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电媒体语境下纪录片的嬗变*
——从MOOC开始

2015-02-20 11:04周煜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5年9期
关键词:纪录片媒介受众

■周煜

当代电媒体语境下纪录片的嬗变*
——从MOOC开始

■周煜

以网络为主体的“电媒体”继电报、广播、电视、计算机之后,引发了翻天覆地的传播环境变化、传播方式变革以及由此带来的受众心理以及信息接收方式与习惯的变化,纪录片只有变革创作理念与传播方式才能使自身摆脱曲高和寡的边缘化窘境。发轫于教育领域的MOOC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和教育理念,契合了网络时代的社会需求。MOOC在教育领域引发的变革为处于当代电媒体语境下的纪录片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当代电媒体语境下纪录片的嬗变——从MOOC开始。

电媒体;纪录片;MOOC

随着电媒体的发展与丰富,以互联网为主体的当代电媒体给传统传播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当代电媒体①的传播方式对内容创作所带来的冲击更是空前巨大。在当代电媒体语境下反观过往纪录片的创作发现,它们都延续了纪录电影和纪录电视片时间长、节奏慢的特点,存在同质化严重、形式单一、故事题材因循守旧的问题。而以网络为主体的“当代电媒体”引发了翻天覆地的传播环境变化、传播方式变革以及由此带来的受众心理以及信息接收方式和习惯的变化,纪录片只有变革自身创作理念与传播方式才能使自身摆脱这种曲高和寡的边缘化境地。发轫于教育领域的MOOC作为一种全新的影视图形教学模式和教育理念,契合了网络时代的社会需求。MOOC在教育领域引发的变革为处于当代电媒体语境下的纪录片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一、当代电媒体语境下纪录片的发展变迁

1.媒介发展演进下纪录片语言的拓新与更替

追溯纪录片发展的历史源流,1895年法国卢米埃尔兄弟拍摄的《工厂的大门》《火车进站》,通常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批纪录影像;而美国人弗拉哈迪于1921年拍摄的《北方的纳努克》则是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纪录片。也就是说,纪录片在诞生之初最先依托的传播媒介是电影。在后续的发展过程中,随着电视的出现,两种媒介形式的纪录片逐渐发生分化:电视媒介被用来跨越时空传播现实生活信息,而电影媒介则渐渐演化为影像创作的艺术形式。纪录电视片与纪录电影虽然在必须以现实素材为基础上完全相同,但纪录电视片的范畴远比纪录电影宽泛,呈现出许多种类。根据其媒介的特性,纪录电影与纪录电视片也逐渐发展出适合它所依托媒介的创作理念与手法,其中以美国的弗拉哈迪、英国的格里尔逊、荷兰的伊文思、法国的朗兹曼等纪录片导演为代表的电影纪录片,和以NHK、BBC电视台为代表的电视纪录片最为显著。

由此可以看出,在纪录片的发展演进过程中,与其创作活动紧密相连的是媒介。通常人们认为,媒介仅是一种形式,是信息、知识和内容的载体。而传播学者麦克卢汉在50年前提出的“媒介即讯息”理论则认为,对于整个人类史而言,真正起作用的不是那些转瞬即逝的信息,而是不断发展和变革的媒介本身。这些媒介改变着我们传播和接收讯息的方法,造就了我们的生活方式。纪录影像活动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因技术发展而迎来了新的机遇。随着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的成熟,新兴的网络平台逐渐增多,传统媒介呈现的内容可以通过数字化传播到互联网上。除此之外,为顺应网络媒介的特性,网络纪录片和交互式纪录片也逐渐发展成型。互联网催生了层出不穷的媒介形式,无论是多屏互动的融媒体还是社群经济的自媒体,抑或是精准传播的大数据,无一不印证着麦克卢汉“媒介即讯息”的超前理论。不同的媒介平台决定了内容生产的方式并创造着新鲜热辣且具差异化的内容。

2.互联网时代纪录片发展的挑战与机遇

在互联网时代,网络上播出的纪录片更多地只是简单地将电影、电视上的纪录片作品照搬上网。将传统电媒体时代的内容放在当代电媒体上,显然罔顾互联网传播的特性和受众心理及行为的变化。在新闻传播学界媒介融合观念甚嚣尘上的今日,不少传统媒体均开始尝试全媒体转型,制作适合互联网传播的内容,如央视网的纪实频道、《南方都市报》的《南都深呼吸》纪录片栏目等。但因其强烈的传统媒体基因和“精英主义”观念作祟,创作选题与理念往往难以摆脱既有模式,忽视了互联网时代去中心化和双向互动的开放特性,大都惨淡收场。互联网时代的产物之一——各大视频网站,如搜狐、优酷等,也在近几年纷纷设立了纪录片频道,以外包或购买版权的形式生产纪录片,并为纪录片制作者提供播放平台。但由于纪录片市场收缩、制作人才稀缺、作品良莠不齐等因素,挂靠在视频网站上的纪录片发展远跟不上互联网时代的步伐。

