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气活血方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

2015-02-24 09:17吴朝进赵新军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5年18期
关键词:脑钠肽中医证候肿瘤坏死因子

吴朝进,赵新军

益气活血方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

吴朝进,赵新军

摘要: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方联合西医基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病人60例,根据双盲随机化的原则,将病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采用益气活血方联合西医基础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两组病人治疗前后中医证候、6 min步行试验、心功能指标、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脑钠肽(BNP)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变化,并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病人的心力衰竭程度均得到较大改善,中医症候表现为胸闷胸痛、心悸、小便清少、喘促憋气等相关症状消失或缓解。临床疗效和6 min步行试验,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舒张早期和舒张晚期最大血流速度之比(E/A)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病人的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但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病人血浆BNP水平及血清TNF-α、IL-6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且两组治疗后BNP和TNF-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方联合西医基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明确,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常规西医基础治疗。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益气活血方;中医证候;脑钠肽;肿瘤坏死因子-α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是人类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病人尤以老年人居多,近年来病例呈上升趋势。CHF原发病因以冠心病居首,常见的并发症有脑血管中风、高血压、心律失常、糖尿病等。中医认为慢性心力衰竭属于“心悸”“痰饮”“喘证”“水肿”“积聚”等范畴,是一种具有多样性症候的综合征。慢性心力衰竭的病因病机为本虚标实,最终可致气虚、阴虚与阳虚综合征。

西医治疗CHF以强心、利尿、扩张血管等基础治疗为主,辅以调整生活方式,控制血压、血脂、血糖等。虽可有效控制心力衰竭程度,但是CHF病人发病时间较长,身体虚弱,往往恢复较慢。中医认为CHF以虚为本,虚实夹杂,其中本虚以气虚、阳虚甚或阴虚为主,标实主要是瘀血、水饮、痰浊等。因此,中医治疗CHF以补虚固本为主,兼治血瘀痰饮。在临床实践中发现,益气活血方具有强心活血的功效,联合西医基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具有较大优势,展示了中西医联合用药的可行性及良好的应用前景。本研究进一步观察益气活血方对改善CHF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单位:广东省江门市五邑中医院(广东江门529000),E-mail:530437860@qq.com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慢性心力衰竭诊断参照《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Framingham)诊断标准;分级标准参照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中医证候诊断参照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制定的《中药新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标准。根据西医及中医辨证中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5月我院进行治疗的CHF病人60例,年龄>30岁且≤75岁。同时,判定CHF的基础病因为冠心病,且病情稳定,病史不少于6个月,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Ⅲ级。按双盲随机化的原则,将病人分为西医基础治疗对照组(对照组)和中西医联合用药治疗组(治疗组)。对照组30例,男12例,女18例,平均年龄55.7岁;治疗组30例,男14例,女16例,平均年龄56.8岁。两组病人一般资料、中医证候、舌脉症状、心功能分级情况、原发病及合并病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根据《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疗建议》推荐的方法,对照组和治疗组病人均给予强心、利尿、扩张血管等西医基础治疗,主要包括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洋地黄制剂、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治疗组病人在此基础上加服益气活血方汤剂,每日1剂,2周为1个疗程。益气活血方组成:人参、黄芪、炒白术、茯苓、川芎、谷芽各15 g,陈皮、白芍、莪术、丹参、三七、葶苈子各10 g,炙甘草6 g。

两组病人在接受规范化治疗的同时,均需调整生活方式。控制饮食,减少摄取盐量,适当运动,控制血压、血脂、血糖水平。治疗过程中,观察病人的血压和心率、心力衰竭症状、水肿程度、电解质等情况。

1.3观察指标

1.3.1中医主要症状观察两组病人治疗前后的症候变化。主要指标包括:胸闷、胸痛、喘促、尿少、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咳嗽、端坐呼吸等。

1.3.2临床疗效参照《中药新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疗效判断的相关标准。心力衰竭症状基本消失,心功能提高2级以上者为显效;心力衰竭症状明显好转,心功能提高1级但不及Ⅱ级者为有效;心力衰竭症状无明显变化,心功能提高不足1级者为无效;心力衰竭症状加重,心功能恶化1级或1级以上者为恶化。

1.3.36 min步行试验采用经典的6 min步行试验方法,记录两组病人治疗前后的6 min步行距离。

1.3.4心功能检测采用多普勒彩色超声心动图(Aloca10型)测定两组病人治疗前后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收缩末内径(LVEDD)和收缩末期内径(LVESD) 、二尖瓣舒张早期最大血流速度(E)和舒张晚期最大血流速度(A),计算左室短轴缩短率(FS)、舒张早期和舒张晚期最大血流速度之比(E/A)。

