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合并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护理研究

2015-02-11 01:47韩丽
糖尿病新世界 2015年17期
关键词:硬膜血肿血糖

韩丽

胜利石油管理局机厂卫生院内科,山东 东营 257067

糖尿病合并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护理研究

韩丽

胜利石油管理局机厂卫生院内科,山东 东营 257067

目的 研究对糖尿病合并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进行有效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4月—2015年4月间该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方法,给予观察组系统的护理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生活质量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两项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合并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进行有效护理的效果明显,适合普及使用。

慢性硬膜下血肿;护理;糖尿病

硬膜下血肿指的是出血聚积在硬脑膜下腔,其血肿的增大通常较为缓慢,2~3周后才会出现相关症状如呕吐、头痛、视乳头水肿等,目前关于血肿出血的来源及发病机制尚未明确[1]。糖尿病是代谢障碍疾病,其并发症范围较大,若不能稳定控制血糖,会造成血管、肾、眼、神经、心脏等的病变。糖尿病合并慢性硬膜下血肿相较于单纯的糖尿病或是慢性硬膜下血肿更为严重、复杂,护理在治疗该病的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2]。该研究对糖尿病合并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进行有效护理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4月—2015年4月间该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其中观察组38例,16例为女性,22例为男性;年龄在60~78岁之间,平均年龄(71.20±3.14)岁;其中头痛11例,恶心或呕吐8例,精神症状4例,失语6例,步态不稳7例,偏瘫2例。对照组38例,17例为女性,21例为男性;年龄在61~79岁之间,平均年龄(70.54± 3.67)岁;头痛10例,恶心或呕吐9例,精神症状3例,失语5例,步态不稳8例,偏瘫3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进行钻孔引流术。先采用气管插管包全麻,随后切开硬脑膜引流清除血肿,把引流管放置于血肿腔内,以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力度需轻柔,在冲洗液变得澄清后从头皮刺孔将引流管引出额外,再灭菌,将引流袋密封。

1.2.2 护理方法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如健康教育、体征护理等。给予观察组系统的护理方法。①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依据老年患者的特点给予解释说明,减轻患者对疾病的恐惧、焦虑情绪,帮助其建立战胜病魔的决心。对于存在意识障碍的患者需对陪护人员或家属进行解释和说明,使其能够积极配合治疗。②病房准备。为患者提供良好的病房环境,保证病房光线适宜和通风良好,注意控制病房内的湿度和温度。以消毒液对病房内的物品进行擦拭,保持床单、被褥的整洁与舒适,让患者在无菌、舒心的环境就医。③术前评估。病患年龄偏大,存在程度不同的脑萎缩和器官退行性的改变,伴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等。因此,需对患者进行术前评估,关注其凝血功能,并及时对其抗凝药物的服用剂量进行调整。术前对患者血压、血糖严密监测,及时对治疗方案进行调整,确保血压、血糖的有效控制。严密观察患者瞳孔、意识、肢体活动、生命体征情况。④体位护理。手术后头低脚高位虽然有助于脑膨出的复位,但对于患有心脏疾病的病患,会增加其回心血量和心脏负荷,诱发心脏病,因而,对这一类患者术后应取平卧位,以10 cm高软枕垫于头部,忌头部摆动、翻身动作过大,以防引流管牵拉造成意外拔管。⑤血肿护理。糖尿病会引起微血管病变,还有可能影响和作用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发展和复发,因此,需做好血肿护理,避免复发。此外,对血肿腔内纤维蛋白及纤溶物质的降解产物的冲洗不彻底、凝血功能异常等因素也会导致血肿的复发。对于有以上症状的患者,护理人员需注意加强护理,严密观察意识变化、出凝血时间、血小板计数等情况,如有异常及时上报,并对抗凝药物的剂量进行调整。提醒患者适当增加活动量,确保深静脉的血运通畅,活动需注意保护头部,以防出现碰撞。⑥血糖护理。因病患易出现刺激血糖升高现象,造成非酮症性综合征、高血糖、高渗性等,护理人员需注意若患者产生原发病不能解释意识障碍变重,需立即复查血糖、血气、尿素氮、电解质等,以防出现高渗性非酮症性的综合征。血糖监护时,若患者出现面色苍白、多汗、呼吸不规则、心动过速等,考虑到低血糖应停止胰岛素的泵入,对低血糖进行纠正,注意观察血糖值的变化情况。⑦健康护理。引导患者注意饮食,应以粗粮为主食,多食用高纤维素、多种维生素、低糖的新鲜蔬菜,适当摄取优质蛋白和脂肪,忌烟酒,饮食以清淡为主。出院后,饮食应选择低脂肪、低糖、高维生素、高蛋白的食物,保证充足睡眠,适当地进行锻炼并做好保护措施,按照医嘱服药。

1.3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出现感染、癫痫发作、血肿复发、低血糖症、高糖高渗性非酮症性综合征等并发症的情况,并进行两组间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对两组患者做GQOLI-74(评定问卷)调查,主要对患者的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以及物质生活状态进行评分,并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对比[3]。

1.4 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均以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s)来表示,用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来检验,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经过护理干预,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3.16%,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4.21%,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的生活质量对比

经过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的的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以及物质生活状态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生活质量对比[(±s),分]

组别例数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观察组对照组38 38 t P 36.84±3.26 31.41±3.53 2.77<0.05 38.09±3.82 32.43±2.87 2.50<0.05 37.24±3.62 32.15±3.02 2.36<0.05 27.64±3.66 23.17±3.29 2.05<0.05

3 讨论

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出血量通常在损伤的早期出血较少,临床症状不会立即显现,需要经过3周以上,随着血液不断增加,脑直接受压与颅内压增高最终出现相关的症状[4-5]。临床通常采用钻孔引流术进行治疗,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主要有血肿复发、感染、癫痫发作、低血糖症、高糖高渗性非酮症性综合征等,因该病的复杂性以及患病人群年龄偏大,护理干预在治疗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在该研究中,对观察组患者采用了系统的护理方法,主要包括心理护理、术前评估、体位护理、血糖护理、血肿护理等。经过护理干预,与使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且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项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对糖尿病合并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进行有效护理的效果明显,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实用性与可行性,值得推广普及。

[1]单小燕.微创术治疗老年人慢性硬膜下血肿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中国伤残医学,2015,23(1):175-176.

[2]刘春雷,康雅琴,龚杰.不同麻醉方式对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钻孔引流术后心理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8(11):57-58.

[3]任志刚,毛小娟.自行设计单孔双管环形冲洗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或积液[J].甘肃医药,2014,33(11):902-905.

[4]石瑞成,王志刚,侯晓峰,等.外伤性硬膜下积液转化为慢性硬膜下血肿10例临床分析[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4,30(6):76-77.

[5]王景广,李海军.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钻孔引流术后并发症[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23):6781-6782.

R47

2015-06-12)

韩丽(1977-),女,山东泰安人,本科,主管护师,研究方向:内科护理。

猜你喜欢
硬膜血肿血糖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头皮血肿不妨贴敷治
髓外硬膜内软骨母细胞瘤1例
高压氧在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血肿复发的相关因素研究
妊娠期血糖问题:轻视我后果严重!
猪的血糖与健康
阿托伐他汀联合中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观察
问题2:老年患者中硬膜外血肿的手术指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