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正学教授治疗白血病经验小结

2015-02-22 11:18祁元刚
西部中医药 2015年6期
关键词:方用五脏扶正

祁元刚

定西市人民医院,甘肃 定西 743000

白血病(luckemia)是累及造血干细胞的恶性肿瘤[1]。裴正学教授为我国著名的中西医结合专家,中华中医药学会终身理事。他擅长治疗血液系统疾病,尤对治疗白血病有独到见解。笔者有幸侍诊于旁,现就其诊治白血病的经验介绍如下:

1 病因病机

白血病是造血系统的一种恶性肿瘤,其特征是骨髓或其他造血组织中白血病细胞恶性增生,并浸润破坏其他组织,临床主要表现为贫血、发热、出血、肝脾以及淋巴结不同程度的肿大,周围血白细胞增多或减少,并常有幼稚白细胞出现。裴正学教授认为:机体正气不足,易受毒邪侵袭由表入里,正虚邪盛,伤及营阴,累及于肾,骨髓受损,生血不足,发生血虚,阴精受损,内热熏蒸,热伤血脉,迫血妄行,或久病耗伤气血,气不摄血,导致血证。由于正虚感受外邪或阴伤血败,营血热炽可见高热持久不退。病程稍久,气血更亏,气滞血瘀,脉络阻塞,结于胁下,形成痞块。总之,本病病因病机比较复杂,多以虚为本,以实为标[2]。

2 治疗法则

《素问·遗篇刺法论篇》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评热病论篇》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这表明疾病的虚实,完全是由正邪盛衰的关系来决定的。裴正学教授认为:白血病以虚为本,以实为标。其病情的进展是以正邪相争的情况为转移的。当邪盛为矛盾的主要方面时,应以祛邪为主而辅以扶正;反之,当以扶正为主而辅以祛邪。扶正以治虚,祛邪则治实;缓则扶其正,急则祛其邪。扶正之法以补气养血,调和阴阳为主,祛邪之法不外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两端。务求攻而不伤正,补而不助邪。邪去正自安,正足则邪自去。中西两种医学各有其扶正与祛邪的方法。西医的化疗药物祛邪之力可谓甚大,然伤正之弊不小,急性白血病在应用西药化疗的同时,如再合用中药扶正之剂,往往获得异常满意之疗效。

3 整体观念与辨证施治

裴正学教授认为:白血病的治疗,应着眼于调整和促进细胞正常功能,充分调动机体自身的抗病机转[3]。朱丹溪提出:“血属阴,难成而易亏。”“生化于脾,总结于心,藏于肝,宣布于肺,施泄于肾,灌溉一身。”说明血与五脏的关系密切,在辨证时注重五脏相关。在扶正方面总结出五脏虚劳辨证规律。如在肺肾型辨证中分肺肾阴虚和肺肾阳虚,前者治宜益气养阴,方用益气养阴汤,重用北沙参、潞党参、人参须、山茱萸、生黄地,后者治宜益气助阳,方用益气助阳汤,重用吉林参须、潞党参、太子参、山茱萸、熟地黄、肉苁蓉、巴戟天。再如肺肾肝型中分肺肾阴虚、肝阴不足及肺肾阴虚、肝阴内动,前者治宜益气养阴清肝,方用加减生脉地黄汤,后者治宜养阴清肺、平肝熄风,方用加味大定风珠。肺肾肝脾型分肺肾虚、肝木克土及肺肾肝虚、脾不统血两类,前者治宜益气养阴、疏肝健脾,方用加味逍遥散,后者治宜益气养阴、健脾止血。五脏交病型则分为五脏失调、实火在肝,五脏失调、虚寒在心,五脏失调、阴亏阳陷三类。其中五脏失调、实火在肝者治宜清热泻肝消积,方用加味当归芦荟汤;五脏失调、虚寒在心者治宜益气养阴,峻补心阳,方用大补回阳汤;五脏失调、阴亏阳陷者治宜益阴升阳,方用升阳救阴汤。白血病虽然以虚为本,以实为标,但是在整个病程中,特别是急性白血病,具温病之特征者,为临床所多见。卫分证宜辛凉解表,气分证宜清热生津,营分证宜清营透热,血分证宜凉血散瘀。

