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中小滑板5∶1进借刀车梯形螺纹

2015-02-18 02:43海军蚌埠士官学校安徽233012陈淳辉
金属加工(冷加工) 2015年3期
关键词:粗车牙型车刀

■海军蚌埠士官学校 (安徽 233012) 陈淳辉

探究中小滑板5∶1进借刀车梯形螺纹

■海军蚌埠士官学校 (安徽 233012) 陈淳辉

摘要:较大导程梯形螺纹粗加工,通常采用左右车削法或斜进法加工,该方法不但效率低,还经常由于借刀量控制不好,导致废品。本文提出中小滑板按5∶1进刀来粗车梯形螺纹,然后用成形法车牙侧来精车梯形螺纹。经实践验证,该方法实用且效果好。

梯形螺纹一般是传动用,用以传递准确的运动,广泛应用在各类机床上。其螺距和牙型都大,而且精度高;牙型两侧面表面粗糙度值较小,致使车削梯形螺纹时,吃刀深、切削抗力大且操作难度较大。很多操作者都是因为无法快速地实施粗加工,或不能合适地留出精加工余量,导致加工速度太慢将工件车报废。结合多年的实践操作经验,通过不断的摸索、总结及完善,提出将中小滑板按5∶1进借刀模式进行粗车梯形螺纹,并在CA6140型车床上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1. 梯形螺纹常用进刀方法分析

梯形螺纹常用进刀方法如表1所示。其中直进法只适合较小导程螺纹(P≤4mm)加工;左右车削法、斜进法适合较大导程螺纹(4mm<P≤8mm)的粗加工;后面3种方法适合较大导程螺纹(P >8mm)的粗精加工,但是需要两把以上的刀具加工,并且计算过程很繁琐,一不小心就可能出现差错,导致加工零件报废。

通过查阅各类教材及相关资料发现,对于较大导程梯形螺纹粗加工,左右车削法和斜进法都没有明确每次走刀的进借刀量,只是要求随着梯形螺纹的深度增加,切削深度和左右两个方向的进刀量逐渐减少。左右频繁借刀,致使操作者很不好控制尺寸。

表1 梯形螺纹进刀法

2. 中小滑板5∶1进借刀粗车梯形螺纹的方法

(1)中小滑板5∶1进借刀的理论依据。米制梯形螺纹牙型半角为15°,Tr36×6的牙型高度应为3.5mm。如图1所示,在三角形ABC中,高AC即为梯形螺纹的牙型高,则有tan15°=AB/ AC=0.268。

如把AB长度看作借刀量,则AC长度就是牙深方向进给量,加工时如果横向进刀和轴向左右借刀按照0.268这个比例来控制,车刀就只有一侧切削刃和前端切削

刃切削,即所谓的斜进法车削,但0.268不是一个整数,不容易记忆和计算。对于粗车梯形螺纹而言,如果把0.268这个比例近似取值为0.2,即可看作是横向进刀和轴向借刀比例为5∶1。综合直进法和斜进法,先右面切削,再左面切削,再回到右面切削,这样左右反复,也是一侧切削刃和前端切削刃参加切削,按照此思路进行粗加工后,右侧切削刃向左共借刀13格(即0.65mm)用来车右侧面;车左侧面时,因车刀向左一开始移动30格,左侧切削刃向右共借刀11格(30格-19格),即0.55mm,左侧切削刃向左移动距离为0.95mm(1.5mm-0.55mm)。槽底宽为1.8mm,即1.5mm+(0.95-0.65)mm。

隐藏槽底宽度余量为:∆w=1.928m m-1.8m m =0.128m m;切深方向余量为0.25mm,如果再考虑梯形螺纹的公差,精加工余量也足够。

(2)中小滑板5∶1进借刀模式加工案例。本文以加工Tr36×6—7h为例(见图2)详细介绍此方法。

几何尺寸计算,梯形螺纹的计算式及其参数值。牙顶间隙:ac= 0 . 5 m m,大径(公称直径):d = 3 6 m m,中径:d2=d-0.5 P=33m m,牙高 :h3=0.5P+ ac=3.5mm,小径:d3= d-2 h3= 3 6 m m -(2×3.5)mm=29mm,牙顶宽:f=0.366P=2.196mm,牙槽底宽:w=0.366P-0.536ac=1.928mm,

牙顶槽宽:a1=P-w=6mm-2.196mm=3.804mm。

Tr36×6的牙型尺寸如图3所示。

图1 Tr36×6螺纹加工余量分析

图2 梯形外螺纹零件

图3 Tr36×6的牙型尺寸

图4 高速钢梯形螺纹粗车刀

车削过程,梯形螺纹一般都采用低速车削方法,故常用高速钢梯形螺纹粗车刀(见图4)。为了便于左右切削并留有精车余量,两侧切削刃之间的夹角应小于牙型角30°,取29°30´。刀头宽度应小于牙槽底宽w(w=1.928mm),本文刀头宽度取1.5mm左右,将刀头两刀尖磨成圆弧形,以增加刀头强度,并将刀头部分的应力分散。为了使车刀两侧切削刃锋利且受力、受热均衡,将车刀前刀面磨成左高右低、前翘的形状,使纵向前角取10°~15°,径向后角取6°~8°,两侧后角:进刀方向为(3°-5°)+ψ,背进刀方向为(3°-5°)-ψ,tanψ=P/ (πd2)。式中,ψ为螺旋升角;d2为梯形螺纹中径。故tanψ=6/ (3.14×39)=0.049,经查表得螺旋升角ψ为2.8°。

