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性护理对全麻下留置导尿管患者术后麻醉苏醒时舒适度的影响分析

2015-02-26 08:12何秀兴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手术室528000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5年20期
关键词:导尿管预防性全麻

何秀兴 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手术室 528000

预防性护理对全麻下留置导尿管患者术后麻醉苏醒时舒适度的影响分析

何秀兴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手术室528000

摘要目的:分析预防性护理对提升全麻下留置导尿管患者术后麻醉苏醒时舒适度的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纳入对象100例,均为全麻下留置导尿管患者,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观察组予预防性护理;对照组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苏醒时心率、血压,麻醉苏醒后尿道刺激症状。结果:观察组苏醒时心率、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尿道刺激症状0级、Ⅰ级出现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Ⅱ级、Ⅲ级出现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性护理有助于稳定全麻下留置导尿管患者术后麻醉苏醒期心率及血压,降低其尿道不适感,进而提升其术后恢复效果,值得推广。

关键词预防护理全麻手术留置导尿管舒适度

全麻术后留置导尿管有助于预防尿潴留、观察尿液性状[1],为重要护理措施。然而导尿管可能刺激尿道,导致患者麻醉苏醒期出现尿痛、尿急等不良症状,进而躁动不安,影响术后恢复[2]。临床研究指出,即便苏醒后应用镇静止痛药,亦难以缓解此刺激感[3]。预防性护理旨在分析既往资料,找出可能影响患者麻醉苏醒时舒适度的因素,行事先干预解决,我院应用该理念指导护理,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现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相关经验,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纳入标准2013年8月-2014年8月入院择期行手术治疗;ASAⅠ~Ⅱ级;行全麻手术,术后需留置导尿管;无精神类疾病史及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史;术前神志清醒;符合相关手术指征且能主动配合治疗。

1.2一般资料纳入符合上述条件患者100例,行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男女比28∶22;年龄37~77岁,平均年龄(58.2±9.5)岁;体重45~73kg,平均体重(61.4±10.2)kg。对照组男女比例30∶20;年龄36~74岁,平均年龄(57.8±9.2)岁;体重44~74kg,平均体重(61.9±11.0)kg。两组一般资料间无统计学差异。

1.3护理方法所有患者均行气管插管全麻下手术,术后留置导尿管。

1.3.1对照组:行常规导尿管护理:(1)合理选择插管时机,必须待患者无自主呼吸后,方可插管;(2)有效评估患者,尽量选择较细、材质为硅胶的导尿管,本例大部分患者应用14号Foley导尿管,插管前充分润滑;(3)常规导尿管护理,保持管道通畅,避免过度牵拉等。

1.3.2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预防性护理,基本原则为参考既往文献及我院临床经验,探讨可能影响患者术后麻醉苏醒时尿道舒适度的因素,予事先解决。具体措施为:(1)术前行健康指导,详细告知留置导尿管的价值及可能导致的刺激反应,预防患者在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时不安;(2)气囊小剂量注水,8~12ml,导尿后牵拉尿管2~3min后固定于大腿内侧;(3)尽可能保持患者平卧位,以减少漏尿;(4)麻醉苏醒期以1%丁卡因(国药准字H20020144)5ml行尿道表面麻醉,取合适套管针(取出针芯),一端连接5ml注射器,另一端顺尿管逆行插入尿管,缓慢注入药物;(5)苏醒后于病房中播放轻音乐。

1.4统计项目(1)统计患者苏醒时心率、收缩压、舒张压;(2)统计患者苏醒后尿道刺激症状情况,以患者主诉为基准,参考数字分级评分法(NRS)评价刺激症状,满分10分,评分越高,刺激越强烈,并以0分为0级、1~3分为Ⅰ级、4~6分为Ⅱ级、7~10分为Ⅲ级。

2结果

2.1患者苏醒时心率及血压对比观察组患者苏醒时心率、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患者苏醒时心率及血压对比±s)

注:1mmHg=0.133kPa。

2.2患者苏醒后尿道舒适度对比观察组尿道舒适度NRS平均(2.4±0.6)分,对照组(3.8±0.9)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152,P<0.001)。按评分分级统计,可以看出观察组0级、Ⅰ级出现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Ⅱ级、Ⅲ级出现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患者苏醒后尿道刺激症状对比〔n(%)〕