1.3.5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醇系统(RAAS)相关指标检测两组病人于入院后次日清晨,采取普食卧位分别于治疗前后抽取外周静脉血送检。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中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的含量。

1.3.6脑钠肽(BN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检测两组病人分别于治疗前后抽取外周静脉血送检。采用放射免疫法分别检测血浆中BNP含量和血清中TNF-α、IL-6含量。

2结果

2.1中医主要症状改善情况入组病人入院前均表现出胸闷胸痛、心悸、小便清少、喘促憋气、肢肿腹胀、气短乏力、纳呆等典型CHF中医证候。经规范化治疗后,两组病人均明显好转。相对于对照组,治疗组病人外观表现更趋于正常。

2.2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中药干预的治疗效果优于西医基础治疗。详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2.36 min步行距离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后6 min步行距离明显增加(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治疗组病人6 min步行距离增加明显(P<0.05)。说明中药干预治疗病人的恢复状况优于西医基础治疗。详见表2。

表2 两组6 min步行距离比较(±s)  m

2.4心功能指标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后心功能均明显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对照组LVEF值显著增加(P<0.05),治疗组病人LVEF、FS和E/A值显著增加(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治疗后LVEF和E/A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FS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在一定程度上治疗组病人的心功能好转程度优于对照组。详见表3。

表3 两组心功能指标比较(±s)

2.5对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醇系统相关指标的影响两组CHF病人经过治疗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醇系统逐渐恢复正常。与治疗前相比,两组病人的肾素、血管紧张素Ⅱ和醛固酮水平显著降低(P<0.05)。但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中药干预并不影响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醇系统。详见表4。

表4 两组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醇系统相关指标比较(±s)

2.6对血浆BNP水平及血清TNF-α和IL-6水平的影响与治疗前相比,两组病人血浆BNP水平以及血清TNF-α、IL-6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治疗后BNP和TNF-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IL-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详见表5。

表5 两组血浆BNP水平及血清TNF-α、L-6水平比较(±s) pg/mL

3讨论

中医认为CHF的病机主要是由于心阳虚衰,病理转变由虚致实,最终导致产生痰饮、瘀血、水饮等病理产物。CHF的病位主要集中在心、肺,日久可累及肾与肝。CHF的中医证候以痰瘀互阻、气虚血瘀、气阴两亏最为常见。有研究表明,CHF的中医证候组合方式主要有单一证候、两证、三证、四证、五证以及六证组合等。其中,三证组合最为常见,以气虚血瘀水停证为主,而单证和六证组合的方式相对较少[1-3]。

益气活血方由人参、黄芪、当归、三七、葶苈子等药味组成,具有补气强心、活血祛瘀、利水祛湿的功效。方中人参大补元气,可恢复心肾阳气;黄芪、白术、谷芽健脾益气,可改善病人体倦纳呆的症候;当归、三七、莪术、丹参活血化瘀,止痛消痈,可改善病人心脏功能,缓解心力衰竭症状;茯苓、葶苈子利水渗湿,可消除痰饮水肿;佐以甘草,调和诸药。

现代医学认为心室重构是心力衰竭的主要机制。随着现代药理对CHF发展过程的深入研究,人们发现慢性心力衰竭与神经内分泌失调关系较大,尤以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醇系统的激活为主[4]。神经内分泌系统的生化指标(如内皮素、血管紧张素Ⅱ、去甲肾上腺素、肿瘤坏死因子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CHF的治疗已由单纯改善血流动力学的传统模式转向对神经内分泌系统激活进行干预为主的模式。

病人出现慢性心力衰竭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醇系统受到的影响较大,血浆中肾素、血管紧张素和醛固酮水平迅速上升[5]。血管紧张素可以作用于平滑肌细胞上的受体,收缩毛细血管前小动脉,增加外周血管的阻力,影响心脏功能。并且血管紧张素可以增加肾上腺素活性,促进肾素进一步释放,促使肾近曲小管钠重吸收增加,进一步激活血管紧张素受体,增加醛固酮的合成和分泌,最终造成水钠潴留,心脏负荷增加,使心力衰竭状况进一步恶化。因此,测定CHF病人的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和醛固酮水平对于了解病人的心力衰竭程度具有较大的参考意义。本研究表明,CHF病人的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和醛固酮水平在治疗前均较高。治疗后,两组病人的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醇系统逐渐恢复。但是,中药干预病人更易恢复到正常值。

