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疆地区玉米螟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

2015-02-21 13:37张琳
新疆农垦科技 2015年9期
关键词:心叶白僵菌颗粒剂

张琳

(新疆兵团第六师芳草湖农场农业技术推广站,新疆呼图壁县831208)

北疆地区玉米螟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

张琳

(新疆兵团第六师芳草湖农场农业技术推广站,新疆呼图壁县831208)

玉米是新疆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北疆地区大面积种植。随着这几年农药的普遍使用,玉米螟的发生和危害有较大变化,给玉米的产量造成严重的损失。本文详细调查了昌吉芳草湖地区玉米螟的习性及为害,制定了综合防治玉米螟的技术措施。农业防治:粉粹秸秆,清除越冬寄主,减少虫源数量,从苗期开始采用呋喃丹灌心;生物防治:利用天敌对虫卵进行捕食起到抑制作用,喷洒生物药剂合理使用化学农药,通过经济、简易、安全、有效的综合防治方法,才可有效防治玉米螟的发生和为害。

玉米螟;发生规律;综合防治

1 玉米螟的分布及其为害

1.1 玉米螟的分布

玉米螟有亚洲玉米螟和欧洲玉米螟,在南北疆均有分布。北疆地区以欧洲玉米螟为主,玉米螟的寄主有玉米、谷子、高粱、小麦、水稻等粮食作物,棉花、生姜、啤酒花、大麻、马铃薯、向日葵等经济作物及蚕虫、菜豆、辣椒等蔬菜作物。此外,还取食多种杂草。

1.2 玉米螟为害症状

玉米螟是钻蛀性害虫,初龄幼虫自卵块孵出后即爬到心叶里,啃食上表皮及叶肉,残留半透明的下表皮,表现为许多白色不规则小斑点。三龄以后幼虫蛀食心叶呈横的“排孔”。这些害状是玉米螟幼虫在玉米心叶内开始存在与为害的标志[1-2]。玉米植株处在喇叭筒时期,是喷药防治玉米螟最有利的时机。

雄穗抽出后,玉米螟幼虫就钻入雄花内食害雄花的表皮。雄花衰老后,继续食害雄穗的分枝或穗柄,因此造成雄穗基部折断的现象。雌穗出现以后,幼虫即逐渐转移到雌穗上为害,取食花丝和嫩苞叶,蛀入穗轴或食害幼嫩的籽粒。另有一部分幼虫由茎秆和叶鞘间蛀入茎部,虫孔外常常可以看到锯末状的虫粪。幼虫取食茎秆的髓部,受害的茎容易被大风吹断。受害植株籽粒不饱满,青枯早熟,有些穗无籽粒,使产量大大减少。

2 发生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2.1 虫口基数

上一代虫口基数的多少是影响玉米螟为害轻重的基础。虫口基数大,在环境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往往造成严重的为害。

2.2 温度和湿度

玉米螟适宜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发生。各个虫态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为16~30℃,相对湿度较高。玉米螟数量的变动,起决定作用的是湿度和雨水。如果5~7月间雨量充足,常会造成玉米螟的大发生。但是,在5~7月间,特别是在卵期和幼虫孵化期间,如果遇到连续大雨或暴雨,则不利于玉米螟的发生。

卵期最容易受干旱影响,因为卵的发育要求相对湿度较大,遇天气干旱,玉米叶片便皱缩或卷曲,卵块即从叶背脱落,导致卵的死亡。在天气干旱的情况下,初孵幼虫的死亡率也高。同时,在干旱条件下,成虫寿命短,产卵量也少。干旱少雨可以使玉米螟发生数量减少,并使为害程度减轻。

2.3 品种

玉米植株中含有甲、乙、丙3种抗虫素,不同品系中抗虫素含量不同,同一品系随生育期后延而含量降低。所以不同品系玉米抗螟性不同,其受害程度也不同。“四平404”、“春杂13号”、“农大20号”等品系抗1代玉米螟较强,初孵幼虫在心叶期很难成活。一般“白马牙”受害较轻。玉米螟抗虫素含量高低可以遗传,而且高含量对低含量具有显性遗传。因此可通过杂交育种培育抗螟新品种。

3 防治措施

危害特点:玉米心叶期钻食心叶,当心叶展开时形成排孔。抽穗后蛀入茎秆或穗茎内,在穗期还可以咬食玉米花丝,嫩粒或蛀入穗轴中。被害的茎秆组织遭受破坏,影响养分的输送,使玉米穗部发育不全而减产,茎秆被蛀后易被风折断则损失更大。

