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天保工程投资规模与林业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2015-02-18 03:41郭伟
防护林科技 2015年1期
关键词:投资规模天保天然林

郭伟

(吉林省林业厅,吉林 长春 130022)

吉林省天保工程投资规模与林业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郭伟

(吉林省林业厅,吉林 长春 130022)

通过对2007—2013年间的吉林省天然林保护工程投资规模与林业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关性进行的分析,结果表明:天然林投资规模与林业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关系,并且天然林投资规模中森林管护投资和社会保险投资与林业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关性与贡献率较强。

天保投资规模;林业经济发展;典型相关

我国于1998年开始天然林保护一期试点工程,2000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天保工程一期全面实施,工程实施期定为10年。为进一步巩固工程成果,完善林业生态系统,相继提出并实施了天然林保护二期工程。该工程也为10年,即2011—2020年。

现阶段对天然林工程研究的学者国洪飞[1]、刘永红[2]、赵树丛[3]、曹玉昆等[4]主要对天然林保护工程政策进行了解读。周少舟[5]、何尤刚[6]、孙慧娟[7]对天保工程的效益进行了评价。李冬生[8]、孙景波[9]对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后续发展管理进行了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然而针对天然林保护投资与林业经济的发展相关性的研究文献相对较少,本文通过研究吉林省天保工程投资规模与林业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关性,为以后政府在改善工程区民生、保护天然林有效性投入及森工企业经营改革提供相关依据。

本研究通过选取2007年到2013年吉林省天保工程投资规模和林业经济产值的经济数据,对天保工程投资规模与林业经济发展变化和特点进行描述分析,并对工程投资中全部林业投资完成额、中央财政专项资金、森林管护、社会保险、政社性支出与林业产值中林业总产值、第一产业产值、第二产业产值、第三产业产值进行典型性相关分析。

1 吉林省天保工程投资规模与林业经济发展变化和特点

1.1 吉林省天然林保护工程投资规模变化和特点分析

随着吉林省天然林保护工程的逐步实施,投资规模呈现显著增长。但资金投入呈现高度不均衡,主要表现在工程投资依附于中央政府的财政投入,地方投入相对较小,所以其投资规模的变化与国家对林业的政策和指导方针具有高度相关性。国家在天然林保护二期工程在一些政策方面作了突破,增加安排中幼林抚育财政补助和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后备资源培育的补助政策。吉林省分别于2011年对造林工程投入300万元,2012年对后备资源培育工程投入1 235万元,生态效益补偿工程投入5 543万元,2013年加大了对后备资源培育工程的投入,为5 071万元。

1.1.1 吉林省天然林保护工程投资规模变化 全部林业投资额年度变化大,部分分项变化较弱。图1中绘制了全部林业投资完成额、中央财政专项资金、森林抚育、森林管护、社会保险、政社性支出的投资额的变化情况。第一,全部林业投资完成额和中央财政专项资金投资额在2008有了大幅度提升,而2009年和2010年大幅回落,2011年之后又明显持续增长。第二,森林管护投资额每年都以小额度增幅增长,在2011年有了明显的跳跃后又稳定增长。第三,由于社会保险投资额和政社性支出投资额在2009年以前也有投资,但没有进行单独统计,本研究中只考虑2009年之后的变化情况,2011年社会保险投资明显上升而政社性支出投资略微下降,2012年后又稳定增长。第四,森林抚育于2011年开始投资并以后以小额度稳定增长。整体来说,吉林省对天然林二期的投资力度不断加大。

图1 吉林省林业投资额分析

1.1.2 吉林省天然林保护工程投资规模特点分析 一方面,国家政策对投资规模的变化起决定性影响。从 2011 年起,在政策上又有了许多改变,中央财政大幅度提高了森林管护费、社会保险补助费、政策性社会性支出补助费等补助标准,有力地保障了二期工程的顺利实施。为解决林区生态保护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中央财政切实完善补助政策。2012 年,中央财政增加天保工程二期一次性补助资金 50.57 亿元,支持解决林区安置职工社会保险缴费困难问题;从 2014 年起,经国务院批准,在东北重点国有林区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中央财政新增资金用于保障林区社会运转和干部职工基本生活[10]。

