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厄贝沙坦两组方案治疗中青年高血压临床对比分析

2015-02-26 08:12尚明霞朱孔平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中医院222100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5年20期
关键词:利尿剂贝沙坦阻滞剂

尚明霞 朱孔平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中医院 222100

含厄贝沙坦两组方案治疗中青年高血压临床对比分析

尚明霞朱孔平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中医院222100

摘要目的:通过厄贝沙坦分别与美托洛尔、吲达帕胺联合治疗中青年高血压并观察其临床效果,探讨治疗中青年高血压有效联合用药方案。方法:选择符合要求的门诊中青年高血压患者78例,按就诊时间顺序分为厄贝沙坦联合β受体阻滞剂组(治疗组)40例,厄贝沙坦联合利尿剂组(对照组)38例,进行8周治疗,疗程结束后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目标血压控制效果基本相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舒张压、心率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厄贝沙坦联合β受体阻滞剂对舒张压和心率控制优于厄贝沙坦联合利尿剂,对治疗舒张压较高、心率较快的中青年高血压应优先选择β受体阻滞剂联合用药。

关键词中青年高血压病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效果

中青年正处在事业和生活的高峰期和旺盛期,工作和精神压力大,生活节奏快,加之吸烟、休息不足、缺乏锻炼和暴饮暴食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导致中青年这一特殊群体的高血压患病率逐年增加。中青年人群高血压发病早期多无明显症状或因机体耐受较好起病隐匿,多在体检中被发现并确诊,确诊后对治疗的依从性差,极易出现并发症和靶器官损害,因此积极有效地治疗中青年高血压是医务工作者的重要课题。本文探讨了厄贝沙坦分别联合β受体阻滞剂和利尿剂对中青年高血压治疗的效果,意在寻求更好的治疗方案,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资料来源于2011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内科门诊诊治的中青年高血压患者78例,其中,男53例,女25例,年龄25~58岁,平均年龄(33.6±5.8)岁。按就诊时间顺序分厄贝沙坦联合β受体阻滞剂组(治疗组)40例,厄贝沙坦联合利尿剂组(对照组)38例。所有患者诊断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修订版)的诊断标准[1],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和临床基本情况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纳入及排除标准纳入标准:初次就诊者血压≥ 160/100mmHg(1mmHg=0.133kPa),复诊者血压≥ 140/90mmHg,心率超过80次/min。排除标准:(1)继发性高血压;(2)有充血性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Ⅱ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糖尿病、支气管哮喘、肝肾功能严重障碍等基础疾病;(3)严重烟酒嗜好或成瘾性依赖患者;(4)孕妇和哺乳期妇女;(5)对所选用药物过敏或服用后有副反应者;(6)不能配合全程治疗者。

1.3方法患者常规进行心电图、血液生化检查(包括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等)、肺部CT检查,测量并记录给药前血压、心率,入组治疗。治疗组厄贝沙坦150mg,1次/d,美托洛尔20mg,1~2次/d,共治疗观察8周;对照组厄贝沙坦用法同前,吲达帕胺2.5mg,1次/d,共治疗观察8周。入组治疗期间停用其他相关药物。

1.4观察指标治疗后前4周每周测量血压、心率, 后4周每2周测量血压、心率,观察有无药物不良反应,每4周常规检查心电图、血生化。

1.5疗效判定标准治疗8周后对相关指标进行评估。治疗后具备以下其中一项为显效:(1)舒张压下降10mmHg以上,或达到正常范围。(2)舒张压虽未降至正常但已下降20mmHg或以上。治疗后具备以下其中一项为有效:(1)舒张压下降不及10mmHg,但已达到正常范围。(2)舒张压较治疗前下降10~19mmHg,未达到正常范围。(3)收缩压较治疗前下降30mmHg以上。无效:未达到以上标准者。

2结果

2.1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40例患者显效21例,有效1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38/40);对照组38例患者显效14例,有效19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6.8%(33/3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心率情况比较治疗组舒张压、心率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心率情况±s)

3讨论

近年来,我国高血压发病呈年轻化趋势,并逐年增多,其增多趋势比老年人更为明显,约占全部高血压患者的34%,起病隐匿,发病后临床症状较轻或无临床症状,血压变化无明显规律,多以舒张压增高和临界高血压为多,男性多于女性。虽有高血压家族聚集现象,但因原发性高血压成因有关的基因目前尚不十分清晰,认为精神因素在高血压发病机制中起到重要作用[2~4]。长期的不良情绪易导致体内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血管活性物质分泌增多,交感神经活性增强,外周血管阻力增加,致舒张压增高。中青年高血压的治疗首要目标是血压达标,在规范的药物治疗和纠正代谢异常外,还应指导患者及时调整心理,保持积极的心态,避免不良情绪发生[5,6]。β受体阻滞剂主要通过抑制交感神经活性、抑制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降低心输出量、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激活发挥降压作用,更适合于交感神经活性增高以及高动力状态的中青年高血压患者;吲达帕胺为类似于噻嗪类利尿剂,其降压机制主要是舒张小动脉,降低血管张力和血管对升压物质的反应性,但无抑制交感神经活性作用;厄贝沙坦为血管紧张素Ⅰ受体拮抗剂,可拮抗血管紧张素Ⅰ的生理作用,还可有效改善男性性功能[7],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降压效应。本组入选患者均为中青年,心率快,以舒张压升高为主,厄贝沙坦与β受体阻滞剂联合治疗不但能有效地降低收缩压,对控制舒张压和减慢心率能起到优势互补作用;与吲达帕胺联合应用对控制血压有良好的效果,但因吲达帕胺无抑制交感神经活性作用,因此控制舒张压的作用是有限的。从本组资料可以看出,两组治疗总有效率虽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舒张压和心率的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对中青年高血压的治疗,厄贝沙坦与β受体阻滞剂联合方案优于厄贝沙坦与利尿剂联合方案,值得做更多的研究。

参考文献

[1]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1,19(8):701-743.

[2]刘国红.老年与中青年高血压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6,22(12):1466.

[3]樊贺勤.高血压发病率与居住环境的关系〔J〕.河北医学,2009,15(6):755-756.

[4]李辉,李晓华.青年高血压病76例临床及相关因素分析〔J〕.疑难病杂志,2009,8(2):88-90.

[5]张海菊.180例中青年高血压的临床特点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5):69-70.

[6]苏颖,陈芳,李晓霞.中青年原发性高血压代谢状态研究〔J〕.中国综合临床,2007,23(8):678-679.

[7]高凌俊,陈金生.联合用降压药对中青年高血压患者性功能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10(2):153-154.

(编辑杨阳)

收稿日期2015-01-26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7585(2015)20-2770-03

猜你喜欢
利尿剂贝沙坦阻滞剂
心衰患者不用利尿剂,预后更好?!JACC子刊研究
利尿并非越多越好
蝎毒肽作为Kv1.3离子通道阻滞剂研究进展
冠心病心衰冠心宁+利尿剂治疗的临床效果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在高血压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及不良反应状况
重磅试验 CLARIFY:稳定心绞痛β受体阻滞剂的长期获益收到质疑
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临床疗效
β受体阻滞剂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体会
厄贝沙坦辅以非洛地平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25例疗效分析
厄贝沙坦片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27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