传统意义上,纪录片创作者主导作品的呈现与表达,在文本创作的构思、策划、拍摄、呈现过程中具有唯一的权威性与主导性。互联网的勃兴瓦解了传者与受众的壁垒,纪录片创作者的主导地位被弱化,人人可参与、散点式的双向交流提升了受众的地位,甚至使其能够成为纪录片的参与者或创作者。一方面,受众心理、行为及观看习惯日益成为纪录片创作者无法忽视的考量因素;另一方面,科技的发展进一步降低了影像创作的门槛,纪录片创作主体由专业机构向民间蔓延,用户生成内容(UGC)成为主流的媒介生态背景。

纪录片是时代发展的产物,记录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因此,纪录片无法孤立于时代背景之外而空谈发展。在科学技术与文化艺术相结合的今天,科技的进步,使得社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形态。经历了近百年来媒介的更替,面对当今社会环境的不断变迁和商业资本的持续冲刷,纪录片能否继续履行其纪录社会的职责,能否得到受众和市场的认可,能否突破艺术瓶颈创作出优秀的作品,成为纪录片创作者亟需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二、MOOC的传播特征与借鉴价值

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即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是2011年年底从美国硅谷发端起来的在线学习浪潮。这是一种全新的在线学习形式,为更多的人提供了系统学习的可能。MOOC重新定义了学校、老师、学生的概念,其课程具有工具资源多元化、信息获取便捷化、受众覆盖扩大化、互动参与自主化的特征。有学者认为,高等教育经费压缩和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是成就MOOC爆发的重要推手。②MOOC在教育领域获得的成功经验对于身处相同环境下的纪录片具有启发意义,具体如下:

1.碎片化特性符合当代电媒体环境下的传播特征

考察当代电媒体影响下的传播特征,变化最为明显的莫过于信息的“碎片化”,这也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一个基本特征。从传播本质上来说,它是整个社会多元化体现的一个方面。“传统的社会关系、市场结构及社会观念的整一性——从精神家园到信用体系,从话语方式到消费模式——瓦解了,代之以一个一个利益族群和‘文化部落’的差异化诉求及社会成分的碎片化分割。……这便是现阶段传播力量构建所面对的社会语境”③由于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空间移动与转换越来越频繁,这种移动化的生活方式造成“等候时间”不断增加,时间被分成各个不同的小块,分散在不同的场合,使得人们有限的时间呈现出越来越细分的碎片化特点。“受众的分化形成了许许多多受传者群落的‘碎片’,传播致效的一个基本前提,就是必须开始特别重视每一细分的个性化族群的特征,以及每一位单一消费者的个性和心理需求。”④

“不能让知识僵化,而要让它生动活泼起来”是所有教育的核心问题,对于MOOC也不例外。其解决之道是采用碎片化的知识点来应对网络时代个体学习的个性化需求。在MOOC课程中,单个授课视频都不长(3~7分钟之间),期间还会穿插习题、仿真实验、虚拟仪器、程序测评等各种各样的互动要素,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学习某周、某节、甚至某个视频中的内容。通过知识点碎片化的课程设计,结合明确的知识点体系,用户可以通过知识点的结构树清楚地了解各知识点及其相互关系,自由选择所需内容进行学习。

2015年2月28日,前央视记者柴静推出了她自费拍摄的雾霾深度调查《穹顶之下》。不到一天时间便传遍全网,成为数亿人的纪录片——手机朋友圈中热议的话题。据不完全统计,在《穹顶之下》发布12个小时后,其点击量已经突破了600万次,评论超过1.2万条,并以每小时新播50万次的播放量迅速增长。截至3月2日上午9点30分,《穹顶之下》在国内各大视频网站的总播放量即将突破2亿万次。其中,爱奇艺平台点击量为1134万次,优酷平台点击量2950万次,乐视网点击量1264万次,腾讯视频点击量13200万次,凤凰视频点击量488万次,搜狐视频点击量488万次,土豆平台点击量406万次,创下了严肃题材公益类长视频的播出记录。⑤

