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体育旅游发展与对策的思考

2015-02-13 04:20屠玉蓉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12期
关键词:体育事业旅游者旅游

屠玉蓉

(镇江高等专科学校,江苏 镇江 212000)

体育旅游活动是近些年新兴的一种旅游模式。大家都知道人文旅游、自然旅游等传统的旅游项目。但是近些年随着经济的发展,特别是随着大家思想理念的发展,工业旅游、农业旅游等新兴的旅游模式也逐渐发展起来了,其中体育旅游也是新兴的旅游项目。体育旅游它首先是一项旅游,它相比较其他的旅游形式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因此广受旅游者的喜爱。

一、体育旅游发展的原因

(一)经济的发展,消费方式的转变对旅游的要求

首先,随着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人均收入在不断地提高。我国公民的收入和个人追求也在不断地提高,人们在经济发展之后,就不会简单地要求自己能够吃得饱,穿得暖就行。更多时候要自己的精神世界的追求也能跟得上去。因此在精神享受方面投入的资金自然也就不会少,其中旅游也就成为了一种最好的精神享受形式。过去大家一致认为那是高消费的活动,但是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很多旅游的辅助性消费,比如交通工具、食宿等价格都在降低。人们越来越愿意将更多的资金花费在真正的旅游上面,同时由于新型旅游项目发展,他们在消费上面也更加低廉。换言之,不是特别高收入的人群也可以进行旅游活动,甚至是某些高级的旅游项目。

其次,过去的旅游模式强调旅游者去参观,自己不必设身处地地感受,这种旅游模式的弊端在于旅游者只能在当时有感受,一旦旅游结束就很难有任何深刻的影响。现在旅游者要求自己在旅游中可以参与到旅游活动的过程中去,在旅游结束之后有一定的影响。也就是说旅游者要求的发展,也促进各种新型旅游项目的发展。如农业旅游、工业旅游、城市旅游、商务旅游以及体育旅游等等。体育旅游符合现代旅游者的要求,因此广受旅游者的喜爱。

(二)全国泛体育活动的大力发展

首先国家在近些年加大了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和速度。无论是大型的体育设施还是居民区的小健身设施。全国的体育事业都可以说有很大的发展,群众性质的体育事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体育活动的进一步发展。体育事业是一项群众性质的活动,它的基础越广大,随着而来,理解和支持的人就会越来越多。那么在广大公众的心目中也就会形成参与的意愿。特别是在国家关于发展体育事业的政策文件下发之后,体育事业不仅是一项公益性质的活动,更是一项可以带来利益的产业活动。

近些年来,我国在重大的体育活动上的高质量表现,不仅仅赢得国外的一致好评,同时我国的运动员在重大体育赛事上的精彩表现也得到全国人民的普遍好评,2008年的奥运会就是最有力的证明。因为专业的体育事业的发展,最终体育事业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支持。

其次旅游活动与体育活动的融合发展。体育具有更加实际可操作性,普通大众对于旅游要求也是可操作性要更强。因此两者之间互补性也是最强的。旅游活动是经济发展之后公众需要的一种精神享受,体育事业也是公众最广大的需求,休闲旅游事业的发展帮助了体育事业的发展,因此体育事业发展和旅游事业的合作前景是非常广阔的。

(三)我国群众性的体育旅游基础好

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在不同的地区群众性质的体育旅游活动也在不断地发展。体育活动的形式也是比较多的。我国南北差异大,民族的组成部分又多,因此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一直是非常具有潜力和特色的。举个简单的例子,东北地区由于纬度较高,每年的冰雪项目是他们的优势和长处;在华北地区,大型的户外活动更是司空见惯,地势低平,有利于各项活动的开展;华南沿海地区的由于水资源丰富,丰富的水上体育活动更是此起彼伏,比如说龙舟节、闯滩节等等都是南方地区的特色体育活动项目;在西北内陆地区,广袤无垠的戈壁沙漠更是体育旅游的天堂,响沙、攀岩、戈壁探险等等都是不可或缺的体育旅游活动。这些体育旅游的项目虽然不像正规的体育赛事那样有严格的规则,但是它是大众旅游,大众体育的重要活动项目。

