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侧声带息肉术后急性焦虑发作误诊误治分析*

2015-02-13 19:30任习光王晓萍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015年3期
关键词:焦虑症精神科声带

任习光王晓萍

·经验与教训·

双侧声带息肉术后急性焦虑发作误诊误治分析*

任习光1王晓萍2

目的 分析急性焦虑发作的临床特征,提高非精神科医师对焦虑症的识别能力。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双侧声带息肉术后出现急性焦虑发作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分析其误诊误治的原因。结果 该患者女性49岁,双侧声带息肉术后第4天突感呼吸困难,情绪非常惊恐,有濒死感,急行气管切开术后症状缓解,但此后至气管切开术后第5天气管套管堵管期间反复感“呼吸困难”,烦燥,体检无缺氧体征,经精神科医师会诊了解到其术前对手术较恐惧,紧张,结合其临床表现确诊为急性焦虑发作,口服抗焦虑药及心理疏导,一周后出院,继续在精神科门诊抗焦虑治疗一年痊愈。对急性焦虑发作的临床认识不足是该病例误诊误治的原因。结论 以呼吸困难为突出表现的急性焦虑发作主要表现为突然发作、反复出现呼吸困难伴强烈惊恐体验及濒死感等,实验室检查及体检均无缺氧征,应采用抗焦虑药物及心理疏导治疗。

呼吸困难; 焦虑症

焦虑症是一种以焦虑情绪为主的精神障碍,因焦虑的症状涉及全身各系统,故在综合医院各临床科室都有以不同症状就诊的患者。现报道1例双侧声带息肉术后出现急性焦虑发作患者的诊治经过,以提高非精神科医师对焦虑症的识别能力。

1 病例资料

患者,女性,49岁,因声嘶发现声带息肉七年余,加重3月,以“双侧声带息肉”收住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入院后各项术前检查结果正常,在全麻下经支撑喉镜行双侧声带息肉摘除术,手术经过顺利,术后前三天诉咽部疼痛,无呼吸及吞咽困难,未诉其他不适;术后第四天零时患者突感“呼吸困难”,情绪非常惊恐,体检见患者呈“吸气性呼吸困难”,但无口唇紫绀及吸气性喉喘鸣,软腭轻度水肿,分两次静脉推注地塞米松25毫克,并给予地塞米松5 mg及复方肾上腺素雾化吸入后,患者呼吸困难无明显缓解,情绪更加惊恐,伴有濒死感,疑为急性喉梗阻,遂于局麻下行气管切开术,术后患者呼吸困难缓解。但气管切开术后几天内,患者反复感呼吸困难,情绪烦躁,观察气管套管通畅,患者无缺氧体征,于气管切开术后第5天行气管套管堵管,堵管后患者诉呼吸不畅,胸部压迫感,情绪非常紧张,急查胸片、心电图、心梗四项、血电解质及血气分析,结果均正常,进一步询问病史得知患者平时遇事容易着急,术前紧张,担心手术出意外,考虑其呼吸困难发作可能为非器质性原因,经精神科专科医师会诊,根据其病史及临床表现确诊为急性焦虑发作,给予赛乐特片、劳拉西泮片口服及心理疏导,症状缓解,一周后出院,继续在精神科门诊抗焦虑治疗一年痊愈。

2 讨论

焦虑症属于神经症性障碍,根据发作形式和临床表现分为慢性焦虑症和急性焦虑症(急性焦虑发作),急性焦虑发作又称惊恐障碍,其主要表现是突然发作的、不可预测的、反复出现的、强烈的惊恐体验,一般历时5~20分钟,伴濒死感或失控感,患者常体验到濒临灾难性结局的害怕和恐惧,并伴有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的症状,如出汗、胸闷、呼吸困难或过度换气、心动过速、心率不齐、头痛、头昏、四肢麻木和感觉异常等[1]。急性焦虑发作时伴有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表现涉及全身各系统,缺乏特异性,这些症状往往使患者就诊于急诊科或综合医院各科,而非精神科医师对这些症状的识别有限,往往误诊为其他躯体疾病,如将心慌、胸闷、出汗误认为心脏病发作,将呼吸困难、咽部梗阻感等考虑为呼吸系统疾病,延误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因此对急性焦虑发作的识别和鉴别诊断非常重要[2,3]。

