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百年文学史书写的思考

2015-02-14 10:48王永刚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5年4期
关键词:解码文学史编码

王永刚

关于百年文学史书写的思考

王永刚

一、回顾百年文学史的“编码与解码”过程

首先给百年文学史写作带来新气象的当推“五四”新文化运动。伴随着各种文学形式的新变及发展,关于新文学史的写作开始式微,出现了胡适的《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朱自清的《中国新文学研究纲要》等论著,体现出文学史写作初始阶段百家争鸣的形态。真正给百年文学史书写带来实质改变的当推毛泽东的文艺思想。毛泽东发表的一系列讲话与文章,形成与中国国情、文化相关的新理论体系。为适应毛泽东的文艺理论体系,百年中国文学史写作进入制度化阶段。1951年教育部主持起草的《〈中国新文学史〉教学大纲》即是产物,又成为大学文学史教科书编写的参照。文革期间,文学史的写作同别的文学形态一样经历了最黑暗时期,完全沦为政治的工具。改革开放成为新中国历史发展的转折点,也是百年文学史书写的一个新转折点。紧随着新时期政治上开展的“拨乱反正”行动,文学史的书写同样做出了“拨乱反正”的调整,开始呈现出更符合历史史料及文学自身发展规律的面貌。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文学史的书写进入繁荣期与成熟期。

根据词典解释,“编码”是指用预先规定的方法将文字、数字或其它对象编成数码,或将信息、数据转换成规定的电脉冲信号。而“解码”则是用特定的方法把数码还原成它所代表的内容或将电脉冲信号转换成它所代表的信息、数据等过程。把这两者的关系引伸开,可以解释成“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关系。在百年文学史的书写上,面对每一个时段给文学史书写带来的“编码”,文学史书写都做出了相应的“解码”调整。

二、当下社会发展给文学史书写制造的“新编码”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的社会发展呈现出更加复杂的态势。全球一体化趋势势不可挡,中国同世界在各方面的交流更加频繁,处于转型期的中国,在商业大潮的席卷下,物欲横流的社会现状衍生出相当多的问题。处于当下社会的人们,心理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变得更加尖利现实。文学在其发展过程中面对这样的社会发展情势,特别是九十年代以后的发展,在商业大潮的席卷下逐渐丧失了它的主流位置,到目前可谓完全处于边缘位置。从权力意识形态的角度来看,文学不再受到强烈的政治意识形态控制,拥有了相当广阔颇具弹性的写作权利空间,这对于文学发展来说是好事。但从另一个侧面来说则反映出它与处于社会中心政治意识形态的剥离而导致其位置边缘化的弊端。其次,大众化传媒对于纯文学的冲击是巨大的,它带动的是俗文学的发展,俗文学的发展又总是伴随着商业利益的因素,作家靠单纯的写作特别是纯文学的写作已经很难谋生,更多人投入到影视文学写作行业中,写作主体的心理结构发生改变。而从文学的接受主体——大众读者来说,趣味性与实用性成为其在选择读物的过程中考虑更多的因素,文学在社会发展中边缘格局的形成也就情有可原。

三、切入当下以“解码”

首先要重视大学文学史教材的编写。“文学通史与大学教育联系最早也最紧密”。①从当今的社会发展情势分析,大学生已经成为文学史最主要的接受者。大学生是将来承担社会建设的主体,对于需要接受文学史学习的大学生来说,文学史就应当充分发挥其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在大学生心性培养中的作用。文学史是引导大学生了解中国优秀文学遗产的最直接因素,一本好的文学史教材,可以激发大学生浓烈的学习兴趣,认识和解读诸多作家作品,了解历史上的文学事件,以便更好的知过往、鉴未来。

其次,重视现代语境的改变。语言作为人类用来表达及交流思想的工具,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展的。在集体化程度较高的社会,人们的思想比较统一,生活方式比较简单,相伴随的人们用来表达思想的语言结构也比较简单刻板。而在多元化发展程度较高的社会,人们的思想统一度会大大下降,生活方式呈多样化发展,相伴随的人们用来表达思想的语言结构则变得复杂而具体,文学史的书写应当重视现代语境的改变。

注释:

①董乃斌、陈伯海、刘扬忠等,中国文学史学史,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第6页

王永刚,教师,现居广西灵川。

猜你喜欢
解码文学史编码
《解码万吨站》
基于SAR-SIFT和快速稀疏编码的合成孔径雷达图像配准
《全元诗》未编码疑难字考辨十五则
子带编码在图像压缩编码中的应用
解码eUCP2.0
当代诗词怎样才能写入文学史
作品选评是写好文学史的前提——谈20世纪诗词写入文学史问题
现代视域中文学史著对《红楼梦》经典化的推进(1900—1949)
NAD C368解码/放大器一体机
Quad(国都)Vena解码/放大器一体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