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演奏心理技术问题之浅见

2015-02-13 00:30丁姗姗
音乐生活 2015年6期
关键词:钢琴演奏演奏者心理素质

文/丁姗姗

钢琴演奏心理技术问题之浅见

文/丁姗姗

钢琴这种艺术表演形式非常看重临场发挥过程中的心理技术问题,一点点的不适应都有可能给演奏者本身带来巨大的差别,针对这个因素进行长期研究之后发现,其产生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本文对于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且也就如何保持演奏者自身的水准提出了一些改进的建议与意见。

钢琴演奏 心理技术 完善建议

钢琴演奏者本身能在演奏的整个过程中保持高水准的演出水平,最为关键的因素就是其内心的平静。虽然钢琴的最终演奏效果取决于灵活的大脑、熟练地指法,但是这些都是在心理素质的基础上来进行添砖加瓦的部分,只有这些方面都做好了,才能够使得钢琴的演奏获得别人的尊重。就现在而言,不少的钢琴演奏者都追求技术的娴熟、指法的熟练等问题,而忽视了对于自身强大的心理素质的培养和训练,缺乏较好的心理素质和对于内在的掌控能力,所以也就使他们在具体的演奏过程中不能很好地适应各种不同的演奏状况,最终的演奏效果自然也就难尽如人意。

1.钢琴演奏心理因素影响的来源

1.1 钢琴演奏方面的主观因素

钢琴演奏中的心理影响因素的来源是多方面的,下面一一进行分析。演奏者自身对于自己的认知定位有着很大的影响,不同的演奏者由于各方面差异也就使得每个人的想法都不一样,看待问题的方式也不一样。有些演奏者自身就很自信,可以在演出的时候超水平发挥;而有的演奏者心理水准不够好,演出的时候甚至达不到日常训练的平均水准。这一切的根源就在于每个人对于自己演奏水平的评估结果不一样。对于自己比较自信的演奏者可以在演奏的过程中做到收放自如,把一首曲子要表达的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甚至会有超水准的发挥,当然这种情况较少但是确实存在。

演奏者自身的性格构成对于演奏的结果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钢琴的演奏是一门艺术表演,所以外向型性格的演奏者对于这种表演方式也就能驾轻就熟,在具体演出的时候也就会更加的从容放松,外向者更多的会把自身的热情投入到演奏中去,这样一来就可以使得自己的心思完全集中在当下的钢琴演奏中,进入到一种忘我的演出境界。相比较而言,我们发现这一点对于内向型演奏者来说较为困难,他们由于其本身的性格较为含蓄,所以不容易很快达到那种极佳的演奏状态,不会热情得太明显,最后的演奏结果自然也就平淡无奇,甚至更可怕的是把自己的负面情绪带到演奏中去,会因为一点点的失误而产生很久的心理阴影。当然,内向者也不乏心思细腻,钢琴演奏还需要细腻深层的处理方式,往往这也算是个优点了。

演奏者本人平时演奏经验的积累对临场发挥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多数的高校钢琴专业学生的演出机会较少,演奏经验都不足,当然也存在着那种少年天才,由于各方面的浸染而演奏经验较为丰富的。所以可以在演奏的时候及时地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对于自身的心理状态进行把控,最大限度地降低自身的心理紧张程度,最终达到收放自如的演奏效果。这一点需要表演者以丰富的演出经验来进行支撑,这样一来就使得他们的演奏过程中出现失误的可能性变小。

1.2 钢琴演奏方面的客观因素

演奏用的钢琴往往与平时训练场所使用的不一样,训练时通常是在不会受到外界打扰的隔音的封闭琴房,这样,就使学生在面临演出场地的时候有可能出现各种不适应。演奏的时候大部分都是在较为公开的场合,这个演出的场所与自己平时熟悉的场地不同,钢琴规格型号也有差别,所以就会在心理上出现压力,进而影响演奏的完美呈现。

除了演奏的场地会有所变化之外,还有就是观众,观众的出现也会使得演奏者出现不适的情况,在平时练习的时候所呈现的那种自如感也就有可能不会出现,一旦他们被外界的压力所裹挟,自然也会出现表演上的失误,外界的观众会给他们带来这种紧张的感觉。

