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官为民役』说开去

2015-02-06 18:33刘建明
党员干部之友 2015年9期
关键词:柳宗元老百姓主人

□刘建明

由『官为民役』说开去

□刘建明

闲来读书,读到了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宗元所写的《送薛存义序》,该序文是他为即将离任的同乡薛存义饯行时所写。在这篇序文中,柳宗元提出了做官从政的价值观,应该是“盖民之役,非以役民而已也”。意思是说,官吏应该是老百姓的仆役,而不是奴役老百姓的官老爷。接着,他阐述了“官为民役”的理由,那就是“凡民之食于土者,出其什一佣乎吏,使司平于我也”,官吏都是老百姓用赋税供养的,理应为老百姓公道办事。同时,他也表现出对贪官的憎恶,“向使佣一夫于家,受若值,怠若事,又盗若货器,则必甚怒而黜罚之矣”,并对好官的形象也进行了刻画,“早作而夜思,勤力而劳心”。显然,柳宗元借送别同乡之际,将自己的政治理想和为官理念尽在临别赠言中一吐为快。

毋庸讳言,在中国历朝历代,统治者无不把平民百姓置于社会的最底层,即使是“仁德清官”,也多是居高临下地施惠于民,他们稍做一些好事,就想叫百姓感恩戴德。在这种主仆颠倒的大背景下,柳宗元却毫不含糊地提出“官为民役”的观点,还人民以主体地位,这着实难能可贵,令人钦佩,值得当今的党员领导干部品味深思。

领导干部和人民群众,到底谁是主人,谁是仆人,这是一个根本的立场问题。毛泽东同志早就告诫全党:“我们的一切工作干部, 不论职务高低, 都是人民的勤务员, 我们所做的一切, 都是为人民服务。”邓小平同志也曾指出:“领导就是服务。”然而,时下少数党员领导干部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官僚主义思想严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扭曲,宗旨意识淡薄,群众观念弱化,忘记了公仆身份,颠倒了主仆关系,自认为做官就是高人一等,习惯于把自己凌驾于群众之上,最终只会导致人民群众与党离心离德,进而动摇党的执政根基,必须予以坚决纠正和努力克服。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民犹水也,君犹舟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古人这些脍炙人口的名言无不充分说明,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主人,才是我们党最坚实的执政基础。因此,对于党员领导干部而言,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正确处理好“主人”与“仆人”的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既是执政所需,更是人民所盼。

平心而论,柳宗元“官为民役”的观点虽然有一定的历史和时代局限性,但其蕴含的以民为本、民为主、官为仆的执政思想,却符合我们党的一贯主张,值得提倡借鉴。作为党员领导干部,不妨以“官为民役”作为一面历史的镜子,自觉摒弃“官本位”思想,牢固树立“民本位”理念,多听听古代先贤的告诫,多想想为官从政之道,无论处于什么岗位,担任什么职务,都要牢记为民宗旨,找准公仆定位,主动把自己摆在群众“之役”的位置上,始终视群众为衣食父母,把群众当主人、当亲人、当老师,以“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勤政务实、敢于担当、多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努力以自己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这样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和支持,党和人民的事业才能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

猜你喜欢
柳宗元老百姓主人
柳宗元
搬迁后,老百姓能否快乐起来?
江雪
主人有的我也有
老百姓的微笑
老百姓的话
弓的主人
要让老百姓真正受益
主人
淫羊藿治好柳宗元的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