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光灯下的缅甸

2015-02-07 05:16林涵
中国-东盟博览(政经版) 2015年1期
关键词:主席国轮值缅甸

□ 文 / 林涵

聚光灯下的缅甸

□ 文 / 林涵

1997-2014年,是缅甸从加入东盟,到首次担任东盟轮值主席国,并成为区域发展新星的17年。对一直处于西方国家制裁,游离在国际政治舞台边缘,几乎被世人遗忘的缅甸来说,17年的路程太长,这是不寻常的17年。

2014,最“不平凡”的一年

2011年3月30日,吴登盛宣誓就职缅甸总统后,缅甸开启对外开放大门,进行外交关系多元化,进入“平衡外交”时代。

过去3年里,缅甸政要及各界人士频繁应邀出国访问,加快了缅甸走向国际的步伐。与此同时,多国政要、国际组织、非政府组织等纷纷踏上这个“黄金之国”一探究竟。频繁的相互接触往来,让缅甸的外交空间得以拓展,快速地重新成为国际社会的一员。

担任2014年的东盟轮值主席国,也是自1997年加入东盟后,缅甸首次担任如此重要的职务,也是将缅甸的对外交往,外界对缅甸的深入了解推向一个顶峰的历史机遇。

2014年,缅甸作为轮值主席国,举办了大大小小近1100次东盟会议。2014年5月,首次举办了东盟峰会——第 24届东盟领导人会议,8月又首次举办一系列东盟外长会议——第 47届东盟外长会议,11月又首次举行了第 25届东盟峰会及东亚领导人系列峰会。在千余个会议中,无论是组织还是协调方面,缅甸的表现都可圈可点。

大量会议的事务处理能力,是考验缅甸担任东盟轮值主席国的显性内容,但无论是从区域范围,还是从国际角度来说,缅甸应该具备的,不应仅限于此。

缅甸总统办公室主任 U Zaw Htay 说:“我们面临的第一个挑战是如何调整缅甸的外交政策。”缅甸将负责引领东盟制定相关政策,政策涉及南海问题、东盟与美国及中国的关系,以及在2015年前建成东盟经济共同体的目标。

一直以来,“互不干涉内政”是东盟展开对内对外工作的基准,在此基础上,东盟作为一个国际组织又要使得所有对内对外政策达成一致的共识。“不干涉内政”、“达成共识”就成为了缅甸作为东盟轮值主席国需要成熟斡旋的关键。

在 2014 年的东盟10+1、10+3和10+8会议上,无论是涉及棘手的南海问题,还是涉及到更大范围的东亚区域合作,东道主缅甸基本遵循了“东盟主导、协商一致、照顾各方舒适度”等既定原则,为增进各方互信、推进区域合作发挥了积极作用。而在东盟峰会上,《关于东盟共同体在后2015年发展愿景的内比都宣言》的发布,更是奠定了2015年东盟共同体新发展蓝图的基础。东盟秘书长黎良明表示,在促进东盟努力落实尚未实现的共同体目标建设方面,缅甸发挥了重要作用。

缅甸的“平衡外交”无疑是成功的。可以说,从国际舞台的边缘到舞台的中心位置,缅甸用了3年时间,而“东盟轮值主席国”这一机遇就像一盏耀眼的聚光灯,让曾经的“隐士之国”展现在世界的目光之下,2014年也成为了缅甸走向世界的最“不平凡”的一年。可以说,成功担任东盟轮值主席国,让缅甸在改革之路上更加信心满满。

遍开经贸合作之花

政治与经济从来都是紧密相连的,政治的稳定有利于促进经济的稳步发展。被国际社会遗忘数十年并经历漫长的经济萧条之后,缅甸在走向国际舞台的同时,也逐渐成为各国共舞、外国资本纷沓而来的国际舞台。

鉴于缅甸民主改革取得的显著成就,为加强与缅甸政府的联系,欧盟于2012年4月在缅甸开设办事处。2013年4月22日 ,欧盟取消对缅甸实施的除武器禁运以外的全部制裁。此后,欧盟对缅甸逐渐“松绑”。欧盟与缅甸的双边贸易额不断提高,尤其是在2013 年后,欧盟在缅投资增加了52%。据统计,2013年缅甸与贸易额达5.69亿欧元,同比2012年增幅达41.5%。

据法新社报道,欧盟在2014年12月8日宣布将在未来7年内向缅甸提供将近7亿欧元(约合53亿元人民币)援助帮助缅甸转型和融入国际社会。欧盟的举动体现出了传统意义上的西方国家对缅甸改革的肯定。

另据《缅甸新光报》消息称,世界银行旗下的国际金融公司在2014年9月16日宣布,将向缅甸 Yoma 银行提供500万美元贷款,用以支持缅甸国内融资困难的中小企业。IFC 亚太区负责人还表示,将全力支持缅甸金融和银行体系发展,协助本地银行融入国际银行体系,帮助缅甸企业家为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种种利好因素,让外国投资者不断涌入缅甸。截至2014年9月底,外国在缅甸投资额累计约达490亿美元,其中新加坡的投资额约为66亿美元,占总外国投资额的13.46%。新加坡《大华银行亚洲企业报告2014》称,有1/4的亚洲企业正在寻求投资缅甸。

各种投资者、企业家不断地奔赴缅甸,彰显着缅甸这片被遗忘的沃土正成为热土,一股投资缅甸风潮已经刮起。

相比其他西方国家对缅甸的大力投资,中国企业在缅甸的表现则显得较为平淡。一些中国投资的大型项目,如密松水电站、莱比铜矿塘、中缅油气管道和中缅铁路等,停滞甚至被搁置的状况不断出现。

不过,中国依旧稳居“缅甸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二大出口市场”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地”的地位。缅甸总统的发言人Ye Htut面对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就缅甸而言,中国是缅甸的好朋友,同时也是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中国自身的和平崛起不仅对本国重要,而且对于东盟地区的和平发展及稳定也很重要。

至于出现中企项目停滞和搁置的情况,是缅甸由曾经少有人问津的隐士之国到投资者蜂拥而至的黄金沃土之后,中企需要经历和调整的“复盘”阶段。中国驻缅甸大使杨厚兰在 2014 年11月接受缅甸媒体采访时也表示,缅甸在政治经济转型之后,中缅经贸关系也面临新的挑战。“面对新形势,中国在缅投资企业正在不断提升自己应对复杂局势的能力。”

可以肯定的是,缅甸与中国的经贸合作并未像西方媒体说的那样:正在走向分离,相反,缅甸对中国一直秉承着合作的心态和原则。除了响应中国牵头发起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路基金”,对于中国提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和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一带一路”战略,缅甸亦积极参与其中。

猜你喜欢
主席国轮值缅甸
合格董事会的存在至关重要
缅甸记忆
缅甸总统吴廷觉访华
这一年主席国很忙
缅甸非常之旅
期待中国成为二十国集团轮值主席国
一组神秘数字
回忆缅甸作战中的史迪威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