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写作过程化理念优化作文教学

2015-02-14 10:48范楚丹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5年4期
关键词:理念作文过程

范楚丹

用写作过程化理念优化作文教学

范楚丹

长期以来,语文写作教学主要依靠学生长期、大量阅读优秀作品,从范文中感悟其妙处,再通过大量而零碎的作文练习,来积累写作经验。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写”往往相脱离,学生的写作过程并未受到及时的关注和指导,教师的写作指导也往往较空洞,对学生的实际指导意义微弱。近年来,写作过程化教学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以郑桂华老师为代表的一批研究者着力打造以过程化写作教学为主要特征的写作课程,本文以其课例《作文构思指导》为例对写作过程化理念如何优化作文教学进行简要分析。

作文构思是决定一篇作文品质的重要因素,但对于作文构思大多数教师只是列出条条纲纲的要求,泛泛而谈的指导。而郑老师这堂课却实实在在地引领学生体验了构思的过程并将作文构思的基本方法潜移默化的输入到学生脑中,真正实现了学会构思的教学目标,是非常成功的过程化写作指导课,值得语文教师借鉴学习。

一、这堂课凸显了写作过程化教学的三个特征

写作过程化教学特征之一,是学生置于写作的状态之中。就这堂课而言,学生必须始终置于构思的状态之中,教师的指导与学生的构思训练始终交融贯穿。一开始老师以“我想唱首歌”为题请学生谈如何构思,从中归纳出“从题目开始想、抓住重点词、联想生活中的记忆”三个学生常用的构思方法,发现了“想不出、想不远、想不透、想不精彩”几个问题,引出了“什么样的构思是好的构思”。找到了影响作文构思的原因后,教师又设计了“读书”这个话题进行第二次构思训练,学生构思的方向明显更多、更加深广,之后再次总结出构思“要具体、要角度小”这两个评价尺度。紧接着进行第三次的构思训练,鼓励学生“想开去,不要粘得太紧”,开展小组讨论,帮助构思有困难的同学打开思路,归纳出构思“应选择一个熟悉的物象,建立关联”,于是第四次构思训练水到渠成——让学生将“读书”与“茶”进行关联训练。整堂课中,教师共设计了4次构思训练,让学生在反复训练中逐步把握作文构思的方法和要求,将写作指导的“教”和学生构思训练的“学”紧密的结合在一起。

写作过程化教学特征之三,是流程法。这堂作文构思指导课,遵循学生构思的基本规律,第一步先让学生知道什么是作文构思,帮助学生归纳出构思的方法,第二步从学生的反馈中归纳出作文构思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样的构思是好的、精彩的,第三步根据归纳出来的构思原则再次进行构思训练,进一步明确构思的过程。整堂课将教学设计操作化,教师指导流程化,学生训练步骤化,让学生觉得作文构思并不难、很有趣、有一定的规律,作文构思能力可以学,可以提高。

二、这堂课着力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

教师在构思训练中,让学生假设自己是阅卷老师,对于同学们的构思进行评价并分析原因,进而让学生发现怎样的作文构思能够吸引人。这样的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对于应试作文而言,学生作品的读者就是阅卷老师,能够将读者意识贯穿于写作过程中,必将对提高学生的写作成绩产生作用。

三、这堂课教学效果反馈明显,训练目标落实到位

从第一次训练时学生的“想不出来”,三分之一学生认为构思难,到第二次构思训练时学生能够列举出23点,到第三次构思训练能列举出43点,构思时间缩短但想到的内容却越来越丰富、越来越远、越来越精彩,再到第四次构思训练时学生能够自己建立关联,并找到建立关联的三种思路。整个过程学生的思维越来越活,课堂反馈积极有效,这堂课的教学目标很好地得到了落实。

四、这堂课是对话教学的典范

郑桂华老师以对话教学的理念来设计优化作文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就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对话、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对话,课堂互动好,提问覆盖率高。对于学生的发言,教师主要以鼓励表扬为主,引导得当,处处体现对学习效果的关照,成功体现了对话教学的理念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模式。

总之,郑桂华的这堂《作文构思指导》是一堂成功的过程化写作教学课例,如果要吹毛求疵挑出不足之处的话,那在于本课的重心应该在第四次训练,即让学生多尝试话题与某个构思指向之间的有机联系,结构作文框架。这一部分最难,也最重要。前半部分训练时间可以适当缩减,留给后面的训练时间就能够充足一些,不至于头重脚轻。

范楚丹,教师,现居福建龙岩。

猜你喜欢
理念作文过程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圆满的过程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