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型谷胱甘肽联用门冬氨酸钾镁治疗药物性肝炎的临床疗效评价

2015-02-07 03:50何山林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年12期
关键词:钾镁性肝炎还原型

何山林

(山东省禹城市人民医院,山东 禹城 251200)

还原型谷胱甘肽联用门冬氨酸钾镁治疗药物性肝炎的临床疗效评价

何山林

(山东省禹城市人民医院,山东 禹城 251200)

目的 分析并评价还原型谷胱甘肽联用门冬氨酸钾镁对药物性肝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根据随机数表法将76例药物性肝炎患者分成2组,观察组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门冬氨酸钾镁静脉滴注,每日1次。对照组给予甘利欣静脉滴注,每日1次。2组均给予常规维生素、氨基酸以及能量合剂等支持治疗,治疗28 d为1个疗程。结果 2组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38/39),对照组为68% (25/37),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2组肝功能均比治疗前明显好转,2组ALT、AST及TB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且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 01)。2组均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还原型谷胱甘肽与门冬氨酸钾镁联合治疗药物性肝炎疗效显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肝功能,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提倡临床广泛应用。

还原型谷胱甘肽;门冬氨酸钾镁;药物性肝炎

随着临床药物种类的日益增多,药物性肝炎患者随之增加,特别是急性药物性肝炎十分常见[1]。大多数种类的药物在体内均通过肝脏进行转化代谢,故而大部分药物及其代谢产物对肝脏的损害很大[2]。近些年来,患结核病者日益增多,统计显示,使用抗结核药物导致的肝损害已成为药物性肝炎主要诱因,而中药以及抗肿瘤化疗药物所导致的肝损害也同样不容忽视。[3]。药物性肝损害属于临床上的常见肝损害,药物不良反应或机体对药物产生的超敏反应所导致的药物性肝炎占药物引发不良反应的10%以上[4]。因此,怎样才能快速解除药物性肝损害是临床上亟待解决的问题。2008年6月—2013年5月我院采用还原型谷胱甘肽与门冬氨酸钾镁联合治疗药物性肝炎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上述时期本院收治的药物性肝炎患者76例,均符合相关临床诊断标准[5],并排除其他原因所致肝功能异常。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2组:观察组39例,男28例,女11例;年龄28.5~67.5(44.5±6.7)岁;肝细胞型肝损害20例,胆汁淤积型肝损害13例,混合型肝损害6例。对照组37例,男26例,女11例;年龄27.5~68.8(45.2±6.9)岁;肝细胞型肝损害19例,胆汁淤积型肝损害12例,混合型肝损害6例。2组年龄、性别以及临床分型等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观察组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1.8 g+250 mL 10%的葡萄糖注射液+20 mL门冬氨酸钾镁静脉滴注,1次/d。对照组给予甘利欣 150 mg +250 mL 10%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1次/d。2组均予常规服用维生素、氨基酸以及能量合剂等支持治疗,停止使用可能导致肝损害的药物。2组均以28 d为1个疗程。

1.3 观察项目 测定治疗前后患者的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以及总胆红素(TB)水平。

1.4 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患者的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肝功能恢复正常;显效: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消失,其大部分肝功能恢复正常者;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比治疗前减轻,其肝功能尚存轻度异常;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稍有改善,但其肝功能异常者。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2 结 果

2.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对照组为68%,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注:①与对照组比较,P<0. 01。

2.2 2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情况比较 2组治疗后肝功能均比治疗前出现明显好转(P均<0.01),观察组治疗后ALT、AST及TB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 01)。见表2。

表2 2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情况比较

注:①与治疗后比较,P<0.01;②与治疗前比较,P<0.01。

2.3 2组不良反应比较 2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3 讨 论

药物性肝炎的发病机制是内源性毒物及特异质反应,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肝细胞变性、坏死以及肝内瘀胆[6[7]。药物性肝炎主要由两个因素所决定,第一个因素是药物本身的肝毒性,第二个是机体对药物所产生的特异质反应。药物性肝炎患者在临床上常出现恶心、呕吐、纳差、转氨酶升高以及黄疸等,少数患者可有发热及皮疹,大部分为急性发病,严重者甚至可见肝坏死[8]。药物在人体肝脏转化及代谢过程中所生成的自由基及亲电子基团等活性代谢物质必须与还原型谷胱甘肽相结合后才能发挥解毒作用。服用各种有毒药物促使自由基及亲电子基团等大量生成,进而快速消耗肝内的还原型谷胱甘肽,造成中毒性肝细胞坏死而发生肝功能异常[9]。

