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远市乡(镇)畜牧兽医站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2015-02-10 11:45张金德
云南畜牧兽医 2015年1期
关键词:兽医站村级畜牧

张金德

(开远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 开远 661600)

乡(镇)畜牧兽医站是乡(镇)政府直属的事业单位,受市畜牧兽医局的业务指导,承担着辖区内的畜牧业技术推广、动物疫病防控和动物卫生监督工作。是动物疫病防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控制人畜共患传染病,保障人畜健康、畜牧业持续发展及农民增收的基础和重要力量。因此,加强乡(镇)畜牧兽医站的建设,对提高服务质量,促进现代畜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现就开远市乡(镇)畜牧兽医站的现状、存在问题及相应对策谈谈自己的看法,以进一步明确工作思路和管理措施,让乡(镇)畜牧兽医站更好地为广大养殖场(户)服务。

1 现状

1.1 基本情况

开远市位于云南省东南部,东连文山州砚山、邱北,南接蒙自、个旧,西靠建水,北邻弥勒,是滇东南地区的交通要塞和中心城市。全市总面积1 946.91 km2,其中山区占91.5%,坝区占8.5%,人口29万。辖2个乡级办事处、2个镇、3个乡。设52个村委会、19个社区居委会。

1.2 2013年畜牧业生产概况

2013年完成畜牧业总产值11.3575亿元,比上年增长15%,占农业总产值的46.81%;出栏肉猪28.997万头、出栏肉牛1.9696万头、出栏肉羊4.6304万只、出笼家禽752.3294万只。肉类产量3.9695万t、禽蛋产量2.1121万t、奶类产量906.18 t;实现畜牧业增加值6.6101亿元,对第一产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2.8%。

1.3 管理模式

乡(镇、处)畜牧兽医站“三权”(人权、财权、业务权)由乡(镇)政府管理,业务接受市畜牧兽医局指导。

1.4 机构状况及工作职能

1.4.1 机构状况

全市共设乡(镇、处)畜牧兽医站7个,核定编制34人,实际在岗36人(其中合同制工人1人)。本科以上学历3人,占总人数的8.33%;专科学历23人,占总人数的63.89%;中专学历9人,占总人数的25%;高中及以下1人,占总人数的2.78%。副高级2人(由于名额限制,仅聘用1人),中级职称24人(由于名额限制,仅聘用20人),初级职称8人,技术员职称2人。50~59岁4人,占总人数11.11%;40~49岁18人,占总人数50%;30~39岁12人,占总人数33.33%;29岁以下2人,占总人数5.56%。

1.4.2 工作职能

负责区域内动物强制免疫的组织实施;依法承担动物和动物产品检疫、动物疫情调查、监测、兽药监督管理等工作;承担畜牧、饲料、草原管理及科技推广等公益性职能。

1.5 工作和生活用房状况

1.5.1 办公用房

近几年来,市畜牧兽医局积极争取各级政府和业务部门的支持,先后解决了碑格乡、小龙潭、中和营和羊街3个乡(镇)办公用房。大庄乡依托政府分一间办公室(约25 m2),既要办公,又要放置冰箱冰柜储藏疫苗、重大动物疫病应急用兽药、消毒剂和畜牧技术推广用具、草籽等。灵泉、乐百道还是依托办事处分一小间办公,仅够办公和放置畜牧技术推广用具、草籽等,其冰箱冰柜储藏疫苗、重大动物疫病应急用兽药和消毒剂只有借用原畜牧兽医站开的兽医门诊服务部(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后已转让他人)放置。

1.5.2 职工午休房

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各级政府和业务部门都没有投入资金建设乡(镇)职工午休房,现有的都是借助项目建设和向职工借款建设的。羊街乡职工午休房建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已成危房。小龙潭镇、灵泉、乐百道职工午休房建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大部分被退休职工居住,在职职工只有在家住或租房住。中和营午休房是向职工借款建设,但远远不能达到一位职工一间房的标准,刚刚参加工作的职工只有在家住。碑格和大庄乡无午休房,职工只有回家住,家不在当地,就挤居在办公室。

1.6 村级兽医员队伍状况

1.6.1 人员现状

开远市管辖7个乡(镇)、52个村委会、19个社区。2008年,村级兽医员核定编制70人(市级财政发补贴),实际在职76人,在岗不在编村级兽医员6人(其中:小龙潭镇3人,由镇政府财政发补贴,中和营镇2人和羊街乡1人不发补贴)。60岁以上6人,占总人数7.89%;50~59岁30人,占总人数39.47%;40~49岁18人,占总人数23.68%;30~39岁12人,占总人数15.79%;29岁以下10人,占总人数13.16%。中专及以上15人,占总人数19.74%;高中17人,占总人数22.37%;初中及以下的44人,占总人数57.89%。畜牧兽医院校12人,占总人数15.79%;接受过兽医专业培训34人,占总人数44.74%。总体来说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接受专业教育较少。

