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超误诊肝结核球1例

2015-02-23 00:11张凤英,新柳,杨艳
西南国防医药 2015年1期
关键词:误诊B超



B超误诊肝结核球1例

作者单位:671003 云南 大理,解放军60医院特诊科

张凤英,新柳,杨艳

[关键词]B超;误诊;肝结核球

病例男,41岁,因右上腹胀痛伴黄疸,体重下降1个月来我院就诊。门诊检查:右上腹可触及实质性包块,有压痛,皮肤黏膜黄染,纳差,体格消瘦,血压105/68 mmHg,体温 37.1 ℃,心率84次/min。使用HITACHI EUB-8500型实时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 MHz,对患者行腹部彩超检查。彩超显示:右肝前叶见62 mm×48 mm类圆形稍强回声组织,边界欠规整,周边回声较粗糙,内部呈点状密集回声,部分为不均匀弱回声;彩色多普勒血流(CDFI)显示包块内可见散在短棒状血流信号。余肝实质回声稍增粗、增强。腹腔内见散在片状液性暗区,最厚处约18 mm。B超诊断:(1)右肝实质性占位病变(考虑:原发性肝癌);(2)腹腔少量积液;(3)胆、胰、脾、双肾正常。实验室检查:总胆红素(TBILI)228 mmol/L,直接胆红素(DBILI)86 mmol/L,间接胆红素(IBILI)142 mmol/L;谷丙转氨酶(ALT)192 U;谷草转氨酶(AST)137 U;尿三胆均为++++。

门诊以原发性肝癌收治入院。住院后实验室检查:血沉(ESR)126 mm/h,结核抗体(TB-AB)阳性,活动性结核标志物(ATM)阳性,甲胎球蛋白(AFP)定性实验±。遂行手术治疗,术中发现肝右叶增大并伴有轻度变性,行肝右前叶包块全切术。手术后标本病理检验结果诊断:结核球。

讨论结核病为较常见疾病,以肺结核多见,肝结核较少见,如本例这样肝结核形成球状病灶则极为罕见。肝结核为全身结核病的肝脏表现,可有慢性低热、食欲不振、消瘦等症状,但缺乏典型症状,临床诊断较困难。本例影像学检查和临床特征都支持原发性肝癌,肝癌与肝结核的B超影像学表现也极为相似,加之患者的结核症状不典型,也无家族结核病史,超声医生单凭声像图表现一般难以诊断,且由于超声医生的局限性和习惯性思维等多方面原因,导致了误诊。B超是一种影像学检查,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准确定性,因此,需要临床医生结合临床检查以及其他检查进行综合考虑。通过该例的误诊,也提醒B超医生应该多学习各种疾病的相关知识,诊断有疑问时,应参考其他检查结果,坚决杜绝习惯性思维,尽量减少误诊。

(收稿日期:2014-03-03)

doi:10.3969/j.issn.1004-0188.2015.01.052

文章编号1004-0188(2015)01-0088-01

中图分类号R 525

文献标识码B

猜你喜欢
误诊B超
B超机日常维修案例分析与保养
怀孕做阴道B超,会引起流产吗
写字的尴尬
巧用一元二次方程的“B超单”
眼眶组织淀粉样变易误诊临床分析
腹部B超与阴道B超在异位妊娠诊断中的比较
血液细胞形态学误诊与漏诊分析
高度近视合并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临床误诊的因素分析
亚急性甲状腺炎误诊临床分析
关于脑静脉及静脉窦血栓患者的CT磁共振表现以及漏误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