3.1 农业防治

消灭越冬虫源:新疆玉米螟幼虫主要在玉米秆内越冬,而其他寄主较少,因此及时处理玉米秸秆,消灭越冬幼虫,减少虫源是降低田间发生量的有效措施之一。处理秸秆的方法很多,如青贮、氨化、粉碎、沤肥、还田、火烧、碾碎等。其中以青贮、氨化、粉碎效果较好,又可为牲畜提供饲料,应创造条件,大规模开展。沤肥和还田,要求封闭严密或深耕压实,保证质量,以使幼虫全部被杀死。火烧虽可杀死幼虫,但浪费能源;如作为燃料,则很难保证在成虫羽化前,全部、干净的处理完毕。不能用完的秸秆,可在幼虫化蛹前,将秸秆碾碎,压时铺秆不可过厚,严防漏压。总之处理玉米秸秆必须细致、及时,要求5月上旬前全部完成。此项工作必须整个地区统一进行,仅单家独户开展,收效甚微。由于每年玉米秸秆数量很多,因此工作量很大,又牵连农村千家万户,必须切实做好组织动员工作,才能有收效。

3.2 生物防治

我国已发现玉米螟天敌70种以上,对玉米螟抑制作用最大的是卵赤眼蜂,第2代卵被赤眼蜂自然寄生率可达80%~90%,能够明显减轻发生程度。但赤眼蜂一般很少寄生于第1代玉米螟卵块上,故在自然情况下早期抑制作用不大。其次,白僵菌、苏云金秆菌、小茧蜂、姬蜂、寄生蝇等对幼虫的寄生,以及瓢虫、草蛉等对卵的捕食,都有一定抑制作用。用含菌量100亿/g的BT乳油或BT-781等苏云金杆菌细菌农药,每667m2用10倍的颗粒剂在心叶末期撒施效果较好。人工繁殖翅眼蜂,于田间玉米螟卵块出现期,连续防蜂2次,可消灭虫卵。白僵菌和苏云金秆菌是寄生性微生物。前者为真菌,后者为细菌。均可用含菌量50~100亿/g的制剂1 kg,与经过筛的煤渣颗粒10~15 kg一起搅拌,制成颗粒剂,与化学农药一样,撒于玉米心叶内。另外也可加水500倍喷雾,或加水1 000~1 500倍灌心,均有一定效果。这2种寄生菌,与化学农药比较,药效发挥较慢,需提前施用。

3.3 化学防治

根据测报,防治玉米螟,多在心叶末期即幼虫盛孵而尚未钻入茎秆之前用颗粒剂进行防治。目前,除利用颗粒剂防治外,还可以利用杀螟杆菌、白僵菌等微生物农药。颗粒剂的施药方法有撒施颗粒剂、药液灌心和药液喷雾等3种。第1代幼虫有集中在心叶内危害的特点,根据粒状药剂容易下坠的原理,施用的颗粒剂可随玉米生长,不断滚入心叶深处,较长时间停留在幼虫生活场所,与农药灌心和喷雾比较,残效长,效果好[3]。常用的颗粒剂有1%对硫磷(1605)颗粒剂,每株施用1 g。新疆地区常用3%克百威(呋喃丹)颗粒剂,1 kg加细土8 kg,混匀后1~2 g/株,防效良好。其他颗粒剂还有甲基对硫磷(甲基1605)、辛硫磷、甲胺磷、久效磷、杀螟丹(巴丹)等。也可用上述农药乳油或粉刺自制成颗粒剂。制作方法: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用炉渣或砖粒作载体,如无也可用粘土或细砂代替,但由于易于潮解,效果要差一些。上述载体经粉碎后或直接通过20~60筛目筛子过筛,即去掉大约20号筛目和小于60号筛目的粒子。将农药加适量的水稀释,喷洒在筛好的颗粒上,拌匀后即可使用。颗粒剂中农药的有效浓度视农药种类而有差异,一般为0.2%~0.8%。每株玉米施用颗粒剂在1 g左右,也可根据农药浓度加以调整,浓度高的每株施颗粒剂可适当减少。药液灌心可选用50%对硫磷乳油加水1 000~2 000倍、50%的甲胺磷乳油2 000~2 500倍、50%辛硫磷乳油1 000~2 000倍、50%久效磷乳油1 500~2 000倍、40%氧乐果乳油2 000倍、50%杀螟丹(巴丹)可湿性粉1 000~2 000倍,或20%氰戊菊酯(速灭杀丁)乳油1 500~2 000倍,稀释液用量10 mL/株,灌在玉米心叶内。药液喷雾,亦可用上述灌心药剂,浓度可稍高一些,喷在玉米上,以心叶为重点。灌心和喷雾药效一般不如颗粒剂,菊酯类农药最易产生抗药性,选用时必须注意。防治第1代幼虫的时间为幼虫孵化盛期,即玉米在大喇叭口期,北疆在6月下旬7月初。有些地区第2代幼虫为害也较重,可在7月下旬8月上旬幼虫孵化盛期用上述农药颗粒剂撒施或灌药于着生雌穗的叶腋及其上下2叶片的叶腋内。