1.6.2 报酬现状

现执行村级兽医员报酬每人每年2 400元,还有6人在职不在编,没有劳动报酬。

1.6.3 主要职责

村级兽医员承担着动物防疫注射任务、动物疫情报告和排查、动物产地检疫等,是畜牧兽医工作的重要力量,在畜牧业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 存在问题

2.1 在岗人员编制少,整体素质偏低

目前,全市乡(镇)畜牧兽医站技术人员太少,有的乡才2人,既承担畜牧技术推广,也承担动物防疫、动物检疫、动物卫生监督,更严重的是还经常被乡政府抽调去参加“政府中心工作”。技术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很难适应畜牧兽医工作的需要和发展。

2.2 专业人员被随意抽调,开展业务工作的时间少

现在各乡(镇)均成立了农业技术服务中心,乡(镇)畜牧兽医站划归农业技术服务中心管理,不具备法人资格。工作上除了每年的春秋防疫“整村推进”之外,大部分时间由乡(镇)政府安排,所以,大部分专业人员和大部分时间必须围绕乡(镇)政府的中心工作,如参加各种临时性和突击的工作队从事与畜牧兽医无关的工作。

2.3 基础设施薄弱,办公设备简陋

近几年来,市畜牧兽医局积极争取各级政府和业务部门支持,先后解决了部分乡(镇)办公用房和职工午休房,但还有部分乡(镇)既没有固定办公用房,也没有职工午休房。

2.4 工作制度未建立健全

乡(镇)畜牧兽医站是最基层的畜牧兽医公益性事业单位,工作量大、面广,且交通极不方便,大部分时间因忙于工作而疏于规章制度的建立。

2.5 经费投入不足,严重影响了职工的积极性

各乡(镇)畜牧兽医站工作面临千家万户,养殖户居住地散而乱,村寨之间距离较远,甚至村寨之间未通车,只能步行,而且全市仅2个乡(镇)购买了业务用汽车(非财政供养车),其他乡(镇)只有靠乡、镇、村(村兽医员)工作人员骑自己的摩托车开展工作。因此,乡(镇)工作成本高,费用支出大。但除了人员工资和人头经费、业务费由财政全额拨款外,没有额外收入,且人头经费、业务费拨款基数较低。平时召开畜牧兽医工作会、进村入户、进城办事和州、市级检查工作的费用都从人头和业务经费中支出。因此,工作人员少(大庄乡2人)的乡,其人头经费只够开会(春、秋两防会各一次),平时办公的费用、进村入户、进城办事的费用就没有经费给予报销。

2.6 村级兽医员工作积极性不高,增加了乡(镇)站的工作量

村级兽医员太少,劳动报酬过低。全市以村委会为单位,共设52个村级兽医工作服务点,共70人,服务点兽医员太少,工作量大,涉及面广,特别是春秋两季的动物防疫工作和常年开展的动物检疫工作,村级兽医员劳动报酬每人每月才200元。严重制约了兽医员工作的积极性,致使村级兽医员做的工作转嫁到乡(镇)畜牧兽医站完成,继而增加了乡(镇)畜牧兽医站工作量。

3 对策

3.1 加快乡(镇)畜牧兽医站改革,实行垂直管理

根据畜牧兽医行业实际特点,笔者认为应切实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15号)文件精神和要求,将乡(镇)畜牧兽医站从现在的“农业服务中心”剥离出来,其“三权(人权、财权、业务权)”管理上划,使之成为开远市畜牧兽医局的派出机构,就可以从乡(镇)政府所谓的“政府中心工作”中解脱出来,使乡(镇)站人员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畜牧兽医工作,对稳定畜牧兽医队伍建设和促进畜牧兽医工作发展,建立健全快速应急反应机制,有效地对动物饲养、屠宰、加工及其产品流通等环节进行全过程监督管理和落实畜牧业技术推广具有重要意义。只有这样,才能使乡(镇)畜牧兽医站的技术人员真正成为推动畜牧兽医工作发展的主力军。

3.2 增加人员编制,提高职工整体素质

(1)积极向市委、市政府反映人员编制问题,增加人员编制。面向社会招考大中专毕业生进入畜牧兽医队伍,解决人员编制不足和年龄老化的问题。

(2)加强畜牧兽医队伍的技术培训工作,强化职业道德教育。采取轮流培训的形式争取每人每年参加一次业务培训,建立奖励机制鼓励个人参加成人教育学习。总的来说,抓紧抓实技术人员素质教育工作,加快技术人员知识更新步伐,是提高乡(镇)畜牧兽医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措施。