本片虽名为“纪录片”,但却采用了TED演讲的形式,围绕三个基本问题“雾霾是什么,它从哪儿来,我们怎么办”,将片子分解为“没见过白云星星的童年、每个人终生暴露在实验舱、大气复合反应污染叠加、我们的煤怎么了、柴油车环保设施全面造假、环保部去哪儿了、探访伦敦洛杉矶治理经验、我们怎么办”8个小段,通过真人演讲和视频、图片、动画交替配合,让原本情节沉闷、节奏缓慢的纪录片变成了一场“故事会”,令观众丝毫感觉不到无聊与沉重。如此结构和表现形式与MOOC课程极为相似,与美国前副总统戈尔拍摄的,同样是有关环保话题的著名影片《难以忽视的真相》,基本上如出一辙。对比柴静在片中引用的她于2004年拍摄的《新闻调查》画面,我们能清楚地看到这其中巨大的差距。新闻纪录片形式的《新闻调查》节目尽管内容深刻、发人深省,但在表现形式上却未免单调枯燥;而采用相同主题的《穹顶之下》,利用碎片化、多元化的展示方式,符合当代电媒体环境下的传播特性,成功吸引了观众的眼球。

2.主观介入营造观众强烈的在场感

心理学家米哈里·齐克森米哈里(Mihaly Csikszentmihalyi)在1975年首次提出了心流(Flow)的概念,并将其定义为“一种将个人精神力完全投注在某种活动中,无视其他事物存在的状态”⑥。属于积极心理学范畴的心流理论为阐释与探寻当代电媒体环境下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提供了全新的视角。MOOC课程学习者由于无法身临其境,缺乏传统课堂的约束,往往更加依赖自身的主动性,必须自愿学习课程,这就要求MOOC课程必须利用一切手段来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反映在教学视频的拍摄设计上,就是利用实景讲解、生活化的场景、口语化的方式以及肢体语言营造出一对一授课的感觉,使学习者能够专注于教师营造出的目标情境下,并获得愉悦和满足,继而忘记真实世界的情景。

以关注现实、不断探求真实为己任的纪录片,最突出的美学特征就是纪实性。纪实的魅力就是真实的魅力,来源于其内容的真实和记录方式的真实。随着观众欣赏水平的提高和摄制技术的进步,人们对于纪录片纪实的特性,尤其是现场纪实所传递的真实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记录者主观介入,作为观众的代言人去见证事件的发生,能够营造出观众强烈的在场感,从而使观众“沉浸”在观看的体验中。与传统电媒体相比,以互联网为主体的当代电媒体拓展了纪录片的生存空间,也为纪录片创作者带来了一个强烈的信号——尊重“用户体验”。在这方面,由独立杂志起家,基于网络技术发展起来的美国青年媒体公司Vice Media可谓个中翘楚。

VICE自我宣称是一个“展示青年文化的平台,通过多种媒介,用直白、主观、在现场的方式,展示这个奇异的世界”⑦。凭借其精准的受众定位和对网络传播特性的把握,目前已在全球50多个国家开设分部,采访、报道并制作生产出全数字网络时代受众喜闻乐见的内容。其纪录片尤其受到互联网受众的青睐,甚至还获得了同行的认可——CNN购买并播出了VICE制作的《利比里亚指南》(2009),在《罗德曼的朝鲜之行》(2013)大获成功之后,美国有线电视网HBO亦购买了VICE制作的新闻类纪录片节目。VICE在报道这些事件的时候,都加入了自己的风格,即“沉浸式新闻报道”——记者在报道时将客观事实和主观情感结合在一起,他们不再站在第三者的角度观察事件,而是与事件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最终让自己的“经历”展现在读者或观众面前——这种传统新闻报道中很少用的风格,却被VICE的年轻人发挥得淋漓尽致。在土耳其国内骚乱时,VICE的记者就是带着一副谷歌眼镜,走上街头,利用眼镜的视频拍摄功能为全世界带来了史上第一场基于可穿戴设备的新闻直播⑧。

3.去中心化的交互使被动的“受众”向主动的“用户”转变

从传统媒体过渡到互联网,我们进入到了一个“去中心化”的时代。社交媒体的诞生发展以及多屏时代的到来使传统媒体的中心地位不再,各种意见领袖通过“内容整合、二手传播”分散和消解着传统格局,并获得了前所未有的优势。MOOC课程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听”的教学模式,借助交互式练习和学习者形成及时的反馈,同时依托网络社区的互动交流,体现了社会化学习。这一模式的本质是改变了传统教育传受双方身份的壁垒,让被动听课的学生成为了主动学习的用户。