回顾本病例的表现及诊治经过,其术后第四天零时突感咽痛、“呼吸困难”,但没有口唇紫绀等缺氧的表现,给予对症处理后呼吸困难的症状并未缓解,患者情绪更加惊恐,主观症状更重,因对急性焦虑发

作缺乏认识,医师并未意识到该患者因声带息肉手术后急性焦虑发作,而是考虑患者有喉部手术后局部水肿导致喉梗阻的可能,故紧急进行了气管切开术,可见,导致本病例误诊误治的主要原因是对急性焦虑发作的临床症状缺乏识别能力。而气管切开术后该患者呼吸困难缓解,是因为局麻有一定的镇静作用,并对患者有强烈的暗示作用,且急性焦虑发作惊恐体验一般历时5~20分钟,因此气管切开术缓解了患者的焦虑发作,并非缓解了“呼吸困难”。仔细分析该患者的临床表现,其呼吸困难为突然发生且反复发作,但并无缺氧症状及体征,若在监护下继续观察,并进一步了解其既往史,患者性情较急躁,术前对手术较恐惧,则有可能认识到其“呼吸困难”与心因性原因有关,应及时经专科医师会诊确诊其“呼吸困难”只是急性焦虑发作伴发的神经功能失调的症状之一,给予苯二氮卓类药物即可有效缓解其“呼吸困难”[4],可避免行气管切开术。

据报道,在综合医院就诊患者中自主急性焦虑发作(惊恐障碍)占1.1%,在各种形式的焦虑障碍中约占15%[5]。而我国综合医院医师对心理障碍患者总体识别率低,尤其当焦虑和抑郁障碍与躯体疾病并存时,其识别和治疗率更低;以上海内科医师为例,对心理障碍识别率仅为15.9%,远低于同期调查的中位数水平[6]。若惊恐障碍患者临床表现以急性躯体症状为主,首先就诊于综合性医院的其他相关专科而非精神科,往往被按误诊的疾病进行治疗,故综合医院各科医生应了解惊恐障碍发作的临床表现、特点,具备早期识别的能力,如果发现患者的主诉重于检查结果,不能用某一系统疾患解释时,应想到该病的可能,及时请专科医师会诊,避免漏诊、误诊,并使患者得到规范治疗[7]。

1 郝伟,于欣.精神病学[M].第七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24~127.

2 吴卫珍,石爱萍.综合医院惊恐障碍误诊原因分析[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6,15:361.

3 刘晓晖.急诊科惊恐障碍误诊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0,29:81.

4 魏镜,唐宏宇.综合医院精神卫生服务基本技能[M].北京: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14.113~142.

5 魏镜,武力勇.惊恐障碍48例的躯体症状[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05,4:348.

6 肖世富,严和耽,陆余芬,等.世界卫生组织初级卫生保健病人心理障碍合作研究的上海样本结果[J].中华精神科杂志,1997,02:27.

7 费春华,卞慧莲,张平,等.惊恐障碍误诊62例分析[J].临床误诊误治,2013,26:37.

(2015-01-13收稿)

(本文编辑 周涛)

10.3969/j.issn.1006-7299.2015.03.029

时间:2015-4-23 11:13

R767.4;R749.7+2

A

1006-7299(2015)03-0326-02

* 国家科技十二五支撑计划项目(2012BAI01B00)

1 武汉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研究所(武汉 430072); 2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精神卫生中心

王晓萍(Email:wxp57@163.com)

网络出版地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42.1391.R.20150423.1113.008.html

猜你喜欢
焦虑症精神科声带
躲进“焦虑症”的刘太太
精神科护理工作研究进展
探讨精神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与护理对策
声带常见疾病的应对方法
声带息肉症状表现
现代人当警惕知识焦虑症
长颈鹿为何是哑巴
老年焦虑症应用生物反馈治疗的效果观察
经声带浅固有层切除手术治疗声带白斑的观察研究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