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治疗

2015-02-11 01:47孙文科
糖尿病新世界 2015年17期
关键词:收缩压例数血压

孙文科

周至县中医院,陕西 西安 710400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治疗

孙文科

周至县中医院,陕西 西安 710400

目的 观察分析应用降压治疗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进行临床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12月该院收治的120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硝苯地平缓释片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厄贝沙坦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舒张压、收缩压变化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较之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舒张压于收缩压均得到有效控制(P<0.05),且较之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舒张压及收缩压下降幅度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予以降压治疗能够有效控制病情,降压效果理想,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临床应用价值高。

糖尿病;高血压;降压治疗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脑血管风险的几率非常高,远远高出单纯高血压患者,同时还极易引起冠心病、糖尿病肾病以及脑梗死等多种后续严重疾病[1],致使患者机体代谢出现严重紊乱,增加糖代谢以及钠水潴留的紊乱程度,不仅带给了患者沉重的心理负担,而且还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在2000年欧洲心脏病年会上,丹麦学者Mogensen指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是一种“致命的联合”[2],所以,治疗该疾病的重中之重必须要从降压及降糖两方面入手。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将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控制在一定范围能够有效防治心肌梗死的发生,可使其发生率降低44%[3]。为探究降压治疗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进行临床治疗的疗效,特对2012年12月—2014年12月该院收治的120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展开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120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确诊达到该研究病症要求标准,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其中观察组有男性患者有28例,女性患者有32例,年龄介39~7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5.7±1.6)岁;病程介于2~15年,平均病程(7.4±5.3)年;合并脑梗死患者10例,冠心病患者18例,肥胖患者5例,胆固醇增高患者22例;轻度高血压患者18例,中度高血压患者27例,重度高血压患者15例。对照组有男性患者有31例,女性患者有29例,年龄介38~7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8.3±2.5)岁;病程介于4~16年,平均病程(8.9±5.7)年;合并脑梗死患者14例,冠心病患者16例,肥胖患者5例,胆固醇增高患者25例;轻度高血压患者16例,中度高血压患者26例,重度高血压患者18例。两组患者在一般临床资料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组具有可比性。

1.2 高血压等级判定标准如下

高血压I级[4]:140/90~160/100 mmHg;高血压II级:160/100~180/110 mmHg;高血压III级:血压超过180/ 110 mmHg;高血压单纯收缩期:收缩压超过140 mmHg,舒张压小于90 mmHg。

1.3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相同方式进行降糖治疗:遵医嘱用药,口服,二甲双胍片0.25~0.5 g/次,3次/d;格列齐特片40 mg/d,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将剂量逐渐增加至160~320 mg/d,病情达到稳定后,80 mg/d;罗格列酮2 mg,2次/d。每天均测试尿糖以合理调整药物剂量。对于口服降糖药治疗效果理想者,予以胰岛素治疗,根据餐前尿糖测量值,增加一个“+”,胰岛素提高4 U。使用肠溶阿司匹林、洛伐他丁等进行降胆固醇降血脂以及抗血小板治疗。

降压治疗:对照组采用硝苯地平缓释片进行治疗,遵医嘱用药,20 mg/次,2次/d,口服,连续服用2个月;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厄贝沙坦进行治疗,遵医嘱用药,150 mg/次,2次/d,口服,连续服用2个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情况、患者实际治疗时间、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

1.4 观察指标

(1)以总有效率作为评估标准[5],主要分为三个等级:①显效:经过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血压得到有效控制,舒张压下降水平≥10 mmHg或≥20 mmHg,其中1 mmHg=0.133 kPa,血糖也得到有效改善,空腹血糖为4.4~6.1 mmol/L,非空腹血糖为4.4~8.0 mmol/L,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②有效:经过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有一定改善,血压有所控制,舒张压下降水平≤10 mmHg或≥10 mmHg且≤20 mmHg或收缩压下降水平≥30 mmHg,血糖也有所改善,空腹血糖≤7.0 mmol/L,非空腹血糖≤10.0 mmol/L,患者生活质量有一定提高;③无效:经过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无任何明显改善甚至加重,血压变化不明显,血压≥140/90 mmHg,空腹血糖≥7.0 mmol/L,非空腹血糖≥10.0 mmol/L。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2)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主要包括头晕、恶心、头痛、呕吐等症状。

1.5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治疗后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分析

此研究结果显示,经过治疗后,观察组60例患者中,达到显效有33例,占总例数的55%,达到有效有26例,占总例数的43.33%,显效有1例,占总例数的1.67%,总有效率为98.33%;对照组60例患者中,达到显效有25例,占总例数的41.68%,达到有效有28例,占总例数的46.67%,显效有7例,占总例数的11.67%,总有效率为88.33%。由此可看出,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变化情况

