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护理路径在糖尿病病足的临床应用

2015-02-11 01:47赵锐
糖尿病新世界 2015年17期
关键词:坏疽糖尿病足溃疡

赵锐

长春市传染(结核)病院,吉林 长春 130123

浅析护理路径在糖尿病病足的临床应用

赵锐

长春市传染(结核)病院,吉林 长春 130123

目的 浅析护理路径在糖尿病足临床应用技巧,降低病情恶变,减少截足风险。方法对2014年8月—2015年5月因糖尿病足入院的38例患者护理素材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制定了护理路径:病情观察,足部护理,创面溃疡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疼痛护理、健康教育,采取规范性措施。结果入院38例患者,通过积极观察治疗与防范护理路径的实施,足部创面清创,紫外线光照,健康教育,控制血糖,38例患者足部溃疡面愈合效果明显,截肢2例,治愈36例患者出院。结论规范护理路径实施,对糖尿病足患者病情良性转归,降低坏疽及截足,有积极的临床应用效果。

糖尿病足;血糖;肢端坏死;截足;健康教育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合并神经及各种不同程度末梢血管病变,导致末端循环受阻,同时机体的高糖环境状态,极易于细菌生长,且白细胞吞噬能力降低,激发高感染状态,阻碍伤口愈合。从而导致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或)深层组织破坏。主要表现为足部溃疡和坏疽,加之血糖控制不良,机体下肢出现麻木、感染,溃疡,是病足致残的重要途径。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2014年8月—2015年5月入院诊断糖尿病足38例,病史3~26年,年龄43~68岁,以足部感染或溃疡不愈为首发症状入院,血糖值高,确诊糖尿病足。穿新鞋压迫伤6例、剪趾甲伤7例,蚊虫叮咬抓破4例,足部皲裂感染2例,趾间霉菌感染4例,干性坏疽4例,湿性坏疽5例,混合性坏疽6例。

1.2 治疗措施

①控制饮食热量;②服用降糖药及注射胰岛素;维持血糖浓度5~8 mmol/L;③创面感染重并发溃疡患者,给予药物敏感试验选择适宜抗素;④局部清创处理与湿敷;⑤改善血管微循环及营养神经药物治疗。

1.3 结果

38糖尿病足患者,经综合治疗与护理,调节血糖,抗菌素控制,足部护理得当,除2例坏疽患者经胰岛素强化治疗、全身抗感染治疗和局部换药,感染控制不明显,肢端坏死截肢外,其余36例均治愈。

2 临床表现与诱因

2.1 临床表现

①肢端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②血管狭窄处能听到血管杂音,深浅反射迟钝或消失;③肢端皮肤出现干裂或水泡,血泡,糜烂;④足部出现经久不愈溃疡,坏疽或坏死;⑤感染过重导致组织缺血坏死截肢,导致死亡。

2.2 诱因

安德森在《创客新工业革命》一书中提出创客的概念,是指出于兴趣和爱好,努力把各种具有技术挑战的创意变为现实的人,创客们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坚持创新、勇于实践、乐于分享和交流。互联网时代使得人们的创新项目能够得到及时的经验分享和知识交流,所产生的创意成果及其所带来的经济价值也促使越来越多人加入创客的行列。

常见趾间或足部皮肤瘙痒而搔抓致皮肤溃破,水疱破裂,烫伤。碰伤,修脚损伤及新鞋磨破伤等、机体神经营养不良与外伤共同作用,形成糖尿病足。

3 糖尿病足的预防和护理

糖尿病足患者,要有主动参与防病治病的意识,对其足体病变诱因及导致肢体坏死或截足风险有所了解,同时,护士要在疾病早期时对患者进行预防性健康指导,耐心讲解足部护理要点与技巧,做到防患未然。

3.1 饮食护理及血糖控制

糖尿病患者机体长期高糖状态,易使微血管及神经性缺血,肢体末端血运不畅,足组织缺血形成溃疡及创面坏死,轻者功能障碍,重者截足。合理饮食,可有效控制血糖,降低机体胰岛素,调节电解质平衡,具体安排:①限制糖尿病患者糖类摄入;给予低糖、低脂、高纤维、高蛋白的食物;②鼓励糖尿病饮食,清淡食为主;并给予低盐、低脂肪、清淡易消化、富含维生素饮食;多食粗粮;③病期长患者:为促进创面愈合,建议食富含精蛋白及胶原蛋白的食物,如鱼汤、猪蹄及精肉等;④饮食要定时、定量,控制血糖,减少足体病变。总之,饮食护理应为患者制定正规的糖尿病饮食治疗食谱,平衡限制热量和保证充足营养的协调关系,感染期患者蛋白质饮食可多增1.5 g。

