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子物理
——核心学说暨质子和中子的结构和组成

2015-02-16 05:05合肥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230009
学周刊 2015年13期
关键词:负电正电子中子

(合肥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230009)

粒子物理
——核心学说暨质子和中子的结构和组成

曹 焱(合肥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230009)

质子和中子是组成原子核的主体,所以,质子和中子也是组成物质的主体。质子和中子中:质子是由带正电的核心和带负电性的表面组成,同样,中子也是由带正电性的核心和带负电性的表面所组成。质子和中子是由正、负电子按一定的规律组成的。正负电子的结构和组成中:正电子是由极小的带负电的核心和外面带正电场的外层组成。负电子则是由极小的带正电的核心和外面带负电场的外层所组成。即在正、负电子的结构和组成中,也是按核心学说组成的。物质是正电为核心,反物质是负电为核心,正磁物质是正磁极子为核心,反磁物质是负磁极子为核心。

核心学说:物质世界里,首先正负电子中正电子以负电为核心,负电子以正电为核心;质子和中子以正电为核心,负电在粒子表面,原子以原子核正电为核心,电子形成电子云在外围。反物质以负电为核心。正磁物质以正磁极子为核心,反磁物质以反磁极子为核心。组成物质的核心的正电所占的空间体积远小于其核心外负电所占据的空间体积,根据库仑定律和数学新领域:纽曲空间微积分可计算出,正电与正电的斥力加上负电与负电之间的斥力,小于正负电之间的引力,即形成了一个引力的差值:万有引力。这也就电磁力与万有引力相统一的数理证据。

由于物质和反物质的结构和组成中,正、负电所占据的空间体积不一样,通过新的数学领域:纽曲空间微积分的理论推导和计算得出,物质和反物质之间产生了静电磁力斥力的差值,即物质和反物质之间存在着万有斥力。

统一场理论包括广义统一场理论和狭义统一场理论,狭义统一场理,即四种力的统一:电磁力、万有引力、强力、弱力的统一。广义统一场理论:即为物质世界大统一理论,也就是说在狭义统一场理论的基础上,包括了物质结构和组成上的统一:物质首先由电和磁组成了磁力线环和电力线环,其中磁力线环组成了正、负电子,而电力线环组成了正、负磁极子。以正电子为核心,由正负电子按照一定的规律组成结构,成为物质世界,而以负电子为核心,由正负电子按照一定的规律组成结构,成为反物质世界。同样,以正磁极子为核心组成正磁物质世界,而以反磁极子为核心则组成了反磁物质世界。所以,在我们这个广义的宇宙中,除了宇宙大爆炸这个物质宇宙之外,还有反物质宇宙、正磁物质宇宙、反磁物质宇宙。更大义意上的宇宙应该由许许多多个这样由四种宇宙:物质宇宙、反物质宇宙、正磁物质宇宙、反磁物质宇宙组成。因此可以断定,我们这个宇宙大爆炸的宇宙只是更大义意上的宇宙中的一个“小小电子”而已。因为:物质宇宙和反物质宇宙之间存在着万有斥力,同样,正磁物质宇宙和反磁物质宇宙之间也存在着万有斥力。

所有粒子的各种特征、特性、味等等,在核心学说下都得到了相互统一,即正负电子按一定规律和原理组成物质结构中,粒子的各种特征、特性、味都得到了很好的解释。

核心学说正、负电子自旋磁矩色味

一、引言

正负电子有正、反自旋、正、负磁矩、正、负电荷,正负电子的构成中,各由三组磁力线环分别以三维坐标的三个坐标轴为轴,以坐标原点为切点进行旋转等特征。正负电子在构成物质的过程中,令人神奇的产生了最科学、规律、稳定结构的种类极少,有的只有唯一的结构,而其他的结构都不稳定,易分裂和衰变。有趣的是,物质世界就是一个由正负电子和光子(电磁波)组成的一个世界大同(统一)的大汇聚体。当许许多多正负电子相间地组合在一起时,不是产生两相互湮灭,而是一部分正负电子相互结合成粒子,剩余一部分电子,自由“活动”,形成电子云围绕在粒周围,构成原子。