另一方面,天然林保护工程中各要素补助标准的改变对投资规模也起着重要的作用。针对全部林业投资完成额、中央财政专项资金投资额和森林管护投资额,国家进一步加大了投入的力度,中央财政全额承担既定补助项目的资金投入,不再要求地方财政配套20%[11]。工程一期的森林管护补助标准为 26.3元hm-2a-1(中央财政 21元hm-2a-1),工程二期,中央财政按照 5元/亩a-1的标准安排森林管护补助费,与国有国家公益林生态补偿标准一致。关于政社性支出的增长,由工程一期的教育补助 1.2 万元人-1a-1,东北内蒙古等重点林区的卫生补助 2 500 元人-1a-1;变为工程二期的教育补助提高到 3 万元人-1a-1,东北内蒙古等重点林区的卫生补助提高到1万元人-1a-1。政企合一的政府机关事业单位 3 万元人-1a-1[12]。天保二期工程中增加了对国有中幼林抚育,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后备资源培育的补助。中幼林抚育综合成本每1/15 hm2补助120元;后备资源培育综合成本每1/15 hm2为330.7~542元,中央基本建设投资人工造林和森林改培每1/15 hm2分别补助300元和200元[2]。

1.2 吉林省林业经济发展变化和特点分析

工程建设十多年来,在中央财政投资支持下,工程不仅有效地保护和恢复了森林资源,还增加了林业产值。工程区短期内摆脱了生态破坏与贫困加剧相互交织的陷阱,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奠定长期资源环境基础[14]。

1.2.1 吉林省林业经济发展变化 如图2,2007—2013年期间,林业产业总产值及林业三次产业产值呈上升趋势。根据《吉林省林业统计年鉴》,到2013年,林业产业总产值达到13 509 856万元,其中林业第一产业产值为3 623 241万元,林业第二产业产值为8 270 048万元,林业第三产业产值为1 616 567万元。首先,总产值与第二产值都呈现出快速增长趋势,总产值增长的增幅相对较大。其次,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呈现平稳增长趋势。第二产业产值明显高于第一、第三产业产值,第一产业产值第二,第三产业产值相对最低。从增长率变化曲线可以看出,第一产业增长率在最上变为第三产业增长率在最上。

图2 吉林省林业产值分析

1.2.2 吉林省林业经济发展特点分析 在2007—2013年间,吉林省林业总产值及三次产业产值在2008年与2011年都有阶段性较快增长,增长率分别为59%、59%、59%、56%和43%、50%、39%、48%。在此期间吉林省林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林业三次产业的比重也由2007年的32:54:14调整为2013年的27:61:12。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比重不断上升,符合库兹涅茨的经济增长理论,第三产业比重稍微下降不太符合库兹涅茨的经济增长理论[15]。

从《吉林省2010—2020年林业产业发展规划》中我们可以得知,吉林省正依靠自身优势建设林业经济强省,大力推进林业技术改革,产业结构优化,加快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的进程,加快林业经济发展速度,提高经济效益。不断提升林业经济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带动功能,对生态建设的保护功能,对职工、农民增收致富的推进功能。争取用十年左右的时间,把林业产业经济建成吉林省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16]。吉林省政府对林业经济发展的重视及政策,使林业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林业产值得到稳步提升。

2 吉林省天保工程投资规模与林业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关分析

2.1 研究方法

本文讨论的是吉林省天保工程投资规模与林业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关性,但天保工程投资规模和林业经济发展水平是有多个变量组成的,这样,本研究讨论的只是投资规模和林业经济发展水平这两组变量之间的关系。因此,采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研究投资规模和林业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关性比较合适[17]。

2.2 数据来源与变量选择

以2007—2013年吉林省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投资规模和林业产值为分析样本,研究数据来源于《吉林省林业统计年鉴》。

天然林投资规模中选用全部林业投资完成额(x1)、中央财政专项资金(x2) 、森林管护(x3)、社会保险(x4)、政社性支出(x5);林业经济发展水平选用林业总产值(y1)、第一产业产值(y2)、第二产业产值(y3)、第三产业产值(y4)。

2.3 实证研究

2.3.1 显著性检验 运用SPSS软件中的相关命令,可以得到表1天然林投资规模变量组的相关系数、表2林业经济发展水平变量组的相关系数、表3天然林投资规模与林业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关系数矩阵、表4典型变量相关系数、表5典型变量相关的显著性检验的结果。