2.完善钢琴演奏时心理素质的建议

2.1 演奏之前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

演奏者自己需要在演奏之前对于自身的态度进行调整,需要以较为严肃的态度来对待演出,拿出自己的专业素养,加深对于钢琴演奏这种艺术的理解,这种表演艺术要是不能够拿出来为更多的人去欣赏的话也就是一种缺失,不仅仅是对自己的缺失,还是对艺术的缺失。演奏者在演奏的时候要明白一个道理,演奏并不仅仅是为了展示自己,更多的是把自己对于音乐的理解诠释出来,是为艺术的多姿多彩添砖加瓦,也是对自己的专业领域做出贡献,才能有更好的表现。作为钢琴表演者,就表演这种行为而言需要更多的是职业素养,你站上了舞台你就不是你自己了,你就要对观众负责任,你就要对你所在舞台上的形象负责任,只有这样才能够对得起钢琴这门艺术。对于艺术,自己首先就需要在内心常怀敬畏,有了这份敬畏之后就会有认真,有了认真之后才会对自己的技巧进行打磨,如此这样才有可能进入到更高的艺术层次上去。

2.2 有意识地积累自身的演奏经验

对于外界环境发生变化而引起的演奏者本身的不适应所造成的演奏者心理紧张的问题,除了积极地面对之外也没有别的办法进行解决。积极地面对最为有效的办法就需要多经历这种场合,在不断地练习中使得自己熟悉这种氛围,最终使自己的心态可以做到与练习的时候一样平和。在演奏的过程中也要积极地排除演奏中所造成的心理上的障碍。要想培养自身端正的态度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从以下的几个方面来做:第一就是检查自身的学习态度是否端正,是否有良好的心态与对自己的信心;第二就是要承认这种障碍的存在,承认现状是改变的基础条件,这种技巧的养成并不是一天就可以完成的,它是一种长期的互动的关系,需要演奏者在长期的练习中来加以体会,要想演出的时候可以获得好的效果,在平时就需要注意自身的基础训练工作,需要对演奏曲目进行严格的把关,对于每一个细节都精心打磨,只有扎实自己的基础才可以很好地对技巧进行控制。而且在每一次的排练过程中也需要发现问题、面对问题,这样来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才能很好地调整自身的心理素质和心理能力。

2.3 强大自己的内心

内心的强大对于个人而言是一笔无形的财富,可以给人无形的力量。所以在平时的钢琴学习中就要有意识地注重对于自信心的培养,采用一些诸如“我是最好的”心理暗示来给自己加油打气。这种打气并不是说要自我膨胀,而是建立在对于自身技艺有着客观认识的基础之上的,在认识自己现状的基础上再加上刻苦的练习,在具体地练习中来提高自身对于乐曲的理解,以及技巧的提高,如此这般才能够在客观上树立起强大的表演内心。就实际的经验而言,大家在演奏中也会发现自己对于那些平时磨练较多次数的曲目必然就会有信心,所以要想培养信心的话最为简单、直接的办法就是加强练习数量;其次,我们也应该看到,演奏者的信心也来自于对自身实力和水平的客观评价。很多演奏者在平时的演奏过程中没有用心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使得到演奏的时候忽然发现某些问题还悬而未决,这就致使演奏者信心大打折扣。如此一来,由于自信心的不足使得演奏中没有了应有的底气,对于演奏水平的发挥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而有的人原来具有一定信心,但是,当演奏时偶尔出现了一些意外失误就会灰心丧气,失去自信,造成紧张,影响之后的表演。在演奏中出现点小差错是难免的,不必因此丧失信心,被紧张牵绊。我们要在信心和毅力的支配下,化逆境为顺境,发挥出最好的演奏效果。

3.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高校钢琴专业学生在演奏表演过程中的心理因素分析,进而得出结论,笔者认为对于钢琴演奏者来说,仅仅拥有高超的技巧是不够的,还需要有过硬的心理素质,这样才能将演奏水平和现场演出效果进一步提高。

[1]李欣桐.浅析高校钢琴演奏课程的设计与教学改革[J].黄河之声,2014

[2]刘颖,孙炜博.高校钢琴演奏课程的设计与教学改革—以郑州大学音乐系为例[J].河南科技,2011

[3]梁玲芝.高师声乐小组课教学的探究与实践[J].黄河之声,2014

(责任编辑 霍 闽)

丁姗姗(1982—)女,沈阳音乐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钢琴演奏演奏者心理素质
本期话题:如何有效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
演奏心理对长号演奏的影响与建议
关于双排键电子琴即兴演奏学习方法之分析
论演奏心理对长号演奏的影响
布赫宾德的贝多芬阐释对钢琴演奏的启示
钢琴演奏在声乐演唱中的作用探讨
浅析提高钢琴演奏技巧的有效途径
青少年皮艇运动员心理素质训练探讨
浅析钢琴演奏过程中如何放松
初中音乐合唱教学中的钢琴演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