各种物质在组成过程中,物质由分子和原子组成,分子首先由原子组成,原子是由正电荷都集中于原子核的中子和质子的组成,在原子核外由负电子绕原子核形成电子云。正电荷所占据的空间,其半径只为负电性所占据的空间半经的千分之一,如图1-1所示。

在质子和中子的结构组成中:在质子和中子的结构和组成之中,首先以一个正电子为核心。每个正电子都可看成是装在一个正方体的“盒子”里,然后,在这个正电子(正方体)的六个面上各有一个负电子与这个正电子相接合。所有粒子的结构包括质子、中子的结构,其组成结构相同是以一个正(反物质为负电荷)电为核心,正负电相间排列(中微子无核心电荷除外)。质子:先由一个正电子为核心,在这个正电子的六个面上各有一个负电子与这个正电子相连结,然后每个负电子,同样以六个正电子在外围,即每个负电子再与六个正电子相连,组成一个更大正方体的模型,最后质子表面呈负电性。中子也一样,中子也有一个正电子为核心,负电性在中子的表面,因此中子具有负磁矩。这就是物质世界的核心学说。这也是万有引力产生的来源。

二、几个基本规律

1.质能守恒定律是物理学的基定律,根据质能守恒定律确定一切粒子的结构和组成中,组成粒子的正负电子数量的大小数目。

2.物质以正电子为核心,正、负电子相间排列,每个正电子以正方体的形式在正方体的六个面上连接六个负电子,同样,每个负电子也以正方体的形式在正方体的六个面上相连接六个正电子。

3.组成正、负电子的三个磁力线环旋转的相位分别相差120°,正、负电子结合在一起时,两个电子的磁力线环相互啮合,磁力线环避免相互碰撞,因为磁力线环碰在一起时,就会产生磁力线重新分布,磁力线环就会遭到破坏。

4.正负电子相结合在一起时,相互啮合的两个磁力线环的磁力线方向必须为同向。如果磁力线环反向,也会导致磁力线环遭到破坏。

5.正、负电子内三个磁力线环分为三层,从最内层绕Z轴旋转的磁力线环层、绕Y轴旋转的中间磁力线环层、最外面的绕X轴旋转的磁力线环层,使各层上的磁力线环避免相互交叉、碰撞。

6.磁力线环绕轴旋转时表现为静质量,同样,组成光子的电磁波在折射、反射、运动方向发生改变时,在拐点处都表现为静质量。

7.正、负电子相接合形成正方体,物质为以正电子在正方体的核心形式,并以正电子为核进行自旋,在自旋轴的两端还可以再连接其他的结构,这也是产生同位旋只有两种的原因。

8.所有物质粒子核心具有正电性,物质粒子表面具有负电性;反物质粒子核心具有负电性,反物质粒子表面具有正电性;正磁物质和反磁物质类推。

9.所有粒子的结构均有一个核心并以核心为轴进行自旋,在自旋轴上宇称对称,即粒子围绕自旋轴呈轴对称性,达到自旋角动量平衡。中微子是唯一没有核心结构,是特例除外。

三、电子的磁矩与电子的结构关系

(一)电子的自旋磁矩和电子的轨道磁矩

(二)电子的结构与电子磁矩的关系

正、负电子结构是由三组磁力线环分别在三维坐标轴的X、Y、Z轴上,并以三个坐标轴为旋转轴,以坐标原点O点为切点,形成的三个电荷组成的,那么每个磁力线环在绕轴旋转时,磁力线环就形成了一个轴向上的磁矩。根据量子力学给出也说是说,电子的自旋磁矩us在磁场方向上的分量或投影为uB即:

也就是说,在正负电子的结构和组成中,再次证明正负电子由三个磁力线环组成的另一个有力证据,这不仅解释了正负电子的磁矩量子化的原因,同时也证明了正负电子正是由三个磁力线环组成的及磁力大小的数值。

四、粒子的自旋

粒子的自旋有整数和分数,这是由于当自旋为分数的两种粒子相结合时,产生新的自旋进动,从而产生新内禀自旋组合,即得出自旋为整数和分数的原因,下面举几个粒子组成新的粒子的例子来说明这一原理,举例如下:

如图4-1所示,在图中,粒子G是以125个正负电子,即63个正电子和62个负电子组成的粒子,具体组成如图中1、2、3、4、5层组成。粒子G的自旋为粒子F由8个正负电子,即4个正电子和4个负电子组成,自旋也为

当两个G粒子相结合组成新的粒子时,可得如下两种新粒子:(1)组成了粒子O,由于组成粒子O中的2个粒子,A的自旋和B的自旋相反,因此组成新粒子时,产生了自旋进动,绕O轴旋转,所以,粒子O的自旋为1,同理,粒子P的自旋为0。

当粒子F和粒子G相结合时,由于粒子F和粒子G的质量不相等,在产生自旋进动时,所得到的自旋既不是也不是1或0,而得到了1

五、质子和中子的结构和组成

(一)质子和中子的结构和组成基于以下实验数据和事实

1.质能守恒定律:质子和中子的质量。即:质子的质量为1.6726231×10-27kg,中子的质量为1.6749286×10-27kg,电子的质量为9.1093897×10-31kg。质子的质量为电子质量的1836.15276倍,中子的质量为电子质量的1838.6837倍。所以得出质子和中子可能的质量为:质子是电子质量的1835倍即由918个正电子和917个负电子组成,相应的中子则为电子的1842倍即由921个正电子和921个负电子组成。

2.在质子和中子中每个粒子呈正方体结构,有八个角,在组成原子核的结构中是以八面体的方式相连接,质子和中子中有四个角为阳角,即以一个正电子为突出;另四个角为阴角,即陷进去;这样达到组成原子核的结构中平衡连接。

3.质子和中子的自旋均为1/2,质子和中子的表面为负电性,质子p是由(uud)构成,中子n是由(udd)构成。质子的磁矩:+2.792.84uN,中子磁矩:-1.9130。得出质子和中子中各有四个胶子结构。

4.1956年霍夫斯塔特用高速电子轰击质子时,发现质子的电荷分布半径为0.7fm.后来又发现中子虽呈电中性,但内部却有正电和负电,电荷分布半径为0.8fm。质子和中子内部存在电荷,而且在其0.7-0.8的地方呈现。质子和中子的表面呈现负电性。质子和中有镂空结构。

5.中子有两种同位旋结构。以及宇称对称性符合自旋的平衡的特征。根据正、负电子的结构和组成、自旋电子学及量子力学,其磁矩与自旋的相关性,通过计算得出。

(二)质子和中子的磁矩分析

1932年,斯特恩测得质子的磁2.79up,后来又测得中子的磁矩为-1.91up(而不是零),中子不带电,可磁矩却不为零,说明中子还有内部结构。质子的磁矩:

(三)质子和中子的结构和组成过程

1.先由1个13×13×13=2197个正负电子即1099个正电子和1098个负电子组成的正方体;2.再由3个5×5×5=125个正负电子即3×63个正电子和3×62个负电子组成的正方体,从1个13× 13×13=2197个正负电子即1099个正电子和1098个负电子组成的正方体以对角线为自旋轴的对称的三个角中减去;3.然后再由3个2× 2×2=8个正负电子,即4正电子和4个负电子组成的正方体(即胶子),填充到减去的3个5×5× 5=125个正负电子即3×63个正电子和3×62个负电子组成的正方体中去;4.再根据核心学说,即粒子表面为负电性的要求,从1个13×13×13=2197个正负电子即1099个正电子和1098个负电子组成的正方体以对角线为自旋轴的对称的另三个角中各减去1个正电子补充到3个2× 2×2=8个正负电子,即4正电子和4个负电子组成的正方体(即胶子)“身边”;5.同时再从3个2×2×2=8个正负电子,即4正电子和4个负电子组成的正方体(即胶子)对外突出的角上,各减去1个负电子;6.最后从1个13×13×13=2197个正负电子即1099个正电子和1098个负电子组成的正方体以对角线为自旋轴的角中减去1个2×2×2=8个正负电子,即4正电子和4个负电子组成的正方体(即胶子)。如图3-1中的质子结构示意图。中子是由质子经“物质反应”得出来的,即从质子的结构和组成过程的6中,打入一个中微子,同时释出角上的1个正电子,形成中子。所以,中子有两种同位旋。如图3-1中中子同位旋1和中子同位旋2所示。