3讨论

全麻下留置导尿管患者麻醉苏醒期可能因导尿管物理刺激,出现严重尿道不适,部分患者难以忍受,甚至会尝试拔除尿管,即便行有效的语言安慰,患者也难以接受[4],这显然不利于术后恢复。预防性护理旨在通过既往资料,总结出可能影响护理质量的因素,行预先处理,以将此类因素的影响控制在最低,提升护理效果。为探究预防性护理对此类患者苏醒时舒适度的影响,笔者首先通过调查资料,分析了尿道不适的出现原因。既往护理方案下,患者苏醒期容易出现尿道不适,这可能是因为:(1)导尿管物理刺激强烈,患者苏醒后无其他事物吸引注意力,对此刺激更为关注,可能增强机体应激反应[5];(2)患者心理准备不足,麻醉苏醒后对尿道刺激应对不及[6]。

常规护理虽对导尿管物理刺激有一定认识,并试图通过部分措施降低物理刺激,如:(1)考虑到尿管太粗会压迫尿道、尿管太细会导致漏尿,故本文对大部分患者应用14号Foley导尿管;(2)插管前充分润滑导尿管,有助于减轻尿管与尿道黏膜间的摩擦;(3)于患者麻醉有效后插管,避免了插管导致患者紧张、尿道肌收缩,进而降低了对尿道黏膜的刺激[6]。但结果表明,患者苏醒时心率及血压均明显更高,且Ⅱ级、Ⅲ级尿道刺激症状较高,说明上述方案不足以有效预防尿道刺激。

观察组应用预防性护理理念,主要包括:(1)通过健康指导使患者对术后刺激有一定预先认识,可降低患者对突然感知到不适的应激反应[7];(2)通过小剂量气囊注水预防尿道逆行感染,并有助于防止漏尿;(3)平卧位下膀胱容积大,保持平卧位有助于减少漏尿;(4)清醒期间行丁卡因局部注射,使尿道表面麻醉,降低了尿管刺激引发的不适感[8,9];(5)音乐干预转移了患者的部分注意力,并有助于保持其愉悦心情,能够降低对尿道不适的应激[10]。

总之,本文即肯定了常规护理中使用较细导尿管、插管前充分润滑等措施对降低全麻下留置导尿管患者术后尿道不适的价值,又进一步指出,行预防性护理,通过健康指导、小剂量气囊注水、保持患者平卧、苏醒后局部麻醉尿道、音乐干预等措施,可提升护理干预效果。但考虑到预防性护理强调分析既往资料,而患者可能存在地域性、时间性差异,笔者认为本院所采用的具体护理措施虽有借鉴意义,但还需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酌情应用。

参考文献

[1]Pinar Ergenoglu,Sule Akin,Oya Yalcin Cok,etal.Effect of Intraoperative Paracetamol on Catheter-Related Bladder Discomfort:A Prospective,Randomized,Double-Blind Study〔J〕.Current Therapeutic Research: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2012,73(6):186-194.

[2]李功胜,裴万敏.右美托咪啶对腰椎术后导尿管不适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14):1566-1568.

[3]鲁越军,钟耿.曲马多对学龄期儿童全麻苏醒期导尿管相关膀胱刺激症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6):568-569.

[4]殷欣,郎非非,杨旅军,等.地佐辛对缓解男性患者全麻苏醒期导尿管不适的作用〔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4,8(18):3292-3295.

[5]胡佳艳,李翃斌,朱秀芬,等.帕瑞昔布钠预防全麻苏醒期导尿管源性躁动的效果〔J〕.中国基层医药,2012,19(23):3615-3616.

[6]周燕,陈金春,姚智姑,等.不同时机导尿对全麻胆道手术患者苏醒期排尿功能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3,29(6):1003-1004.

[7]施晓华.系统护理干预在手术室全麻留置导尿管患者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49(23):2941-2943.

[8]韩丽,郑丽军,董颖,等.尿道表面麻醉配合心理干预对男性全麻苏醒期导尿管留置反应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20):83-84.

[9]李锦芳,林建玲,张秀华,等.减轻全麻术后留置导尿管刺激症状的护理对策〔J〕.中国医药导报,2012,9(27):136-138.

[10]周庆云,孔婷.音乐干预对全麻患者苏醒期导尿管致尿道刺激症状的影响〔J〕.护理与康复,2014,13(3):251-252.

(编辑杨阳)

收稿日期2015-01-19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7585(2015)20-2847-02

猜你喜欢
导尿管预防性全麻
综合护理干预对手术后留置导尿管减轻尿路感染的效果
新生儿黄疸治疗箱常见故障处置及预防性维护实践
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预防与个性化护理干预效果
腹部神经阻滞联合静吸复合全麻在中老年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肥胖与全麻诱导期氧储备的相关性
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方法研究
护理干预在手术室全麻留置导尿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15款奔驰R400车预防性安全系统故障
两种麻醉镇静深度监测技术在全麻中的应用比较
改良导尿管在尿道成形术患儿中的应用