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维地洛辅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2015-02-24 09:17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5年18期
关键词:卡维地洛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

光 彬

卡维地洛辅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光彬

摘要:目的 探讨卡维地洛辅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150例急性心肌梗死性心力衰竭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的治疗,观察组病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卡维地洛辅助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病人的左心室舒张末容积指数、收缩末容积指数、射血分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维地洛辅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显著,具有切实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卡维地洛

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管腔狭窄,血管内膜粗糙不平,局部血流通过减少或缓慢,血小板聚集、黏附和血栓形成,致使冠脉闭塞,相应的心肌发生急性缺血性坏死所致[1]。心力衰竭是各种不同类型心血管疾病的最终归宿,也是最主要的死亡原因。因此,寻求一种有效的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性心力衰竭的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观察卡维地洛辅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2013年4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150例急性心肌梗死性心力衰竭病人作为研究对象,伴有高血压60例,心绞痛55例,高脂血症35例。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观察组男55例,女20例;年龄33岁~76岁(60.32岁±7.82岁);发病至入院时间(5.82±3.22)h。对照组男54例,女21例;年龄34岁~76岁(61.52岁±7.94岁);发病至入院时间(5.52±3.08)h。所有病人均经相关的临床检验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性心力衰竭,并伴有呼吸困难、发绀、烦躁等临床症状,且排除有其他严重病变及药物禁忌病人。两组病人的年龄、性别、病程、病史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单位:山西医科大学附属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山西晋中 030600),E-mail:641146906@qq.com

1.2方法对照组病人采取常规的治疗方法进行临床治疗,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给予溶栓治疗,不服用β受体滞阻剂治疗。观察组病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指导病人口服卡维地洛12.5 mg,每日1次,隔2 h后追加12.5 mg,12 h后继续口服25 mg,以上为初始剂量治疗,之后长期口服12.5 mg,每日2次,持续治疗6个月即可。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密切关注病人的体征变化,以保证病人在出现不适及不良反应情况时,可及时通知医生对病人进行救治。

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病人治疗后的左心室收缩末容积指数 (LESVI)、舒张末容积指数 (LEDVI)、射血分数 (LVEF)及不良反应。

2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病人的左心室舒张末容积指数、收缩末容积指数、射血分数等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后ESVI、EDVI、LVEF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s)

3讨论

心力衰竭是急性心肌梗死的常见并发症之一,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常伴随着咳嗽、发绀、烦躁、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且随着心肌梗死病人的增多,生活饮食结构的不合理,该疾病的发病率正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给病人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具有较大的临床危害性,如不及时对病人进行有效的治疗,严重者甚至会导致死亡。目前治疗该疾病的主要手段是药物治疗。

卡维地洛是治疗心肌梗死性心力衰竭的新型药物,自临床应用以来受到了病人及专家的一致好评,相关的临床资料表明,该药物在治疗过程中,具有以下优点:减少心脏的负担和室壁的张力;抑制病人神经内茶酚胺分泌,进而促进心肌的生长;对病人的左心室具有重塑功能,进而延缓心力衰竭的发展[2-5]。卡维地洛使用注意事项:由于卡维地洛与洋地黄类药物均能减慢房室传导速度,故对已用洋地黄、利尿剂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控制病情的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使用卡维地洛时应谨慎小心;由于卡维地洛可能会掩盖或减弱急性低血糖的早期症状和体征,故对糖尿病病人使用卡维地洛时应谨慎,伴有糖尿病的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病人使用卡维地洛时,可能会使血糖难以控制。故在使用本药的开始阶段,应定期监测血糖并相应调整降糖药的用量[6-7];卡维地洛治疗伴有低血压(收缩压小于100 mmHg)、缺血性心脏病、弥漫性血管病和/或肾功能不全的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病人时,可引起可逆性肾功能障碍,此类病人在增加卡维地洛药量时,应密切监测肾功能,如发生肾功能减退时,则应减少卡维地洛的用量或停药;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在增加卡维地洛的药物剂量期间,可能使心力衰竭和水钠潴留加重,此时应增加利尿剂的用量,并在以上情况恢复前不再增加卡维地洛的用量,极个别情况下可能需要减少卡维地洛的用量或暂时停药,以上情况通常不会影响以后增加卡维地洛的剂量;除非治疗后利大于弊,否则卡维地洛只能用于不需口服或吸入性支气管解痉剂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人,有支气管痉挛倾向的病人可能会发生呼吸道阻力增加,从而导致呼吸窘迫,因此在使用卡维地洛的开始阶段及增加剂量期间应严密观察病人的呼吸情况,在治疗中如发现任何支气管痉挛的证据均应及时减少卡维地洛的用量。

本研究结果表明,卡维地洛辅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病人的心力衰竭情况,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具有切实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参考文献:

[1]吴奇志,翁朝航,李敏,等.卡维地洛对急性心肌梗塞后左心室重塑的疗效[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0,19(5):511-513.

[2]王羽,戴闽,刘静,等.联合应用依达拉奉和卡维地洛预防急诊PCI术后再灌注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J].中外健康文摘,2012,9(28):8-10.

[3]罗彩东,戴闽.依达拉奉联合卡维地洛治疗急诊PCI术后再灌注心律失常的研究[J].心理医生(下半月版),2012,11(7):98.

[4]王海英.急性心肌梗塞并发心律失常68例心电图分析[J].现代电生理学杂志,2010,17(3):160-161.

[5]刘爱辉.急性心肌梗塞并心力衰竭62例临床分析[J].医学信息,2010,23(6):1968.

[6]郭全,方邦江,陈浩,等.参附注射液治疗急性心梗后心力衰竭35例临床观察[C].//2010全国中西医结合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2010:253-254.

[7]袁娟,艾伟民.36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分析[J].江西医药,2010,45(12):1210-1212.

(本文编辑郭怀印)

(收稿日期:2015-06-08)

中图分类号:R542.2R256.2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672-1349.2015.18.021

文章编号:1672-1349(2015)18-2092-02

猜你喜欢
卡维地洛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
卡维地洛联合尼可地尔对冠心病心肌缺血及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分析
卡维地洛+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效果观察及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影响分析
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分析
中药汤剂联合中药足浴及耳穴压豆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中医辨证治疗分析
冠心病心力衰竭应用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的疗效分析
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诊断和治疗进展
卡维地洛在心血管内科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