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音乐演唱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呼吸

2015-02-13 00:30沈德鹏
音乐生活 2015年6期
关键词:歌唱者高音声带

文/沈德鹏

论音乐演唱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呼吸

文/沈德鹏

呼吸在音乐演唱中的地位十分重要,体现在为完美地表现歌曲,演唱者掌握呼吸要诀至关重要,教师在教学中教会学生演唱也体现出了教师教学水平。本文从明确呼吸的作用、明确错误呼吸方法的危害、明确呼吸的正确步骤这三方面阐述教师如何培养学生在演唱过程中调整呼吸,以及学会呼吸的重要性。

音乐演唱 教师 学生呼吸技能

笔者是一名音乐学院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积累了一些教学经验,下面就简单阐述一下教师在教学中如何更好地解决学生歌唱时的呼吸问题。

1.明确呼吸在演唱中的重要作用

1.1 呼吸是完美歌唱的基础

在歌唱时,由气息维持的声音是稳健的、从容的、统一的。如果缺少气息的维持,歌唱者的肌体就会出现紧绷现象,在演唱者喉咙部位表现得尤为突出。当歌唱者身体处于紧张状态的情况下唱歌,歌声就有可能在喉腔里受到挤压,从而导致歌声传不出去,气流与声带作用时力量也得不到充分发挥。与以往的观念不同,呼吸其实是应该单独来研究的,在现实中,不同歌曲的呼吸方式方法也不尽相同,只有掌握不同歌曲发声时的呼吸技巧,积累经验,才能在突然面对新歌时,从容应对。掌握了不同曲风歌曲的呼吸状态,才能有希望演唱时表现得更专业。歌唱者能否发出好声音取决于呼吸与发声组织器官的密切配合。正确的呼吸方法是演唱成功的核心。

1.2 自然呼吸是完美歌唱的关键

学生处在身体放松的状态下是发出好声音的基础,唱歌时,学生可以把自己想象成一个乐器。人体乐器想发出优美声音,好的呼吸方法可以令演唱的学生肌肉处于不紧绷状态,因而,声带和歌唱的最佳技能也就被激发了出来,发出梦寐以求的好声音也就不难了。同时,头的位置也很重要,头要摆放在自然端正的位置,口腔肌肉不紧绷。再次,歌唱时的站立姿势与状态要自然,腰背挺直,两臂自然下垂,两肩也要放松。从歌唱的角度看,呼吸状态可分为三种,第一种为无意注意呼吸、第二种为有意注意呼吸、第三种为有意后注意呼吸。这三种呼吸方法的运用代表着不同层次的歌手。运用无意注意呼吸的歌手通常是初学者,呼吸技巧的掌握对于演唱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专业歌手在歌唱过程中是不会出现无意注意方式呼吸的,无意注意呼吸方式是无目的的,因此不需要付出意志的努力。运用有意注意呼吸的通常是专业歌唱者,专业歌唱者是有目的地演唱,有意注意呼吸是有目的地注意,需要付出相应的意志注意力,主动性较强。运用有意后注意呼吸是一个好歌手的标准。虽说有意注意呼吸在歌唱中的运用并没有错,但唱歌的重点是准确地表达歌曲,而不是把重点放在调整呼吸上。把歌唱的重点放在呼吸上,而忽视对了歌曲的正确表达,无疑是本末倒置。好的歌手对呼吸的技巧已有了熟练的掌握,把有意注意轻松转化为有意后注意,这才是高级的、自然的呼吸方法,唱出的歌声也就更完美。有意后注意呼吸,是一个好的演唱者演唱出完美歌曲的前提。

2.明确错误的呼吸方式将给学生自身带来的危害

学生在学声乐的过程中,往往忽视了错误的呼吸方式所有可能产生的危害。广大学生认为辛辣、强酸等刺激性食物对声带的伤害最大,就我多年的学习生涯和几年来的执教经验来看,对于这一说法我不能认同。刺激性食物的确对声带伤害大,但说最大就有失偏颇了。错误的呼吸方法可能使声带遭受强有力气息的冲击,声带承受力量过久、过重,导致声带发炎、出血、疲软的情况并不少见,严重的更有声带出血、声音永久沙哑或者失声状况。正确运用呼吸方法,才能保护好声带这块好钢,使它能够发出美妙的声音。成为优秀的歌者是音乐爱好者的最大追求,学生是未来的希望,教师要为将来世界尽一份力。而爱好音乐的大学生,在避免日常饮食中接触辛辣、酸冷等刺激性食物外,更要注意的是学会正确运用呼吸技巧,保护好嗓子。因为,对于演唱者来说,只有声带这个最本质的条件满足了,才有资本去谈其它。