六、粒子中的电荷分布计算

根据实验数据显示,质子的电荷分布半径为0.7fm.后来又发现中子虽呈电中性,但内部却有正电和负电,电荷分布半径为0.8fm。质子和中子内部存在电荷,而且在其0.7-0.8的地方呈现。其理论计算如下:如图6-1所示,图中1、2、3构成了一个以一个正电子为中心,14个正电子、13个负电子组成的粒子4,其他的粒子也都以同样的规律组成近似正方体模型。将4的八个角抽象出来,得到5所示的正方体结构,其形状如6所示。

七、几种典型粒子

(一)粒子的磁矩与旋磁比的关系

(二)几种粒子特性的分析

从图7-1粒子结构可知,1(26)、2(30)、3(22)、4(36)号粒子体积过小,粒子核心电荷对粒子表面的影响大,即核心电荷的场透过粒子表面时,是场强度过大,易受粒外其他粒子的作用和影响,同时,由于粒子自旋大,从而使粒子极不稳定很难存在。而3(22)、4(36)粒子由于粒子表面呈正电性,更易受外界负电子的影响,更加不稳定而难以存在。

八、电磁力与弱力的统一

九、讨论:电子的磁矩可能是弱力产生的来源

1.质子和中子的表面呈现负电性。而质子和中子同时又为所有原子核结构的主体即“主力”,所以可知,从正、负电子的结构和组成:正电子以负电为核心,负电子以正电为核心,中子以正电为核心,中子表面呈负电性,质子以正电为核心,质子表面同样为负电性,只是质子表面的负电性被质子中心的正电荷的电场所覆盖而已。原子以原子核的正电为核心,负电子在原子核外绕原子核旋转。那么,可得,所有物质世界,都以正电为核心,而且正电所占的空间体积远小于其正电为核心外围的负电性所占的空间体积,这正是万有引力产生的源泉。

2.正、负电子单独存在的时候有磁矩,而当正负电子相结合以后,由于电场相互抵消,因而正负电子的磁矩也就消失,即使是正负电子相结合时,两者的磁矩方是属于同相的。所以,在正负电子相结合组成粒子时,每个正(或负)电子自身所特有的磁矩因正负电子相结合时,电场相互抵消而使其磁矩也消失。

十、原因分析

1.质子由1835个正负电子组成的,正是核心学说的要求。维持正电荷在核心的地位,达到质子的结构最稳定。

2.质子和中子的结构和组成中,正六面体共八个角,刚好达到4个凸出,4个凹陷,达到了如同DNA碱基配对一样的对等的相互结合点。而中子除了其中性,不带电荷的特点外,还具有了更大的优势,即更容易将其他粒子结合在一起。

3.质子和中子的大小,决定了:第一,质子和中子的自旋以核心一个正电子的自旋带动的情况下,达到最使粒子稳定的自旋;第二,使核心电荷的电场透射到质子和中子表面时达到最稳定,使得大于或小于质子和中子的其他粒子都不稳定。

十一、结论

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而分子和原子由带正心为核心的原子核和核外负电子形成的电子云所组成。而原子核是由中子和质子组成。质子和中子是组成原子核的物质主体。

中子带有负磁矩,说明中子表面呈负电性,从中子与质子的相互转变中可得,中子的核心呈正电性。同样,质子的核心呈正电性,质子的表面也呈负电性,由于被质子中心的正电性的电场所遮蔽,这个也从中子与质子的相互转变成中可得。所以,质子和中子同样是由带正电性的核心和带负电性的表面组成。

在组成质子和中子的正负电子的结构和组成中,正电子是由极小的带负电的核心和外面带正电场的外层组成。负电子则是由极小的带正电的核心和外面带负电场的外层所组成。即在正、负电子的结构和组成中,也是按核心学说组成的。

由此可得,物质、反物质的区别在于组成其核心的正负电性的不同。即物质都是由正电为核心,反物质都是由负电为核心。同样,正磁物质以正磁极子为核心,反磁物质以反磁极子为核心。

