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生长中后期田间管理技术

2015-02-21 13:37夏金平
新疆农垦科技 2015年9期
关键词:黄萎病棉田田间管理

夏金平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一四七团,新疆石河子832045)

棉花生长中后期田间管理技术

夏金平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一四七团,新疆石河子832045)

棉花生长中后期进入生殖生长旺盛期,蕾铃迅速膨大,此期管理技术是否到位将决定棉花最终能否获得高产。为此,本文对棉花中后期水肥运筹、病虫害防治及有效防止蕾铃脱落等关键技术进行总结,以供广大种植户参考。

棉花:灌水;施肥;病虫害;防治

1 科学灌水

缺水会使棉花落叶、掉铃或枯死,但水过量又会导致田间土壤板结,透气性差,叶片或腋芽突长,既消耗养料又使田间郁闭,光照作用降低,因此,灌水量必须适度。一般棉田7 d左右灌水1次,每次用水量25~30 m3/667 m2,沙性偏重的棉田,尤其在持续高温的情况下,可在5 d左右灌水1次,灌水时间尽可能避开当天12:00~17:00的高温期,避免高温下水遇沙土形成蒸汽,造成花铃脱落。

2 合理施肥

肥料是产量形成的物质基础,尤其是在棉花中后期,生殖生长旺盛,棉花因缺肥不仅影响生育进程,而且会影响产量和品质。建议目标籽棉单产在450 kg/667 m2,可在前期施肥的基础上在8月上、中旬每7 d滴灌1次,配施尿素8~10 kg/667 m2、99%高纯度晶体和磷酸二氢钾5 kg/667 m2,8月25日前后停水、停肥。

3 病虫害防治

棉花生长中后期,病虫害防治是一项重要的田管工作。枯萎、黄萎病及三虫的发生危害严重,要确保防治结合的植保原则,有效防治病虫害的发生。

3.1 枯萎、黄萎病的防治

新疆棉区由于多年重茬,不能合理轮作倒茬,连作棉田土壤中的枯萎、黄萎病菌逐年增加,高温持续时,在水的作用下,高温、高湿会导致病情指数加剧,因此预防尤为重要。在发病初期,可选择20%甲基立枯磷乳油1 000倍液、30%恶霉灵可湿性粉剂500~1 000倍、多菌灵500倍液或10%混合氨基酸铜水剂(万枯灵)300倍灌根即可,也可用百枯净、乙蒜素几种杀菌剂轮换交替使用,每7~10 d滴1次,连续使用2~3次效果更好[1]。

3.2 虫害防治

此时期棉蚜几乎已消退,但红蜘蛛、棉叶螨和二代棉铃虫仍是发生期,因此,棉田防治工作仍需加强。8月份气温高,多风,叶螨繁殖扩散快,可选用杀螨剂阿维菌素、螨危和氯氰菊酯等2~3种药剂交替使用以有效防治虫害。

4 花铃期遇高温蕾铃脱落补救措施

棉花属喜温作物,但并不是气温越高、越热就越好。棉花开花授粉期间,极端最高温度在35℃以上的气温持续时间长则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缓慢,花药在12 h不能达到子房,便不能受精,而最低温度连续5 d以上在26℃以上,可导致10 d以后开的花粉败育,不能授粉,导致蕾铃脱落。

4.1 增加田间湿度

田间需保持35%的湿润度以使棉花生殖器官柱头保持湿润从而利于受精。因此,补充水分尤为重要。强光高温田间耗水快,在水源允许的情况下,应4~6 d进1次水,缩短供水周期,保持田间湿度,为授粉营造一个有利环境。

4.2 增施微量元素肥料

棉花花期除施用氮、磷肥以外,需在补充水分的同时增施硼、锌、钾肥,硼肥每次用量在20 g/667 m2以下,过量会导致棉株叶片边缘发红,似烧焦样。

5棉田脱叶技术

脱叶剂一般于9月1~10日采用吊杆式喷雾机喷施,适宜的脱叶剂及用量为脱吐隆12~15 g/667 m2+乙烯利70~100 g/667 m2或用瑞脱隆30~35 g/667 m2+乙烯利70~100 g/667 m2。喷施原则:种植密度大、叶面积系数较大时,选用上限剂量;种植密度小、喷施时间早,选用下限剂量。

[1]王晓波,毕玉昌.棉花中后期田间管理技术[J].安徽农业,2003(7):21.

2015—08—21

猜你喜欢
黄萎病棉田田间管理
无花果田间管理
全球首个作物黄萎病菌资源和基因组数据库正式上线
夏季中药材田间管理做好这五点
初夏马铃薯 田间管理抓哪些
油菜田间管理抓『四防』
更 正
棉田播种
中科院微生物所棉花黄萎病防治研究获突破性进展
长期膜下滴灌棉田根系层盐分累积效应模拟
天麻抗真菌蛋白基因或可防治棉花黄萎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