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外伤大骨瓣改良术式在治疗老年人重型颅脑损伤中的效果评价

2015-02-26 08:12四川省泸县人民医院外三科646100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5年20期
关键词:骨瓣术式外伤

张 京 四川省泸县人民医院外三科 646100

标准外伤大骨瓣改良术式在治疗老年人重型颅脑损伤中的效果评价

张京四川省泸县人民医院外三科646100

摘要目的:评价分析标准外伤大骨瓣改良术式在治疗老年人重型颅脑损伤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5月来我院就诊治疗的92例重型颅脑损伤的老年患者,随机平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取标准外伤大骨瓣术式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改良术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颅内压改变、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及并发症发生率差异。结果:对照组患者术后各时段的颅内压明显低于观察组患者,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半年GOS评分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与观察组患者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标准外伤大骨瓣改良术式对治疗老年人重型脑损伤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且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标准大骨瓣开颅术老年重型颅脑损伤

重型颅脑损伤是指重度的因直接或间接暴力而引起的颅脑组织损伤,此类患者可有癫痫、意识障碍等临床表现,严重患者可因损及脑干出现呼吸障碍,危急患者生命[1]。然而,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加上自身身体状况较差,其在临床上的治疗显得更加困难。此次,笔者重点评价分析标准外伤大骨瓣改良术式治疗老年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现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2月-2014年5月来我院就诊治疗的92例重型颅脑损伤的老年患者,随机平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6例,男26例,女20例,年龄63~87岁,平均年龄(70.4±7.8)岁;观察组46例,男28例,女18例,年龄64~87岁,平均年龄(71.0±7.6)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入选标准[2]所有患者CT结果示幕上病变,有颅内出血灶或蛛网膜下腔出血灶;同时伴有恶心、呕吐、意识障碍等临床表现,生命体征有所改变;且入院时颅内压异常增高(>3.43kPa)。

1.3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完善术前准备并给予对症处理措施,包括吸氧、利尿等,对照组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术式治疗,观察组则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改良术式,具体为:患者取仰卧位,于额颞顶做一弧形切口(从患侧耳屏前约1cm至颧弓上缘,顶部距正中线矢状窦约5cm),然后在颅骨上钻5个孔左右,用铣刀锯出一个12cm×14cm大小的骨瓣,清除硬膜外血肿(注意应做一个硬脑膜的小切口,后做一矢状窦侧为蒂的瓣型切口,缓慢清除硬膜下血肿),根据CT情况将颅内血肿及坏死脑组织仔细清除并止血(必要时可切除额极等充分降低患者颅内压),见脑搏动较差时,切开患者小脑幕裂孔,最后通过鼓肺提高患者颅内压以检查是否遗漏出血点,确认无误后利用生理盐水100ml进行硬膜下的注入予以清洗,后进行硬脑膜减张缝合,去除骨瓣置引流管于硬膜外,缝合切口。

1.4观察指标观察统计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d、术后1周、术后2周的颅内压及术后半年内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预后差异,其中预后评分采用格拉斯哥评分标准[3],具体为:5分(良好)、4分(中残)、3分(重残)、2分(植物人状态)、1分(死亡)。

1.5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6.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各时段颅内压采用t检验,GO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采用χ2检验,P<0.05时表示数据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各时段颅内压比较统计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d、术后1周、术后2周的颅内压,发现对照组患者术后各时段的颅内压明显低于观察组患者,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各时段颅内压比较(mmHg)

注:1mmHg=0.133kPa。

2.2两组患者预后情况比较统计两组患者术后半年的GOS评分情况,发现两组患者预后评分(除外死亡)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预后情况比较〔n(%)〕

2.3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统计两组患者术后半年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发现对照组患者在脑积水、癫痫、脑梗死、伤口感染的发生率均较高,P<0.05。详见表3。

3讨论

重型颅脑损伤是极为严重的一种外伤,其致残、致死率较高,然而重型颅脑损伤的老年患者加上自身免疫力及生理功能的下降,导致其死亡率相对更高,引起了临床的广泛重视。

表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此次,笔者着重评价分析标准外伤大骨瓣改良术式治疗老年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效果。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由于直接或间接暴力作用于颅脑部,导致颅脑损伤,通常导致颅内压的异常升高,严重者可引起脑疝危急患者的生命,故降低患者颅内压,保护患者的脑组织是临床治疗的重点之一。

有学者[4]指出,传统的标准外伤大骨瓣术主要是快速降低患者的颅内压。然而,将患者的颅内高压骤然降低犹如急性缺血的再灌注损伤,一般会加重患者的病情,引起诸多不良反应。由本实验结果来看,改良的标准外伤大骨瓣术降低患者颅内压相对平稳缓慢,其术后1d、术后1周、术后2周的颅内压依次下降,但均高于传统外伤大骨瓣术治疗的对照组患者,P<0.05。而且,观察组患者的GOS评分情况以良好、中残居多,而对照组患者预后中的重残、植物人状态占有较大比例,观察组患者预后要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的脑积水、癫痫、脑梗死、伤口感染此类并发症发生率上也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可见,平稳降低患者颅内压的改良标准外伤大骨瓣术式治疗老年人重型颅脑损伤具有相对更为理想的临床效果,且显著降低了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为安全可靠。张元峰[5]等也在其文章中提到,根据患者的手术部位、通过相对平稳的术式在合适的时机降低患者的颅内高压,可以更加有效地减少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此外,有报道[6]称,改良的标准外伤大骨瓣术式更适用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老年患者。

综上所述,标准外伤大骨瓣改良术式治疗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具有更佳的临床疗效,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张云侠,周修玉,刘传建.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13,26(12):68-70.

[2]罗飚.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49例临床特点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5):1034-1035.

[3]时国兵.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手术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代谢能力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3,23(8):75-76.

[4]何晓斌,丁毅.老年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手术的应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20):5133-5134.

[5]张元峰,王剑.改良标准外伤大骨瓣手术在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09,4(33):57.

[6]陈森,冷敦雁,宋海涛.标准外伤大骨瓣改良术式与传统术式治疗老年人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比较〔J〕.中国基层医药,2014,21(20):3105-3106.

(编辑羽飞)

收稿日期2015-04-06

中图分类号:R651.1+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7585(2015)20-2762-02

猜你喜欢
骨瓣术式外伤
改良外伤大骨瓣手术在重型脑外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羊常见外伤、创伤的治疗方法
急诊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在闭合性十二指肠胰头外伤中的应用
改良Miccoli术式治疗甲状腺肿瘤疗效观察
77 例腹腔镜输卵管积水不同术式与妊娠结局
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在对冲性颅脑损伤治疗中的应用观察
去骨瓣减压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我国院前急救中有关外伤若干问题商榷
改良Lothrop术式额窦引流通道的影像学研究
上睑下垂矫正术术式选择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