正是由于核心学说,即组成物质的核心的正电所占的空间体积远小于其核心外负电所占据的空间体积,根据库仑定律和新的数学领域:纽曲空间微积分可计算出,正电与正电的斥力加上负电与负电之间的斥力,小于正负电之间的引力,即形成了一个引力的差值:万有引力。这也就电磁力与万有引力相统一的数理证据。

粒子的磁矩与粒子表面的正、负电性有关,以及与粒子的质量(是电子质量的倍数)、半径、自旋有关。

十二、启示

(一)人类认知的局限性

人类的智慧是有局限性的,首先因为人脑是由物质组成的,而人类的智慧是要靠人脑的物质组成的这种“硬件”才能运行的。就如同电脑一样,电脑的硬件决定了电脑运行程序的大小,如果在286上运行现在xp必然会死机,现在的奔五如果运行vista也是要死机的。所以,由于人脑这种物质结构和组成,使得人脑运行智慧到一定的程度后,更高的智慧就无法在人脑运行的情况,当更高级的智慧让人脑去运行的时候,人脑就会出现“死机”,而停止运行。所以从总体上来说,人类的智慧到一定程次以后就达到了极限。其次,例如,让海豚学习加法减法,几个月或几年就能学会,但要让海豚学乘法,恐怕从生学到死,一辈子也学不会,因为海豚的大脑结构决定了其运行智慧的程度只能运行加减法而已。同样,让弱智的人去学习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四维或五维空间,对其进行理解,这也恐怕是一辈子都难理解的事,如果让他们只是简单地去背会,可能要容易得多。其实弱智只是相对今天的知识、智慧而已,如果今天的弱智放在一万年前的社会,其智慧可能是高智商。这也就是说,今天的世界最聪明的人的大脑,用他们的大脑来运行今天的智慧是最聪明的而已,如果运行“明天”更高的智慧时,可能就勉为其难了。所以,总有一天人类的智慧会到了一个极限,即更高的智慧时,人脑无法运行。人类之想了解整宇宙就如同地球上的细菌想了解太阳系一样,可能极不现实。

所以,人类的智慧是无限的只能这样来理解:即人类的智慧是一段直线两点中间的点是无限多,而不是一条无限长直线的长度那么长一样。

在地球上,以地球的引力场大小所能技撑的人类现在大脑的这种强度,决定了人类大脑的大小、体积、重量的有限性,即如果人类的大脑的重量达到一定极限后,如果重量再增加,就会像豆腐的体积一样,会因为豆腐的体积过大而发生自行坍塌一样。所以,最终人类的大脑由于其强度和地球的引力决定人类大脑体积的有限性,而体积的有限性决定了其结构和组成的有限性,最终决定人类大脑运行智慧的有限性。就如同,蚊子的大脑由于其体积的有限性,让蚊子的大脑去存储信息量的有限,以及运行智慧的有限性一样。现在有人类似乎很自满,以为现在的宇宙大爆炸就是宇宙的一切,殊不知现在的宇宙大爆炸远不是宇宙的最大和终结,因为这个宇宙大爆炸只是更大意义上,千千万个大爆炸中的一个而已。

所以,人类总是自以为是地认为已认识了整个宇宙,其实是极不科学的想法。大爆炸根本就不是宇宙的终结,只可能是人类思维的终结而已,人类思维是有终结的时候的。

(二)人类智慧的局限性导致了人类认识宇宙的有限性

人类从认识到太阳早起晚落时起,就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然后就是哥白尼的日心说,再到后来的银河系的发现,当时的人们就认为己“看到了整个宇宙”了,再后来,发现了宇宙大爆炸,于是人们又一次错误地认为,这个宇宙大爆炸就是宇宙的全部了。其实宇宙远非想象的那么小,那么容易被小小的人类所全部认知。我们这个宇宙大爆炸只是更大意义宇宙中的一个小小的“电子”那么大小和作用的一个小点而已,因为由这些个许许多多的宇宙小点会构成更大宇宙意义上的“生命和思维”,就如同各种正负电子组成的物质最终形成我们的人身体和大脑具有的思维一样。

