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肺线虫病的诊治

2015-02-23 10:08汪正军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5年8期
关键词:虫体虫卵咪唑

汪正军

(安徽省芜湖县湾镇畜牧兽医站,安徽 芜湖 241100)

猪肺线虫病的诊治

汪正军

猪肺虫;中间宿主;临床症状;传播途径;诊断依据;综合防治;体会

猪肺线虫病在全封闭、舍饲模式下发病较少,但随着近年原生态规模化养猪的推进,包括农牧区广大适度规模散养户,本病仍有较高的发病率。结合本病病原学特点、临床症状特点及流行特点,经临床实践摸索出一套实用的综合防治方法。本病要争取早期发现与准确诊断,并采用敏感驱虫剂和对症控制继发感染,善于应用药物间协同增效作用,以优势的用药方案取得了理想的防治效果。

1 病原学

本病病原体主要是后圆科属的刺猪肺虫(长刺后圆线虫,Metastrongylus elongatus)、短阴后圆线虫(M.pudendotectus)和萨氏后圆线虫(M.salmi)。其中,危害最大、分布较广、临床常见的是长刺后圆线虫,该虫体呈乳白色细长丝状,故曰“肺丝虫”。该病原虫的雄虫体长12~26nun,尾端具有不发达的交合伞和一对细长的交合刺;雌虫长20~50mm,阴门靠近肛门,阴门部有一由角皮形成的球状阴门盖;虫卵呈椭圆形,淡黄色,卵壳较厚,表面不光滑,卵内含幼虫;其生活史需要经过“蚯蚓”作为中间宿主,病猪排出的带虫卵的粪便污染养殖环境(周边环境)的土壤,虫卵或刚孵化出的一期幼虫为蚯蚓所吞食,在蚯蚓体内,经10~20d蜕皮2次后发育成致病性(感染性)幼虫,健康猪吞食了此种蚯蚓或蚯蚓体内逸出的致病性幼虫,即会造成循环感染。该病原虫的寄宿部位主要是猪的呼吸道,如肺实质、支气管、微支气管;自然感染后约经24d发育为成虫,排卵、成虫寄生寿命约为1年;对外界的生化抵抗力极强,在粪便中可生存半年以上,在低温潮湿环境中可生存更长时间;临床上较为敏感的抗虫药包括驱虫净(四咪唑)、丙硫咪唑、左旋咪唑。

2 临床症状特点

2.1 视诊检查

症见患猪生长发育明显减慢,营养水平较高时一般无明显症状,但在感染虫体较多时,就会出现明显的呼吸道症状,如呛咳、喘气等;多数患猪表现为慢性、呼吸性病征,饮食欲时好时坏,被毛粗乱、无光泽,机体逐渐消瘦、贫血,整体营养状况不良;病程中、后期极易继发或并发其它细菌性、病毒性感染,此时症状更严重,多见严重的呼吸困难、全身症状等,病死率极高。

2.2 剖解病理变化

剖解本病致死病例,典型病理表现是见该病原虫的幼虫穿过肺泡壁毛细血管,致使肺组织呈斑点状出血;病原虫一代幼虫逐渐下行至细支气管和支气管内寄居、生长,其以黏液和细胞屑为食,于是刺激粘膜分泌量增多,致使支气管腔内黏膜充血、肿胀、含有大量黏液和虫体,并造成管腔阻塞及肺泡萎缩等,这是引起严重呼吸道症状的原因;呼吸道普遍继发细菌性感染,因此常见炎性、化脓性肺炎病灶以及支气管炎等。

3 流行病学特点

本病的易感、高发对象是育成后猪群(2~12月龄),主要传染源是病猪和感染病原虫的自然宿主(蚯蚓),养殖环境中土壤中带有多量活体病原虫或虫卵时,被健康猪舔舐摄入,也会造成食入性传染;本病的流行与蚯蚓的繁殖与分布密切相关,在蚯蚓大量繁殖的季节最易诱发病变,因此夏季高温高湿环境条件下,蚯蚓繁殖旺盛、活动频繁,本病表现为高发;发病呈地方性流行,在国内主要分布于华东、华南和东北等地,主要是其地理环境条件适合于病原虫和中间宿主生存繁衍;主要传播途径是经消化道食入病原体造成传染,就是猪吞噬了含有感染性幼虫或带虫蚯蚓而引起发病;养殖环境(猪舍)卫生治理、消毒工作到位的猪场极少发病;散养猪摄入被污染土壤、水源的机会较多,发病率较高,全封闭、舍饲模式下猪群感染率较小。

