

(1)创新

创新的涵义是:创新是一个涵盖十分广泛的概念,主要是指提出新理论、发明新技术、采用新方法、建立新制度、制定新政策、组建新组织、构成新机制、提供新产品、获得新原料、开辟新市场、组成新文化、创造新艺术等等。

学术界对“创新”至今尚未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但普遍认为:创新所指的为能做到在他人之前,先行贡献出对整个人类社会有益的新物质产品及创造新的精神财富。这个过程必然离不开创造性的劳动,创新离开了创造性,就如无本之木。

(2)创业

《辞海》上的解释是:创业,一般是指一个人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技能、资源和发现的信息、机会等,克服思维定势,以创新的思维和艰苦的努力,开辟新的工作途径,开创新的工作局面,争创新的工作业绩,促进事业取得突破性的成就,从而实现自己某种追求或目标的过程。创业,实质上是一种劳动方式,是一种对自己、对企业、对社会、对国家创造价值与贡献的行为。

我们翻阅了辞典和心理学、管理学相关的工具书,对创新、创造的概念都有注释。但是对创新创业能力这一概念还没有进行具体阐释。

2.国家对创新创业能力的关注和发展趋势

在党的历次重大会议中,对创新、创业的关注也在逐步提高和深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针对性对创新、创业做出了重大发展战略,在未来政策上,执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以及“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就业、创业和创新政策。这一政策实施的载体主要集中在当代大众教育培养出来的新时代大学生。在2013年11月9日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也有“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的专题部署方向。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到关于就业、创业和创新的内容更加频繁。归纳之后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促进就业鼓励创业。报告中指出,要完成高标准的就业目标,充分尊重劳动者的自主性,发挥市场的调节性,以及贯彻党和政府在就业、创业活动中的鼓励政策。

第二,创业带动就业提高创业能力。党十八大报告专门提出,要通过多种渠道增加就业岗位,以创业的发展带动就业岗位的增加。深化落实职工的职业技能培训,增强劳动者在就业创业市场中的竞争力。

第三,鼓励青年成长支持青年创业。

第四,创业中离不开创新。为了落实国家的发展战略,必须依靠科技创新,科技创新为重中之重,开辟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自主创新道路。以世界的眼光把握方向。要做到能创新、能集成,创造性地吸收消化先进生产力。关注协同创新。加快在科技产业体制上政府的简政放权,形成有中国特色自主创新体系。这一体系中以市场为舵,企业为船,产学研为桨。努力实现重大科技专题突破,保护创新劳动者的知识产权。举国创新,在创新活动中发挥全体劳动者的能动性。

习主席在上海开幕的全球创业周中国站活动中,着力表扬肯定了青年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指出创新是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灵魂。

综上所述,从国家角度出发,越来越重视创新创业活动,尤其是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关于创新创业的政策也在不断地具体和完善,为我们进行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和现实意义

3.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具有典型性的高校或地区

(1)全国首先在上海试点了研究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专项,该培养专项中由上海市学位委员会办公室联合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资助100个通过立项申请的项目,每项资助金额为3万元。入选者将由基金会组织开展为期6个月的创新创业能力培训与创业实践以及孵化培育。如果通过培训孵化的项目具备更大的发展前景,还将有可能得到单笔项目为50万元的进一步资助。

(2)南开大学提出了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打造提高实践能力、完善体验经历、实现全面成长的有效载体。特别是开设创业班。立足“分类辅导,进阶教育”原则,将学生分为创业构思、创业计划、创业实践、创业加速等阶段,通过“课程库”、“讲座库”、“案例库”、“导师库”、“私董会”等模块为创业学生提供个性培养和创业实践方案。组织创业交流沙龙,开展“奋斗的青春最美丽”创新创业事迹分享会、“数独大赛”、“微思考与小创新”、创意设计大赛等活动激发学生创意,培养创新热情。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素质模型文献综述

能力素质模型最早提出是在1973年,美国的大卫·C·麦克利兰博士通过《美国心理学家》杂志发表了一篇名为"Testing for Competency Rather Than Intelligency"的文章,这篇文章的发表标志着能力素质运动拉开帷幕。麦克利兰博士将能够直接影响工作业绩的个人条件和行为特征统称为”Competency”,即能力素质。他把能力素质划分为五个层次:(1)知识;(2)技能;(3)自我概念,包括态度、价值观和自我形象等;(4)特质;(5)动机,也就是冰山模型。

通过学习、了解国内近十年来能力素质模型的研究成果来看,研究的领域主要集中在管理学中的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特别是关于政府、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案例较多。比如,王乔松(2011)提出员工的能力素质与企业的创新力息息相关,中小企业只有积极发掘具有创新潜力的员工、建立层次分明的培养体系和人才梯队,才能提高自身竞争力,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谢海红(2013)提出了从人力资源集约化管理的角度出发,构建电力企业能力素质模型测评体系以及电力企业运用信息化手段进行能力素质测评所取得的成效。模型的建立过程包括访谈实施、行为编码、指标提炼与分析、能力素质词典编写、模型构建与验证五个阶段。通过对行为事件编码归纳的50余项能力素质指标结合战略演绎提取的60余项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及差异检验、内部研讨以及多次提炼,最终确定了共计56项能力素质指标,并将这些指标分为全员核心素质、职级通用、处级核心3类,再结合行业特点和发展战略,对指标进行了最终修订。廖颖川,吕庆华(2013)阐述了我国目前创意人才开发的困境,借鉴佛罗里达提出了创意经济增长的3T理论也就是城市和区域的经济增长和发展技术、人才和包容这三个条件,通过构建能力素质模型在企业创意人才的引进、培养、使用、调剂、测评这一系列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郑学宝,孙健敏(2005)指出大学生能力素质教育缺乏的根本原因是没有建立有针对性、层次性和可操作性的能力素质模型。目钱,国内的研究方法大多以定性描述为主,考察的多是表征现象,信度、效度和区分度难以保证,缺乏深入的定量分析和专业的人才测评方案。

由此我们知道目前对企业能力素质模型的构建已经比较成熟,但是对大学生能力素质培养模式的研究还比较缺乏,也是我们今后研究的重点,特别是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素质模型的构建和培养评价体系的完善,对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对我国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推动大学生自主创业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Sehultz,T.W,vestment in Human Capital[M],1961(01).

[2]Lucas,R.E On the mechanic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M].1988(22).

[3]廖颖川,吕庆华.基于能力素质模型的企业创意人才开发[J].科技管理研究,2013(12):139—140.

[4]王乔松.能力素质模型在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培养中的应用[J].经济师,2011(11):56-57.

[5]谢海红.电力企业能力素质模型信息化应用研究[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3(07):101-104.

[6]张瑾,伊振中,张体勤.高层次创新人才概念的界定:给予文献综述和聚类分析方法[J].管理研究,2011(10).

[7]贾琼.我国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文献综述[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9).

[8]吴松强.创新人才培养的文献综述及理论阐释[J].现代教育管理,2010(4).

[9]陈建成,李勇.发达国家研究型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分析[J].科技与管理,2009(01).

[10]吴青一.国家创新战略背景下大学生创新能力提升路径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3(10).

[11]郑学宝,孙健敏.大学生能力素质模型建立的思路与方法.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5):145-147.

作者简介:龙宁斐(1991- ),女,汉,四川南充,硕士研究生,成都理工大学,研究方向:人力资本

猜你喜欢
素质大学生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大学生之歌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