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在提高冠心病住院患者口服药规范服用中的应用

2015-02-23 00:11李秀川,邱琛茗,胡佳雨
西南国防医药 2015年1期
关键词:口服药品管圈冠心病



品管圈在提高冠心病住院患者口服药规范服用中的应用

作者单位:610083 成都,成都军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

李秀川,邱琛茗,胡佳雨,屈江艳,李燕

[关键词]品管圈;口服药;规范服用;冠心病

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是指由相同、相近或互补性质工作场所的人们,自动、自发组成数人一圈的活动团队,以轻松愉快的现场管理方式,使员工主动参与管理,从而获得满足感与成就感,并通过定期的圈活动,提出、分析、解决和追踪制约工作进展的重要问题,不断提高工作质量[1]。我科收治的住院患者多为老年人,病种以冠心病、高血压、慢性心功能不全为主,几乎所有患者都要进行口服药物治疗,但部分患者的口服药未能按规范服用,为确保护理安全,提高住院患者口服药规范服用率,我科于2014年5~8月开展品管圈活动,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资料选择2014年5~8月在我科住院且有口服药物治疗的冠心病(以入院第一诊断确诊为冠心病作为纳入标准)患者94例,其认知、语言能力均正常。其中男69例,女25例,年龄(63.8±3.4)岁;文化程度:文盲7例,小学48例,中学及以上39例。以2014年5月、6月收治的49例冠心病患者为对照组,采用既往的工作模式发放口服药;2014年7月、8月收治的45例冠心病患者为观察组,采用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改进口服药管理模式。两组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品管圈运行程序及方法(1)成立品管圈小组:2014年5月,我科护理组成立品管圈小组,圈名为“关爱圈”,由8人组成,其中圈长1人,由护士长担任,全面负责组织及督导;秘书1人,负责联络、记录及统计;圈员6人,负责资料收集。圈员平均年龄31岁;学历:专科2人,本科及以上6人;职称:主管护师2人,护师5人,护士1人。(2)确定主题:品管圈小组成立即召开小组会议,运用头脑风暴法,广开言路,深入发掘目前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并对照选题逐一分析并投票,最终选定题目“提高冠心病住院患者口服药规范服用率”为活动主题。(3)现况调查及目标设定:自行设计问卷调查表,统计冠心病患者在住院期间服用口服药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每例患者住院期间服用口服药平均20次。调查表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责任护士负责发放和回收,每例患者发放一张调查表,患者每次服药后对药物的服用情况进行记录,读写不便的患者,由护士逐一询问后代为填写。共发放调查表49份,回收有效问卷49份。品管圈圈员负责数据分析及定期抽查。患者共服用口服药980次,规范服用685次,规范服用率为69.9%,未规范服用口服药295例次(30.1%)。根据公式计算出目标值,目标值=现况值-(现况值×改善重点×圈能力),经品管圈小组讨论,鉴于初次开展,将改善重点定为85%,圈能力定为75%。目标值=30.1%-(30.1%×85%×75%)=10.9%,设定目标为将我科冠心病住院患者口服药未规范服用率由30.1%降低至10.9%。(4)原因分析:召开品管圈小组会议,全体圈员全面、深入分析影响冠心病住院患者口服药规范服用的原因,并绘制出鱼骨图。原因如下:①患者因素:冠心病以老年患者居多,且可能合并有多种疾病。但由于患者文化层次普遍较低,对疾病及药物的相关知识缺乏,对规范服药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记忆力减退,服药依从性差。个别患者因不能耐受副反应而被迫停药。此外,患者常因各种原因发药时不在位,导致药物不能按时收到及服用。②工作人员因素:一方面是由于医生医嘱不规范,未注明缓急或服药时间,护士又未及时与医生沟通,口服药未能在规定时间内领回或发放;另一方面是由于护士责任心不强或药物的相关知识欠缺,未能给患者提供有效的服药指导。此外,还与护士缺乏沟通技巧、宣教及督导不到位有关。③药物因素:由于有些药物的形状或颜色相同或相近,不易区分;有的患者或家属为方便服药而将药物捣碎,如遇缓释片则会影响药效等。④其他因素:如某些检查要求空腹而导致患者漏服;患者因欠费而领不到药等。