3.明确呼吸在歌唱时的正确步骤

3.1 正确控制好气息

气息的控制要做到使不同的气流改变音色、不同气流改变音量、不同气流控制声音的发音位置、不同气流改变发音力度。并且达到用最少的气息产生最大的演唱效果。控制好气息是指无意识控制气息的运用,在气息供需平衡的情况下,演唱者要自动控制气息,让歌曲显现出流动感,使气息自动向前,而不是死板的拖着往前走。接着,根据不同的曲目调节音量大小,保证气息的灵活程度。当然,在这些过程中,气息控制程度决定了气息的灵活程度,并决定了气息与声带配合的契合度。气息与声带配合完美,声音也就越完美,这是毫无疑问的。气息的下沉力与腹部这一对相互作用的力,对气息的反作用力也影响着气息的控制。

3.2 运用气息发好高音

唱高音一直以来都是学生的拦路虎,不少学生对发高音怀有恐惧感。每当歌曲唱到高音部分,全身就会紧张起来,导致肌肉紧绷。往往可以看到,学生在唱高音之前,就开始有意识地抬高胸脯,急促吸一口气,把老师讲的在做发声练习时所有的关键步骤全然忘记。当高音到来时,由于肌肉紧绷,喉咙发声遭受挤压,发出的声音既尖又刺耳、由于缺少头腔共鸣的参与,音准也受到影响。学生应该明白,在唱高音时,声带会进入紧张状态,如果为发高音而急促吸一口气,结果无疑会背道而驰。急促吸一口气可能会导致喉咙打不开,给气息下沉造成困难,声音也就发不出来。其实,与大家的认知相反,发高音并不需要太多的气息,学生要把握好气息与腹部气息的对抗力,运用好这股力,即使演唱者用较少的气息也能发出与运用很多气息发出的声音同样的效果,甚至更好。更值得一提的是,运用好气息与腹部的对抗力,用这一小部分气息与腹部对抗力结合,冲击声带,高音就可以顺利地发出来,且发出的声音柔和、美妙,演唱者也更为轻松。如果学生掌握不好这种自然呼吸的方法,气息与腹部的对抗力无法产生,气息也就无法产生高音。

3.3 运用气息表达好歌曲的情感

歌唱者在演唱歌曲时,表达情感通常运用到呼吸。歌唱者如果专注于演唱的曲目,自然而然地就会采用合适的呼吸方式。我们在歌唱时,面对的作品往往是不同曲风、不同情感的。这时候,考验歌唱者唱功的时候就到了。如果在平常的训练中,学生仔细认真地揣摩了不同歌曲所采取不同呼吸方法的要诀,并加以总结和对比,在面临陌生的歌曲时,学生也能准确地演唱出来。在歌唱者对演唱曲目的情感、歌词、作曲背景都了解清楚后,学生应该全身放轻松,让情感控制气息,而不是气息控制情感,有意后注意呼吸。在唱情绪较欢快的歌曲时,要用较强气息,以表现出柔美、圆润,如《掀起你的盖头来》,这首歌是一首脍炙人口的维吾尔族歌曲,欢快、节奏感强、充满了少数民族的热情,如果用太强的气息来唱这首歌,就会显得很不流畅,歌曲也会给人留下笨重的印象。在唱情绪较低落的歌曲时,则要采取较强气息,以表现出歌曲的低沉、忧郁。如《听海》,这首歌描述的是女性对爱情的细腻情感,如果用较强的气息演唱就会产生违和感。而唱平静的歌曲时,则要用平静、稳健的气息歌唱,以表现出寂静、安详。在音阶较高部分也要由平稳的气息来支撑。

4.小结

呼吸在歌唱者演唱歌曲时,发挥着重要作用,正确呼吸的作用也不言而喻 。演唱者如果想要完美地展现唱功,就需要长期艰苦训练。学生要重视正确呼吸的重要性、自如地运用呼吸。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督促学生,叫学生树立正确的歌唱观念。

[1].胡娟;论音乐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呼吸.艺术与科技,2013年第01期

[2].陈焕之;高校流行音乐演唱教学研究.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年第28期

(责任编辑 霍 闽)

沈德鹏(1980—),沈阳音乐学院附中副教授。

猜你喜欢
歌唱者高音声带
早春
重读《昆虫记》4 竹笼中的“歌唱者”——蝈蝈儿
城市音乐“奏起高音”
声带常见疾病的应对方法
声带息肉症状表现
歌唱的基本素养
长颈鹿为何是哑巴
初探歌唱者演唱中的技术转换
经声带浅固有层切除手术治疗声带白斑的观察研究
声乐演唱中不良心态的克服策略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