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记住了谁

2015-02-04 01:00高茵颖
慈善 2015年1期
关键词:干儿子二女儿娃儿

高茵颖

老人九十一岁了,已处在弥留之际。那双凹陷的眼睛无神地扫视着身边的人和物。

老人的儿子、儿媳、女儿、女婿、孙子、孙媳以及重孙们几十人都聚拢来,看老人最后一眼。按乡俗,也是为了让老人记住自己,祈望在她仙去后荫护子孙,保佑晚辈平安吉祥。

“娘,您认一认,都是谁来看您了。”老人的二儿子把脸凑近她耳边轻声说道。他也是六十多岁的人了,同样满头白发。老人未置可否,眼神依旧黯然无光。二儿子向身后招招手,示意大家依次上前。

幺儿媳妇把脸凑近老人,老人眼皮动了动:“你是……是桂秀。”

“娘,我不是桂秀,桂秀是您幺女儿,我是宝珍呀,您不认识我了呀?”老人没认出自己,幺儿媳面露不悦,但没敢说什么。

二女儿走近床边,拉着老人的手轻轻抚摸。老人无力地望了望她:“你是……文琼吧?”

“娘,她不是文琼,文琼是您的二儿媳,她是您的二女儿绪芝。”二儿子忙上前解释。二女儿显然也不高兴,悻悻退下。

大孙媳殷勤向前,满怀期待地看着老人。她希望老人能把自己认出来,那说明老人心里有她,也说明她平时对老人很好。

“你是大娥啊,我的大娥……”老人颤声说道,抬手去摸大孙媳的脸。

“嘁!”大孙媳嚯地站了起来,气恼着,“这老太婆说什么呀,大娥不是她大女儿吗?早死了,怎么说我是她了呢,真晦气!”大孙媳气咻咻地离开了老人的床榻。

这时,从人群里走出一个壮年男人,轻轻走近,拉着老人的手,眼眶湿润,嘴里想说什么,却不知说什么好,脸上写满了焦虑、痛惜、无奈以及无限依恋。

“你是……啊……你是柱娃儿!”老人忽然情绪激动,喊了起来。她双手颤动,两行老泪夺眶而出,脸上绽放出久违了的笑容,是高兴?还是悲恸?在场那么多人,都无法读出老人复杂的表情。

“娘,是我呀,您还认得我啊,我就是您的干儿子柱娃儿。十五年了,我都没来看您老人家一眼,我对不住您啊!”那五十来岁的男人突然抽泣起来。

在场的人静静地看着这一切。他们或被感动,或不明就里。这么多嫡亲后代,老人就没认出一个,没记住一个,是故意装糊涂?又不像;是真糊涂了?可又认出了十五年没见面的干儿子。

老人爱恋地看着她的干儿子。晚辈们忽然发现,那种只有儿时才感受过的浓浓温情弥漫了房间。

老人忽然伸出嶙峋的手,指了指床边的电话。所有人都不明白怎么回事,不知老人还想见谁。

柱娃明白了,他摸出手机拨了一个号码。床边的电话“铃……铃……”响起,老人示意二儿子去接电话。

“干娘,是我啊,柱娃儿……”干儿子扑过去抱住老人的头,哭了。老人枯瘦的脸上漾起幸福的笑容:“这些年,你怎么没来看我?在这小屋里,整天连个老鼠叫都听不到,只有你三天两头给我打电话。能听到你说话,那就是你来看我了啊!”

老人的嫡亲后代们默默低下了头,明白了老人为什么记住了她这干儿子,他们有很多就在老人的身边,却几年甚至十年二十年没进过这个小屋,没有一声对老人的嘘寒问暖,没有陪老人聊一句话。

“子欲孝而亲不在”,正是当今流行的一种遗憾。当老人还在我们身边时,我们是不是该多抽点时间关心、问候、体贴一下老人,慰藉老人也慰藉我们日趋疲劳而淡漠的心呢?也许,哪怕只是一个电话,也能让老人备感欣慰,在弥留之际记住你,记住我们。

猜你喜欢
干儿子二女儿娃儿
千里送鹅毛
古驿方言“娃”的用法探究
古人写书能赚钱吗
奇怪免职
相亲男跪守门口数月“求爱”
此路不通,另辟蹊径
“干儿子”傍上高官妻,防线溃败一家三口同日落网
希拉里“二女儿”影响大选?
纸杯大变身
浅析襄阳方言称呼语“俩娃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