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线在平面及孔加工中的应用

2015-02-18 02:43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运载火箭研究院山西长治046012张志奇柴晓荣
金属加工(冷加工) 2015年3期
关键词:螺旋线螺距表面质量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运载火箭研究院 (山西长治 046012) 张志奇 柴晓荣

螺旋线在平面及孔加工中的应用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运载火箭研究院 (山西长治 046012) 张志奇 柴晓荣

摘要:现代生产中对工件的表面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将螺旋线应用于生产中,尤其在精加工中将螺旋线灵活应用,既能提高表面质量,又能提升加工效率,还能完成连续加工,避免接刀痕的产生。采用螺旋线加工,可以保证刀具更加平滑、稳定过渡,刀具进入后能够保证加工过程的连续性,使刀具在一次铣削过程中时时处于进给运动状态,保持切削过程平稳,可以提高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延长刀具寿命。

1. 螺旋线在平面加工中的应用

(1)平面内螺旋槽加工。手工编制此类零件宏程序必须掌握宏程序的使用方法,通过图形所表达出的规律性,用方程描述和概括图形,用小直线段逼近图形。线段分得越小,相对图形的误差也越小。但应用起来灵活,当槽、螺距及螺旋槽深度发生变化时,只需改变相对应的一个变量即可。如果使用CAM自动编程的话,需要重新画图,生成新程序,还得进行校验。

由图1可知,中心圆起始R=20mm,回转360°后R=40mm。若把360°分割成360份,那么由起点R依次是R=20+20×0/360,R = 2 0 + 2 0×1 / 3 6 0,···,R=20+20×360/360,由此可得出规律,R=20+20×n/360,对应的坐标点位置方程为X=Rcos(n),Y=Rsin(n)。

图1 螺旋槽的加工

加工程序如下 (西门子系统):

R1=20(最内圈半径)注:内径值

R2=20(螺距)

R3=0(螺旋线动角值,此赋值为零)

R5=80(螺旋线终止距离)注:外径值

R6=10(Z向下刀深度)

R7=R5+R2(X向安全下刀点)

G0X=R7Y0(下刀点)

G0Z=-R6

CC:

R3=0

BB:

R8=R7-R2×R3/360 (计算螺旋线上动点的R值)

R9=R8×COS(R3) (计算螺旋线上动点的X值)

R10=R8×SIN(R3) (计算螺旋线上动点的Y值)

G1X=R9Y=R10 F1000(走小直线段)

R3=R3+1(每次递增1°)

IF R3<=360GOTOBBB (若满足条件,返回BB段)

R7=R7-R2(每次递减一个螺距)

IF R7>=R1 GOTOBCC(若满足条件,返回CC段)

M17(返回主程序)

(2)用螺旋线加工平面。用上面的程序,如果刀具的直径大于螺距就可以加工平面,加工后的平面表面质量好,切削时,刀具受力均匀,实现渐进,能够减小刀具满刀进刀时产生的负载,提高了刀具的寿命,避免了冲击,“零件—机床—刀具”系统形成的振颤也会影响零件的加工精度,加工后外显现象表现为工件表面形成“颤刀纹”,极大地影响了工件表面粗糙度。经切削发现,通过选择合理的加工方式和合适的切削参数,可以避开自激振动的临界速度,进而减弱振动对工件的影响,减小或消除振动的产生,还可以省去磨车工序,表面粗糙度值能达到Ra=0.8mm,达到光整加工。

从图2、图3中可以看出,普通的加工方法每加工一圈需要有一个满刀切削进刀的过程,而螺旋加工则是均匀切削,表面质量明显好。

图2 普通加工方法

图3 螺旋加工方法

图4 孔加工

2. 螺旋线在孔加工、预钻孔和铣螺纹加工中的应用

钻孔和挖槽时,需要预留预钻孔,把螺旋加工应用其中,减少刀具使用数量,提高加工效率,一个程序就可以完成孔加工、预钻孔(螺旋下刀)和铣螺纹加工(见图4)。

加工程序如下(西门子系统):

R1=25(圆半径)

R2=20(刀具半径)

R3=0(深度变量值,此赋值为零)

R4=1(每次递减值)

注:螺纹加工时此值为螺距

R5=-20(下刀深度)

G0X=R1-R2 Y0

G0Z1

BB:

G3X=R1-R2 Y0 Z=R3 I=R2-R1J0(螺旋下刀)

R3=R3-R4(每次递减的深度)

IF R3>=R5GOTOBBB(若满足条件,返回BB段)

M17(返回主程序)

3. 结语

在手工编程中把螺旋线应用其中,在加工平面时很有优势,在生产中可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只要修改变量就可以完成产品的修改,一个普通的操作工就可以完成;在技能竞赛优势更加明显,不仅表面质量好,平面度保证容易,更能提高对赛件的关注程度,从中脱颖而出。

参考文献:

[1] 王爱玲.数控机床加工工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2] 延波.加工中心的数控编程与操作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3] 徐宏海.数控铣床[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4] 陆剑中,孙家宁.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5.

[5] 陆海舟.数控铣削加工宏程序及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收稿日期:(20141015)

猜你喜欢
螺旋线螺距表面质量
变螺距螺纹数控车削技巧
滚齿螺旋线倾斜偏差的修形
V波段三种螺旋线类慢波结构高频特性
裂纹敏感性钢铸坯表面质量控制
高强化平行流电解提高A级铜表面质量实践
关于机械加工中表面质量控制的探究
常用粗牙螺纹螺距简易计算公式及应用
石英玻璃旋转超声铣削表面质量研究
双源CT大螺距扫描在胸部筛查的应用
缠绕螺旋线斜拉索气动性能的数值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