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分析

2015-02-23 05:54蒋雯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5年19期
关键词:高危因素临床分析产后出血

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分析

蒋雯

(江苏省常州市妇幼保健院, 江苏 常州, 213000)

关键词:产后出血; 高危因素; 临床分析

产后出血(PPH)是产科分娩期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是危及孕产妇生命安全的严重疾病,WHO最新统计数据[1]显示,全球因产后出血死亡的孕妇占所有孕产妇死亡总数的25%。同时,产后出血也是中国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本院5 815例产妇的临床资料,探讨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及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的有效方法。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8月在本院分娩的产妇5 815例,所有产妇临床资料完整,发生产后出血的产妇273例,产后出血发生率为4.69%。

1.2 研究方法

本研究将胎儿娩出后24 h内出血超过500 mL, 剖宫产时超过1 000 mL定义为产后出血。回顾性分析其出血原因,并按孕周(≤40周、>40周)、不同分娩年龄(≤35岁、>35岁) 、分娩方式(自然分娩、剖宫 产)、产次(1次、≥2次)、新生儿体质量(<4 000 g、≥4 000 g), 是否多胎以及是否具有合并症及并发症进行分组比较。

1.3 产后出血的测量

阴道分娩产妇直接采用容积法计算,胎儿娩出后立即使用专用弯盘置于产妇臀下接血,2 h后取出,记录读数;剖宫产分娩的产妇,在术中采用负压瓶收集血液,根据读数记录出血量,应注意除去羊水量。产妇回病房后24 h内采用会阴垫集血,随后称取敷料的质量差,乘以1.05即可得出血液量。上述两部分出血量之和即为产后出血总量[2-3]。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产后出血影响因素的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5 815例产妇中发生产后出血273例(4.69%), 其中初产妇206例,经产妇67例。单因素分析了11个因素,结果显示胎盘粘连或植入和(或)胎盘滞留、贫血状况、多胎、凝血功能障碍产妇的产后出血发生情况有显著差异(P<0.05), 见表1。以是否发生产后出血为因变量,以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证实胎盘粘连或植入和(或)胎盘滞留、贫血状况、多胎、凝血功能障碍为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而且对产后出血的影响是相对独立的。

3讨论

3.1 产前预防

① 开展健康教育,避免多次人流,刮宫后要预防性应用抗生素,防止术后子宫内膜炎症的发生,可以有效降低胎盘因素所致的产后出血; ② 加强孕前及孕期保健,积极防治孕期并发症与合并症,对准备妊娠的育龄妇女进行健康评估,对不宜妊娠的内外科疾病者给予积极治疗,在保健医生的指导下妊娠,孕期严密监护,加强产前检查,做好孕期保健指导; ③ 早发现并积极治疗孕期合并症及并发症,尤其是对重度子痫前期、多胎妊娠、胎盘前置、血液病、肝病等高危妊娠应及时入院待产,适时终止妊娠,做好各种分娩前的准备,产时提高警惕,及时采取措施,防治产后出血; ④ 近年来巨大儿的发生有增加趋势,主要与孕妇肥胖、营养不合理、孕期体质量增加过多、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增多有关。因此产前做好营养指导,及早发现妊娠期糖尿病,积极治疗,减少巨大儿的发生,从而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4-5]; ⑤ 防止过期妊娠,适时终止妊娠,加强病理妊娠的管理。

表1 产后出血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3.2 产时预防

第一产程密切观察产妇情况,做好心理护理,消除孕妇紧张及恐惧心理,保证充分休息避免疲劳,严密观察产程进展,发现异常及时处理,防止产程延长。重视第二产程处理、指导产妇正确使用腹压,掌握会阴切开的指征与时机,规范接产操作,防止软产道损伤。正确处理第三产程,对产后出血高危者,阴道分娩胎儿拨露时,剖宫产术中吸尽羊水后胎儿娩出前3 min左右可考虑使用卡孕栓1 mg含服[6], 胎儿娩出后联合缩宫素的使用,加强子宫收缩、缩短第三产程。

3.3 产后预防

严密观察产妇生命体征、子宫复旧、阴道流血量、腹部伤口及会阴伤口渗血情况,对高危产后出血者进行持续宫底按摩、缩宫素静脉滴注加强子宫收缩,防止宫腔积血,鼓励产妇及时排空膀胱,协助早期哺乳,促进子宫收缩以减少产后出血[7-9]。产后应特别重视休克指数的观察及产妇自觉症状的出现,有时因产后宫腔积血使阴道流血量无法预测但患者已出现失血性休克表现,故观察中产妇出现不明原因的心率加快、口渴、眩晕表现时,虽然没有血压下降,但要尽快查明原因,及时抢救,防止产后出血严重并发症发生。

参考文献

[1]黄醒华. 防治产后出血仍然是产科的热点议题[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9, 25(2): 85.

[2]古航, 温娜. 产后出血的正确测量方法[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9, 25(2): 91.

[3]苏桂荣. 二次剖宫产分娩方式56例临床分析[J]. 中国当代医药, 2009, 16(10): 19.

[4]王伽略, 叶荣华, 杨孜, 等. 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分析[J].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2003, 4(4): 268.

[5]李晶, 沈思宏. 剖宫产术前补钙防治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0, 16(12): 759.

[6]王志容, 饶建云, 肖小平, 等. 卡孕栓不同时期给药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J]. 中国药房, 2007, 35(18): 2768.

[7]魏秀琴, 游丽. 190例二次剖宫产临床分析[J].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10, 16(11): 1459.

[8]许晓霞, 李铁菊, 李天珍.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探讨与分析[J].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11, 17(5): 659.

[9]石少梅. 地佐辛与芬太尼在产科术后镇痛临床疗效比较[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2, 16(5): 88.

收稿日期:2015-01-20

中图分类号:R 714.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2353(2015)19-186-02

DOI:10.7619/jcmp.201519071

猜你喜欢
高危因素临床分析产后出血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高危因素探讨与措施
新生儿院内感染的风险因子及其护理对策分析
厦门市5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重症病例临床分析
389例住院肺结核患者临床分析
不同给药方案对剖宫产术后出血产妇的心率及血压影响
足月儿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高危因素分析
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
影响社区脑卒中复发的高危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