BNP是利钠肽类的一种肽类激素,具有排钠利尿、扩张血管等药理作用。并且BNP可以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醇系统,是机体对于心力衰竭发生的应激反应[6-7]。TNF-α和IL-6是由巨噬细胞分泌的一种具有多样生物活性的细胞因子。血液中过多表达的TNF-α和IL-6表明机体正经受严重的损伤[8-9]。通常认为,血液中BNP、TNF-α和IL-6水平与CHF病人的心力衰竭程度呈正相关。通过测定病人血液中BNP、TNF-α和IL-6水平,可以判断心力衰竭程度和疗效。本研究表明,CHF病人血液中BNP、TNF-α和IL-6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值。治疗后,两组病人BNP、TNF-α和IL-6水平得到较大改善。但是,中药干预组病人的下降幅度大于西医基础治疗组。

通过本研究发现,益气活血方联合西医基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具有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等优点,治疗效果优于常规西医基础治疗。

参考文献:

[1]张鹏,罗堃,余意.357例冠心病心衰患者中医证候与心功能分级的相关性研究 [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1(7):772-773.

[2]王娟,陈婵,张鹏,等.630例慢性心衰患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研究 [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6(8):567-571.

[3]王先敏,李冬,任莉莉,等.839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医证候分布回顾性调查研究 [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1,34(7):673-676.

[4]邝锦波,黄润坚,潘霭青,等.芪苈强心胶囊对慢性心衰神经内分泌异常激活的调节研究 [J].中国临床新医学,2008,1(1):19-20.

[5]张一昕,张志霞,李国川,等.人参强心滴丸对心衰大鼠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影响[J].中药药理与临床,2007,23(2):70-71.

[6]王朝广.“强心合剂”对慢性心衰病人血浆脑钠肽水平的影响[J].中医临床研究,2011,3(22):61-62.

[7]王彦.心肾双补强心方对慢性心衰病人心功能、血浆BNP及相关指标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19(13):301-304.

[8]杨兵生,王声愿.慢性心衰病人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及白细胞介素-6水平的变化[J].苏州医学院学报,2000,20(9):817-818.

[9]赵淑明,郭秋红,张志良,等.葶苈生脉方对慢性心衰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及心肌胶原的影响[J].时珍国医国药,2010,21(1):153-154.

(本文编辑郭怀印)

Clinical Observation on Yiqi Huoxue Decoctions for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Heart Failure

Wu Zhaojin,Zhao Xinjun

Wuyi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Jiangmen 529000,Guangdong,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Yiqi Huoxue decoctions(YHD) and western medicine routine treatment for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heart failure(CHF).MethodsSixty patients with CHF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The control group treat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routine treatment,and the treatment group treated with YHD plus western medicine routine treatment.The change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syndrome and 6 min walking experiment were observed.The levels of plasma renin,angiotension,aldosterone,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serum 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 and interleukin-6 (IL-6) were measured.ResultsAfter treatment,TCM syndromes were improved obviously.The duration and distance of walking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6 min walking experiment.The levels of plasma BNP and serum TNF-α in treatment group were decreased,which were low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The effect of YHD plus western medicine routine treatment is better than western medicine routine treatment only in patients with CHF.

Key words:chronic heart failure;Yiqi Huoxue decoctions;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ndrome;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tumor necrosis factor-α

(收稿日期:2015-06-05)

中图分类号:R541.6R289.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1349.2015.18.003

文章编号:1672-1349(2015)18-2041-04

猜你喜欢
脑钠肽中医证候肿瘤坏死因子
麻黄附子细辛汤合右归丸加减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临床观察
口干是否类风湿关节炎中医阴虚证候关键指标的临床研究
双唑泰棉栓联合中药冲洗、定君生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临床分析
宫腔镜治疗慢性宫颈炎患者对改善hs—CRP、TNF、IL水平的作用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A125、TNF—α水平变化及其与LVEF的关系探究
有创机械通气在ICU肺动脉高压伴呼吸衰竭患者中应用对血浆脑钠肽水平的影响
妊娠期糖尿病与肿瘤坏死因子—α启动子基因多态性相关性的研究
BNP、甲状腺激素水平在老年心衰患者病情及预后判断中的价值
强化阿托伐他汀干预对心肌梗死急性期患者pro—BNP、超敏C反应蛋白影响
消银汤对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患者血清TNF—α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