该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观察组收缩压为(186.4± 23.5)mmHg、舒张压为(96.5±20.9)mmHg,对照组收缩压为(187.7±20.9)mmHg、舒张压为(95.3±23.4)mmHg,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收缩压为(106.7±19.3)mmHg、舒张压为(81.3±19.2)mmHg,对照组收缩压为(138.6±21.9)mmHg、舒张压为(91.4±24.2)mmHg。由此可以看出,较之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舒张压及收缩压均得到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较之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舒张压及收缩压降低幅度更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在治疗过程中,观察组60例患者有3例患者出现头晕现象,占总例数的5%,有例2例患者出现头痛现象,占总例数的3.33%,有4例患者出现恶心现象,占总例数的6.67%,有3例患者出现呕吐现象,占总例数的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对照组60例患者有5例患者出现头晕现象,占总例数的8.33%,有例6例患者出现头痛现象,占总例数的10%,有5例患者出现恶心现象,占总例数的8.33%,有7例患者出现呕吐现象,占总例数的11.67%,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33%。由此可看出,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近些年,由于物质的丰富以及生活水平的显著提升,人们的饮食习惯以及作息时间日渐缺乏规律合理的安排,再加上工作竞争的激烈,对身体健康构成了严重的潜在威胁,久而久之,随着身体的不堪重负,各种慢性疾病由此引发。高血压及糖尿病是困扰人们生活工作的两大重要慢性疾病,其发生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

高血压会增加糖尿病患者的致残率及致死率,会引发脑、心、眼以及肾等全身多种严重并发症,糖尿病与高血压的合并发生心血管风险的可能性要远远高于其中一种单发疾病。除了严格对血糖进行控制外,通过降压治疗是血压控制在一定范围能够明显降低II型糖尿病患者的死亡率。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来说,控制基本病情是不可懈怠的,同时对血压进行控制也是非常必要的,甚至有时候对血压的控制程度比血糖的控制程度还更为重要。较之非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发生高血压的几率更为高。绝大多数高血压患者都有合并“代谢综合征”,比较容易引发2型糖尿病,相同血压水平时,糖尿病患者更加容易发生心脑血管疾病。因此应尽可能地将糖尿病患者的血压控制在130~80 mmHg的范围之内,患者的理想血压即在患者能够耐受的情况下的最低血压水平。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是一种比较复杂的病症,降压治疗有助于保护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

厄贝沙坦是一种口服活性十分高的拮抗剂,效果显著,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当受体处于水平阶段,该药物能够十分有效地阻止肾素—血管紧张素,进而充分收缩患者的小动脉平滑肌,极大程度地增加外周血管阻力,由此降低患者的血压。在AngI向AngII转化的过程中,厄贝沙坦能够具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抑制,使醛固酮浓度得到大幅度降低,最终达到降低血压的目的。硝苯地平缓释片是一种钙通道阻滞剂,临床应用也比较广泛,当患者血压处于收缩期时,应用该种药物治疗效果理想,同时还对合并心绞痛患者具有一定的治疗功效。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机制主要是阻断钙离子内流,较大程度地扩张血管,同时充分扩张冠状动脉,大幅度降低在肺循环的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作用。

该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较之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舒张压于收缩压均得到有效控制(P<0.05),且较之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舒张压及收缩压下降幅度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证实,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予以降压治疗能够有效控制病情,降压效果理想,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临床应用价值高。

[1]赵仿.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降压治疗[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19):18-19.

[2]陈蓉,黄永松.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治疗药学服务[J].中国药房,2012(26):2487-2489.

[3]阮景明,周京敏.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降压药物选择[J].上海医药,2013(19):14-18.

[4]陈局军.57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降压治疗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13(12):1942,1946.

[5]郑梓强.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效果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4(1):101-102.

Antihypertensive Treatment of Diabetic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SUN Wen-ke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of Zhouzhi County,Xi'an,Shanxi Province,710400 China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analysis of the application of antihypertensive treatment of diabetic patients with high blood pressure in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f treatment.MethodsSelect in December 2012-December 2014,our hospital 120 cases of diabetic patients with high blood pressure as the research object,its all 60 case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the control group treated with nifedipine,the observation group in the control group on the basis of the joint he sand treatment,compar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clinical total effective rate,blood pressure change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as well as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ResultsAfter treatment,the observation group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0.05);Compared with before treatment, two groups of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in patients with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P<0.05),the decline was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patients(P<0.05);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observation group was obvious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High blood pressure is the main causes of disability to death in diabetic patients,with a high organs such as heart,brain,kidney and eye complications,reduce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and improve the patients quality of life,high clinical value.

Diabetes;High blood pressure;Antihypertensive treatment

R587

2015-06-24)

孙文科(1970-),男,陕西周至人,大专,主治医师,主要从事内科、儿科门诊工作。

猜你喜欢
收缩压例数血压
稳住血压过好冬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老年人群收缩压与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预后的关系
更正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血压的形成与降压
健康年轻人收缩压高会增加动脉硬化风险
患者术后躁动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强化降低收缩压不增加卒中风险
改良的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评分与老年人短时收缩压变异性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