3.3 搞好基础设施建设,稳定畜牧兽医队伍

“安居才能乐业”,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要积极开展乡(镇)畜牧兽医站房屋建设,只有改善了工作人员的生活、工作环境,才能稳定畜牧兽医队伍,畜牧业生产才能持续健康稳步发展。在建设资金上积极争取各级政府和上级业务部门的支持,一是市政府每年拿出一定资金解决1个乡(镇)站建设;二是采取乡(镇)政府出土地,市政府、市畜牧兽医局出建设资金,有资金积累的乡(镇)站应自筹一部分或信贷一部分参与建设。

3.4 强化制度建设,严格按制度办事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是建立健全一支“科学、统一、透明、高效”的畜牧兽医队伍的基石,是一个单位“活”的灵魂。因此,乡(镇)畜牧兽医站必须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定期开展工作汇报制度、定期汇报财务制度、定期学习培训制度等相关制度。严格执行规章制度,严格按规章制度办事,首先为年终发放奖励性绩效工资提供强有力的依据。其次可以确保职工与职工、职工与领导、领导与职工、工作前与工作后等相互监督,互相结合。再次可以促进乡(镇)畜牧兽医站发挥最大动力向广大养殖场(户)提供动物检疫、动物卫生监督、动物防疫、畜牧技术推广等工作的服务。

3.5 提高办公经费财政预算

乡(镇)畜牧兽医站是畜牧兽医工作最基层的事业单位,是畜牧兽医工作的前沿军和生力军,其工作量大、面广,且交通极不方便,导致工作成本较高。所以,一是建议财政部门人头经费预算由现行每年每人2 000元提高到3 000元,业务费预算基数由现行每年每人1 250元提高到2 000元,业务费预算系数在现行的基础上提高50%。二是各级政府和上级业务部门挤出一定资金,逐年配备7座小型面包车,且每年每辆车给予1万元作为养车经费。三是财政部门安排1万元作为科技推广培训经费。四是把动物防疫中死亡赔偿等必需的资金列入财政预算。

3.6 稳定村级兽医队伍,提高其工作积极性

只有提高了村级兽医员工作的积极性,让他们按质按时完成工作任务和指标,才能减少乡(镇)畜牧兽医站工作量。而要提高村级兽医员工作的积极性,就必须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障机制、合理解决劳动量和报酬。

(1)增加村级兽医员编制,将在职不在编6人纳入编制管理后,再招聘大中专畜牧兽医专业毕业生,使每个村委会平均拥有村级兽医员2人以上。同时,乡(镇)畜牧兽医站要依法与村级兽医员签订劳动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2)提高村级兽医员劳动报酬,建议市政府由现行每月每人200元补助提高到500元;同时,依法为村级兽医员缴纳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安心为养殖户服务。

(3)解决社会保障和提高劳动报酬后,对年满60周岁以上和不能正常开展兽医工作的兽医员给予退职,参照民办教师每参加工作1年给予1个月补助的方法进行解决。

(4)建立健全动物免疫反应治疗、死亡补偿机制,在最短时间内把治疗、死亡补偿款兑现给养殖场(户),以减少和避免养殖场(户)与兽医员的矛盾,使动物免疫工作顺利开展。

(5)加强村级兽医员的技术培训,努力提高科技含量,逐步打造一支素质过硬的兽医队伍。

(6)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兽医员考核考评管理办法,依照考核结果发放工资,实行奖优罚劣,对工作不称职的人员及时淘汰更新。

综上所述,乡(镇)畜牧兽医站是畜牧兽医工作的前沿军和生力军,是发展动物卫生监督、动物防疫、畜牧技术推广和推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力量和基础。因此,各级党委政府、上级业务部门要千方百计、实实在在为乡(镇)畜牧兽医站解决生活、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充分发挥畜牧兽医部门与广大养殖场(户)的桥梁纽带作用,使畜牧兽医工作再上新台阶,使畜牧业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

猜你喜欢
兽医站村级畜牧
生猪防疫检疫与兽医站的监督管理策略
浅谈乡镇畜牧兽医站如何适应现代畜牧业发展
5G助力“智慧畜牧” 湖羊有了“健康码”
乡镇兽医站防疫检疫存在问题及对策
村级义务消防队值得一试
荣昌:做强畜牧品牌 建好国家畜牧科技城
乡镇畜牧兽医站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武汉天种畜牧有限责任公司
谁为村级产业“接生”?
2019年全国畜牧兽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