1.2.2制定措施及临床实施(1)加强护士培训,提升服务质量:护士工作到位,是提高住院患者口服药规范服用的关键。品管圈小组组织了不同专题的护士培训,以达到全体护士统一认识、健康教育切实有效、沟通技巧不断提高的目的。定期组织全科护士进行相关的典型案例分析,展开讨论,强化护士口服药安全意识;口服药服用的健康教育要深入浅出、有针对性,做好这些工作的前提是全体护士对冠心病患者可能使用的所有口服药物均应熟记于心。为此,科室专门编印了《心内科常用口服药物护士手册》口袋书,人手一册,按药物种类分类,对每种药物均详细介绍其商品名、化学名、规格、用法、用量、适应证、常见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等;科室组织药物专题逐一学习,定期请科室高级职称医生讲课,并解疑答难,使护士能更深刻理解重点、难点知识,并做好笔记随身携带;邀请临床经验丰富的高年资护士长及患者满意度高的护士,现身说法讲授沟通技巧,提高护士尤其是低年资护士对老年患者的沟通能力。(2)规范口服药发放流程,减少漏洞发生:拟定科室口服药发放护理工作流程。加强医护沟通,确保医嘱下达及时、正确;落实到人、明确责任,规范口服药的领取及发放,并加强检查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将工作落到实处;理顺口服药管理流程,做到“发药到手,看服到口,服后再走”;做好相似药物的标识及管理,减少漏洞发生。①口服药的发放由当天的管床护士负责,给患者发放首次口服药时,护士结合药物手册向其逐一讲解,重点是注意事项,并解答患者疑问。如确有无法立即解释的情况,应查证后尽快向患者解释。一旦有新增的口服药,均需进行详细的介绍,使患者充分知情。②设置科室口服药备用药柜,以保证专科用药及时有效,同时也可避免由于欠费导致无法领药而产生的漏服、停服的问题。③对于因检查要求空腹而漏服的患者,管床护士要加强关注,及时补服。④服药后护士应加强巡视,特别是对患者出现的药物副作用要积极配合医生做好处理。(3)规范口服药健康教育,提高服药依从性:首先是要把好入口关,在冠心病患者的入院宣教时即增加“口服药物规范服用”的健康教育,包括询问患者口服药物服药史及目前口服药物等相关情况,将患者自备药统一回收、集中管理。其次,落实健康教育,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普及口服药的相关知识,提高患者对口服药规范服用的依从性。在每周五医生定期进行的“心行动——冠心病患者健康教育”中,要求其强调规范服药的重要性,同时由责任组长讲授冠心病患者的常用药物及其服用的注意事项;在病房的“健教之窗”栏内新增“冠心病患者常用口服药用药指导”(由品管圈小组统一制作,以下简称用药指导),将冠心病患者常用口服药分类列出,内容包括每种药物的实物图片、化学名、商品名、剂量、规格及药物说明书,详细讲解服药的注意事项,包括服用要求、药物的副作用及处置方法等,使患者充分了解所用药物。主管护士指导患者阅读用药指导。再次,加强口服药未服用的交接,以便接班护士的监督、落实。(4)活动监督与管理:管床护士每日自查分管患者的服药情况,圈员不定期抽查并将结果上报,圈长每周抽查,每两周召开品管圈小组会议,分析存在问题,查找原因,制定整改措施。对频发问题进行深入剖析,作为下一个循环的整改重点。

2结果

对照组49例患者(服用口服药共980次),口服药规范服用率为69.9%,未规范服用口服药295例次(30.1%);其中未按规定时间服药115例次(11.7%),未按规定剂量服药55例次(5.6%),漏服50例次(5.1%),服用无医嘱药物50例次(4.1%),擅自停药35例次(3.6%)。观察组45例患者(服用口服药共900例次),口服药规范服用率为92.2%,未规范服用口服药70例次(7.8%);其中未按规定时间服药20例次(2.2%),未按规定剂量服药10例次(1.1%),漏服10例次(1.1%),服用无医嘱药物25例次(2.8%),擅自停药5例次(0.6%)。对两组口服药规范服用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讨论

3.1提高安全意识,重视口服药安全管理[2]近年来,患者安全管理已成为全世界医务人员共同关注的焦点。患者用药安全也被列入了中国医院协会患者安全管理的十大目标之一[3]。患者口服药的规范服用关系到其治疗效果,尤其是慢性病患者需长期口服药物,用药的规范性就显得尤为重要,会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通过规范住院患者口服药管理流程及相关健康教育的落实,达到了提高患者口服药规范服用的效果。

3.2开展品管圈活动,提高口服药规范服用品管圈活动是全面质量管理中一种被广泛应用且行之有效的方法。通过运用头脑风暴法,集思广益、确定主题,在实施过程中,运用PDCA循环法,从分析原因、制定并落实措施、效果评价等方面,有重点、有层次地逐步推进。对行之有效的措施,及时肯定,并通过制定相应的标准来规范工作流程,巩固活动成果。 也可再运用PDCA循环,直到获得满意效果。通过品管圈活动,我科最终制定并完善了《心血管内科口服药规范管理制度》和《护士督促患者安全服药的工作流程》。既规范了护士工作,又极大地提高了住院患者口服药的规范服用率,取得了进步率达22.3%的效果。

3.3调动积极参与,全面提升能力品管圈活动的意义在于不仅能切实解决临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能全面提升圈员的能力,包括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查阅文献的能力,甚至连思维方式都有所改变[4],锻炼了一批护理骨干人才队伍。同时,极大地增强了护士的自信心和团队协作意识,使其更积极自愿地参与到科室护理质量管理中,发挥主人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幸国,王临润,刘勇.医院品管圈辅导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4.

[2]张文光,荆科峰,赵爱玲,等.品管圈在降低住院患者未规范服药发生率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4,28(7C):2678-2679.

[3]中国医院协会.2009年度患者安全目标[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09,16(2):31.

[4]杨柳,程丹丹,徐丽.品管圈活动提高住院患者自备口服药有效服用率[J].护理学杂志,2013,28(15):58-60.

(收稿日期:2014-10-22)

文章编号1004-0188(2015)01-0074-03

doi:10.3969/j.issn.1004-0188.2015.01.029

中图分类号R 473.5

文献标识码A

猜你喜欢
口服药品管圈冠心病
备用口服药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茶、汁、饮治疗冠心病
警惕冠心病
标准化口服药发放流程,提高患者用药安全
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药治疗糖尿病的效果分析
使用PDCA循环降低病区口服药管理缺陷率
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中医治疗探析
品管圈在质量文化构建中的应用
品管圈“转”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