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莲”君子清幽雅韵

2015-02-22 01:28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5年9期
关键词:青莲宜兴紫砂壶

钱 洁

江苏宜兴 宜兴 214221

宜兴紫砂历来备受关注与喜爱,无论是用于泡茶还是当作艺术品欣赏,均能体现一个人的文化修养,故现在用紫砂壶泡茶便成了一些人生活当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紫砂壶不仅聚集了手工艺人的创作智慧和心血结晶,更体现了手工匠人对紫砂壶的理解与期望。

紫砂壶的造型,形态各异,变化万千,传统中有“方非一式,圆不一相”的说法。圆器打身筒、方器镶身简、筋纹器或花货搪身筒,独特的泥片成型,众多的加工工具,可规范每一个部位。仔细加工,均可做到轮廓周正,线条清晰。传统的壶艺,多以实用为主。在延续传统壶艺的进程中,有借鉴、有挪用、有发明,也有创造,追求作品的完美是历代艺人的奋斗目标。以当代大美术为背景,创作紫砂壶艺,实用已不再是唯一的目的。人们可以借用壶的元素来表达、发挥、关注、延伸壶艺的概念。演绎传统壶艺,对材料进行深入研究,如何成型并不重要,制作过程也无固定的模式,形态的变化也会随着思考及情感的变化而变化。

紫砂壶的创作题材十分丰富,设计来源也非常广泛,也是能够反映人们的生活情趣的,寄托人们的愿望和美好情怀。经由艺术的创作,紫砂泥料的特殊性和泥色的丰富,加上巧妙的思想,使得紫砂造型都能栩栩如生。思想内涵是一把壶的内在灵魂,而外形上的标新立异,则是一把壶得以升华的基础。走上紫砂壶创作的道路,是一种荣幸,更是一种使命,创新出一把具有思想内涵的紫砂壶,从而为砂壶艺术的传承尽一份力,始终是我由衷的一个心愿。于是笔者创作了《青莲壶》。

《青莲壶》壶口盖严密通转,流正把直,比例匀称到位,线面交代清晰有据,手感舒适,风格硬朗,挺拔精神,且具有阳刚之美。中规中矩的整体设计,加上一点别出心裁,让作品体现出新的味道。与沉稳敦厚的身筒相反,流把走的是纤细路线,视觉上的反差展现出一种别样的美感,作者有意在视觉上让壶身压低,但实际上这把壶并不矮,制作的很有想法。

《青 莲》

《青莲壶》壶盖呈花蕊状,雕刻细腻,线条利落清晰。壶身如同一朵绽放的莲花,花瓣层叠而泾渭分明,为整器增添了清幽之雅韵。正所谓“着意寻香不肯香,香在无寻处”!紫砂壶是宜兴特产的一种天然细陶土,经过精选、精炼、精制成型,然后在1100多度的高温中烧成的。紫砂壶古朴淳厚,不媚不俗,与文人气质十分相近。《青莲壶》的品格正是笔者清新、素雅、从容、沉静的个性写照,那是一种岁月给予的充盈与安宁,也是紫砂艺术凝练的高洁与从容。

紫砂文化承载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乃至茶文化的精华,对紫砂壶造型的创造及再创造则是永恒不变的话题。紫砂壶的工艺是制壶人日积月累的经验,是作者赋予紫砂艺术上的个性化创作,是制作艺人在茶文化当中对紫砂艺术独特的造型语言。

宜兴紫砂器,是绚丽的中国茶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它不但是中华民族物质文明发展的灿烂成果,也是华夏文化进步的综合结晶。它的创始与兴盛,即是茶文化历史演变的必然,同时也对茶艺形式、品位、情趣的提高有关极大的推动力。紫砂器是中国茶文化的骄傲,它永远是中华民族茶文化史上闪烁光芒的灿烂明珠。

[1]《紫砂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

猜你喜欢
青莲宜兴紫砂壶
旗袍
宜兴釉陶
“陶”醉心田 点赞新宜兴
“陶”醉心田 点赞新宜兴
此时无声胜有声——论紫砂壶“谦德提梁”的创作
大巧若拙,大拙至美——浅谈紫砂壶“供春”的传承与创新
论紫砂壶“洞天福地”的创作
紫砂壶的自然意趣——紫砂壶“怡情”创作漫谈
青莲冷暖有谁知——读《纳兰容若词传》有感
一朵青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