还原型谷胱甘肽由甘氨酸、半胱氨酸以及谷氨酰胺组成,能够发挥抗脂质过氧化、对抗自由基攻击、保护肝细胞膜及细胞内各类酶的作用,避免机体受到外源性有毒物质的损害,增强肝脏的合成功能,增强胆酸活性并加快胆酸排泄,进而发挥保护肝脏的作用[10]。此外,其还抑制胆酸诱导的细胞毒作用,避免损伤肝细胞膜,阻碍T细胞的激活,进而抑制药物介导的肝细胞免疫损伤[11]。门冬氨酸是三羧酸循环与尿素循环途径的中间物质,能够使氨(NH3)与二氧化碳(CO2)结合进而生成尿素分子。外源还原型谷胱甘肽在体内能够结合体内的自由基等毒性物质,对自由基的排泄及转化有利; 借助其转甲基与转丙氨基反应,进而起到解毒、加快胆汁酸排泄的作用; 还原型谷胱甘肽还是钾、镁离子的载体,在细胞内可以提高钾、镁离子浓度,有利于肝组织内的三羧酸循环顺利进行,增强肝功能,使血清胆红素水平下降[12]。本研究结果显示,还原型谷胱甘肽与门冬氨酸钾镁联用对药物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比单用甘利欣的效果更加明显,可有效增强患者的肝功能,提倡临床广泛应用。

[1] Ryan PM,Bourdi M,Korrapati MC,et al. Endogenous interleukin-4 regulates glutathione synthesis following acetaminophen-induced liver injury in mice[J]. Chem Res Toxicol,2012,25(1):83-93

[2] Zingaretti C,Arigò M,Cardaci A,et al. Identification of new autoantigens by protein array Indicates a role for IL-4 neutralization in autoimmune hepatitis[J]. Mol Cell Proteomics,2012,11(12):1885-1897

[3] 谢朋飞,何长伦. 药物性肝炎142例临床分析[J]. 实用肝病杂志,2007,10(6):398-399

[4] Rajender-Reddy K,Belle SH,Fried MW,et al. Rationale, challenges, and participants in a Phase II trial of a botanical product for chronic hepatitis C[J]. Clin Trials,2012,9(1):102-112

[5] 杨松,张耀亭,殷建围,等. 复方甘草甜素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48例抗结核药物性肝炎的疗效分析[J]. 中国防痨杂志,2005,27(5):328

[6] El-Hage N,Dever SM,Fitting S,et al. HIV-1 coinfection and morphine coexposure severely dysregulate hepatitis C virus-induced hepatic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 release and free radical production:increased pathogenesis coincides with uncoordinated host defenses[J]. J Virol,2011,85(22):11601-11614

[7] 方继伟,范建高.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治疗现状[J]. 中华肝脏病杂志,2003,10(2):120

[8] Senadhi V,Arora D,Arora M,et al. A rare cause of drug-induced hepatitis in an immunocompromised patient and the role of glutathione[J]. World J Hepatol,2012,4(8):248-251

[9] Downs I,Aw TY,Liu JF,et al. Vα14iNKT cell deficiency prevents acetaminophen-induced acute liver failure by enhancing hepatic glutathione and altering APAP metabolism[J]. 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2012,428(2):245-251

[10] El-Kannishy G,Arafa M,Abdelaal I,et al. Persistent oxidative stress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active hepatitis-C infection after antiviral therapy failure[J]. Saudi J Gastroenterol,2012,18(6):375-379

[11] Duan XZ,Liu FF,Tong JJ,et al. Granulocyte-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 therapy improves survival in patients with hepatitis B virus-associated 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J]. World J Gastroenterol,2013,19(7):1104-1110

[12] Getachew Y,James L,William M,Lee,et al. Susceptibility to acetaminophen (APAP) toxicity unexpectedly is decreased during acute viral hepatitis in mice[J]. Biochem Pharmacol,2010,79(9):1363-1371

10.3969/j.issn.1008-8849.2015.12.019

R575.1

B

1008-8849(2015)12-1306-02

2014-09-28

猜你喜欢
钾镁性肝炎还原型
硅钙钾镁土壤调理剂对内蒙古马铃薯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玉溪烟区土壤钾镁交互作用对烤烟化学及感官品质的影响①
磷酸钾镁水泥力学性能研究进展综述
中医适宜技术治疗老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合并糖尿病1例
葡萄酒酿造过程中谷胱甘肽的研究进展
硅钙钾镁硼肥的开发与制备技术研究
还原型谷胱甘肽对大菱鲆生长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有关两种还原型辅酶的高考试题分析与教学启示
芒果苷对大鼠酒精性肝炎的保护作用研究
瑞替普酶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