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镜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腕管综合征的效果对比分析

2015-02-26 08:12杨怿斌江西省赣州市人民医院341000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5年20期
关键词:腕管腕关节关节镜

杨怿斌 江西省赣州市人民医院 341000

关节镜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腕管综合征的效果对比分析

杨怿斌江西省赣州市人民医院341000

摘要目的:分析应用关节镜和传统手术对腕管综合征疾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腕管综合征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开放手术方式实施治疗,治疗组采用关节镜手术方式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住院治疗时间、术后腕关节功能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腕管综合征疾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关节镜手术方式治疗腕管综合征,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关键词关节镜传统手术腕管综合征治疗

腕管综合征是指的由于腕关节部位的正中神经受到一定的压迫,使正中神经的实际支配区域的感觉出现明显异常,病情程度严重的患者大鱼际肌肉会有明显的萎缩现象出现,是目前临床上公认的一种常见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类疾病[1,2]。本次对患有腕管综合征疾病的患者应用关节镜和传统手术两种方式治疗的效果进行对比。现汇报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8月-2014年8月在我院就诊的患有腕管综合征疾病的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4例。对照组中男25例,女19例;年龄32~76岁,平均年龄(46.7±1.4)岁;左腕管综合征疾病患者16例,右腕管综合征疾病患者28例;患病时间1~17个月,平均患病时间(4.2±0.6)个月。治疗组中男24例,女20例;年龄31~78岁,平均年龄(46.9±1.3)岁;左腕管综合征疾病患者15例,右腕管综合征疾病患者29例;患病时间1~18个月,平均患病时间(4.4±0.5)个月。上述自然指标两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所有患者均取仰卧位,将患肢的患侧外展于手术台,在上臂位置扎止血带,并进行常规消毒处理。采用常规开放手术方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按照Phalen的方法进行操作,于患者的腕中部作S形切口,切口长度控制在7cm左右,将皮肤及皮下组织切开,并对显露出来的前臂深筋膜实施钝性分离和切开处理,使腕横韧带完全暴露之后,沿尺侧缘进行切断,以免对正中神经及返支造成损伤,放置胶片进行引流之后可以逐层闭合手术切口[3]。采用关节镜手术方式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Chow 的双通道技术进行操作,自豆状骨向桡侧方向画一个1.5cm长的线,从线末端与垂直向的近侧画一个0.5cm长的线,再从该线末端向桡侧作1cm的线,此线为关节镜手术操作的实际入口。将患者的拇指处于外展状态,沿其尺侧缘向手的尺侧缘方向画线,从中、环指指蹼向近侧再画另外一条线,与拇指的画线之间保持垂直相交关系,自交点的近侧1cm左右的位置,横过手长轴再画第3条线,该条线的长度应该控制在0.5cm左右,标记相应的出口位置。于入口处做5mm切口,对皮下组织及腕管进行分离,于出口处穿出皮肤,将穿刺锥拔出之后,转动开槽套管使槽口方向保持朝上,从近侧位置插入关节镜,从远侧位置插入钩刀,然后开始进行相关手术操作,见黄色的脂肪从槽口突入套管内的时候,可判定操作成功,手术切口不放置任何引流装置[4,5]。

1.3观察指标选择腕管综合征手术操作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腕关节功能恢复正常时间、腕管综合征疾病治疗效果等作为观察指标进行对比。

1.4疗效评价无效:患者自述腕关节症状没有减轻,腕关节功能仍然存在明显异常,生活和工作均不能恢复正常;有效:患者自述腕关节症状明显减轻,腕关节功能有明显改善,生活和工作基本恢复正常;临床治愈:患者自述腕关节症状彻底消失,腕关节功能、日常生活和工作均已经恢复正常[6]。

2结果

2.1两组治疗效果比较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2.2两组术后各项指标比较对照组手术时间(54.68±8.34)min,术后住院时间(8.13±1.69)d,术后腕关节功能恢复正常时间(67.95±7.53)d;治疗组手术时间(24.13±4.25)min,术后住院时间(4.21±0.97)d,术后腕关节功能恢复正常时间(44.08±3.42)d。三项观察指标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目前临床对腕管综合征疾病进行治疗的手术方法,大致上可以分为开放手术和关节镜下手术两种主要类型。通过开放手术方式对该疾病进行治疗,对造成的损伤程度相对较大,手术后的恢复速度较慢,术后还有由于各种原因而导致出现粘连等不良反应,因此目前在临床上,许多学者建议,在松解操作过程中,应该将腕横韧带部分去除,以免病情在手术治疗后再次复发[7]。也有一部分学者在研究后认为,在松解减压操作的同时,切除屈肌腱鞘、松解神经外膜也是非常必要,但上述辅助性操作对于该病的手术治疗效果所产生的实际影响,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定论;从目前的临床应用情况进行观察,切开松解仍然是实际治疗过程中最常选用的一种方法,且在行业内部存在的争议最少,也是其他松解方法进行比较的一个“金标准”[8]。 关节镜技术属于临床微创治疗技术的一个典型代表,应用该技术对腕管综合征疾病实施治疗主要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少、恢复速度快、效果美观等几大优点。采用Chow的双通道技术实施切开松解处理,与开放手术比较,前者可以达到缩短手术操作时间和术后住院治疗时间。

参考文献

[1]李建峰,赵亮,刘井达,等.掌腱膜挛缩症合并腕管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J〕.中华手外科杂志,2012,28(4):216-217.

[2]喻林波,利春叶,贾赛雄,等.腕管综合征84例临床分析〔J〕.中华手外科杂志,2011,27(6):345-347.

[3]姜晓琪,陈臣,叶作舟,等.腕管综合征内窥镜手术预防正中神经损伤的临床研究〔J〕.中华手外科杂志,2011,27(1):35-38.

[4]张勇,王培吉,赵家举,等.显微外科技术治疗老年人腕管综合征28例〔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13,36(3):294-296.

[5]周武平,杨鹏彬,郭宏亮,等.开放和关节镜下松解治疗腕管综合征的临床对照研究〔J〕.中国骨与关节杂志,2012,1(3):225-228.

[6]张有磊,刘崇志,李瑞,等.关节镜和切开手术治疗臀肌挛缩症的疗效对比〔J〕.中国骨肿瘤骨病,2010,9(3):210-212.

[7]张雪松,项力源,张军军.关节镜手术治疗膝关节滑膜软骨瘤病〔J〕.当代医学,2012,4(5):280-282.

[8]孟国成,陈立科,陈四华,等.三种手术方式治疗腕管综合征的临床优劣分析〔J〕.中华手外科杂志,2011,27(4):246-247.

(编辑紫苏)

收稿日期2015-03-03

中图分类号:R6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7585(2015)20-2793-02

猜你喜欢
腕管腕关节关节镜
研究多层螺旋CT联合核磁共振成像应用于腕关节损伤的影像诊断价值
关节镜下使用Fast-Fix半月板缝合器治疗半月板损伤的疗效
手指麻痛 要当心腕管综合征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累及腕关节MRI表现及其分布特点研究
SLAP损伤合并冈盂切迹囊肿的关节镜治疗
寒湿痹阻及湿热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腕关节MRI表现的相关性研究
超声动态成像对正中神经活动性的评估在诊断腕管综合征中的价值
高频彩超与磁共振成像对类风湿性腕关节早期病变的诊断价值分析
关节镜下治疗慢性冈上肌钙化性肌腱炎的早期随访研究
关节镜术后电话回访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