二、体育旅游发展的物质基础

(一)体育旅游的项目丰富

随着我国体育事业不断地发展,喜爱体育的人也是越来越多,不可能像专业的体育赛事那样非常的正规,公众性的体育活动主要是强身健体,身心愉悦。另外就是要求体育活动具有一定的娱乐性,不能是只争输赢。我国南北的群众性的体育活动项目比较多,尤其是传统的项目更是非常得多,富有地区的特色,具有非常广泛的群众性。

(二)体育旅游的场地丰富

在我国众多的体育项目中,虽然种类比较多,但是地域差异比较大,这也是非常有利的发展因素。在东北地区,广阔的冰雪提供了最广泛的体育旅游的基础;在华南,众多的江河湖泊成为了体育旅游的天然活动场地;西北戈壁荒漠成就另一片天地,可以兴办适合沙上的体育活动。有人会有疑问在青藏高原的体育旅游活动是不是就非常得少,但是事实却正好相反。青藏高原在藏北是草原,藏南是谷地,藏东南更是森林,这样复杂的地形地貌更加适合不同的旅游项目,特别是体育旅游活动的场地就更加得多了。

(三)体育旅游的专业人才多

过去很多人认为体育旅游就是富裕的人可以去玩的,体育旅游的专业人才非常少,或者说主要是由一部分了解体育旅游的活动者来参与的,真正意义上的专业人才还是比较少的。对于现阶段在专业人才方面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和发展,无论是理论基础还是专业素质都可以说专业人才在这方面确实有了很大的发展和进步。他们专业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体育旅游的效益,同时还会影响到旅游者的心理。因此对于体育旅游专业人才的管理是非常必要的。

(四)体育旅游的自然资源及保护

过去旅游很多时候是一种表演性质的旅游,让旅游者自己亲手去操作的还是比较少的,但是随着体育旅游的兴起,越来越多的旅游者参与到旅游中来了,他们不是专业的人士,在自然资源这方面怎样正确地使用,还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或者说不是一个全面的认识。因此很多时候会有意无意地在体育旅游的过程中破坏到自然资源。这就是体育旅游必须考虑到的问题,毕竟体育旅游不是一次性的旅游项目。

三、体育旅游的经营管理及发展对策

(一)体育旅游经营的管理必须根据体育旅游的物质基础进行有效的管理,不然势必会造成体育旅游资源的浪费,甚至是破坏

首先,体育旅游的经营管理必须严格依据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行业的标准。我国是一个法治社会,所有的行业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的法律去进行经营活动,因此体育旅游活动也就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执行。

其次,体育旅游经营的各项资源的管理。不仅要合理地使用自然资源,同时对于人才资源也必须合理地使用,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切不可竭泽而渔。相关的体育旅游的配套设施也要做好管理和维护,比如说交通、食宿、卫生医疗等均是需要很好的管理,毕竟这不是一个简单的一次性体育活动。

(二)体育旅游经营的发展对策

首先,要转变思想理念,体育旅游事业不再是仅为部分人服务的,而是一项公众性质的体育活动。既然是公众性质的体育旅游,那么就必须考虑到大多数旅游者的感受,要面向市场,面向公众,这才是体育旅游的正确出路。

其次,体育旅游不是千年不变的产业,它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产生的一种新型旅游模式。因此为了使体育旅游更好地发展下去,就必须时刻紧跟社会经济发展的潮流,时刻关注市场的变化,这样才会使体育经营管理始终处于不败之地。

[1]陈庆熙,陈荔妮.体育旅游对促进地区发展作用探讨与策略[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 3).

[2]康晓梅,徐虹,杨静怡,卢振军.体育旅游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0( 8).

[3]梁金兰.基于SWOT分析的宁波体育旅游发展对策研究[J].北方经济,2010( 8).

猜你喜欢
体育事业旅游者旅游
北京冬奥会“备战办”模式对河北体育事业发展的启示
“十三五”成绩单
——示范区建设中的云南体育事业
喀拉峻风景区旅游者的生态意识和生态行为研究
我国体育事业财政支出:规模、结构与空间效应
简述体育强国战略下残疾人体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旅行社未经旅游者同意安排购物属违约
旅游
浅论生态旅游者的分类与识别方法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