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中作文有效指导策略和原则

2015-02-14 07:14张胜载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5年7期
关键词:写作水平教师应原则

张胜载

作文教学作为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想培养学生语言应用能力,提高作文水平,需要长时间的积累训练。除此之外,教师还应确立有效的教学指导策略及教学原则,进一步提升高中作文教学效率。

一、高中作文有效教学的指导策略

(一)鼓励学生大量阅读

在大量阅读中学生不仅可以借鉴其语言形式,而且可以建立起属于自己的良好语言环境,久而久之提高写作能力。就教材中的课文来说,就是学生写作素材的一个主要来源,可以在课文教学的同时学习写作的手法。例如课文中“小草偷偷地从土地当中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这种语句,可以使学生学习到叠音词运用的美妙。另外,写作的素材本就源于生活,写作的水平也只有到了一定的阅读积累量时才能达到好的效果。因此在作文教学实践中,应引导学生大量阅读课内、课外资料,培养学生热爱阅读的良好习惯,提升学生文学积累,继而写出内容丰富、有内涵的作文。

(二)与生活实际密切结合

写作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与生活实际的密切结合可以使学生的写作水平得到进一步升华。在高中阶段作文教学中,重点培养的是学生对议论文、记叙文的写作。以记叙文来说,教师应在课后布置关于身边小事情的写作练习,以此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力以及表达力。引导学生将作文密切联系生活可以帮助学生获得作文创作规律的更多启迪。就像高速公路的弯道一样,虽然人们觉得如果高速公路一直是笔直、平坦的,但实际上,弯道的设计可以有效提高司机的警惕性,避免由于笔直道路的枯燥而引发交通事故。对于作文也是同样的道理,如果作文结果太过平铺直叙,必然无法吸引读者的兴趣,而在作文中设置一些跌宕起伏的情节或者有亮点的语句,才能具有可读性。

二、高中作文有效教学的指导原则

(一)主体性原则

高中时期学生不仅具备了较丰富的知识层面,而且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对人、对事都有了自己的看法与对待方式。在这个阶段,正是开展对学生思维训练的重要阶段,教师应通过多样化的训练不断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深化、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在作文教学中,除了对学生进行语言应用的综合训练,还要锻炼学生的思想,使其能在作文中将自己的主体思想、观念表达出来。在此教学过程中,凸显学生教学的主体性才能收到更好的作文教学成果。

例如,在作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创设一些趣味性的作文情境引发学生思考,比如一些具有深层含义的小短文或者具有影响力作家的一段话等等,通过学生对情境的一定感触,锻炼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各抒己见,将自己的感想与其他同学做交流,这样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氛围,而且也可以良好的体现主体性原则,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二)实际性原则

无论是哪一个阶段的作文教学,教师一直强调的重要内容就是一定不能脱离实际。作文的写作必须结合实际。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时,应给学生树立正确观念:好的作文是从实际出发,带有真情实感的,而不是华丽辞藻的空虚堆砌。在进行作文的评价时,教师也要针对性的剔除亮点及缺点,并加以正确引导,久而久之帮助学生找到写作的敲门,提高写作水平。

高中阶段,学生的作文水平已经大体能代表其语文素养了。在新课标要求下,教师应坚持实际性的指导原则,从阅读到写作,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继而提升教学效率。

(三)实践性原则

高效的作文不能缺少学生对生活的观察与实践,学生只有从生活中积累更多的经验才能将其作为写作的素材,充盈自己的作文,写出具有感染力的文章。因此,教师必须要重视在作文教学中的实践性原则,培养学生写作素养。

写作文需要不断更新材料,将自己独特的感受、真挚的情感表达出来。有的学生虽然知道作文要联系实际,但他每天只在学校、宿舍、食堂三点一线的生活,根本无任何实践性可言。因此,教师应及时引导学生走出这种错误、单一的观念,指导学生培养更好的观察能力。

三、结束语

综合上述,高中阶段作为学生写作水平提升的一个重要阶段,在新课标要求下,教师必须加强对学生写作能力、语文素养的培养,从大量阅读到写作,提升学生语言学习、语言运用的能力,在遵循有效的教学指导策略、坚持指导原则的基础上,提高高中作文教学水平。

猜你喜欢
写作水平教师应原则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增加活动体验,提升写作水平
如何提高中学生的写作水平
以说促写,提高写作水平
提升小学生写作水平的有效方法
Effects of total soy saponins on free radicals in the quadriceps femoris, serum testosterone,LDH,and BUN of exhausted rats
浅议优秀器乐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无罪推定原则的理解与完善
养生之道应遵守九不原则
惹人喜爱的原则(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