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手术治疗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

2015-02-26 08:12湖北省京山县人民医院431800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5年20期
关键词:角型眼压乳化

汪 丰 湖北省京山县人民医院 431800

联合手术治疗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

汪丰湖北省京山县人民医院431800

摘要目的:观察联合手术在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临床治疗中应用效果。方法:我院2013年6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00例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小梁切除术,观察组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效果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6个月,观察组眼压低于对照组,中央前房深度、房角宽度高于对照组,组间t检验结果均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2.00%、28.0%,组间χ2检验结果P<0.05。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可降低患者眼压,增大中央前房深度与房角宽度,并发症少,为理想手术方式,值得借鉴。

关键词闭角型青光眼急性白内障联合手术

闭角型青光眼在青光眼发病率中所占比例为60%~80%,也是眼科多发病,其中50~70岁老年人为高危人群[1]。该病主要由小梁网被周边虹膜所堵塞或二者发生永久性粘连而使房水排出受阻所引发,患者往往眼压升高,眼球局部解剖结构发生异常,同时合并白内障几率较高,增加患者痛苦与治疗难度。该病临床治疗以改善视力、降低致盲率为主要目标[2]。现以2013年6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50例患者采用联合手术治疗在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取得了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纳入标准:(1)符合《我国原发性青光眼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中青光眼(闭角型)诊断标准[3];(2)符合LOCSⅡ白内障诊断标准[4];(3)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有眼科手术史者;(2)有手术禁忌者;(3)合并其他眼科疾病者。我院2013年6月-2014年12月收治100例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50)与对照组(n=50)。观察组男女比例为27∶23,年龄24~57岁,平均年龄(43.3±7.2)岁。病程1~8d,平均病程(3.2±0.8)d。对照组男女比例为28∶22,年龄23~60岁,平均年龄(43.5±7.6)岁。病程1~7d,平均病程(3.1±0.7)d。两组年龄、性别比例、病程间差异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小梁切除术,表面麻醉,患眼 3点位角膜缘处做侧切口,透明质酸钠由前房注入,环形连续撕囊,长度5~6mm。结合患者核硬度用行原位超声乳化吸除,囊袋内植入人工晶状体,卡巴胆碱注射液由前房注入进行缩瞳,巩膜瓣以角膜缘为基底,巩膜瓣下切除小梁组织及周边虹膜,大小1.5mm×2.5mm左右。10-0显微尼龙线间断缝合结膜与巩膜瓣,包封眼部。

1.2.2观察组: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房角分离术,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参照对照组。房角分离术:植入人工晶状体后前房虹膜根部注入透明质酸钠,抛光针头360°轻压虹膜根部实现前房角钝性分离。I/A头吸除透明质酸钠让前房恢复,对前房深度及人工晶状体位置进行调整、确认,水封合角膜切口,包封眼部。

1.3观察指标(1)手术效果:主要检测视力(国际标准“E型”视力表灯箱)、眼压(眼压测量仪)、中央前房深度(眼 A超仪)、房角宽度(前房角镜)等指标,检测时间为术前及术后6个月;(2)并发症发生率。

2结果

2.1两组手术效果的比较两组术前各项检测指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观察组眼压低于对照组,中央前房深度、房角宽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效果比较结果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1mmHg=0.133kPa。

2.2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观察组、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2.0%(6/50)及28.0%(14/50),观察组明显更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结果〔n(%),n=50〕

注:χ2=4.000,P=0.045。

3讨论

瞳孔阻滞为闭角型青光眼发病主要原因,临床治疗需通过手术达到摘除晶状体、解除瞳孔阻滞目的。超声乳化术的发展让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实现一次性治疗且得到被广泛应用,但目前临床关于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与何种手术联合治疗效果更佳存在一定争议[5]。

本组将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小梁切除术与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房角分离术两种联合手术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后者在改善患者眼压、房角宽度、中央前房深度方面优势更明显,同时并发症发生率低于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小梁切除术组,提示其在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临床治疗中具有更高价值。原因在于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房角分离术不仅可摘除病变晶状体结构,同时人工晶状体的植入可有效改善瞳孔阻滞问题,消除致病因素[6]。此外,房角分离后可分离粘连关闭房角从而实现房水循环生理通道的重建,最终促进前房深度、房角宽度得到更大幅度改善,排出房水后眼压随之降低。小梁切除术也为青光眼经典手术方案,但对眼压控制要求高,且操作复杂,会对患者眼部组织造成较大损伤,因此术后角膜水肿、虹膜纤维样渗出、结膜滤过泡渗漏等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安全性相对难以保证。

综上所述,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房角分离术在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可有效降低患者眼压、增大中央前房深度与房角宽度,同时并发症少,可作为首选手术方案。

参考文献

[1]雷继承.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手术〔J〕.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13,35(9):681-683.

[2]蒋慧中,戴惟葭,等.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联合治疗〔J〕.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11,33(1):28-30.

[3]陈海英,黄正如,周卫文,等.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1,29(8):775-778.

[4]黄正如,陈海英,王瑾瑜,等.激光虹膜成形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0,28(5):506-508.

[5]李春玲.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观察〔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2,30(2):156-159.

[6]常英霞,刘继敏,丁颖,等.晶状体乳化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并白内障〔J〕.中国临床医学,2009,16(1):166-167.

(编辑杨阳)

收稿日期2015-04-14

中图分类号:R775.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7585(2015)20-2797-02

猜你喜欢
角型眼压乳化
前房穿刺减压术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手术中的联合应用
高眼压症及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24 h眼压波动规律
轻压眼球自测眼压
有些头疼是因为眼压高
简析一种新型乳化沥青的生产工艺
正常眼压性青光眼24 h眼压测量的临床意义
心理护理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护理的应用
绞股蓝总皂苷自微乳化给药系统的制备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可行性研究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