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学币,美好期待的开始——“尚学币”的使用在低年级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探索

2015-02-20 09:26福建省建瓯市建州小学叶桂兰
新教育 2015年16期
关键词:评价课堂教学孩子

□福建省建瓯市建州小学 叶桂兰

尚学币,美好期待的开始——“尚学币”的使用在低年级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探索

□福建省建瓯市建州小学叶桂兰

【摘要】合理的激励评价,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手段。结合新课改理念,针对低年级学生学习的现状,我校课题组开展了“小组学习评价之尚学币的使用在低年级课堂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的课题研究。此课题研究从小组的组建到小组学习“捆绑式”评价、个人学习评价、尚学币的使用和兑换等不同层面进行探究,总结“小组学习评价之尚学币的使用”这种评价方式在帮助低年级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及提高课堂效率中所产生的成效。

【关键词】低年级课堂小组学习评价尚学币

一、美丽的萌生——柳暗花明又一村

低年级常态课课堂教学场景:

在教学《雨点儿》的课堂上,老师正带着孩子们跟着“雨点儿”进行第三次旅行。读完课文,老师问:“孩子们,你知道小雨点儿去哪儿了吗?它去的地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老师上课富有童趣,精彩极了。而孩子们呢?他们在做什么?扫视全班,60位孩子只有部分在听课,其他孩子在做小动作(玩笔、橡皮擦等文具)或者没坐好,目光游离,貌合神离。

这样的课堂场景在低年级常态课上屡见不鲜:孩子们缺少专注,能全身心投入学习的时间短,懂得听课的孩子为数不多,加上家中娇生惯养,学习习惯差,缺点改正后具有反复性。这样的课堂教学常常令教师们陷入“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混沌局面。然而低年级孩子们的优点也不可忽视:可塑性强,竞争意识强。利用低年级学生的优点,用怎样的方式作为孩子们的动力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改变上课现状?因此,培养孩子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改变旧有的单一接受式学习模式,倡导主动参与、勤于动手、乐于探究、合作交流的新型学习方式,要将教学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学”上。基于以上课改理念,结合低年级学生学习现状,利用低年级学生的优点,我校课题组萌生了一个美丽的想法——“小组学习评价之尚学币的使用在低年级课堂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的课题研究。此课题研究既迎合了课改新理念,在课堂上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又符合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孩子们喜欢新鲜的事物——尚学币,运用尚学币激励孩子们努力学习。这种激励方式与孩子们的生活紧密联系:他们知道在生活中通过劳动赚取钱币,钱币可以买到自己需要的东西;在学习中通过努力赚取学币,学币可以兑换自己想要的礼品,实现自己的愿望。这样的做法满足了孩子们的精神需求,兴趣成为低年级孩子前进的动力。学校采用了发放“尚学币”的方法,使学生的良好行为得到稳定固化和持久强化。教师教得得心应手,学生学得兴致勃勃,“教”和“学”呈现出“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局面。

二、宁静的蕴藏——小荷才露尖尖角

一株新发的小荷,需要暖阳细流方能冒出尖尖一角;一个蕴藏已久的好想法,需要行之有效的实施手段才能付诸实践。“小组学习评价之尚学币的使用”主要以小组成员“捆绑式”评价为主,所以要先在班级组建学习小组。学习小组的组

建形式是“两人一小组”、“四人一活动组”、“八人一大组”。“两人一小组”是基于学习内容,需要人人掌握的,以同桌同伴互助学习的形式,互相检测,以达到人人掌握的目的;“四人一活动组”学生搭配尽量做到ABC三层,其中A为优等生、B为中等生、C为学困生,优等生与学困生结对且同坐在一起,明确师徒关系,课堂上如需合作学习的内容,以四人小组展开,在学习合作中尽量让C类学生在组内发言,发现问题,其他组员给予帮助,共同进步,A类学生在课中还负责提醒C类同学,让C类同学认真听课,养成良好的习惯;“八人一大组”是为了便于老师的管理,班级人数超出60人,全班分成8大组,组别不多,易于组织和评比。

三、悄然的绽放——千树万树梨花开

合理有效评价方式的构建要依据教育学、心理学、社会管理学的研究成果,遵循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小组学习评价之尚学币”的使用评价方式既符合课改理念,又符合学生成长规律,促进学生的学,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孩子们如一树树含苞欲放的花骨朵,在这样的一夜春风洗礼后竞相怒放。