3.2 足体局部护理

3.2.1 足部病变观察建议患者每日洗脚后自检双足一次,注意观察足部皮肤触之有无减退感,麻木性刺痛,足趾皮肤的色泽和温度,足背动脉的搏动,若出现搏动感薄弱,足底发凉或皮肤发凉变薄及皮下组织萎缩做好足体保温按摩措施促进,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经常检查脚趾间隙有无感染,患足有无畸形,足癣及鸡眼等疾患,随时有感染现象通知医生及时治疗护理配合。

3.2.2 患者外出要点选择鞋袜宜宽松舒适,通透性强;穿前查看鞋内有无异物,如沙石,锐器等,避免刺伤足体及血管;观察足体病变:足溃破、碰伤、脚气、灰指甲、鸡眼、趾间瘙痒抓破或霉菌感染、新鞋磨破等,早期发现与根治。

3.2.3 保持患者足部清洁①坚持睡前泡脚,凉热适宜,过热易烫伤皮肤,过冷可致末梢血液循环不良。指导患者每晚用38℃左右温水泡脚1~2次,5~15 min/次,时间20 min,洗脚时,禁止刺激性用品,使用刺激性小的重型肥皂为宜;②每天增加洗脚次数,用柔软毛巾擦干足皮肤,注意脚趾间是否擦干,须保持干燥。手法轻柔,应从趾尖开始按摩,有利于血液循环流利;③修剪趾甲:定期要修剪趾甲,修剪不宜过短,以免损伤甲沟造成继发性感染。首先将患者足部泡软,修建不规整边缘,轻磨去趾甲尖角,避免局部感染。如患者有足癣,将软膏轻涂足部,如合并感染,选外用药膏与口服抗生素联合治疗,治愈明显;④重视保暖:随遇寒季节变换衣物,避免寒冷袭之,末梢血管循环受阻,同时,注意肢体保暖,避免使用热水袋和暖水壶,以免烫伤加重病情。出现并发症;⑤戒烟酒:禁止患者吸烟饮酒,告知患者烟草中含有的尼古丁,可以起周围血管收缩痉挛,减少组织血液供应。肥胖患者要控制减轻体重,限制高血脂、高脂肪食物,积极治疗高血压和糖尿病原发病,减少糖尿病足的发生几率。

3.2.4 溃疡创面护理糖尿病足溃疡患者,足部创面早期清创是治疗关键。①清创:先对创面的坏死组织,双氧水和流动生理盐水冲洗,用碘伏进行环形消毒,无菌剪刀剔除创面坏死灶,至出现新鲜肉芽,坏死组织过多创面用“蚕食法”,即少量多次清创,避免使用刺激性强药物,执行无菌技术对糜烂较深的脓肿和瘘道,切开排脓后以药物纱布填塞,不宜过紧,以利肉芽组织生长,保持局部干燥;②湿敷:对发生坏疽患者,湿性坏疽,要确保引流通畅;混合性坏疽,及时切除坏死组织,生长新生肉芽,防止感染蔓延;为增加灭菌效果,可选10次/d,给予浸湿纱布或氧氟沙星纱布覆盖;③药物敏感试验:对脓性创面进行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对脓性创面敏感性强的抗菌素,如:选用庆大霉素或分泌物敏感性抗生素混合液,将无菌纱布浸于配制的药液中,用无菌镊子夹起将有药液渗透的纱布,敷于足部溃疡面上,纱布固定好,增大药液混合液与创面充分接触面积,2次/d;密切观察创面换药状态,当创面分泌物减少,可改为可1次/d或隔日换药;④合并瘘道者,用溶液纱条充填,纱条末端露于窦口外,即可使药物作用于局部抗感染,又可脓腔引流。联合选用庆大霉素、654-2注射液、普通胰岛素、维生素B1等,自制药耶涂抹足患处,创面;⑤紫外线照射:保持创面干燥,配合紫外线红灯照射,距离应维持在30~50 cm,利于肢端血液回流,促进肉芽生长。

4 心理护理

糖尿病是临床终身性疾病,病程久,治愈差,面对疼痛、溃疡、截肢、经济极易出现焦虑、紧张、抑郁等不良情绪,影响食欲和睡眠,特别是糖尿病限制饮食,给患者生活带来巨大压力,加之足部创面溃疡伴有恶臭味,治愈差,群体生活氛围受限,导致患者出现排斥治疗心理。糖尿病足溃疡,病程久治不愈,使患者对其治疗失去信心,不配合治疗,护士随时把握患者情绪变化及性格特点,给予患者心理支持与细腻关爱,为其介绍同类患者康复实例,耐心劝说患者只要积极配合治疗,能够减轻症状,避免截肢截足的风险,过度的紧张会促进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血糖值,同时,禀告防范疾病诱因和康复途径。树立患者配合治疗的信心。

5 疼痛护理

糖尿病足患者,易导致足体疼痛,创面溃疡重者,苦不堪言。护士重视患者疼痛状态,及时鼓励患者自诉病情和疼痛感受,并指导缓解疼痛自我护理技巧,让机体放慢呼吸频率,采取分散注意力法,外出活动时宜轻行,逐渐增加,限制日常活动,或使用助步工具,如疼痛不缓解,及时报告医生,执行医嘱治疗剂量,给予卡马西平、盐酸曲马多药物处置。