工件车刀的装夹,为了提高效率,大余量车削梯形螺纹,在满足工件技术要求前提下,粗车一般都用一夹一顶装夹,安装工件时卡盘一定要夹紧,防止产生切削力大于工件夹紧力以及工件轴向窜动的情况。

为改善切削状况,使排屑顺畅,一般采用水平装刀法。安装车刀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车刀前端切削刃必须与工件轴线等高(用弹性刀杆应高于轴线约0.2mm)同时应和工件轴线平行。二是刀头的角平分线要垂直于工件的轴线,用样板找正装夹,以免产生螺纹半角误差。

粗车加工过程,加工示意图如图5所示,利用车床中滑板和小滑板刻度控制进刀尺寸。首先将螺纹大径(略小,0.15mm左右)、退刀槽和两端倒角(2×15°)车好,然后将梯形螺纹粗车刀对到工件外圆上,将中滑板调至零位,同时将小滑板朝前进方向消除间隙后对零。此举是为了方便记住刻度,不易出错。接下来就按照图5所示的进刀顺序

进刀,每一次进刀量如表2所示。

图5 车刀进刀位置示意图

表2 Tr36×6的进借刀量

车刀在右面切削第1刀、第2刀,每次直径方向进刀0.5mm,向左借刀0.1mm,即中滑板进刀10格,小滑板进刀2格。

车刀退刀消除间隙后,向左移动1.5mm,小滑板相对位置I(起始点)左移30格,中滑板相对位置I(起始点)进刀0.5mm,进刀10格,即车削第3刀;每次中滑板进刀10格、小滑板向右回退2格,即车第4刀、第5刀,中滑板刻度分别为20格和30格,小滑板刻度分别为28格和26格。

车刀右移车削第6刀、第7刀,车刀左移车第8刀、第9刀。每次相邻两刀的进刀量为:直径方向进刀0.5mm,轴向借刀0.1mm,即中滑板进10格,小滑板进退刀2格。车到第11刀、第12刀后,螺纹深度为3mm,在最后车第13刀、第14刀时进刀格数减半,螺纹深度为3.25mm,车右侧面向左借刀格数为13格,车左侧面向右借刀格数为11格(30格-19 格)。

3. 粗车后的精车方法

粗车结束后,转入精车阶段。精车时,对于螺纹精度要求不高的场合,可用同一把刀进行车削。将中滑板刻度盘对零,小滑板刻度调至对准17格位置,此时车刀应处于槽正中间。由于车刀刀头宽度小于牙槽底宽,故车刀可落到槽底,然后先将车刀横向进至60格,小滑板刻度不变,进行车削(此过程基本上切不到工件)。再以每次横向进刀0.05 ~0.1mm,直进法将总进刀深度车至3.5mm,而粗车时已车切削深度为3.25mm,故实际只需进刀0.25mm。当牙底车平并保证小径尺寸后,将小滑板刻度盘对零,用游标卡尺测量此时牙顶宽,将测量牙顶宽减去理论牙顶宽(w=2.196mm),把这个余量除以2,就是每侧要借刀的量。先将中滑板进刀,使精车刀落到槽底,向左侧面借刀,每次借0.1~0.15mm,直至左侧面精加工余量全部车掉、表面车光洁,最后向右侧面借刀,每借刀车削一次就用游标卡尺量一次牙顶宽,当牙顶宽接近2.196mm时,再用三针测量法测量其M值。当M值合格时,螺纹中径也即合格。

4. 结语

中小滑板按5∶1进借刀车梯形螺纹是既简单实用又高效的粗加工方法,在加工过程中,要注意将滑板刻度置零,在改变移动方向时,必须消除空行程,才能保证加工精度达到要求。

参考文献:

[1] 董瑞宝,宋庆环,张铜钢. 螺纹车削计算技巧[J]. 煤矿机械,2009,30(3):98-99.

[2] 朱焕池. 机械制造工艺学[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3] 吴林禅. 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QQ群通知:

本刊编辑部为了方便广大读者朋友的沟通交流,特别申请了“金属加工(冷)作者群” ,Q Q群号是7880924,欢迎大家加入!

本刊编辑部

收稿日期:(20141026)

猜你喜欢
粗车牙型车刀
45#环锻件调质后UT 探伤底波异常衰减分析
基于AdvantEdge走刀次数对产品表面质量的影响
通过对搭铁螺栓牙型的创新来降低搭铁性能不良率
车床加工外圆中车刀选择及应用
车工实训课之加工阶梯轴类零件的问题分析
加工普通螺纹产生缺陷的原因分析
探讨数控车刀与普通车刀的互换性及区别
螺纹车刀专利技术综述
基于Pro/E的可转位车刀参数化与自动装配的设计
牙型角误差值对螺堵应力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