1.众乐乐——集体团结的力量。一株树苗如果孤植于荒郊,即便成活,不是枯萎多节就是变曲畸形;而将其植在森林中,株株争抢雨露,棵棵争取阳光,这才会根深叶茂,大树参天。个人成长与集体的关系正像树苗和森林的关系。为促进各小组学生的共同进步,我校课题组制定了“小组学习评价之尚学币”的使用评价细则,还设计了小组学习日评价表。其中“课中表现”一栏,老师从小组成员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汇报交流、认真倾听、课堂纪律等五个方面进行评价。在日评价中,每节课教师用“奖星星”为中间手段,根据不同小组成员的不同表现为小组奖励星星,一天课程结束后进行合计,星星数排前三名的小组分别奖励5尚学币、2尚学币和1尚学币。

在实施过程中,笔者发现评价激励方式的改变,带动了学生从“个体”走向“整体”的学习,实现了组员之间的优势互补,不仅让每个小组成员都能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还在不知不觉中促进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以小组为单位的“捆绑式”评价方式也让学生体会到集体团结的力量,让孩子们享受“众乐乐”的互助学习氛围。

2.独乐乐——个人成长的轨迹。“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是教学所迫切追求的一种境界,同时我也将之作为学习评价的尺度和最终目标。为了避免个别学生“搭便车”、“滥竽充数”、“坐享其成”、“吃大锅饭”、不参与、不动手、袖手旁观,除了以小组为单位的“捆绑式”评价外,还需要进行以学生个体为单位的个人评价。教师在课前、课中、课后进行观察,表现突出的随时给予个人尚学币的奖励,尤其要对学困生特别关注。一个好教师就像一个好猎手,不但要捕捉学生的缺点,更重要的是要时时刻刻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肯定表扬,发现进步及时奖励,以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而且奖惩要结合,对表现差的学生以扣回手中适量的尚学币为制约。学生个人评价促进学生自主、自觉学习,记录个人成长进步的轨迹,让学生在独自学习中进取、向上,产生浓浓的乐趣。学生个人评价作为集体评价的补充,两种评价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四、热闹的收获——吹尽黄沙始到金

心理学明确地告诉我们,人的动机是决定某件事成败的关键。在动机的驱使下,人会产生某种行动,并且维持一定的行为强度;动机使人进入活动状态之后,还能指引人的行为指向一定的方向。动向的不同,会导致人的行为也不相同。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要设计好让学生表现出良好行为的诱因,引导学生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努力,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量度和效果会有明显的变化,低年级的学生尤其如此。尚学币兑换的礼物就是学生短期内的诱因和奋斗目标。在设计尚学币兑换的礼物时,要多样化,还必须是学生想要的。于是我校课题组的老师设计了尚学币兑换“超市”。尚学币兑换“超市”如下:

尚学币兑换“超市”

礼物如此丰富,因此尚学币成了学生心中的珍宝,学生用自己的努力,赚取尚学币,就像淘金者一样,辛苦淘尽泥沙,终于淘到闪闪发光的黄金。如果学生达到一定的尚学币不去兑换,并继续通过本组同学的努力和个人的优秀表现,赚到更多的尚学币,就可以到教师那里换取一张面值更大的尚学币。如果学生仍不兑换此券,并继续保持良好行为一段更长的时间,教师的处理方式则仍根据以上原则类推。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证明,绝大多数学生都选择了持币待“兑”的方式,眼光“短视”的学生确实并不多见,其中的道理不言自明。

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小组学习评价之尚学币”的使用评价方式的实施,改变了低年级学生原有的学习状态,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架起合作、共同进步的桥梁,让学生阳光、向上、进取,提高了低年级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课堂教学的改革需要我们不断地去实践、思考、改进、总结,再实践、再思考、再改进、再总结;与之相随的课堂教学评价方式也是如此。这就需要教师用心地去钻研,持续地去积累,使评价方式能发挥每位学生的最大潜能,实现个人与集体的共同成长,让教学评价成为推动学生成长的良好润滑剂。

猜你喜欢
评价课堂教学孩子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