4 扶正祛邪贯穿治疗始终

白血病在治疗上,可以按脏腑虚象以扶正,又可以按病邪盛衰以祛邪。扶正祛邪既不是单一的扶正,也不是单一的祛邪,而必须是扶正与祛邪的有机结合,相互为用,两者不可偏废。因此,对白血病的治疗应该攻补兼施。扶正之法常按脏腑气血、阴阳虚实辨证用药。如肾阴虚多选用六味地黄汤;肾阳虚选用淫羊藿、鹿茸、肉桂、肉苁蓉、巴戟天等药;气虚多选用四君子汤;阴虚液亏选用北沙参、麦冬、玉竹、石斛之属;气阴两虚选用归脾汤、六味地黄汤等;血虚多选用四物汤、当归黄芪补血汤。急性白血病临床常见一派风热、实火证候。用药当用清热解毒之品。如热毒攻肺,咳嗽咳痰,方选麻杏石甘汤;如肺热鼻衄,用白茅根、牡丹皮、生地黄、焦栀子、茜草等;如肺热移于大肠,大便闭结者用土大黄、玄明粉;如湿热下痢,用白头翁汤加减;如热毒攻肾,湿热下注,尿赤淋浊,用知柏地黄汤或八正散加减;如热毒攻肝,目赤口苦,用龙胆泻肝汤加减;如热毒攻心,心火亢盛,烦躁不安,用泻心汤,心移热于小肠,小便赤涩淋痛,用导赤散;如皮肤生疮疖,用五味消毒饮;如出现败血症,用黄连解毒汤加味;如热邪入营,身热夜甚,斑疹隐隐,用犀角地黄汤加减;如热入心包,高热神昏、谵语,应尽快清心解热,用凉开三宝之类;如邪热留于阴分,低热,夜热早凉,可用青蒿鳖甲汤加减;如热毒攻脾,口燥唇干,烦渴易饥,用泻黄散加味;如经常出现全身骨节疼痛,胸骨压痛,舌暗,脉涩,或合并低热及高热不退者,当以瘀血论治,可选三棱、莪术、三七、水蛭、土大黄、马钱子等。此外,临证时常在上述清热解毒法的基础上常加入白花蛇舌草、半枝莲、虎杖、蚤休、旱莲草等。

5 兰州方与青蔻胶囊

裴正学教授认为,本病病位在骨髓,累及血分,与五脏相关,因虚致病,因病致虚,虚实夹杂,本虚标实为本病发病机理。本虚者,正气之虚也,其根本在于肾精亏虚,脾气不足。故补肾健脾是扶正固本的具体法则。基于以上认识,他于上世纪60年代创建了一个补肾健脾的有效方剂,并以此方为基础,治愈了1例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患者,在1974年苏州全国血液病会议上该方被定名为“兰州方”,效果显著。方用四参大补中气堪称扶正固本之主药;党参、麦冬、五味子乃生脉散也,方出《千金方》,为益气养阴之名方;山茱萸、生地黄、牡丹皮、山药乃六味地黄汤也,取补肾益血之意,盖肾主骨,骨藏髓,髓血同源,大剂量山茱萸可改善骨髓造血功能[4];桂枝、白芍、生姜、大枣调和营卫;浮小麦、甘草收敛安神。如白细胞偏低,可加入苦参、丹参、破故纸、鸡血藤;红细胞计数偏低,加旱莲草、女贞子;血小板计数偏低加玉竹、黄精、土大黄、连翘、龟甲。他创研的青蔻胶囊以蟾酥、青黛二味主药,意在增加祛邪力度,具急则治标之含意,与兰州方合用相得益彰。

6 兰州方配合化疗,效果更好

目前,化疗仍然是治疗白血病的主要方法,化疗通过直接杀死白血病细胞,降低了病原的致病性,可以理解为中医的祛邪,邪去病自安。化疗在解决局部问题和病邪致病性方面有优势,但在扶正固本,改善整体状况和机体反应性方面则有其不足。在化疗同时服用兰州方,可以减毒增效,保护了正常骨髓的造血功能,提高了机体对化疗的耐受性。在化疗间歇期兰州方中加马钱子、土大黄、水蛭,则可扶正化瘀,攻补兼施。他治疗白血病,遵古而不泥古,创新而不离宗,在治疗白血病的过程中始终把中医的整体观、宏观和西医的局部观、微观结合起来,拓宽了白血病治疗的思路,增加了治愈的可能。

[1] 王吉耀.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744.

[2] 裴正学.中西医结合实用内科学[M].兰州: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548-557.

[3] 裴正学.裴正学医学经验集[M].兰州: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222-233.

[4] 裴正学.裴正学医话医案集[M].兰州: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21-27.

猜你喜欢
方用五脏扶正
支气管哮喘基本用方
Effect of decoction of Fuzheng Jiedu Xiaoji formula (扶正解毒消积方) plus chemoembolization on primary liver cancer in patients
Fuzheng Kang' ai decoction (扶正抗癌方) inhibits cell proliferation,migration and invasion by modulating mir-21-5p/human 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y deleted on chromosome ten in lung cancer cells
失眠与五脏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腹泻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腹泻
五色入五脏一年更健康
画说中医
加减平胃散在兽医临床中的应用及体会
《黄帝内经》的五脏俞穴与消渴相关性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