由表1可以看出天然林投资规模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总体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除个别变量之间相关性不强)。

表1 天然林投资规模变量组的相关系数

从表2可以看出:林业经济发展水平变量内部的相关系数较强,在0.989 7~0.999 1之间。

我们从表3中可以得到森林管护(x3)、社会保险(x4)、与林业总产值(y1)、第一产业产值(y2)、第二产业产值(y3)和第三产业产值(y4)的相关性比较强,而投资完成额(x1)和中央财政专项资金(x2)与林业产值的相关性相对较弱。

表2 林业经济发展水平变量组的相关系数

表3 天然林投资规模与林业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关系数矩阵

表4 典型变量相关系数

表4中第一组典型变量(U1,V1)和第二组典型变量(U2,V2)的相关系数都为1,说明其具有统计显著性。而后两组没有相关性。由表5中的数据可以检验,表5中Sig显示前两组典型变量组合的检验数为0,在典型性相关分析要求的0.05之内,所以第一、第二前两组组合具有相关性,而表5中后两组的检验数在置信水平之外,所以不具有相关性。

表5 典型变量相关的显著性检验

2.3.2 典型相关模型分析 本研究典型变量中虽然各变量的量纲相同,但为使准确表示数据均采用标准化的典型系数。根据SPSS软件运算结果给出典型相关模型,如表6所示。

表6 典型相关模型

从第一个典型相关模型看出,中央财政专项资金x2对第一个典型变量U1的贡献最大,相关性最高,典型系数为3.379;其次是全部林业投资完成额x1与政社性支出x5的贡献与相关性次之,典型系数分别为-2.631和2.207。说明天保投资规模中影响林业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要是中央财政专项资金、全部林业投资完成额和政社性支出投资。林业总产值y1对第一个典型变量V1的贡献较大,典型系数为17.251,第一产业产值y1对第一个典型变量V1的贡献小一些,典型系数为-13.757;说明林业经济发展水平中影响天保投资规模的两种因素相比较而言,林业总产值的影响要比第一产业产值的影响大,显著性更强。

从第二个典型相关模型可以看出,森林管护x3对第二个典型变量U2的贡献也大,其次是全部林业投资完成额x1和社会保险x4的贡献量比较小;林业总产值y1对第二个典型变量V2的贡献较小,相比于第一林业产值y2对第二典型变量V2的贡献大一些。

2.3.3 典型因子载荷分析 通过讨论典型负载系数与交叉负载系数,对原始变量与典型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进行结构分析。

典型负载系数(canonical loadings)是典型变量与本组的观测变量之间的两两简单相关系数[18]。由表7可知,林业投资规模的第2对典型变量U2在x3、x4上均有较重荷载,说明森林管护和社会保险这两个原始变量对林业投资规模影响较大。同样,林业经济发展水平第2对典型变量V2在y1、y2、y3和y4上有较高荷重,说明林业产值总额、第一产业产值、第二产业产值和第三产业产值也对林业经济发展水平影响较大。

交叉负载系数(cross loadings)是典型变量与另一组的观测变量之间的两两简单相关系数[18]。由于第2对典型变量之间的高度相关,天保投资规模中两个主要变量与林业经济发展水平第2对典型变量呈高度相关;而林业经济发展水平中的四个变量与天保投资规模的第2对中的森林管护和社会保险也呈高度相关。这种一致性从数量上体现了天保投资规模与林业经济发展水平存在一定的内在关系,与天保投资规模和林业经济发展水平指标的实际意义是吻合的。

表7 典型负载系数和交叉负载系数

2.3.4 冗余度分析 冗余指数(redundancy index)是本组典型变量对另一组变量总变差的百分比,也是交叉的总方差共享比例[17]。由表8可知,第2对典型变量U2和V2均较好地解释了对应的那组变量,而且交互解释能力也比较强。来自天保投资规模的方差被天保投资规模和林业经济发展水平第2对典型变量解释的方差比例分别为52.4%和52.4%;来自林业经济发展水平的方差被天保投资规模和林业经济发展水平第2对典型变量解释的方差比例为84.1%和84.1%。