从电磁波的角度来看,电力线和磁力线是等同,并没有什么分别,所以,由磁力线环构成的正负电子,产生了单极电力线。那么,就一定也会有由电力线组成的正负磁极子,产生单极磁力线。从理论推导中得出物质和反物质之间存在着万有斥力,同样可以理论计算出,正磁物质和反磁物质之间存在着万有斥力。而且,由于物质和反物质会产生磁矩,那么,正磁物质和反磁物质就一定会产生电极矩(电偶极子),因此可得,物质和反质与正磁物质和反磁物质之间就会产生磁矩与磁极子之间的引力和斥力,同样,也会产生电极矩(电偶极子)与电力线之间的引力与斥力作用。

因而,更大意义的宇宙,如果,物质宇宙、反物质宇宙、正磁物质宇宙、反磁物质宇宙是对等存在的话,这样就构成了物质宇宙与物质宇宙之间存在万有引力,反物质宇宙与反物质宇宙之间也存万有引力,同样,正磁物质宇宙之间,反磁物质宇宙之间也存在着万有引力。但是,物质宇宙与反物质宇宙之间存在着万有斥力,正磁物质宇宙与反磁物质宇宙之间也存在着万有斥力。所以,更大意义上的宇宙之间会形成新一平衡,这就如同构成物质的正负电子之间由于其正负电子之间的引力,正电子与正电子、负电子与负电子之间的斥力,构成了物质的平衡一样。同此推测,我们这个宇宙大爆炸或许只是更大意义宇宙组成中的一个小小的“电子”而已。

更大意义上的宇宙从真正广义上的物质理解:物质宇宙,反物质宇宙,正磁宇宙,反磁宇宙,比我们现在只有正电子和负电子的物质复杂得多,所以由这些个宇宙“正电子、反电子、正磁子、反磁子”宇宙组成的更大意义上的生命体,其智慧比我们人类的智慧可能更大,只是我们不是处在一个层面上而已。给个数定义就知道更大意义上的宇宙有多大:一个人以80kg计算,是一个电子重量的0.8× 1060倍。那么,如果一个以宇宙为“电子”的智慧假设与人相当,这个宇宙智慧就是我们目前正在探索的宇宙大爆炸的0.8×1060倍。而我们一个小小的人在这个宇宙大爆炸中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点,可知那个宇宙智慧相对于更大意义的宇宙的大小又是什么样子的。所以,对宇宙而言又岂是人类所能知晓的呢?

(三)平行宇宙的存在

即最终科学将证实,物质最终是由电和磁组成的,那么在电和磁之外还有没有第二种、第三种、第四种、第五种等等存在形式呢,但这种第二种、第三种、第四种、第五种等等的存在的形式,是绝不能由现在的电和磁组成的物质所能探测,正如同电磁波不能由无电磁的仪器感知类似。所以,这种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等等存在形式真正构成了我们的平行宇宙。与我们平行存在。可能其中的某种存在形式与我们的物质存在形式呈相关性,从而导致现在许多“迷信”形式的存在。这里的迷信可以解释为:没有被现代科学解释,但以确实存在的现象,即当今没有揭开的迷,又不能否认其现象的存在,估且先相信其有,所以就叫迷信。相信未解开的谜的存在。

[1]赵凯华,陈熙谋.电磁学(第二版,上册)[M].高等教育出版社,1985.

[2]张三慧.大学物理[M].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第二版.

[3]吴百诗.大学物理[M].科学出版社,上、下册,2001.6第一版.

[4]赵凯华.电磁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85.6第二版.

[5]陈宜生.物理学[M].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第一版.

[6]同济大学教研室.高等数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81第2版.

[7]王友桐.正电子湮灭.核技术,1980(1).

[8]唐孝威.三光子实验.自然杂志,11卷第1期.

[9]李福利.关于电子的史瓦兹半径.自然杂志,5卷9期.

[10]曹焱.论光速的相对性和绝对静止参照系的关系——实验发现光子动态惯性的存在[J].教育学,2013(3).

[11]曹焱.论光的频移和时空相对性的关系[J].教育学,2013(8).

[12]曹焱.论正负电子的结构和组成[J].教育学,2013(15).

[13]曹焱.论中微子暨胶子的结构和组成——统一场理论概述[J],学习导刊,2014(5).