互联网和数字电视的发展同样满足了观众的主动选择权,把受众由被动传输的对象转变为充分参与传播过程的用户。电视对于观众来说不再是“观看”,而是“使用”,受众可根据个人喜好将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存储、预约、调用,摆脱了被动接受和全盘吸收的局面,在传播过程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实现了地位的转换。作为纪录片创作者来说,也应清楚认识到这一趋势,努力更新创作思维,力图打破纪录片产业的发展瓶颈。交互式纪录片(Interactive Documentary)提供了这样一种创新样本,它是伴随当代电媒体技术发展而产生的全新形态的纪录片种类,其特点是影音资料不再以传统线性方式结构成连续、统一的整体,而是被拆分为若干段落以散点方式存在,通过作品本身的交互功能让观众在观看过程中重新结构。由于文本结构并不唯一,创作者本身的主观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被削弱了,传统纪录片在客观性问题上固有的短板也得到了改善。

纪录片GAZA SDEROT记录了加沙、斯德洛特两座城市中的6位平民在2008年10月26日至12月23日期间的生活,整部作品由80个每段2分钟的视频组成,通过交互式网页来播放。作品可按照时间、人物、地点和话题四种不同的分类方式排列,观众既可观看某一时间或某一地点发生的事件,也可追踪某位特定人物的经历。由于全部内容均以素材的方式呈现,观众每次观看选择的差异都有可能引发全新的感受,从宏观上来看,更有利于客观、真实地反映两地在那一时期的社会现实。⑨

目前各视频网站努力建设但尚处试验阶段的用户原创纪录片(UGC)尽管制作粗糙、成熟作品不多,但因其对热点事件及社会现实具有敏锐的反应速度,亦能为纪录片创作提供丰富的视角。随着摄录设备的逐渐普及和技术升级,这类记录微视频会越来越多。作为纪录片创作者完全可以针对特定主题发起创作活动,借助大众力量完成作品素材的原始创作。网民的参与将会大大增强创作者伸向社会的触角,并且由于其构成的多元性,能够极大地丰富对于事物的认知,更能客观反映出事物的复杂性与真实性。当然,要让如此庞大、琐碎的素材从混沌走向清晰还有赖专业媒体有效整合、去芜存菁,用结构化手段完成整幅作品最后一块“拼图”。

以互联网为主体的当代电媒体的勃兴改变了纪录片的传播方式,对其创作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中国纪录片进入了“公众时代”,并真正开始从事业型发展向产业化发展转变。⑩MOOC课程在教育领域引发的革命值得纪录片创作者学习、借鉴。

注释:

① 笔者定义“电媒体”认为:从人类结绳记事开始,传播载体就随物质承载的变化而变化,“电”的发现(公元前600年人类认知电磁形态)与应用(1746年,荷兰莱顿城发明“莱顿瓶”实现电的存储与应用),开启了人类工业社会的到来,也带来了传播工具与方式发展变化。因电而生的“电媒体”将传播引入到了一个崭新渐进的时代。电媒体,或曰电子媒体,系指以无线或有线方式传导的、以电波电流作为物质载体传播信息的工具,如电报(1837年)、电话(1876年)、电影(1895年)、广播(1906年)、电视(1924年)、计算机(1946年)、网络(1979年)等。“电媒体”涉及的传播方式可以是点对点的人际传播,亦可以是点对面的大众传播。

② 李曼丽:《MOOCs的特征及其教学设计原理探析》,《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3年第4期。

③④ 喻国明:《解读新媒体的几个关键词》,《广告大观(媒介版)》,2006年第5期。

⑤ 数据资料源自网络,参见《由〈穹顶之下〉看如何爆点网络视听节目》,http://info.broadcast.hc360.com/2015/03/041041622810.shtml

⑥ [美]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著,张定绮译,《幸福的真意》,中信出版社2009年版,第7页。

⑦ 参见VICE中国,http://www.vice.cn/pages/about。

⑧ 张兵:《一本杂志的逆袭》,《财经天下》,参见http://www.txweekly.com/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15&id =2215。

⑨ http://gaza-sderot.arte.tv/

⑩ 何苏六:《中国纪录片发展的机遇期》,《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4年第2期。

(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责任编辑:张国涛】

*本文系广东省新媒体与品牌传播创新应用重点实验室项目“新媒体环境下的影像变革研究”(项目编号2013WSYS0002)、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文化科技融合视野下的新媒体艺术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015XMS09)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纪录片媒介受众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书,最优雅的媒介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反思媒介呈现中的弱势群体排斥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