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CCP、RF和CRP联合检查诊断RA临床价值探讨*

2015-02-26 08:12李文华刘增香罗金凤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检验科广东省珠海市519000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5年20期
关键词:类风湿敏感性特异性

李文华 刘增香 罗金凤 谢 桃 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检验科,广东省珠海市 519000

*珠海市科技计划项目(编号:2014D0401990017)

抗CCP、RF和CRP联合检查诊断RA临床价值探讨*

李文华刘增香罗金凤谢桃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检验科,广东省珠海市519000

*珠海市科技计划项目(编号:2014D0401990017)

摘要目的:探讨抗CCP、RF和CRP联合检查诊断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12月收治的8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作为实验组,选择同期收治的79例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抽取静脉晨血检测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抗CCP)和C反应蛋白(CRP),分析其临床价值。结果:实验组抗CCP、CRP、RF以及联合检测抗CCP、CRP、RF的阳性率均远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抗CCP、CRP、RF的敏感性(53.67%)最低,但其特异性(97.32%)最高,与抗CCP、RF和CRP检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CCP、CRP以及RF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表达阳性率较高,联合检测抗CCP、CRP、RF可显著提高检测特异性。

关键词类风湿因子抗环瓜氨酸肽C反应蛋白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我国发病率较高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有着较高的致畸致残率。同时,其对心包炎、神经系统疾病及淋巴腺炎的发生也有明显的影响作用[1]。目前该病的发病机制及发病原因均有待研究。根据美国风湿协会制定的相关诊断标准,RA确诊往往是在患病1~2年或者更长的时间,RA已对患者造成不可逆损害[2]。因此,如何在发病早期即发现并明确诊断对改善RA患者预后意义重大。本文就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抗CCP)和C反应蛋白(CRP)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进行探讨,以提高RA诊断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4年1-12月收治的8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作为实验组,患者均按美国风湿协会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标准确诊[3],其中男34例,女48例,年龄24~73岁,平均年龄(42.78±12.35)岁。另选取同期收治的79例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29例,女50例,年龄19~76岁,平均年龄(43.25±12.43)岁,包括红斑狼疮病26例,皮肌炎5例,银屑病4例,硬皮病15例,干燥综合征15例,强直性脊柱炎14例,均符合相关疾病诊断标准。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组成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1.2检测方法所有患者均抽取3ml空腹静脉晨血以供检测,3 000r/min速度离心15min,血清分离出后开始检测。CRP和RF检测均采用日立717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测,方法为免疫比浊法,抗CCP检测使用美国雅培i2000及原装配套的试剂,CRP和RF检测使用上海科华生物有限公司的试剂,严格按仪器标准操作及试剂说明书进行操作。

1.3结果判断CRP>8mg/L为CRP阳性,RF>20IU/ml为RF阳性,抗CCP>45U/ml为阳性。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对本次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均采用卡方检验,将检验标准设定α=0.05,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阳性率比较实验组抗CCP、CRP、RF以及联合检测阳性率均远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阳性率比较〔%(n)〕

2.2各检测指标在RA检测中的效果对比联合检测抗CCP、RF和CRP敏感性最低,但其特异性最高,与抗CCP、RF和CRP检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各检测指标在RA检测中的效果对比(%)

注:与联合检测比较,*P<0.05。

3讨论

RA是风湿科或风湿免疫科较为常见的免疫性疾病,是一种病因未明的慢性、以炎性滑膜炎为主的系统性疾病。该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多关节慢性炎症,特征是手、足小关节的多关节、对称性、侵袭性关节炎症,经常伴有关节外器官受累及血清类风湿因子阳性,可以导致关节畸形及功能丧失。有研究发现近年来我国RA发病率逐年攀升,对我国居民的身体健康形成了较大威胁[4]。而目前对RA的病因及治疗研究并无较大进展,仅在发病严重后方能发现并给予相关治疗[5]。因此,如何有效的在早期发现并进行治疗对改善RA患者预后有着积极意义。

抗CCP、RF和CRP是目前临床上较为常用的RA临床诊断指标。RF是IgM类抗体,在RA的诊断中有着良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对RA的临床诊断具有较大临床意义。但有研究发现RF在慢性病毒性肝炎、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及硬皮病等疾病中也有较高的阳性率[6],故其特异性一般。CRP是一种炎性因子,大多数情况是在发生感染或创伤时浓度较高,其对RA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都相对较低,但是CRP对RA也是一个较好的辅助诊断指标。而抗CCP是近年来才应用于RA诊断的实验室指标,被认为是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好的诊断指标[7,8]。

本文结果发现,将抗CCP、RF和CRP进行联合检测,其实验组抗CCP、CRP、RF以及联合检测阳性率均远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抗CCP、CRP、RF的敏感性最低,但其特异性最高,可对RA的诊断提供准确的诊断依据,与抗CCP、RF和CRP检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结果表明这三种因子在RA患者中均有较高表达水平,同时敏感性和特异性也较好,而联合检测的特异性更是显著,更能准确诊断RA。

综上所述,抗CCP、CRP以及RF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表达阳性率较高,联合检测可显著提高检测特异性。

参考文献

[1]王希平,梁顺容,叶丽燕,等.抗CCP抗体、RF、CRP、ESR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33(17):2067-2068.

[2]刘发河,曾海莲,郑小江,等.抗CCP、RF、CRP、ASO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意义〔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10(8):583-585.

[3]马建国,茆春红,赵兴国,等.56例RA患者抗CCP抗体、RF、CRP、血沉及C3、C4的检测与临床意义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31):13,15.

[4]王志中,王勇,张疆瑾,等.血清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等对湿热痹阻及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意义〔J〕.中医杂志,2011,52(20):1741-1744.

[5]宣国红,单平囡,卢志勇,等.血清抗CCP、RF、CRP和ESR检测对RA的临床意义〔J〕.检验医学,2011,26(5):356-357.

[6]揭旭日,陆翔,王小超,等.锌、RF、抗-CCP抗体、CRP与RA骨质疏松、关节功能障碍的关系〔J〕.右江医学,2012,40(6):785-787.

[7]Mimor T.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anti-CCP antibodies in rheumatoid arthritis〔J〕.Inter Med,2005,44(11):1122-1126.

[8]Suzuki K, Sawada T,Murakami A,etal.High diagnostic performance of ELISA detection of antibodies to citrullinated antigen in rheumatoid arthritis 〔J〕. Scand J Rheumstol,2003,32(4):197-204.

(编辑雅文)

收稿日期2015-04-24

中图分类号:R593.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7585(2015)20-2828-02

猜你喜欢
类风湿敏感性特异性
CT联合CA199、CA50检测用于胰腺癌诊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探讨
管家基因突变导致面部特异性出生缺陷的原因
益肾蠲痹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Meta分析
丹参叶片在快速生长期对短期UV-B辐射的敏感性
钇对Mg-Zn-Y-Zr合金热裂敏感性影响
精确制导 特异性溶栓
重复周围磁刺激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的临床效果
受害者敏感性与报复、宽恕的关系:沉思的中介作用
微小RNA与食管癌放射敏感性的相关研究
“治未病”理论与针灸防治类风湿关节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