6 健康教育

多数糖尿病足患者,缺乏足部护理知识和健康足部护理行为。对于危险足认知差,导致溃疡加重出现截足。健康施教的目的,是让患者对糖尿病足发生,来源与血管与神经因素及足护理不当等诱因的了解,从而提高患者及家属掌握糖尿病相关知识的重视程度及配合治疗的顺从性。预防和延缓糖尿病恶变,减少致残截足,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6.1 指导患者

①指导患者自测血糖,控制基础量值:空腹血糖:<6.7 mmol/L;②餐后2 h<7.1 mmol/L;②指导患者日常生活中,下肢足部做好保护措施,坚持每天检查双足,每天按摩足,下肢皮肤,或采用下肢抬高-放平-下垂交替方法,指导患者穿合适的袜子,鞋,并定期随诊,把血糖值控制正常数值,避免致残和截足发生。

6.2 开展运动疗法

①进行长期有规律的体能锻炼,如:步行、慢跑、太极拳等,促进肢体血液循环。适宜运动量,更能增强胰岛素和效应细胞的结合效果,促进糖氧化作用,降低血糖,保护心肺脏器。减少降糖药的用量;②足部病灶患者,需卧床休息,减少站立及外出,用拐杖走路,减少足部运动量。过度运动易增加腿部肿胀,影响伤口愈合。必要时,指导患者做功能锻炼,如在床上屈曲和伸展下肢的运动;提起脚跟,脚踝提转运动;③加强足部护理:做好足部卫生。每日进行足体检查,常使用水37~40℃的温水泡脚,观察皮肤颜色、动脉搏动、感觉功能、局部温度和湿度的变化差。

7 讨论

糖尿病最根本的原因是机体内长期处于体内高糖环境状态,所产生一系列的病理性改变,而且糖尿病体质的患者极易发生感染,由于糖尿病足患者对足部问题重视保护不够,而导致糖尿病足的发生和临床不愈。因此,糖尿病足患者的护理预防重与治疗。早期治疗中以使用胰岛素为主,抗生素创面治疗为辅,增加抗炎、生肌、去腐、止痛的作用,促进伤口愈合并保持局部的干燥性。糖尿病患者,随时都有足感染的可能,即使机体血管和神经有病变,若能积极做好足保护,也能减少足坏死的发生。当病足感染坏死,迅速清创感染面极为关键。临床要重视足部用药及处理,定期随访,心理护理健康指导,和谐医患,增加患者治疗依从性,缩小糖尿病足发生、发展及致残率,利于疾病治愈和康复。

[1]陈晓,安良毅.45例糖尿病足的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3,8(24):238-239.

[2]张兰平.18例糖尿病足的护理体会[J].中外女性健康,2014(3下):33.

[3]陆倩霞.糖尿病足患者的护理体会[J].中外妇儿健康,2011,19(11).

[4]张家凤.浅谈糖尿病足护理与预防[J].中国美容医学,2012(Z2).

[5]韩玉玲.糖尿病足的护理体会[J].河北中医,2012(8):1231.

[6]梁颖慧.糖尿病足的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9).

Analyse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Nursing Path in Diabetes Foot

ZHAO Rui
Changchun infection(TB)hospital,Changchun,Jilin province,130123 China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nursing path in diabetic foot clinical application skills,reduce the disease progression, reduce the risk of foot.MethodsAugust 2014—May 2015 for diabetic foot of 38 cases of hospitalized patients with nursing material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and the established nursing path:observation,foot care,wound ulcer nursing,diet nursing,psychological nursing,pain nursing,health education,take the regulatory measures.Results38 cases of patients with admission,through active treatment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ursing pathway,to prevent the foot wound debridement,ultraviolet light,healthy education,control blood sugar,38 cases of patients with foot ulcer healing effect is obvious, amputation in 2 cases,cure 36 patients were discharged from hospital.ConclusionThe normative nursing path,postoperatively,patients of diabetic foot reduce foot gangrene and cut,have positive clinical effect.

Diabetic foot;Blood glucose;Acromegaly necrosis;Cut foot;Health education

R47

2015-06-04)

赵锐(1967-),女,吉林长春人,中专,主管护师,主要从事结核内科护理工作。

猜你喜欢
坏疽糖尿病足溃疡
延续性护理在糖尿病足溃疡及坏疽合并感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给糖尿病足患者一个“立足之地”
糖尿病足,从足护理
都是“溃疡”惹的祸
糖尿病足部门诊在预防糖尿病足溃疡中的体会探析
坏疽性脓皮病误诊为带状疱疹1例
坏疽性脓皮病一例
溃疡生肌散治疗慢性皮肤溃疡的效果观察
中西医对血管病变致糖尿病足的认识
敛疮散治疗慢性难愈性皮肤溃疡2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