4 诊断要点

本病诊断依据包括:(1)视诊症状,病猪阵发性咳嗽,呼吸急促、贫血、消瘦。常因幼虫移行带入病原菌,并发流行性感冒和病毒性肺炎。(2)剖检病理,在肺膈叶后缘,形成一些灰白色的隆起,切开后在支气管中找到大量丝状虫体。(3)流行特点,主要是本病的流行多与蚯蚓的分布和活动季节有直接关系,高发于高温高湿的春夏季、初秋季。(4)确诊方法,常用粪便虫卵检查。以硫酸镁饱和溶液或硫代硫酸钠饱和溶液漂浮法检查粪便虫卵,镜检可见后圆线虫卵呈椭圆形,灰白色,外有一层稍有凹凸不平的蛋白膜,内含有幼虫,即可确诊。

5 综合防治

5.1 预防控制

(1)保护易感群,猪舍建设要做到科学选址及布局,力求建于向阳、背风、高燥、利于排湿通风的地点,舍内铺设水泥地面,减少猪群误食被虫卵、虫体污染的土壤、水源、中间传播媒介物等,特别是要严防食入蚯蚓虫体。(2)强化猪舍内排泄物的无害化处置,及时清除粪尿、被污染垫料等,进行定点生物热发酵或焚烧、掩埋、消毒等无害化处置,以降低各种历史病感染几率。(3)落实驱虫措施,对于流行地区的猪群,于春、秋两季至少进行一次预防性驱虫,或对2~6月龄易感群针对性、预防性驱虫1~2次,以净化体内病原虫,减少发病。(4)加强日常疫情监测,及时发现带病个体,妥善采取隔离治疗及粪便无害化处置,避免不洁采食而引起发病,同时还要严防本场(舍)外土壤中的蚯蚓被雨水冲刷等进入猪场(舍)而被猪误食引起发病。

5.2 治疗方法

本病治疗采用最敏感抗虫剂对症治疗,常用驱虫净(粉剂),按20~25mg/kg·bw拌料口服;或用本品注射液按10~15mg/kg·bw肌注。本品对各期幼虫治疗有效率达100%,用药后偶见咳嗽、呕吐、兴奋不安等,属正常反应,一般经1~1.5h后即会自动消失。另外,采用丙硫咪唑、左旋咪唑、阿维菌素、伊维菌素等对症治疗,也能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猪场可结合本场实际,合理选用驱虫药物,按具体使用说明进行驱虫即可。

6 体会

6.1 本病治疗中使用的各种驱虫药物,在达到有效治疗量时,常对猪的消化道造成不同程度损伤,尤其是对育成期仔猪伤害较大。建议在驱虫前先行健胃,可用兽用健胃散(含山楂、麦芽、神曲、槟榔等)、消积散(含焦山楂、麦芽、神曲、炒菜菔子、大黄、玄明粉等)、胃肠活(含黄芩、陈皮、青皮、大黄、白术、木通、槟榔、知母、玄明粉、神曲、乌药、石菖蒲、牵牛子)等,按0.5%~1%拌料投喂,连喂3~5d,之后再进行驱虫,可大大降低上述驱虫药物毒副作用,对猪的胃肠机能保护性较好。对于有肠炎症状的病猪,还可增加日粮中VC的使用量(常量1.5~3倍量),以加速受损胃肠黏膜的修复。

6.2 本病是重要的免疫抑制性疾病之一,感染本病的患畜继发感染极为普遍,机体免疫力大幅下降。因此,很有必要及时进行对症控制,在使用驱虫药物的同时,笔者推荐再用“高纯黄芪多糖(抗病毒、强免疫力)+氟苯尼考+多西环素”混饮或拌料口服,本方协同增效作用显著,尤其是对于呼吸道症状的控制效果良好,综合治愈率高达90%以上。

10.3969/J.ISSN.1671-6027.2015.08.069

汪正军(1969~),安徽省芜湖县人,中专,助理畜牧兽医师。主要从事动物疫病防控

猜你喜欢
虫体虫卵咪唑
羊捻转血矛线虫病的诊断及危重病例治疗
如何选购冬虫夏草
儿童阑尾蛲虫感染病理诊断1例
富蕴县阿勒泰羊蠕虫虫卵检查及虫卵特性
N-甲基咪唑+甲醇体系的性质及相互作用
几乎 100% 的大米中都有虫卵
普萘洛尔与甲巯咪唑对甲亢进症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吡喹酮衍生物DW-3-15对日本血吸虫PZQ抗性虫体的生物学效应观察
人体大片形吸虫虫卵孵育特点
右美托咪定联合咪唑安定镇静在第三磨牙拔除术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