3.3.1 呋喃丹

每株用1~2 g呋喃丹,即用拇指、食指、中指三指所摄取的量。三指所摄取的量对准喇叭口放入。颗粒剂进入喇叭筒后,玉米叶虽然继续向上生长,但颗粒却可以向下部滚动,这样心叶内部肢长期保持着药状态,使后期进入心叶的玉米螟幼虫也能接触药剂而起到防治的效果。颗粒剂的用量为8~10 kg/667m2。

3.3.2 白僵菌

白僵菌是寄生玉米螟幼虫和蛹的一种真菌,幼虫的自然寄生率常以越冬代为高。应用白僵菌防治玉米螟有3种施用方法:(1)早春利用白僵菌封垛:在越冬幼虫开始复苏化蛹前,对残存的寄主秸秆,逐垛用喷粉器喷白僵菌粉或分层撒布菌土进行封垛。将每克含量100亿孢子的白僵菌粉100 g,用喷粉器每平方米垛面喷1个点。喷时将喷粉管插入垛内,摇动把手,到垛面飞出菌粉即可。一般可消灭垛中80%左右的玉米螟,使田间1代玉米螟虫卵大大降低。(2)心叶期施用白僵菌颗粒剂:将每克含量50亿孢子的白僵菌粉与煤渣按1∶10的比例均匀制成每克含量为5亿孢子的白僵菌颗粒剂3.5~5.0 kg/667 m2,在玉米心叶末期施入心叶内。对穗期玉米螟危害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白僵菌粉剂:将每克含量80~100亿孢子的白僵菌粉加滑石粉或草木灰作填料,按1∶5的比例充分混匀,1~2 kg/667m2,采用喷粉器,最好是机动喷粉器喷施,防效可达80%以上,最高98%。每年在田间喷施白僵菌后,不仅对当年防治玉米螟有效果,而且对第二年的防治也有一定防效。

3.3.3 苏云金杆菌

在玉米心叶期,用商品B.t.颗粒剂进行防治,用量为700 g/667 m2,防效可达90%以上;也可用B.t.乳剂配制成颗粒剂,即乳剂150 mL/667 m2加细沙3.5~5.0 kg混匀,防效在80%以上;或用100~150 mL/667 m2B.t.乳剂加水50 mL灌入玉米喇叭口内,防效可达93%以上。此外,棉田玉米螟发生期,用含有80~100亿孢子的B.t.乳剂200~250mL/667m2加水稀释200倍喷雾,可防治玉米螟兼治棉铃虫等棉田害虫。由于B.t.是生物农药,它的有效成分是一种杆菌,若被紫外线照射会降低药效,因此,应用B.t.防治玉米螟应注意在中午阳光太强时不宜施药。

[1]陈捷,玉米病虫害诊断与防治[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9.[2]李少昆,赖军臣,名博.玉米病虫害草害诊断专家系统[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3]石洁,王振营,玉米病虫害防治彩色图谱[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

2015—06—15

猜你喜欢
心叶白僵菌颗粒剂
关于颗粒剂登记
“一带一路”上的国花文化——捷克·心叶椴
颗粒剂四君子膏对脾气虚证模型大鼠心功能的影响
分期播种对西藏甘蓝型油菜心叶出叶速度的影响研究
不同储存温度对白僵菌孢子活性的影响
白僵菌属分类研究进展
白僵菌应用研究进展
白僵菌对酚类转化及僵蚕中4-O-甲基葡萄糖苷化产物的研究进展
结束铅华归少作,屏除丝竹入中年——读《竹太空心叶自愁:近体诗词习作习得录》有感
板蓝根颗粒剂或可影响降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