[14]曹焱.论电磁学中高斯电通量定理的谬误[J],学周刊,2014(12).

(责编 赵建荣)

Protons and neutrons are the main component of the nucleus,so protons and neutrons are the main component of matter. Protons and neutrons:proton is made of positively charged core and negatively charged surface composed.And the same,neutrons is made of positively charged core and negatively charged surface composed.Protons and neutrons are made of positive and negative electrons composed according to certain rules.The structure and composition of the electronpositron:positron is made of tiny negatively charged core and a positively electric field outer layer composed.And negative electrons are made of tiny positively charged core and a negatively electric field outer layer composed. Namely in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electron structure composition,it is also based on the composition of the core theory.Matter is positively charged core,antimatter is negatively charged core,positive magnetic matter is positive magnetic pole promoter core, diamagnetic matter is negative magnetic pole promoter core.Core theory:in the material world,firstly in the electron-position,positive electron is with negative core,and electron is with positive core; protons and neutrons are with positively charged core,and surface with negatively charged, atomic is positively charged nuclei as the core, electron cloud of electrons surrounding the nucleus.Antimatter is negatively charged core, positive magnetic matter is positive magnetic pole promoter core,diamagnetic matter is negative magnetic pole promoter core. Composition of the material of the volume space occupied by a positively charged core is much smaller than its core negatively charged outer space volume occupied.According to Coulomb’s law and new areas of mathematics,calculus in curved space can calculated,positive and repulsion of positively charged plus negative electrical repulsion between the negatively charged,is less than the gravitational force between positive and negative electric.It forms a gravitational difference:gravitation.This will set the mathematical evidence magnetic and gravitationalunity.Because of in the matter and antimatter in the structure and composition,positive and negative space volume occupied by the different, through new areas of mathematics:theoretical derivation and calculated by calculus in curved space,it produces a static magnetic repulsion different between matter and antimatter.Namely there is a universal repulsion between matter and antimatter.Unified field theory,including special unified field theory and general unified field theory,special unified field theory,namely unify the four forces:the electromagnetic,gravity, strong,weak unify.General unified field theory, namely material world grand unified theory,that is to say on the basis of special unified field theory,including the unify of material structure and composition:first matter is made up of electric and magnetic,electric and magnetic form the magnetic line ring and powerline ring, among them magnetic line ring form positive and negative electron,and powerline ring form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magnetic pole sub, with positron at the core,there are positive and negative electrons composition structure according to certain rules,become the material world.And the negative electron as the core, there are positive and negative electrons composition structure according to certain rules, to become the antimatter world.Similarly,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magnetic pole sub form positive magnetic matter world and magnetic antimatter world.So in our general universe,in addition to the Big Bang,there must be infinity amount of other Big Bangs and antimatter Big Bangs and positive magnetic material Big Bangs and diamagnetic material Big Bangs existed in the general cosmos.Universal on a greater sense of meaning should be made by these four sorts of the Big Bangs.Therefore itcan be concluded,out Big Bang universe is not the only universe, just like the geocentric,heliocentric,the Milky Way,the Big Bang,all not the only existed in the cosmos,our Big Bang universe is justthe universe on a greater meaning in the sense of a“small electron”.Because:there is a universal repulsion between matter and antimatter universe,similarly,there are also universal repulsion between positive magnetic material universe and diamagnetic material universe.Various features of all particles,characteristics,taste,etc.,in the core theory have been unified with each other,namely electronpositron according to certain rules and principles in the composition of the material structure, particles of various features,characteristics, taste have been wellexplained.

core theory;positive and negative electron;spin;magnetic moment;particle color;flavor particle

猜你喜欢
负电正电子中子
正电子类药物全自动核素分装仪的研究进展
PET成像中核素及组织差异对正电子分布影响的Geant4模拟
3D打印抗中子辐照钢研究取得新进展
正电子放射性药物及其相关问题研究
DORT 程序进行RPV 中子注量率计算的可靠性验证
介绍一种脑电生理新技术—错误相关负电位
荷负电手性壳聚糖纳复合滤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中子深度定量分析的相对分析法
早老性痴呆模型细胞移植的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