表8 天保投资规模与林业经济发展水平冗余度指数

3 结论及对策建议

3.1 结论

本文选取2007—2013年吉林省天然林投资规模与林业经济发展水平为研究样本,通过简单分析和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定量的验证了在国家对天保工程投入力度不断加大的情况下,吉林省各方面的投入与林业总产值、第一产业产值、第二产业产值、第三产业产值的典型相关关系的显著变化。研究表明,天然林投资规模与林业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且天然林工程的实施,使得吉林省林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天保投资规模中森林管护和社会保险的投资对林业的发展具有显著地贡献率,这也体现了国家“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3.2 对策建议

首先,从产业结构的角度来看,需要加强特色林业建设。政府引导特色林业的发展方向,发挥极具发展潜力林业中的第三产业,充分开发林业景观资源,大力发展以特色林业生态旅游的林业第三产业[19]。实现特色林业的规模化、专业化和产业化的发展,从而促进林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快林业经济发展水平。

其次,从产业生产的角度来看,一是提高林业科技对林业产业的贡献率。由于从传统上可能把林业产业作为低技术行业的观念,中国林业科学技术对林业产业的贡献率偏低。科技进步是推动林业发展的原动力,加大林业体制和科研制度的改革与投入才是解决林业科技进步的根本方法[20]。二是引进林业技术人才与林业管理人才。人才是技术与管理能力的载体,引导人才向基层流入,只有这样才是解决技术不先进,管理不到位,信息不流通等重要问题的方法。通过使用先进的技能与技术,从而提高林业生产效率与投资效率。

[1] 国洪飞. 国有林区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效果和后续政策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

[2] 刘永红,倪嶷. 天保工程二期政策及相关问题解读[J]. 林业经济,2011(9):45-50

[3] 赵树丛. 全面把握天保工程的新形势 深入推进天保工程二期建设[J]. 林业经济,2011(9):3-5,29

[4] 曹玉昆,吕田,陈宁静. 天然林保护工程政策对中国现行林业政策的影响分析[J]. 林业经济问题,2011(5):377-382,391

[5] 周少舟.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效益评价[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8

[6] 何尤刚,孔凡斌. 天然林保护工程绩效评价:现状、问题与研究展望[J]. 生态经济,2008(2):147-150

[7] 孙慧娟. 绰源林业局实施二期天保工程效益分析[J].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14(5):13,16

[8] 李冬生. 天然林保护工程后续发展管理与对策[J]. 林业资源管理,2009(6):24-27

[9] 孙景波. 黑龙江省林业生态工程发展战略与对策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9

[10] 宗禾. 中央财政4年累计拨付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二期资金637.4亿元[N]. 中国财经报,2014-08-09008

[11] 赵树丛. 全面把握天保工程的新形势 深入推进天保工程二期建设[J]. 林业经济,2011(9):3-5,29

[12] 权威解读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二期政策[N]. 中国绿色时报,2011-05-17A02

[14] 徐硕,申飞鹤,许玉粉. 吉林省林业产业与地区经济间的关联分析[J]. 绿色科技,2014(2):240-241

[15] 谢晨,谷振宾,赵金成,等. 我国林业重点工程社会经济效益监测十年回顾——成效、经验与展望[J]. 林业经济,2014(1):10-21

[16] 张爱美. 吉林省林业产业发展及产业结构调整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

[17] 姚公安,李琪. 企业绩效与创新资金投入的相关性——基于电子信息百强企业的研究[J]. 系统工程,2009(7):107-111

[18] 范柏乃,蓝志勇.公共管理研究与定量分析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240

[19] 王立磊,戴芳,胡慧敏. 林业产业结构对其总产值的影响分析[J]. 林业经济问题,2010(6):497-500,506

[20] 王育民. 高科技产业生态与林业产业的竞争力[J]. 林业经济,2000(3):27-33

1005-5215(2015)01-0063-04

2014-11-18

郭伟(1976- ),男,吉林抚松人,大学,高级工程师,现从事营造林研究.

F326.2

A

10.13601/j.issn.1005-5215.2015.01.022

猜你喜欢
投资规模天保天然林
山西省天然林保护工程二期建设成效与经验探讨
菜鸟开店(五)——确定投资规模与合伙人制度
天津: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
天保工程:把天然林都保护起来
天然林保护任重而道远
2017年我国对外投资规模达1200亿美元
天保工程保出了美丽新疆
推进天保工程实施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舟曲林业局天保工程建设回眸
中国对非洲投资现状的分析及对策
陕西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加速2015拟在建重点项目投资规模逾2万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